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作者 胡雪红 王茂发 杨宁 《科教导刊》 2025年第1期12-14,共3页
武汉大学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根基深厚,数学与统计学院拔尖育人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国内外学界取得了一致好评。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武汉大学结合拔尖人才培养沉淀的丰富经验,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 武汉大学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根基深厚,数学与统计学院拔尖育人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国内外学界取得了一致好评。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武汉大学结合拔尖人才培养沉淀的丰富经验,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政策保障为基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配置,加强过程监管,持续探索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和竺可桢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之缘
2
作者 杨万喜 《中国科技教育》 2025年第2期40-41,共2页
竺可桢学院(后文简称“竺院”)至今成立已有40年,我从2011年上半年与竺院结缘,到现在已有12年。2011年春季学期,2009级巴德年班学生蒋婷因为在上《动物学及实验》(甲)实验课时听出了我讲课时有她的家乡口音,和我变得熟悉起来。2011年,... 竺可桢学院(后文简称“竺院”)至今成立已有40年,我从2011年上半年与竺院结缘,到现在已有12年。2011年春季学期,2009级巴德年班学生蒋婷因为在上《动物学及实验》(甲)实验课时听出了我讲课时有她的家乡口音,和我变得熟悉起来。2011年,她和同学柯旖旎一起进入我的实验室。从那时起,我们实验室和竺院拔尖人才的培养联系更加紧密了。到了2012年下半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要启动中学生英才计划,浙江大学被列入首批英才计划培养试点高校名单,竺院承担了英才计划培养和管理的重任,要在全校寻找英才计划导师。2012年下半年,我被当时生命科学学院求是生物班管理委员会的孙益老师推举到竺院,2013年初,就开始担任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导师,一直至今。在我们实验室培养的竺院学生,包括巴德年班、求是生物班,以及英才计划学生,其中巴德年班和求是生物班的学生超过30人,英才计划学生2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年 中国科协 实验课时 生物学科 实验室培养 拔尖人才培养 试点高校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分析类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王灯山 吴娟娟 《教育进展》 2025年第2期279-285,共7页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学科的创新与突破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为应对此趋势,教育部相继推出了“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本文针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分析类数学课程,提出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学科的创新与突破已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为应对此趋势,教育部相继推出了“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本文针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分析类数学课程,提出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评价体系,优化课程师资队伍,拓宽国际视野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新途径,构建更科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体系,为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and breakthroughs in basic disciplin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In response to this tre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launched the “Program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Program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2.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n analytical mathematics courses tailored to this program, proposing new approach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ours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eaching methodologies, enhancing process evaluation, optimizing teaching staff, broadening international horizons, and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establish a mor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provides robust support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basic discip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培养 分析类数学课程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人才培养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为例
4
作者 董甲庆 王亚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13-016,共4页
自2009年教育部实施拔尖计划以来,导师制作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推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导师制中导师的分类及不同导师的不同职责,并结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导师制的实践,总结了拔尖人才培养中导师的工... 自2009年教育部实施拔尖计划以来,导师制作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推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导师制中导师的分类及不同导师的不同职责,并结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导师制的实践,总结了拔尖人才培养中导师的工作机制及其对拔尖人才培养的作用,深入剖析了导师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对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高校及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人才培养 导师制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可视化实训平台构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娜 高艳坤 +1 位作者 金阳 刘利萍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可视化实践实训平台,是一种以实际操作为学习任务,集“教学+实践技能培养+评核”多功能性新方式,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以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进行以生药学课... 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可视化实践实训平台,是一种以实际操作为学习任务,集“教学+实践技能培养+评核”多功能性新方式,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以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进行以生药学课程为例的可视化实训平台体系化构建以及“贯通性”实践项目的教、培、评相结合教学探索,促进学生“三专协调”发展,强化综合技能与素质教育,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提高学生创新思辨能力和拔尖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学 药学课程 实验教学 可视化实训平台 拔尖人才培养 “贯通性”项目教学 OS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若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9期100-103,共4页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参与的涉外警务活动和国际警务合作日益增多,警务外交对于具备高素质的国际化涉外警务人才需求倍增,而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正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理论基础。警务英语拔尖人才是公安院校涉外警务...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参与的涉外警务活动和国际警务合作日益增多,警务外交对于具备高素质的国际化涉外警务人才需求倍增,而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正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理论基础。警务英语拔尖人才是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为涉外公安工作实际培养的高技能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涉外民警核心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通过构建全新的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型外事民警,为公安机关输送能够适应全新国际警务合作需求的拔尖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三所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分析当前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当前国内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更加全面合理的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警务英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警务英语 涉外警务 拔尖人才培养 创新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学科强基计划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亚云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74-81,127,共9页
生源质量、专业和学科范围、培养模式、考核及进出机制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制约着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的实施质量。强基生的转段资格认定及录取政策应尽早明确、强基生专业归属应尽早明确、强基生跨校转段保研应尽早打通、强基计划方向... 生源质量、专业和学科范围、培养模式、考核及进出机制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制约着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的实施质量。强基生的转段资格认定及录取政策应尽早明确、强基生专业归属应尽早明确、强基生跨校转段保研应尽早打通、强基计划方向的设置应尽早回归常识。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原典精读是根本、课程体系是关键、学分改革是重点、课程改革是亮点、功利内卷不可取。在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校存在对拔尖的理解和定位不一致、培养方案参差不齐、选拔和管理模式不一致、拔尖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确定拔尖学生进入与退出的比例不一致等分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人才培养 本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班春虹 迟峰 《留学》 2024年第14期62-63,共2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得到发展。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得到发展。对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数学组创新“双目标四维度”高中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差异化教学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数学思维能力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建议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古文背摹赏探教学 助力中文拔尖人才培养
9
作者 刘生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文章首先提出教、学以及教法、学法的术语,来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重新阐释和界定教学的概念。教之要义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法,是为学服务的。学之要义在于从教中获得学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学法乃是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和钤键所在。... 文章首先提出教、学以及教法、学法的术语,来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重新阐释和界定教学的概念。教之要义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法,是为学服务的。学之要义在于从教中获得学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学法乃是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和钤键所在。“背摹赏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和一种有效的教学范式,有助于中文拔尖人才培养。其要点是:以背诵、摹写强基固本,受益终身;以赏析、探究提升能力,开拓创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因材施教,授人以渔,循序渐进,科学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背摹赏探” 拔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安拔尖人才培养的本研贯通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分析”课程为例
10
作者 黄淑华 袁得嵛 《公安教育》 2024年第10期50-54,共5页
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与提升,对公安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一需求引领下公安院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培育符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 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形成与提升,对公安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一需求引领下公安院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培育符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创新型、专业型和实战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执法公正 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改革力度 专业型 拔尖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协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科教学开展“本硕贯通”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福州大学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11
作者 陈玉龙 陈俊锋 萨百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3期98-101,共4页
结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采取的培养模式,从联通本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理念、构建联通研究生教育的本科课程体系,打造系统化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构建“本硕贯通”式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采取的培养模式,从联通本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理念、构建联通研究生教育的本科课程体系,打造系统化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构建“本硕贯通”式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制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本科培养方案,构建了“本硕贯通”的课程体系,打造了开放式的科研创新平台,并把科研训练环节作为“本硕贯通”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以期培养出高层次、学术研究型拔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贯通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拔尖人才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智能:计算机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之旅
12
作者 耿庆田 邢鹏飞 +2 位作者 姚亦飞 姚艳秋 朱金龙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需求,以创新与智能为主要目标,对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推动跨学科融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 长春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需求,以创新与智能为主要目标,对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推动跨学科融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改革实践证明,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创新 智能 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融合教学与实践驱动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研究
13
作者 乔景慧 郭卓豪 +1 位作者 马权 徐靖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3期69-71,共3页
打造创新型拔尖人才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揭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深入分析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创新能力、质量评价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其机械工程专业从科研... 打造创新型拔尖人才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揭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深入分析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创新能力、质量评价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其机械工程专业从科研成果、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实践检验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基础教学评价为核心,以产学研融合平台为载体,以构建基于考核指标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 拔尖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信息与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大伟 宫予涵 闵令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161-164,共4页
开展新工科视域下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人才的基础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将工程应用环节的“目标点”对应知识结构... 开展新工科视域下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人才的基础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将工程应用环节的“目标点”对应知识结构的“知识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重基础、强应用”新工科拔尖人才,为信息与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拔尖人才培养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RS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混合式课程改革探索及拔尖人才培养——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清亮 陈宇轩 +1 位作者 王子潇 李少华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知识的需求,本科教学对研究型教学内容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OPPPRS的新型教学理念,将部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元素(R-research)融入课堂中,为未来研究型拔尖...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知识的需求,本科教学对研究型教学内容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OPPPRS的新型教学理念,将部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元素(R-research)融入课堂中,为未来研究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思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板书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基于BOPPPRS新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及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BOPPPRS理念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思政的融合,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环保、“双碳”政策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提高拔尖型人才思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混合式教学 BOPPPRS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 拔尖人才培养 思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大学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理念演变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刘健 施佳欢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95-206,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高等教育融合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的“全面教育”思想遗产与英美“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辟出了德国特色的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德国大学以“卓越战略”等联邦和州层面的学术资助平台为依托,形成了组合专业、模...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高等教育融合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的“全面教育”思想遗产与英美“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辟出了德国特色的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德国大学以“卓越战略”等联邦和州层面的学术资助平台为依托,形成了组合专业、模块化课程、国际化培养以及关键素质培养四元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以此为鉴,我国高校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应注重文科拔尖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推进跨专业科教平台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并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 德国大学 全面教育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寻——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旺华 刘岩松 +1 位作者 邓奕辉 李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04-1907,共4页
新医科是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发展方向,“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等中医院校必须探讨更符合时代背景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中医学生不熟悉经典、不会实践操作、不了解科研、难以面对患者等问题... 新医科是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发展方向,“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等中医院校必须探讨更符合时代背景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中医学生不熟悉经典、不会实践操作、不了解科研、难以面对患者等问题。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从经典教学、实训课程、创新科研、伦理教育等角度重点探索新医科背景下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为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助力新时代中医的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拔尖人才培养 新医科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拔尖人才培养的班级育人“一核四维”路径——“循证实践”的视角
18
作者 李艳辉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年第9期72-77,共6页
高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知识体系构建、生涯规划萌芽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应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该有的作用。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而班级育人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当前高中的班级育人存在过度依赖教师个人经验、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知识体系构建、生涯规划萌芽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应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发挥该有的作用。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而班级育人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当前高中的班级育人存在过度依赖教师个人经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指导等问题,班主任可以以“循证实践”理念为指导,构建指向拔尖人才培养的班级育人“一核四维”路径,即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核心,在规则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培育,促使其养成定力、储蓄内力、充满活力、拥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育人 拔尖人才培养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研贯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9
作者 徐丹 于航 +2 位作者 马桥 王营 徐久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17-0019,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在这种新形势下需要紧密衔接本科教育,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培养搭建“立交桥”,服务创新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研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在这种新形势下需要紧密衔接本科教育,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培养搭建“立交桥”,服务创新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研贯通培养”的现状;基于本研贯通培养调查问卷、调研分析和座谈交流,归纳总结了本研贯通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1点2线3面4体”的“本研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人才培养内涵式变革提供有力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本研贯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召开
20
作者 李小波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4期1-1,共1页
7月9日,教育部召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7月9日,教育部召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打造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会议指出,拔尖计划自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了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培育了一批新锐先锋力量,聚集了一批潜心育人的“大先生”,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工作交流会 中国范式 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优秀学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全面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