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高速航空润滑剂拖动系数数据库的开发
1
作者 孟庆中 杨伯原 《轴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1,共3页
介绍了国产高速航空润滑剂拖动系数数据库的程序界面及功能实现过程。该数据库是基于Access、利用Delphi开发的,能方便地查询数据,分析润滑剂的拖动特性。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航空轴承 润滑剂 拖动系数 数据库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06航空润滑油弹流拖动系数的计算公式
2
作者 王燕霜 郑培斌 +1 位作者 杨伯原 张淑芬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自行研制的润滑油弹流拖动力试验装置上 ,对 4 10 6国产航空润滑油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弹流拖动力试验 ;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提出了可供工程实际应用的 4 10 6航空润滑油弹流拖动系数的计算公式 ,利用该计算公式可对试验范... 在自行研制的润滑油弹流拖动力试验装置上 ,对 4 10 6国产航空润滑油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弹流拖动力试验 ;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提出了可供工程实际应用的 4 10 6航空润滑油弹流拖动系数的计算公式 ,利用该计算公式可对试验范围内的弹流拖动系数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润滑油 弹流拖动系数 计算公式 滚动轴承 数学模型 弹流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模型对航空润滑油拖动系数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燕霜 邓四二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模拟航空发动机轴承多种工况,测量了润滑油的拖动系数,并利用多种流变模型对拖动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弹流工况下,航空润滑油在滑滚比较小时表现为黏弹性,滑滚比较大时表现为黏性;流变模型的选择对于拖动系数的计算结果具有重... 模拟航空发动机轴承多种工况,测量了润滑油的拖动系数,并利用多种流变模型对拖动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弹流工况下,航空润滑油在滑滚比较小时表现为黏弹性,滑滚比较大时表现为黏性;流变模型的选择对于拖动系数的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适合采用牛顿模型来预测弹流工况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目前为止,在整个工况范围内采用Johnson-Tevaarwerk模型预测润滑油的拖动系数精度较高,但热效应较显著时预测热效应区的拖动系数有较大误差,该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润滑油 轴承 拖动系数 流变模型
原文传递
滚/滑接触中HKD航空润滑油拖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燕霜 邓四二 +1 位作者 杨海生 苏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8-961,共4页
在自行研制的模拟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实际工况的试验装置上,对HKD航空润滑油进行了不同条件下拖动特性的试验,分析了拖动系数、最大拖动系数及拖动曲线斜率随载荷、入口油温、滚动速度和滑滚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预测HKD航空润滑油最大... 在自行研制的模拟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实际工况的试验装置上,对HKD航空润滑油进行了不同条件下拖动特性的试验,分析了拖动系数、最大拖动系数及拖动曲线斜率随载荷、入口油温、滚动速度和滑滚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预测HKD航空润滑油最大拖动系数及拖动曲线斜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拖动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随滚速和入口油温的增大而减小,拟合公式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材料 拖动特性 航空润滑油 拖动系数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润滑状态下润滑油拖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牛永生 田伟华 陈会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稳态条件下,对某液力传动油的拖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载荷、主轴转速及轴承供油压力对液力传动油拖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油膜压力分布影响最大,油膜压力随主轴转速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相同载荷下,拖动系数随主轴... 在稳态条件下,对某液力传动油的拖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载荷、主轴转速及轴承供油压力对液力传动油拖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油膜压力分布影响最大,油膜压力随主轴转速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相同载荷下,拖动系数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转速下,拖动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小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 面接触 拖动系数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滑动轴承的润滑脂拖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闫晓凡 杨伯原 +2 位作者 苏冰 王燕霜 梁兰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2,48,共4页
采用自制的滑动轴承拖动特性试验台,对脂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并测定Desert GoldGrease润滑脂在不同温度、载荷、转速工况下的拖动系数,详细分析该润滑脂的拖动特性。结果表明:该润滑脂在低速重载、宽温度范围下具有优... 采用自制的滑动轴承拖动特性试验台,对脂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并测定Desert GoldGrease润滑脂在不同温度、载荷、转速工况下的拖动系数,详细分析该润滑脂的拖动特性。结果表明:该润滑脂在低速重载、宽温度范围下具有优良的润滑特性,是一种适应性广泛的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动系数 油膜 润滑 径向滑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五参数流变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燕霜 邓四二 +1 位作者 杨伯原 杨海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基于Evans-Johnson模型提出了润滑油五参数流变模型,利用Evans-Johnson流变模型和五参数流变模型对润滑油的拖动系数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五参数流变模型预测的拖动曲线与试验曲线形状一致,预测精度较高.在热效... 基于Evans-Johnson模型提出了润滑油五参数流变模型,利用Evans-Johnson流变模型和五参数流变模型对润滑油的拖动系数进行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五参数流变模型预测的拖动曲线与试验曲线形状一致,预测精度较高.在热效应不显著的情况下,采用Evans-Johnson流变模型和五参数流变模型预测的拖动系数基本重合,与试验值接近;在热效应比较显著的区域,利用五参数模型预测的油膜温度值高于Evans-Johnson模型的预测值,对拖动系数的预测精度远大于Evans-Johnson模型的预测精度,解决了在热效应较显著的情况下流变模型对拖动力预测精度较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流变模型 热效应 拖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晶体中韧位错运动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万强 田晓耕 沈亚鹏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采用镶嵌原子法 (EAM) ,采用沿 <111>方向插入两层 (2 11)半原子面的方法形成位错 ,模拟金属Mo中韧位错的运动特性 .模拟大于Peierls Nabarro应力时不同剪切力下的韧位错运动速度及相同剪切力下不同温度时韧位错运动速度 ,结果表... 采用镶嵌原子法 (EAM) ,采用沿 <111>方向插入两层 (2 11)半原子面的方法形成位错 ,模拟金属Mo中韧位错的运动特性 .模拟大于Peierls Nabarro应力时不同剪切力下的韧位错运动速度及相同剪切力下不同温度时韧位错运动速度 ,结果表明 :剪切力越大 ,韧位错运动速度越大 ;温度对韧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在相同剪切力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韧位错运动速度减小 ,即拖动系数B(T)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随剪应力增大 ,B(T)变化趋势减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原子法 BCC晶体 韧位错 拖动系数 晶体结构 运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Mo中韧位错运动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万强 田晓耕 沈亚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8-661,共4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MDM),采用镶嵌原子势法(EAM),沿[111]方向插入两层(211)半原子面形成位错,模拟了低温不同冲击载荷下和相同载荷不同温度下金属Mo中韧位错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冲击载荷下,Mo中的韧位错可以由静止加速到超过...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MDM),采用镶嵌原子势法(EAM),沿[111]方向插入两层(211)半原子面形成位错,模拟了低温不同冲击载荷下和相同载荷不同温度下金属Mo中韧位错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冲击载荷下,Mo中的韧位错可以由静止加速到超过波速.随着载荷的增加,在位错运动的[111]方向将会出现3个波速;在相同载荷不同温度下,位错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影响位错速度的拖动系数B(T)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拖动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减缓,即外加载荷对B(T)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位错 拖动系数 波速 镶嵌原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urface drag coefficient parametrizations based on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被引量:3
10
作者 LI Fu-Ning SONG Jin-Bao +3 位作者 HE Hai-Lun LI Shuang Li Xia GUAN Shou-D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important in meteorological studi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because it describes the air-sea momentum flux. Eight drag coefficient schemes were assessed. These parametrizations were compared taki...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important in meteorological studi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because it describes the air-sea momentum flux. Eight drag coefficient schemes were assessed. These parametrizations were compared taking into account data from in situ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The drag coefficients determined using three schem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off phenomenon,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studies. The drag coefficient determined using one scheme decreased at wind speeds higher than approximately 30 m s-1, in agreement with indirect measurements under typhoon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he drag coefficients determined using the other four schemes increased with wind speed, even under high wind regimes. Sensitiv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imulations of two super typhoons in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hile the typhoon tracks were negligibly sensitive to the parametrization used, the typhoon intensities (the maximum lO-m wind speed and the minimum sea level pressure), sizes, and structure, were very sensitive to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sea momentum flux drag coefficient TYPHOON WRF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ediction of drag reduction by entrapped gases in hydrophobic transverse grooves 被引量:3
11
作者 WANG Bao WANG JiaDao CHEN DaR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973-2978,共6页
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induced by the entrapped gas is unstable due to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trapped gas.In this paper,a hydrophobic transverse grooved surface was designed t... 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induced by the entrapped gas is unstable due to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trapped gas.In this paper,a hydrophobic transverse grooved surface was designed to sustain gas in valleys.A detail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field near the proposed surface.When water flowed over this surface,the entrapped gas was blocked by the ridges and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was replaced by the liquid-gas interface due to the entrapped gas,furthermore the micro-vortex formed in the groove.Because there was an effective slippage between water and solid induced by the entrapped gas,the velocity gradient of boundary layer decreased,which contributed to a remarkable drag reduction effect.Additionally,considering the extra undesired pressure drag reduction which negatively impacted 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this method,the total drag coefficient including the viscous drag coefficient and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An effective drag reduction rate of about 15%was achieved and the effect of this method was confirmed by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 high-speed water tunnel when grooves were opt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hobic transverse groove GAS SKIN-FRICTION drag reduc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