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财政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职能优化——基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拟自然实验分析 被引量:96
1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187,共11页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省直管县这一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削弱了省以下的协调机制而强化了辖区间财政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纵向财政治理结构 地方政府职能优化 拟自然实验分析
原文传递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贾俊雪 李紫霄 秦聪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60,共19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发展中国家陆续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契机,本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影响进行拟自然实验分析。特别地,本文利用114个发展中国家1981—2005年的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构造反事实,较好地校正了选择偏...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发展中国家陆续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契机,本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影响进行拟自然实验分析。特别地,本文利用114个发展中国家1981—2005年的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构造反事实,较好地校正了选择偏差,识别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处置效应。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导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下降了2.5957个百分点。这一不利影响倾向于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物质资本投资率增长率下降了173.94%,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则较弱。制度安排尤其政策设计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突出影响:较低的待遇水平和社保缴税(费)率会加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较低的发展水平和较低的储蓄倾向具有类似影响,人口老龄化和较低的生育率则可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中国长期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 拟自然实验分析 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