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质量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连纲 郭旭东 +2 位作者 王静 傅伯杰 程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应当包含对于资源的成功管理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变化 ,同时维持或提高环境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土壤质量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指标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壤质量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内...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应当包含对于资源的成功管理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变化 ,同时维持或提高环境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土壤质量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指标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壤质量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内涵基础上 ,总结、分析了土壤质量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二者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就土壤质量研究如何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关系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区耕地质量指标及其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凤荣 齐伟 +1 位作者 薛永森 黄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8,共7页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 ,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 ;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 :近 2 ...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 ,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 ;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 :近 2 0年来 ,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提高 ;排水与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农田的抗旱防涝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土壤重金属虽有增加 ,但还未超过限制性标准 ;地下水位不断降低 ,水资源逐渐耗竭。虽然在短期内还不是制约因素 ,但从长远看 ,地下水资源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总体上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区 耕地质量指标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凤荣 齐伟 +1 位作者 徐艳 薛永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讨论了构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虽然可以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选取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但限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目前... 本文讨论了构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虽然可以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选取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但限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目前最有效的选取方法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均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东野光亮 赵文武 +1 位作者 张银辉 刘洪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包含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种要素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动态发展 ,把握系统要素的结构层次和互动效应是进行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应用解释结... 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包含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种要素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动态发展 ,把握系统要素的结构层次和互动效应是进行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建立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 (ISM法 ) ,以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在构建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布尔运算和可达矩阵的分解 ,得出相应的结构矩阵和递阶结构模型图 ,并初步探讨了该结构模型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该结构模型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土地利用系统各要素的空间递阶关系 ,为划分研究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系统 结构模型 矩阵 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持续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黎明 林培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61,共8页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指导思想,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科学地统一起来。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为范例探讨了...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指导思想,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科学地统一起来。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为范例探讨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其主要步骤包括小流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优化模型空间面积分配、土地系统生态设计以及土壤侵蚀量输出分析和水土保持决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持续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 被引量:4
6
作者 于苏俊 张继 夏永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得pareto解集;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对规划期内各时间段的pareto解集进行模糊动态优选,以最大优属度判定原则确定出最优决策序列。自贡市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解决多目标协调问题,并通过提供多方案选择性,从而使规划更具灵活性,同时又便于充分吸纳公众参与,减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增加规划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 多目标 遗传算法 模糊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齐伟 张凤荣 东野光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并且以农用土地为侧重点,系统提出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以整个区域农用土地为对象,以土地质量指标为主体,构建了5个方面的评价... 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并且以农用土地为侧重点,系统提出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以整个区域农用土地为对象,以土地质量指标为主体,构建了5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即土地质量维持或提高、土地资源的供应与当前及未来需求目标的平衡、非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非生产功能得到兼顾、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支持。并分别建议了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评价指标 土地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非农化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秀芝 陈会广 陈利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8-41,95,共5页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来探讨农地非农化的调控机制问题及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调控机制 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红波 刘海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10期61-63,共3页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是...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尹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性进行分析 ,提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 内涵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使用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於忠祥 王冬平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阐述了研究土地使用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几种重要的土地使用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与构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
关键词 土地使用制 持续土地利用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文武 张银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农业开发区 土地利用 持续土地利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持续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黎明 《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6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指导思和归宿,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不科学地统一起来。并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流域为范例探讨了黄土...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指导思和归宿,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不科学地统一起来。并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流域为范例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持续土地利用方法和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持续土地利用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土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3
14
作者 於忠祥 方兴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阐述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 5大目标及土地制度对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分析了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实行农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下的两种土地使用制对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影响 。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持续土地利用 农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15
作者 李德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6期138-139,共2页
在农业开发区内部存在很多影响其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3种,并且每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的作用直接决定系统的运行。有效掌握系统结构才能够保证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效率,才能够对其做... 在农业开发区内部存在很多影响其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3种,并且每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的作用直接决定系统的运行。有效掌握系统结构才能够保证农业开发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效率,才能够对其做到更好地研究。本文对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要素进行逐条简要概述,然后对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存在的每个模型进行详细地分析,最后总基础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系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发区 持续土地利用 系统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可持续土地利用初步研究
16
作者 温志良 毛友发 徐海宇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9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通过对赣南土地系统构成及其利用现状的分析,理清了赣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作为今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促进土地资源利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赣南 持续土地利用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持续土地利用研究:以鄂尔多斯为例
17
作者 牛振国 《国土开发与整治》 2000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在简述了持续土地利用概念和农牧交错带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持续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对本区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持续土地利用 农牧交错带 鄂尔多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土地利用伦理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利根 郭立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阐明了可持续土地利用伦理存在于“人 地”关系与“人 人”关系之中 ,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重要补充措施之一 ,任何土地利用行为都要讲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伦理追求三者整体效益的提高 ,促进土地资源... 阐明了可持续土地利用伦理存在于“人 地”关系与“人 人”关系之中 ,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经济、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重要补充措施之一 ,任何土地利用行为都要讲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伦理追求三者整体效益的提高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伦理观可视为土地利用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的结合 ,其实现有赖于生态理念贯穿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伦理 生态伦理 经济伦理 社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调控的集约化农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永虎 刘俊青 +2 位作者 魏范青 宗婷 姚莹莹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物质流分析通过定量解析集约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路径,测度物质使用的环境影响,为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控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探讨立足于高投入产出条件下,如何减少过... 物质流分析通过定量解析集约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路径,测度物质使用的环境影响,为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控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探讨立足于高投入产出条件下,如何减少过量投入及降低环境风险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模式。从土地利用系统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物质流调控理论,详细阐释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与评价准则、设计模式及其图式。通过物质流调控来创造集约农业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沿着“热点”投入行为管控、区域关键环境问题阻控及系统间物质循环效率提升的研究思路,构建“三位一体”的高集约化农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可更加精准地预测各种设计的环境后果及社会经济效应。研究成果可为指导农业发展方式向减量投入、低环境风险的可持续农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持续土地利用模式 物质流调控 设计理论 高集约化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