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83讲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与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的对话
1
作者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10-14,共5页
心力衰竭(心衰)与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既互相合并又互为因果,对其治疗要比处理单一病情更复杂。目前,临床对房颤治疗提倡优化综合管理路径,即ABC方案;对心衰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DMT)可降低心... 心力衰竭(心衰)与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既互相合并又互为因果,对其治疗要比处理单一病情更复杂。目前,临床对房颤治疗提倡优化综合管理路径,即ABC方案;对心衰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DMT)可降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因此,当心衰遇到房颤时,应尽早启动GDMT。根据全国视角下的心衰治疗与预后对我国心衰患者的生存分析启示,还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及医患双方对心衰并房颤指南和GDMT的顺从性,应用药物或导管消融复律,争取实现早期节律控制,可能是一种GDMT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房颤优化综合管理 二次评估分类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药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药 早期节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指南导向药物治疗应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和坚 李彩云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科技城医院慢性心衰患者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新四联”和“金三角”方案的使用情况和“新四联”抗心衰药物剂量达标情况。结果235例慢性心衰患者中,血管... 目的分析苏州科技城医院慢性心衰患者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新四联”和“金三角”方案的使用情况和“新四联”抗心衰药物剂量达标情况。结果235例慢性心衰患者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使用比例最高(76.96%),其中,ARNI占78.53%;β受体阻滞剂(B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9.36%、51.06%和20.00%。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使用“新四联”的患者占14.29%,使用“金三角”的患者占60.71%。其中,“新金三角”患者占全部“金三角”患者的94.12%。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中使用ARNI/ACEI/ARB+BB±MRA±SGLT2i的比例分别为64.86%和40.59%。4类抗心衰药物中,螺内酯目标靶剂量100%达标,SGLT2i目标靶剂量达标比例为97.87%,β受体阻滞剂和ARNI均未达到目标靶剂量。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HFrEF患者在“新四联”方案的选用和药物剂量滴定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服用指南导向预防性药物的调查
3
作者 方华 张高峰 +5 位作者 王娜 李洁 沈颖 郑俊婷 单知农 史佳音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34-36,41,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人群预防性用药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来自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平台2018年完成建档、且资料完整的60岁及以上的ASCVD高危对象(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为10%~15%)1141例... 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人群预防性用药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来自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平台2018年完成建档、且资料完整的60岁及以上的ASCVD高危对象(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为10%~15%)1141例,其中男性496例,女性645例,年龄为63~81岁,平均年龄(72.4±4.7)岁。通过电子处方系统获取该人群近1年内的药物治疗情况。经电话访谈确认相关信息。结果:抗血栓药物服用比例为40.5%,糖尿病、LDL-c达标、无规则运动的人群的服用比例较高(P<0.05)。他汀类药物服用比例为43.5%,LDL-c达标和无规律运动人群的服药比例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未达标、吸烟和规律运动是不服用抗血栓药物的影响因素(P<0.05);LDL-c未达标和规律运动是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ASCVD高危人群中应用抗血栓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比例偏低,与LDL-c不达标及运动习惯相关。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性用药的宣教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伴症状性低血压的管理
4
作者 王霄 王敬尧 +6 位作者 雷梦杰 孙雪 李彩榕 李雅超 杨彦立 赵志刚 薛增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常涉及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药物治疗也增加了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并影响患者对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常涉及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药物治疗也增加了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并影响患者对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有效管理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性低血压是一个临床挑战。本文阐述了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性低血压的流行病学、高危人群特征、识别症状性低血压有效方法,药物调整的详细流程和患者教育建议,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和管理方法,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症状性低血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临床药学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增先 刘乃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9-645,共7页
循证临床药学实践是将循证医学理念与方法应用于临床药学实践的过程,强调最佳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做出的最佳医学实践总结,解决临床诊疗、评估、用药等相关问题,指导临床实... 循证临床药学实践是将循证医学理念与方法应用于临床药学实践的过程,强调最佳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做出的最佳医学实践总结,解决临床诊疗、评估、用药等相关问题,指导临床实践的决策,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循证药物治疗决策是临床实践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遵循循指南药物治疗策略是临床药师践行优良循证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熟练掌握并不断更新,使我们临床药师始终处于最新循证药物治疗学的前沿,鼓励并引导临床遵循并坚持循指南药物治疗策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本文从临床实践指南的概念、证据分级与推荐、获取途径、与循证临床药学实践的关系、以及实施循证临床药学实践的障碍、循指南药物治疗策略对循证临床药学实践的促进作用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临床药学实践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药物治疗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指南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用药策略 被引量:16
6
作者 邵夏炎 刘洪智 +1 位作者 杨贝贝 徐予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的用药策略。方法:对199例使用ARNI的HFrEF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ARNI用药剂量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实验室检查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的用药策略。方法:对199例使用ARNI的HFrEF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ARNI用药剂量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实验室检查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袢利尿剂的用药剂量,对影响ARNI剂量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例(4.0%)患者滴定至靶剂量,103例(52.0%)患者维持在低于靶剂量的水平没有变化。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1)。6个月后,β-受体阻滞剂日剂量≥95 mg的比例较前上升6%(以琥珀酸美托洛尔为参考);袢利尿剂整体使用剂量较基线明显减少,日剂量40 mg的比例由44.7%下降为37.7%(以呋塞米为参考);螺内酯日剂量为20 mg的比例较前变化不大,由87.9%下降为8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住院(OR=2.90,95%CI:1.22~8.52,P<0.05)是ARNI剂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收缩压<100 mmHg(OR=4.12,95%CI:1.54~11.02,P<0.01)、LVEF<30%(OR=0.28,95%CI:0.14~0.56,P<0.01)是ARNI剂量减少或撤药的相关因素。结论:目前ARNI治疗策略由小剂量起始,大部分患者维持在低于靶剂量的水平没有变化,极少数能够滴定至靶剂量。滴定由再住院实现,缺乏患者长期随访和管理是阻碍指南导向药物治疗滴定的关键因素,需加强以达到最佳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滴定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