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与不同位置下进行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安静 李放 +1 位作者 刘裕 陈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68,共5页
目的:使用通用量角器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探讨不同年龄和不同姿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20名年轻人和20名老年人),对其在四个姿势下(即姿势1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并主动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姿势2近端指间关节屈曲... 目的:使用通用量角器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探讨不同年龄和不同姿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20名年轻人和20名老年人),对其在四个姿势下(即姿势1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并主动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姿势2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并被动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姿势3近端指间关节伸直并主动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姿势4近端指间关节伸直并被动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分别进行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在同一年龄组,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和伸直位可对远端指间关节的活动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即使保持近端指间关节在同一姿势,远端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值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另外,近端指间关节伸直位时远端指间关节主动屈曲的活动度明显小于近端指间关节屈曲位时远端指间关节被动屈曲的活动度。在同一姿势下,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姿势可明显影响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度 关节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两种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沈建新 谢旭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与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共92例,按照皮瓣修复方法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行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 目的对比分析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与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共92例,按照皮瓣修复方法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行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修复,对照组43例行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推进皮瓣修复。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39.24±3.85)min少于对照组(49.12±4.2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46,P=0.032);术后半年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及患指关节活动度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旋转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在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感觉功能及患指关节活动度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旋转皮瓣 推进皮瓣 皮瓣感觉功能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对指端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指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3
作者 邵剑飞 孔薛生 +2 位作者 韩俊 徐为民 刘仁甫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1期86-88,92,共4页
目的分析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指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V-Y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均随访至术... 目的分析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指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V-Y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围术期指标、指关节活动度、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总有效率为94.29%,外形满意度为91.43%,均高于对照组的77.14%、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0.06±4.37)min,长于对照组的(21.49±2.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皮瓣成活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为(2.68±0.49)分,高于对照组的(1.69±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指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修复效果,改善手指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外形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动脉顺行推进皮瓣 修复效果 关节活动度 外形满意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修复近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陈伟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显微手术修复近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9月~2015年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显微手术修复,观察术前术后手指... 目的:探讨研究显微手术修复近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9月~2015年10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显微手术修复,观察术前术后手指活动情况.结果:所选患者手术都圆满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在术后6个月内均能正常使用(P〈0.05);关于关节活动度评价,术前患者的优良率为0%,术后患者的优良率达8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近指骨间关节背侧伸指肌腱及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显微手术修复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提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肌腱 指骨关节 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利用废弃环指远指间关节移植修复中指近指间关节半侧缺损1例
5
作者 胡汉祥 颜程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部分缺损 关节 半侧 移植修复 开放粉碎性骨折 关节脱位 近节指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春江 刘佳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 观察逆行与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58例患者,分为逆行组(施行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通过缝接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与顺行组(施行顺行指掌... 目的 观察逆行与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58例患者,分为逆行组(施行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通过缝接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与顺行组(施行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皮瓣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每组29例患者。比较皮瓣感觉、近侧指间关节(PIP)及远侧指间关节(DIP)活动度、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MHQ)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逆行组TPD明显高于逆行组(P<0.05)。与对应健侧指PIP及DIP的活动度相比,伤侧逆行组和顺行组相应指骨间关节活动度均有降低,但伤侧逆行组PIP及DIP的活动度均高于顺行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MHQ评分,在全手功能、日常活动、工作能力、疼痛、外观、手功能满意程度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指感染、皮瓣暗紫、术指肿胀,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逆行及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均可有效修复指端缺损,其中逆行皮瓣较顺行皮瓣可改善术后指骨间关节活动度,但在顺行皮瓣在感觉重建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 感觉重建 指骨关节活动度:缺损 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及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鹏 侯江业 陈强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拇趾腓侧皮瓣在指端皮肤缺损创面中的应用及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手部创面缺损患者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游离组与对照组各44例。游离组给予游离第一足趾腓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目的探讨游离拇趾腓侧皮瓣在指端皮肤缺损创面中的应用及对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手部创面缺损患者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游离组与对照组各44例。游离组给予游离第一足趾腓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都为100.0%,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游离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游离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皮瓣功能评分、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创面血流灌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端皮肤缺损创面患者应用游离第一足趾腓侧皮瓣修复并不影响皮瓣成活率,且能促进患者康复与改善皮瓣功能,提高创面血流灌注量,有利于患者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游离拇趾腓侧皮瓣 皮瓣感觉 血流灌注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毁损性断指近端废弃组织游离移植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例
8
作者 薛俊红 薛广平 +1 位作者 窦运荣 窦彦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43-243,F0004,共2页
患者为男性,35岁。因右手1—5指被冲床压轧毁损性断离2h入院。生命体征平稳。食指、中指、环指均于近节中段平面完全断离,创面不整。环指指骨缺损较多,骨断面在软组织断离平面近端约2.5cm;小指于近指间关节处断离;拇指于指间关节... 患者为男性,35岁。因右手1—5指被冲床压轧毁损性断离2h入院。生命体征平稳。食指、中指、环指均于近节中段平面完全断离,创面不整。环指指骨缺损较多,骨断面在软组织断离平面近端约2.5cm;小指于近指间关节处断离;拇指于指间关节以远离断,指间关节完整,指腹侧软组织自断离平面至距拇掌指横纹远侧约1cm处由指屈肌腱表面缺失。各断指远段严重毁损成多块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毁损性断 移植修复 组织游离 关节 指骨缺损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指端“工作面”斜形缺损晚期修复及功能重建
9
作者 金正善 《沈阳部队医药》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指端外伤性缺损伴骨外露的修复愈来愈被重视。作者自1992年10月以来,对6例因初期处理不当指端"工作面"斜形缺损并感染的病例,参照文献方法(李俊.手术外科杂志 1991,7:118),用对侧"非工作面"区带蒂皮瓣修复创面,取... 指端外伤性缺损伴骨外露的修复愈来愈被重视。作者自1992年10月以来,对6例因初期处理不当指端"工作面"斜形缺损并感染的病例,参照文献方法(李俊.手术外科杂志 1991,7:118),用对侧"非工作面"区带蒂皮瓣修复创面,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食指3例,中指2例,拇指1例。男4例,女2例;年龄30~40岁。切断伤5例,电创伤1例。伤后时间3~12天,创面大小均为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末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工作面 缺损 骨外露 手术外科 外伤 带蒂皮瓣修复 感染创面 伤后时 切断伤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美超 胡长青 +4 位作者 连勇 丁思广 张羽 王保申 郝志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指末节指腹缺损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予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围手...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指末节指腹缺损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予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围手术期指标、手指外观、皮瓣成活率、近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和手指感觉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液循环评分(7.54±1.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1.05)分(P<0.05)。观察组手术后皮瓣成活率(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4/32)(P<0.05);观察组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度、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07.41±16.95)℃、(71.84±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6±14.32)℃、(59.64±7.35)℃(均P<0.05);观察组手指感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指外观评分(18.52±3.20)分,高于对照组的(16.14±2.88)分(P<0.05)。结论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疗效显著,可提高皮瓣成活率、血流循环、近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促进手指功能恢复,改善手指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缺损 桡动脉掌浅支 皮瓣修复 皮瓣成活率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娜 崔彦明 梁盾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350例,按方法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各175例。逆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顺行组给予指固有动...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350例,按方法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各175例。逆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顺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指间关节活动度及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评分,手术相关指标。结果随访1年,顺行组感觉功能优良率高于逆行组,两点辨别觉短于逆行组(P<0.01)。顺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逆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逆行组(P<0.05)。随访期间,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2组伤侧近指间关节(PIP)及远指间关节(DIP)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大于出院时(P<0.05);出院时,顺行组伤侧PIP及DIP活动度大于逆行组,但术后6个月小于逆行组(P<0.01)。随访1年后,2组日常活动能力、全手总体功能、工作能力、疼痛、外观及手部功能满意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相比于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可有效促进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指感觉的恢复,但对指间关节活动度恢复具有一定影响,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 关节活动度 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于恩停 陈星元 邬俊夫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探讨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指腹缺损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皮神经组与对照组各59例。皮神经组给予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指动... 目的:探讨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指腹缺损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皮神经组与对照组各59例。皮神经组给予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神经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皮神经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皮瓣功能评分都高于对照组,皮神经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两点辨别距离都少于对照组,皮神经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并不影响皮瓣成活率,且能促进患者康复与改善皮瓣功能,也可促进指腹皮肤感觉与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背皮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皮瓣功能 皮肤感觉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3
作者 范启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关键词 再植 断离 皮肤缺损 再植术 动脉 掌背动脉皮瓣 创面 背静脉 离断再植 掌侧动脉 神经 近侧关节 近节 固有动脉 离断平面 皮瓣成活 趾背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毁坏性断肢(指)再植与术后康复探讨
14
作者 杨绍安 刘宁富 童斌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24期97-,共1页
关键词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 断肢 离断伤 关节活动度 皮肤缺损 毁坏性 音频电疗 再植 再植术 断掌 血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 外固定架 被动活动 前臂 干骺 低频脉冲电刺激 清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状指保守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施劲 王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6-828,共3页
“锤状指”通常是由于Ⅰ区伸肌腱损伤,伴或不伴有远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造成远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主动伸直受限。锤状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终末腱极薄,缝合难度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急性期闭合性的锤状指采用保守治疗。... “锤状指”通常是由于Ⅰ区伸肌腱损伤,伴或不伴有远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造成远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主动伸直受限。锤状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终末腱极薄,缝合难度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急性期闭合性的锤状指采用保守治疗。但在临床上,对于锤状指保守治疗的效果还存在争议[4—5]。本文对闭合性锤状指损伤患者保守治疗的疗效进行总结,同时探讨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损伤 背侧 肌腱损伤 远节指骨 影响因素 屈曲畸形 关节伸直位 关节 关节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同时修复双侧拇指指腹
16
作者 邹中芳 翟舒娅 +1 位作者 孙延昌 王国文 《黑龙江医药》 CAS 1991年第6期43-43,共1页
患者、女性、25岁、农民。因双手电击伤已6天,于1990年8月27日转入我科治疗。局部检查:右手拇指指腹坏死,创面约3×2.5cm~2,指骨外露;左手拇指指腹创面2.5×2cm~2,软组织坏死,深达骨膜及指间关节。两拇指创缘均明显红肿。入院... 患者、女性、25岁、农民。因双手电击伤已6天,于1990年8月27日转入我科治疗。局部检查:右手拇指指腹坏死,创面约3×2.5cm~2,指骨外露;左手拇指指腹创面2.5×2cm~2,软组织坏死,深达骨膜及指间关节。两拇指创缘均明显红肿。入院后清洁创面,间断换药,全身抗感染治疗。住院后一周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分二组手术治疗。右手组:先在右手示指近节背侧设计一个4×3cm~2皮瓣,近端在第二掌指关节水平,远侧至近节指间关节处,两侧为掌背侧中点。先在第二掌骨背侧皮瓣近端行“S”形切开,于第一背侧骨间肌浅面解剖,顺行游离出约7cm的血管神经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 岛状皮瓣 皮瓣设计 关节 指骨外露 血管神经 关节 第二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端缺损修复的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岚 侯明钟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缺损 背动脉 皮瓣移植 背侧支 远侧关节 损伤 推进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 末节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肌间隔肌腱瓣修复示指伸肌腱与软组织缺损一例
18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2 位作者 凌爱军 郁辉 王干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7-337,共1页
患者 女性,32岁。因右手示、中指绞扎伤1.5d入院。检查:右示指背侧从近侧与远侧指间关节之间接近环形软组织缺损,仅有约1.0cm宽掌侧皮肤完好,伴有伸指肌腱在Ⅳ区缺损与部分近节指骨外露。中指指尖软组织缺损伴末节指骨部分外露。... 患者 女性,32岁。因右手示、中指绞扎伤1.5d入院。检查:右示指背侧从近侧与远侧指间关节之间接近环形软组织缺损,仅有约1.0cm宽掌侧皮肤完好,伴有伸指肌腱在Ⅳ区缺损与部分近节指骨外露。中指指尖软组织缺损伴末节指骨部分外露。急诊分两组手术:一组行手部清创术,用中指尺侧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中指残端创面;另一组切取对侧股前外侧肌间隔肌腱瓣,按切取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的方法显露旋股外侧血管降支,将降支血管游离至距髌骨20cm处时,以降支血管为轴切取2.5cm×6.0cm肌间隔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岛状皮瓣修复 伸肌腱 股前外侧 旋股外侧血管 远侧关节 指骨外露
原文传递
筋膜瓣联合肋骨移植修复中指骨与软组织缺损一例
19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3 位作者 夏丽萍 王干生 杨德福 陈剑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7-357,371,共2页
患者男,26岁。因左中指机器压伤2h入院。临床检查:左中指背侧距近侧指间关节1cm以远皮肤、指伸肌腱与甲床缺损,仅中节指骨基部与末节指骨远侧部分留存,伤指掌侧组织尚完好(图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行清创、修复术。先清除... 患者男,26岁。因左中指机器压伤2h入院。临床检查:左中指背侧距近侧指间关节1cm以远皮肤、指伸肌腱与甲床缺损,仅中节指骨基部与末节指骨远侧部分留存,伤指掌侧组织尚完好(图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行清创、修复术。先清除中指创面坏死与失活组织,见中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5 cm×5.0cm。中、远节部分指骨缺损。在局部麻醉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末节指骨 移植修复 筋膜瓣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肋骨 近侧关节 临床检查
原文传递
游离第2足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广峰 魏在荣 +4 位作者 王达利 祁建平 聂开瑜 金文虎 邓呈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966-4967,共2页
随着农村半机械化以及小作坊机械化发展,保护措施不完善以及疲劳操作等因素致手指指腹缺损越来越多.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很多[1-2],大多手术方式对供区造成较大的损伤,注重创面的修复,感觉功能的重建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 随着农村半机械化以及小作坊机械化发展,保护措施不完善以及疲劳操作等因素致手指指腹缺损越来越多.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很多[1-2],大多手术方式对供区造成较大的损伤,注重创面的修复,感觉功能的重建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利用足趾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治疗组应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皮瓣修复 临床疗效 游离皮瓣移植 感觉功能 显微外科技术 皮瓣血运 伸屈活动度 远侧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