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压反馈装置对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提升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冬冰 阮婕 +2 位作者 叶继 李明华 许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3期180-181,共2页
目的:分析按压反馈装置在公众急救培训中提升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参加初级医疗急救员培训的学员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B组在有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培训完成后两组学员在无... 目的:分析按压反馈装置在公众急救培训中提升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参加初级医疗急救员培训的学员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B组在有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培训完成后两组学员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胸外按压考核,以201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高质量心肺复苏为考核依据,在15~18s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深度和按压回弹至少有23次符合要求为达标。结果:A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68%,B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100%;A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76%,B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94%;A组按压频率达标达标率为64%,B组按压频率达标率为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反馈装置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公众在胸外按压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提高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对公众现场急救实施胸外按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压反馈装置 按压深度 按压回弹 按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心肺复苏反馈装置按压质量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智鑫 邵玉梅 +7 位作者 何明丰 朱天威 袁康 关紫云 吴国新 张小娟 陈景利 李莹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对比我国自主研发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与挪度模拟人(Resusci Anne QCPR)对相同按压的一致性情况,探索SUNLIFE Palm独立运用国内培训的可行性。方法:招募300名心肺复苏学员进行2 min的连续单纯胸外按压,并同时使用SUNL... 目的:对比我国自主研发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与挪度模拟人(Resusci Anne QCPR)对相同按压的一致性情况,探索SUNLIFE Palm独立运用国内培训的可行性。方法:招募300名心肺复苏学员进行2 min的连续单纯胸外按压,并同时使用SUNLIFE Palm、挪度Resusci Anne QCPR收集按压数据。比较两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回弹达标率。结果:与挪度Resusci Anne QCPR相比,SUNLIFE Palm在平均深度与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808),平均频率(ICC=0.589)、深度达标次数(ICC=0.544)一致性一般,回弹不足次数(ICC=0.278)一致性较差。结论:SUNLIFE Palm可应用于国内培训,但回弹不足问题上需要额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按压反馈装置 胸外按压 按压质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胸外按压课程在高校人群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天威 袁康 +7 位作者 陈景利 李莹莹 吴智鑫 苏懿 张小娟 关紫云 陈玉梅 何明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55-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CPR)课程对高校人群胸外按压培训效果,探索心肺复苏公众培训新形式。方法招募120名高校人群随机分为CC-CPR课程组、Heart-saver CPR&AED First Aid(HS)... 目的分析单纯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CPR)课程对高校人群胸外按压培训效果,探索心肺复苏公众培训新形式。方法招募120名高校人群随机分为CC-CPR课程组、Heart-saver CPR&AED First Aid(HS)课程组。两组分别进行不同课程培训,通过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收集培训后按压数据,比较两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正确按压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不良按压率。结果CC-CPR课程组在按压平均深度、频率上达到与HS课程组相同的培训效果,但在胸外按压达标率上比较,CC-CPR课程组比HS课程组在按压正确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上都有显著提升(P<0.05)。从不良胸外按压上比较,两组在滞留按压率、过深按压率、过慢按压率上都控制良好;但在过浅按压和过快按压发生率比较,CC-CPR课程组明显少于HS课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CPR课程可使高校人群获得较HS课程更优的按压质量,且效率更高,是普及高校人群CPR培训方式的一种尝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胸外按压 按压质量 胸腔按压反馈装置 高校人群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