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均值导纳法研究圆柱壳组合结构的振动能量比 被引量:4
1
作者 钱斌 杨世兴 盛美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8-551,共4页
用均值导纳法研究了半封闭圆柱壳组合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 ,得到了结构间的振动能量比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用均值导纳法来预测半封闭圆柱壳组合结构的振动响应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圆柱壳组合结构 均值导纳法 振动响应 振动能量比 统计能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系统的电磁-摩擦电混合振动能量收集器研究
2
作者 刘保国 梁佳园 +2 位作者 张坤 赵毫杰 冯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2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电池无法为无线传感网络持久供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转换低频振动能的磁悬浮基电磁-摩擦电混合能量收集器,利用磁悬浮系统感应低频环境振动,通过电磁-摩擦电复合能量转换机制高效提取振动能量。研究了平面弹簧刚度... 为了解决传统化学电池无法为无线传感网络持久供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转换低频振动能的磁悬浮基电磁-摩擦电混合能量收集器,利用磁悬浮系统感应低频环境振动,通过电磁-摩擦电复合能量转换机制高效提取振动能量。研究了平面弹簧刚度和激励加速度对混合能量收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随平面弹簧刚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激励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平面弹簧刚度为562 N/m、激励加速度为1.2g时,电磁能量收集单元(EMG)、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Ⅰ(TENGⅠ)和摩擦电能量收集单元Ⅱ(TENGⅡ)的最大输出峰峰值电压分别为1.15、53、167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电磁-摩擦电 磁悬浮 振动能量收集器 平面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操控式压电分流支路对结构振动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裴万鹏 刘轩 +4 位作者 马少飞 虞丽塬 吴义鹏 季宏丽 裘进浩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压电材料具有良好的机电耦合特性,常被用于振动系统中的能量俘获和振动抑制。在已有开关型压电分流支路的基础上,利用反激变压器的原、副边能量转换功能,提出一种力(机械)‐电能量可切换并操控的分流支路,基于正、逆压电效应分别设计支... 压电材料具有良好的机电耦合特性,常被用于振动系统中的能量俘获和振动抑制。在已有开关型压电分流支路的基础上,利用反激变压器的原、副边能量转换功能,提出一种力(机械)‐电能量可切换并操控的分流支路,基于正、逆压电效应分别设计支路的吸能抑振和注能控振两种功能,实现高能效且稳定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所述压电分流支路的工作原理,推导了不同能量操控条件下结构振幅的衰减率模型,通过试验讨论了不同能量操控方法对结构振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述能量操控型分流支路能够根据实际场景的减振需求实现高能效的结构振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振动能量收集 压电分流支路 反激变压器 压电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车激励下高铁桥梁顶板裂缝扩展及其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高浩 王君明 +2 位作者 勾红叶 班新林 孟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6,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跨中顶板下缘纵向裂缝在行车荷载激励下的横向扩展及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以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扩展有限元法和子模型技术,建立车-轨-桥耦合分析模型与带裂缝的跨中顶板...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跨中顶板下缘纵向裂缝在行车荷载激励下的横向扩展及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以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扩展有限元法和子模型技术,建立车-轨-桥耦合分析模型与带裂缝的跨中顶板子模型,研究不同车速、裂缝长度与深度条件下桥梁顶板下缘裂缝横向扩展规律;利用结构声强法探明不同裂缝长度与深度条件下开裂顶板下缘振动能量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行车速度会增大裂缝横向扩展位移曲线峰值;在350 km/h高速行车激励下,随着裂缝长度增大,裂缝扩展位移曲线的峰值几乎没有变化;顶板裂缝深度每增加20 mm,裂缝扩展位移曲线的峰值增大0.0015 mm,裂缝横向扩展受裂缝深度影响显著。无裂缝时顶板下缘振动能量流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保持一致,越靠近列车荷载位置振动能量分布越多;裂缝的出现对顶板下缘一定范围内的振动能量产生两个影响,一是改变能量流动方向,二是降低能量值大小;裂缝长度增大对能量的影响范围仅局限于裂缝周围单元;裂缝深度的增加会使得裂缝对能量的影响范围显著增大,且裂缝两端出现能量集中现象。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铁简支梁桥养护维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车-轨-桥耦合分析 裂缝扩展 振动能量 结构声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和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周少艺 黄俊刚 袁泉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自供电技术,因此,提出了一种兼具振动能量采集和结构振动控制的非线性压电采集电路设计,其由线性压电悬臂梁外接非线性采集电路组成,以并联型电感-电阻负载为基础,在电阻支路上串联一个具...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自供电技术,因此,提出了一种兼具振动能量采集和结构振动控制的非线性压电采集电路设计,其由线性压电悬臂梁外接非线性采集电路组成,以并联型电感-电阻负载为基础,在电阻支路上串联一个具有立方非线性的电容元件。基于优化准则对非线性采集电路的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并在不同工况下与多种典型非谐振和谐振电路的能量采集和振动控制性能进行比较。在谐波激励工况下,应用谐波平衡方法求得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近似解析解,并与直接数值模拟方法求得的精确解进行比较,来验证解析方法的准确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参数调谐,新型非线性采集电路可以在较宽频率范围内俘获较高的振动能量,同时有效抑制悬臂梁的结构振动。在高斯白噪声激励工况下,与纯电阻电路和串联型电阻-电感电路相比,新型采集电路能量采集功率分别提高了25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 线性悬臂梁 宽频俘能 分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容的振动能量收集背包设计与仿真分析
6
作者 胡银龙 王皓南 +1 位作者 陈欣锐 张旭阳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为收集人体运动中的振动能量,基于惯容元件设计了嵌入背包的电磁式能量收集装置.该装置有助于提升人体舒适度、解决传统俘能装置阻尼匹配困难的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和调研人体步态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机电比拟法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分析装... 为收集人体运动中的振动能量,基于惯容元件设计了嵌入背包的电磁式能量收集装置.该装置有助于提升人体舒适度、解决传统俘能装置阻尼匹配困难的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和调研人体步态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机电比拟法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分析装置的能量传输效率,同时考虑人体承担该装置的载荷.结果表明,惯容元件的引入为系统参数选取增加了一个自由度,可以有效调节俘能装置的固有频率与人体振动频率相匹配,实现能量收集效率的最大化,同时有效减轻人体的承重负担.最后,在基于人体关节活动机理和遗传算法构建的仿真平台上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 振动能量收集 人体荷载 参数选取 背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的二自由度摆式宽频振动能量采集器
7
作者 李炜 代显智 《机械》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针对现有多自由度振动能量采集器频带窄、悬臂梁结构易疲劳断裂、通过引入复杂机械部件的方式来增加自由度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二自由度摆式宽频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引入普通弹簧来增加自由度。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开展了... 针对现有多自由度振动能量采集器频带窄、悬臂梁结构易疲劳断裂、通过引入复杂机械部件的方式来增加自由度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二自由度摆式宽频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引入普通弹簧来增加自由度。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开展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在加速度为0.4g的条件下,半功率带宽为7Hz,最大峰峰值电压为258V,在1.5MΩ的最佳负载下输出功率可达2083μW。与磁耦合单自由度振动能量采集器相比,半功率带宽扩大了29.6%,电压增大了32.9%。可见,增加自由度既能实现宽频采集又能提高输出电压和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 磁耦合 宽频 旋转摆 振动能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振动环境下压电俘能器能量收集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景龙 《南方农机》 2025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实现水泵在工作环境下产生的低频振动能量的有效收集。【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悬臂式压电俘能器的数值仿真模型,根据机械方程计算了振源频率等,并揭示了水泵振动频率、负载电阻、加速度激励、质量块和压电材料种类及结构... 【目的】实现水泵在工作环境下产生的低频振动能量的有效收集。【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悬臂式压电俘能器的数值仿真模型,根据机械方程计算了振源频率等,并揭示了水泵振动频率、负载电阻、加速度激励、质量块和压电材料种类及结构参数对压电俘能器输出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以水泵振动频率7.1 Hz作为谐振频率时,PZT-5A的输出电学性能最好,同时负载电阻的影响显著;随着加速度激励的增加,输出电压和功率均逐渐增加;质量块和压电材料的尺寸参数也是影响压电俘能器输出电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该压电俘能器最佳质量比为1∶2。【结论】本研究可为水工结构振动环境下新型低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为实现振动能源回收利用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振动能量收集 压电效应 输出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电式低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其电源管理电路
9
作者 崔明星 李忻睿 +2 位作者 王俊浩 齐文东 于鑫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在收集低频振动能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输出电能不稳定和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电式低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该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设计了固定于外壳的振动轴,使振...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在收集低频振动能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输出电能不稳定和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摩擦电式低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该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设计了固定于外壳的振动轴,使振动块在振动时有轨迹地上下运动,同时搭配了弹簧,使振动效果更加显著,并增加了缓冲效果。通过所设计的电源管理电路,充电效率明显提升,特别是在电容为3.3μF时,充电效率相比于直接充电电路提升了2.5倍。此外所设计的电路还体现出较强的带负载能力,满足了为温湿度传感器连续供电的需求。该装置在低频振动能量收集领域和TENG的电源管理电路设计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拓展了TENG的实际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振动能量收集 电源管理电路 充电效率 传感器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方法
10
作者 汤宝平 罗浩 +1 位作者 赵春华 黄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5,821,共7页
针对振动能量收集电路整流二极管损耗大、非线性电路控制复杂以及优化负载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方法。通过同步电感翻转电压提高整流电压,采用短时能量提取缩短整流器件导通时间,减小能量损耗,... 针对振动能量收集电路整流二极管损耗大、非线性电路控制复杂以及优化负载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大负载高功率振动能量收集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方法。通过同步电感翻转电压提高整流电压,采用短时能量提取缩短整流器件导通时间,减小能量损耗,实现高功率能量收集。基于压电等效模型设计了自供电同步整流与电荷提取电路(self-power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and electric charge extraction,简称SP-SREE),对一个振动周期电路各工作阶段进行分析,推导出SP-SREE电路理论收集功率,并对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负载功率特性测试。理论分析与实验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大负载下具有更高的收集功率,可为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能源受限场景下自供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 自供电 同步整流 电荷提取 压电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充磁的闭合磁路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华泽 袁天辰 +1 位作者 杨俭 宋瑞刚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针对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存在漏磁和磁路部分磁感线未穿过线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充磁的单自由度振动能量采集器。该采集器设置有衔铁和非导磁部件两部分,这两个部分能够起到闭合磁路、增加磁感线返回磁极轴向距离的作用。这不... 针对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存在漏磁和磁路部分磁感线未穿过线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充磁的单自由度振动能量采集器。该采集器设置有衔铁和非导磁部件两部分,这两个部分能够起到闭合磁路、增加磁感线返回磁极轴向距离的作用。这不仅减少了漏磁现象,而且提高了穿过感应线圈的磁感应强度,进而获得更高的感应电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系统模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增设衔铁和非导磁部件后,系统磁路中的磁感应强度、开路电压均有明显提升,最大磁感应强度提高了92%,开路电压增加了近一倍。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当感应线圈截面高度为14.7 mm、截面宽度为3.2 mm、上下衔铁厚度和中间衔铁宽度分别为12 mm和5.5 mm时,该系统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即8.79 W。同时,通过比较径向充磁与轴向充磁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效果,发现在该条件下,径向充磁振动能量采集器输出功率优于轴向充磁的振动能量采集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充磁 电磁式振动 振动能量采集器 有限元模型 轴向充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舱体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征 徐洋 +1 位作者 申妍 尹显波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197,共8页
将结构声强法引入卫星振动传递分析领域,研究飞轮扰动下卫星舱体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规律,辨识主导传递路径和波形。根据等效板理论对舱体结构蜂窝板等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测力平台获取飞轮扰动力和力矩进行激励加载,结合命令流进行... 将结构声强法引入卫星振动传递分析领域,研究飞轮扰动下卫星舱体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规律,辨识主导传递路径和波形。根据等效板理论对舱体结构蜂窝板等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测力平台获取飞轮扰动力和力矩进行激励加载,结合命令流进行数据提取,利用结构声强法获得振动能量并将其传递过程以流线云图方式呈现,实验也验证了蜂窝耦合结构振动能量流计算的正确性。通过对模型上能量流动分析,对振源到相机安装区域的传递路径进行划分,对比各路径不同波形的净传递比及振动总能量,分析不同路径上波形参与能量传递情况,确定主要传递路径及波形。结果表明:从左隔板传递到相机区域的总能量最大;4条路径中纵波的净传递比均大于0.68,为参与能量传递的主要波形;振源及相机安装区的弯曲波能量最大,纵波、剪切波起到能量传递及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舱体 振动能量 结构声强 传递路径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大款 景伟 +3 位作者 陈武超 魏涛 朱军超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1-76,85,共7页
针对舰船复合材料传动轴减振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文中构建了某舰船复合材料轴仿真模型,基于功率流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钢法兰-复合材料刚柔耦合界面匹配参数和轴段内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对振动能... 针对舰船复合材料传动轴减振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文中构建了某舰船复合材料轴仿真模型,基于功率流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轴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钢法兰-复合材料刚柔耦合界面匹配参数和轴段内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对振动能量传递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复合材料传动轴模态试验和振动传递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论如下:刚柔耦合界面对于振动能量抑制有着显著作用,其振动能量的传递随接触面积的增大而降低,而弹性模量比仅影响传动轴固有频率;随着铺层角度的减小及铺层数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轴段隔振性能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轴 功率流 刚柔耦合 振动能量传递 铺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声强法的离心式压缩机橇座振动能量传递特性
14
作者 王逢德 马云腾 +2 位作者 罗佳琪 刘冰 肖文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0-267,共8页
海上橇装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集成度高,易产生振动故障。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离心式压缩机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了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 海上橇装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集成度高,易产生振动故障。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离心式压缩机的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了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出了橇座结构声强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应用该方法求解并可视化了橇座的结构声强场,研究了橇座中振动能量的传递特性以及机械能与结构声强的定量关系,确定了极限工况下振动能量在橇座中的主要传递路径、振源和振汇。针对精密设备敏感区域,提出了振动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机安装区域的结构声强幅值最大,振动能量主要转化为橇座的运动能,振动能量主要沿着橇座宽度和高度方向发散式传递。所得研究成果,在工程领域可为压缩机橇振动控制提供支持,理论方面亦可为板梁复合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 橇座 结构声强法 振动能量 矢量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扩频理论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
15
作者 李治宏 张佳佳 +3 位作者 张金雨 王佳 马云宾 牟笑静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以同时提升多模态采集和增加带宽为研究方向,结合多模态扩频理论,建立了一套多模态宽频且能多方向工作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能量采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两个模块。其中,采集器包括4种谐振频率,组成了较宽的工作频带,保证了... 以同时提升多模态采集和增加带宽为研究方向,结合多模态扩频理论,建立了一套多模态宽频且能多方向工作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能量采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两个模块。其中,采集器包括4种谐振频率,组成了较宽的工作频带,保证了该采集器在低频振动工作环境下高效率地收集振动能量;电源管理电路将采集到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再对电容或电池等储能元件充电以供微电子器件使用。经过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对采集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度6 m/s^(2)简谐力激励下,工作频带为16.1~27.8 Hz,输出电压最高可达35.75 V,阻抗匹配后最优阻值为200 kΩ,此时输出功率为115.85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多方向 宽频带 压电 振动能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向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伟杰 谢坤 +1 位作者 刘博胤 董万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展开研究,以实现多方向、宽频振动能量收集。首先,建立压电悬臂梁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外激励下悬臂梁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建立多悬臂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有限元模型,... 针对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特性展开研究,以实现多方向、宽频振动能量收集。首先,建立压电悬臂梁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外激励下悬臂梁的输出响应。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建立多悬臂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等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在不同方向激励时均具有较高的电压、功率输出。此外,进一步讨论了装置的在不同方向激励下宽频输出特性,结果显示其在200~400 Hz频带范围内具有多个幅值相当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多方向激励 模态分析 输出特性分析 宽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建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17
作者 郭炎 何仁 +1 位作者 廖旭晖 徐年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了开发应用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分析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参数与汽车悬架参数的耦合特性机理。首先分析了液压式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的工作原理;其次,研究了减速带的动态模型激励函数,并建立二自由度车辆—换能器模型,并从换能器的作用... 为了开发应用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分析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参数与汽车悬架参数的耦合特性机理。首先分析了液压式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的工作原理;其次,研究了减速带的动态模型激励函数,并建立二自由度车辆—换能器模型,并从换能器的作用机理入手,通过复模态理论分析车辆—换能器的振动模型动力学特性;最后,依据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与汽车悬架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采用不同参数的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对汽车运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回收能量潜能大小的角度分析了汽车悬架参数对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运动特性的影响。为振动能量回收减速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带 振动能量回收 复模态理论 耦合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复合式振动馈能系统设计及试验
18
作者 王旭东 王琪 +2 位作者 王威 陈雨 崔永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为了回收和利用电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基于浮动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压电-机械电磁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然后,根据装置的电压输出特性构建了包含整流滤波、LM317稳压、超级电容储能和Boost升压模块的电能提取电路,以满足蓄电... 为了回收和利用电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基于浮动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压电-机械电磁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然后,根据装置的电压输出特性构建了包含整流滤波、LM317稳压、超级电容储能和Boost升压模块的电能提取电路,以满足蓄电池充电需求;最后,进行了复合式振动馈能系统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电动拖拉机车速为4 km/h时,馈能装置的最大输出电压为34.80 V,平均输出功率为0.57 W;经过等效计算,由复合式馈能系统回收的电能可使电动拖拉机的续航时间延长0.784 7 h。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电动拖拉机的电能补给和工作时间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振动能量回收 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 电能提取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螺旋梁的地铁浮置板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19
作者 李秋彤 黄冰容 刘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400-14409,共10页
为解决地铁轨道中振动能量的收集问题,根据钢弹簧浮置板的固有频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螺旋梁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数字图像相关法试验验证了该装置与钢弹簧浮置板的固有频率匹配情况,并利用扫频试验和落轴试验证明该... 为解决地铁轨道中振动能量的收集问题,根据钢弹簧浮置板的固有频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螺旋梁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数字图像相关法试验验证了该装置与钢弹簧浮置板的固有频率匹配情况,并利用扫频试验和落轴试验证明该装置具有振动能量收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1~100 Hz范围进行扫频试验,在压电螺旋梁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共振频率点处,压电片可产生13 V的开路电压,并点亮15个额定电压为1.5 V的发光二极管,落轴试验在落轴高度为20 mm处压电片可产生6 V的开路电压,并点亮10个额定电压为1.5 V的发光二极管,验证了该装置可实现地铁轨道中振动能量的收集,并为低功耗微型传感器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螺旋梁 钢弹簧浮置板 振动能量收集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点缺陷态特性的低频振动能量回收研究
20
作者 黄子龙 郑超禹 温晓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49-156,164,共9页
针对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低频振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二维三组元的新型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将完美声子晶体结构中一个单胞替换为压电材料以形成点缺陷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缺陷带的能量局域化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探究了超胞大小... 针对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低频振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二维三组元的新型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将完美声子晶体结构中一个单胞替换为压电材料以形成点缺陷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缺陷带的能量局域化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探究了超胞大小和缺陷位置对能量回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能量回收系统中引入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能量回收性能;当超胞结构的大小满足足够的周期性时,利用缺陷态回收的振动能量逐渐趋于稳定并达到最大值;在给定的超胞结构中,存在一个最优的缺陷位置,使得系统的振动能量回收性能达到最佳。对于最优的5×7超胞结构,在252.9 Hz处产生的最大峰-峰值电压为243.5 mV,是相同大小的环氧树脂裸板结构在同一频率处产生的输出电压0.64 mV的380倍。该研究结果可为低频弹性波的调控和解决低功耗仪器的自供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共振 声子晶体 缺陷态 低频振动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