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方法在致密碎屑岩储层烃类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振涛 金宁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了频散AVO反演公式,印证了频散AVO近似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精度是可行的,应用频散AVO反演方法对大牛地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碎屑岩 流体识别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es offect AVO)反演 AVO近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技术在高邮凹陷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骜卓 宁松华 +2 位作者 曾德龙 杨森 李继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3-50,共8页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uersus offset,AVO)模型正演,分析已知油、水和岩性及其不同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并判断该区为第一类AVO特征;最后以2口井为约束进行AVO叠前反演,得到一系列的AVO属性,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优选PG属性和敏感因子F属性对目的层段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结果显示,E2d52层段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区北东方及南西方,大多数有利区域靠近汉留断层一带,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该结果的提出希望为将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分析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正演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希望油田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涛 艾克拜江.艾尔肯 +1 位作者 李来运 贺金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515,共3页
以哈萨克希望油田的地震资料为例,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中采用Aki Richards及Shuey公式,获得了流体因子等数种地震属性剖面,对探区KT-Ⅱ储集层的含气性进行综合判识,预测了气层的分布范围,对下步钻探和开发井网的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 AKI Richards公式 Shuey公式 气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叠前地震偏移对地震相干性和振幅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Walter E.Rietveld 马建波 +1 位作者 蒋先勇 侯春丽 《石油物探译丛》 2000年第4期82-90,共9页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的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 叠前成像 地震勘探 振幅变化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平方逆时偏移真振幅成像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振波 李振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20,303,共8页
针对常规逆时偏移算法具有较强的低频噪声、对观测系统要求较高、较难进行透射损失补偿等问题,本文在构建线性化波动方程算子(反偏移算子)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最小平方逆时偏移迭代算法,在反演的理论框架下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影响,实现了... 针对常规逆时偏移算法具有较强的低频噪声、对观测系统要求较高、较难进行透射损失补偿等问题,本文在构建线性化波动方程算子(反偏移算子)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最小平方逆时偏移迭代算法,在反演的理论框架下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影响,实现了真振幅成像。通过简单多层介质模型及复杂Marmousi模型试算,验证了最小平方逆时偏移在真振幅成像方面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此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压制成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振幅 最小平方偏移 线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针对反射波的逆时偏移真振幅成像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卿 周阳 +4 位作者 雍学善 王小卫 王孝 胡书华 田彦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42-3451,共10页
真振幅成像是一种代表性的定量估计模型参数扰动高波数部分的地震波成像方法.经典的真振幅成像方法在高频近似和理想照明假设条件下求取显式对角Hessian逆矩阵作为偏移振幅加权算子,用以校正波传播过程中的几何扩散效应,得到模型参数扰... 真振幅成像是一种代表性的定量估计模型参数扰动高波数部分的地震波成像方法.经典的真振幅成像方法在高频近似和理想照明假设条件下求取显式对角Hessian逆矩阵作为偏移振幅加权算子,用以校正波传播过程中的几何扩散效应,得到模型参数扰动的带限估计.真振幅保真成像方法在利用逆时偏移(RTM)框架实现时会产生低波数噪声,影响对高波数参数估计的精度.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TM框架的真振幅保真成像条件,该成像条件针对反射波数据,在高频近似下散射模式对应正问题及Bayes反问题框架下导出.与传统基于高频渐进反演的波动方程成像方法类似,利用本文提出RTM成像条件能够保证计算结果与高频近似下反演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利用本文提出RTM真振幅成像条件能够在成像过程中自动保真的消除传统真振幅RTM算法中存在低波数噪声,模型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 反射波 反演成像 双向波传播算子 低波数噪声 成像条件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介质中多波振幅补偿及其对AVO反演的影响
7
作者 顾汉明 朱光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289-297,共9页
本文导出了黏弹性层状介质中的多波波前扩散及介质吸收校正公式,为实测多波地震记录的真振幅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Born一级近似线性化反射系数来确定颖率域一个黏弹性介质的半反射界面上的多波映射矩阵,建立了模型解误差与... 本文导出了黏弹性层状介质中的多波波前扩散及介质吸收校正公式,为实测多波地震记录的真振幅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Born一级近似线性化反射系数来确定颖率域一个黏弹性介质的半反射界面上的多波映射矩阵,建立了模型解误差与参考模型的误差以及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误差映射算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考模型的误差存在在并不改变AVO反演的模型参数的组合关系,但该误差对反演解的误差起放大作用,并且,参考模型的速度误差对AVO反演的影响程度比介质品质因子的误差大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介质 多波地震勘探 振幅补偿 AVO反演 振幅随炮检距变化信息 广角反射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像到反演:叠前深度偏移的理论、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共23页
早期地震偏移的目标是通过寻找地下反射面的位置来落实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震偏移技术日趋精深。特别是随着叠前深度偏移的广泛应用,地震偏移结果为解释人员进行精细的地质构造描述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梳理并总结了叠前深... 早期地震偏移的目标是通过寻找地下反射面的位置来落实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震偏移技术日趋精深。特别是随着叠前深度偏移的广泛应用,地震偏移结果为解释人员进行精细的地质构造描述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梳理并总结了叠前深度偏移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应用现状,以及为满足生产需求所发展起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从真振幅偏移理论出发,介绍了生产中常用的Kirchhoff偏移、射线束偏移和单程波偏移等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特别讨论了逆时偏移的理论和应用。介绍了逆时偏移研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技术方法,如叠前道集输出、各向异性偏移、非弹性衰减补偿、组合炮记录偏移、成像中的鬼波补偿、多次波成像等等。讨论了最小二乘偏移的理论、方法以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分析了偏移反褶积和最小二乘偏移的区别。全波形反演是近十年来勘探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真振幅偏移理论可以作为联系成像与反演的纽带,全波形反演的算法核心仍然是基于反演的真振幅逆时偏移。对全波形反演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低频缺失、走时反演、反射波反演、多参数反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自动化全波形反演大幅简化了处理流程、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成像精度。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有助于反演出高精度的定量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振幅偏移 逆时偏移 Kirchhoff偏移 共成像点道集 各向异性偏移 非弹性衰减补偿 多次波偏移 鬼波 最小二乘偏移 偏移反褶积 全波形反演 跳周现象 多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9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3 位作者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和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陈天胜 刘洋 魏修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前纵、横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联合反演,包括弹性参数反演、梯度反演、阻抗反演和模量反演时都假设速度比值为常数2。实际速度比值偏离2越大,抽取同一反射点纵波和转换波数据的误差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 目前纵、横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联合反演,包括弹性参数反演、梯度反演、阻抗反演和模量反演时都假设速度比值为常数2。实际速度比值偏离2越大,抽取同一反射点纵波和转换波数据的误差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加速度最优化方法的对上、下层纵、横波平均速度比值和上层纵、横波速度比值同时扫描的AVO联合反演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不但可以获得比常速度比值更精确的反演结果,而且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速度平均比值和上、下层的速度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联合反演 速度扫描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块排列正则化多道叠前地震反演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宁 周辉 +1 位作者 王玲谦 赵海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81-2692,共12页
叠前地震反演充分利用地震记录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信息,在储层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地震观测数据的带限性和其中所含有的噪声,地震反演是一个典型的不适定问题.目前,提出的各种正则化方法通过对反演参数施加约束,使反演结果具备期... 叠前地震反演充分利用地震记录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信息,在储层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地震观测数据的带限性和其中所含有的噪声,地震反演是一个典型的不适定问题.目前,提出的各种正则化方法通过对反演参数施加约束,使反演结果具备期望的特征.然而,传统的反演方法忽略了地下构造的空间连续性,当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时,单道反演方法无法得到稳定、准确的反演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块排列正则化的多道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利用叠后地震资料高信噪比的特点,提取了一个块排列矩阵来记录地下构造信息.该方法通过将地震剖面分解为地震记录块,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部相似性来记录相邻采样点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多道块排列正则项,建立了多道叠前地震反演的目标函数.在多道块排列正则项中,可以自适应调整权重系数,在增强空间连续性的同时保护边缘.利用L-BFGS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多道叠前反演目标函数.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均表明,当观测记录信噪比较低时,该方法的反演结果优于传统的基于单道模型约束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空间连续性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块排列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介质AVO反演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敏锋 刘学伟 +1 位作者 童庆佳 白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7-572,共6页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反演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最优化过程,理论上可先将该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然后求解线性问题;或者直接利用非线性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但无论哪种反演思路,实际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分析AVO反演中的...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反演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最优化过程,理论上可先将该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然后求解线性问题;或者直接利用非线性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但无论哪种反演思路,实际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分析AVO反演中的误差来源对提高反演精度和评价反演方法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本文对能造成反演误差的主要因素,噪音、薄层调谐、地震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入射角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因素可能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现在AVO反演过程中可以从优化参数选择和针对性处理方面来减小这些误差,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组合最优化 模拟退火 遗传算法 薄层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刘其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 有效压力 饱和度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岩石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方根方程谐波分解法提取角度道集及AVO反演
14
作者 孙鲁平 首皓 +1 位作者 申奇博 赵晓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5-199,共5页
AVO反演的精度取决于所用振幅是否准确,叠前偏移可以使振幅归位同时校正非均质地层引起的振幅畸变,通过叠前偏移改善AVO反演的精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综合了保幅偏移、角度道集提取以及AVO反演等前人的工作,对基于双平方根方程的... AVO反演的精度取决于所用振幅是否准确,叠前偏移可以使振幅归位同时校正非均质地层引起的振幅畸变,通过叠前偏移改善AVO反演的精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综合了保幅偏移、角度道集提取以及AVO反演等前人的工作,对基于双平方根方程的谐波分解法进行了改善,获得了更高精度的角度道集,通过模型数据与实际数据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偏移 双平方根方程 谐波分解法 相移加插值 AVO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AVO的裂缝弹性参数叠前反演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广智 陈怀震 +2 位作者 印兴耀 李宁 杨葆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5-851,871,共8页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次,为更好地估测介质的弹性参数:纵波阻抗IP、横波阻抗IS以及各向异性梯度Γ,对反射系数近似式进行了简化,同时对简化公式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选取2D逆掩断层模型,利用褶积公式制作不同方位的合成地震道集,并对合成地震道集添加随机噪声(信噪比为2∶1),将其应用于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试算中。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2时,方位AVO叠前反演所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各向异性梯度的估测值与模型真实值基本吻合,而且估测值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原始模型的地层特征,验证了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的准确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各向异性 方位角道集 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变化 逆掩断层模型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及储层精细预测技术在钻井轨迹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春梅 彭才 +3 位作者 张旋 郭鸿喜 段杰 李雯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6-665,I0006,I0007,共12页
受复杂构造影响,川西北SYS区块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不高,导致实钻构造数据与地震预测构造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川中GM区块灯影组气藏受埋深大、非均质性强、储层薄等地质条件制约,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大,优质储层钻遇率低。为解决SYS区块的... 受复杂构造影响,川西北SYS区块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不高,导致实钻构造数据与地震预测构造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川中GM区块灯影组气藏受埋深大、非均质性强、储层薄等地质条件制约,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大,优质储层钻遇率低。为解决SYS区块的偏移归位问题,开展了高精度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该技术充分考虑了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在精确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基础上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可使地下构造准确归位,避免了陡倾地层信息丢失,提高了地震成像品质,构造勘探误差明显减小,钻探成功率显著提高。为提高GM区块储层钻遇率,根据新完钻井及正钻井资料,压制地震资料中的寒武系底部强振幅反射,并实施叠后高分辨率地质统计学反演、多属性缝洞预测,实时调整钻探目标及井轨迹,确保井轨迹沿优质储层钻进。结果表明,实施钻井、地震、地质一体化跟踪后,部署井位目的层构造深度误差逐年下降,储层钻遇率、平均测试产量、高产井占比逐年增高,进一步印证了井位实时跟踪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位跟踪 各向异性 叠前深度偏移 振幅压制技术 高分辨率 地质统计学反演 多属性缝洞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成像道集层析反演
17
作者 杨广陵 《小型油气藏》 2006年第1期67-67,共1页
复杂地质区的地震反射数据解释,要求地震成像很好,而这只能在具有高精度速度场时才能实现。当横向速度变化时,叠前深度偏移是得到真实构造深度和形态的必要手段,但是在PSDM处理时,叠加速度是不合适的,因为它的前提是假设平层,而... 复杂地质区的地震反射数据解释,要求地震成像很好,而这只能在具有高精度速度场时才能实现。当横向速度变化时,叠前深度偏移是得到真实构造深度和形态的必要手段,但是在PSDM处理时,叠加速度是不合适的,因为它的前提是假设平层,而且各共深度点的横向速度是不变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用更加精确的速度分析,研发了一种用共成像道集(CIG)中拾取反射波的层析反演修改速度场的方法——共成像道集层析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 层析反演 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数据解释 地震反射 复杂地质 速度变化 构造深度 叠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地震可行性论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张安宝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针对国内外时移地震勘探开展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外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时移地震可行性方法的基础研究。从可行性论证方法的整理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时移地震勘探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岩石物理模型与弹性模型的建立,地震波传播AVO(振... 针对国内外时移地震勘探开展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外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时移地震可行性方法的基础研究。从可行性论证方法的整理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时移地震勘探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岩石物理模型与弹性模型的建立,地震波传播AVO(振幅随便宜距变化)效应,及数模动态模型的建立,最后列举了国外时移地震的一个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 被引量:44
19
作者 张广智 刘洪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1由多道相...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1由多道相关法提取初始子波的振幅谱;2结合测井资料确定初始子波的相位谱;3根据离散反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提取方法 精细 测井资料 反演理论 地震资料 空间变化 迭代计算 波阻抗 振幅 相关法 相位谱 求取 离散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包世海 李新豫 +4 位作者 欧阳永林 曾庆才 陈胜 王兴 张连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6-40,共5页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大面积、低丰度、致密岩性气藏类型,资源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增产上储重要层系;但该类气藏储层薄、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提高含气富集区(甜点)预测精度和建立气水识别方法是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大面积、低丰度、致密岩性气藏类型,资源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增产上储重要层系;但该类气藏储层薄、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提高含气富集区(甜点)预测精度和建立气水识别方法是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最关键的问题。从储层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等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分析不同岩性组合下气层和水层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ade variation with offset,AVO)响应特征,建立了一套以AVO叠前道集、近远道叠加剖面对比分析为基础,AVO主振幅主频率技术为核心的须家河组致密气藏检测及气水层识别新思路和新方法,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气藏预测 气水识别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a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VO) 振幅主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