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技术在高邮凹陷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骜卓 宁松华 +2 位作者 曾德龙 杨森 李继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3-50,共8页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52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uersus offset,AVO)模型正演,分析已知油、水和岩性及其不同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并判断该区为第一类AVO特征;最后以2口井为约束进行AVO叠前反演,得到一系列的AVO属性,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优选PG属性和敏感因子F属性对目的层段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结果显示,E2d52层段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区北东方及南西方,大多数有利区域靠近汉留断层一带,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该结果的提出希望为将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分析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正演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反演方法在致密碎屑岩储层烃类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振涛 金宁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 近年来实验室模拟和理论研究均表明含流体填充介质常常导致地震波发生不同程度的频散和衰减,利用地震波衰减方法来预测储层的油气分布情况文献较为常见;而利用含烃储层导致地震波的频散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较少。从原理出发,推导了频散AVO反演公式,印证了频散AVO近似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的精度是可行的,应用频散AVO反演方法对大牛地气田致密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取得的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碎屑岩 流体识别 频散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es offect AVO)反演 AVO近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希望油田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涛 艾克拜江.艾尔肯 +1 位作者 李来运 贺金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515,共3页
以哈萨克希望油田的地震资料为例,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中采用Aki Richards及Shuey公式,获得了流体因子等数种地震属性剖面,对探区KT-Ⅱ储集层的含气性进行综合判识,预测了气层的分布范围,对下步钻探和开发井网的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处理 AKI Richards公式 Shuey公式 气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叠前地震偏移对地震相干性和振幅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Walter E.Rietveld 马建波 +1 位作者 蒋先勇 侯春丽 《石油物探译丛》 2000年第4期82-90,共9页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 我们比较3D叠后成像与3D叠前成像对地震相干、地震振幅和地震振幅变化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两种成像方法中都使用横向不变量[v(z)]的(宏观)速度模型,使用相干性和振幅梯度,叠前成像改善的分辨率和振幅保持导致更精确地圈定边界和较好的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 叠前成像 地震勘探 振幅变化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5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3 位作者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地震勘探纵波方位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技术检测煤田裂隙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国发 彭苏萍 +3 位作者 何兵寿 彭晓波 苑春方 胡朝元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138-142,共5页
裂隙检测对煤田生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下裂隙的存在导致地震波场呈现方位各向异性的特征,地震波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和方位角的变换而变化.在弱各向异性假设下,纵波反射系数可以简明地表示为裂隙参数的解析函数.为了利用地震波反射... 裂隙检测对煤田生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下裂隙的存在导致地震波场呈现方位各向异性的特征,地震波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和方位角的变换而变化.在弱各向异性假设下,纵波反射系数可以简明地表示为裂隙参数的解析函数.为了利用地震波反射振幅与炮检距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预测安徽淮南某煤矿地下裂隙分布情况,在该地区进行了全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分析和处理,主力煤层附近的地震波场呈现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反射振幅随方位角的变换规律与方位各向异性理论预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纵波方位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理论可以用于该煤田裂隙方位和裂隙密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方位AVO 各向异性 煤田裂隙 反射振幅 三维地震勘探 裂隙检测 偏移距 煤田 技术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方位相交的纵波AVA数据运用SVD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财 刘宇巍 +2 位作者 冯晅 郭智奇 高凤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5-1662,共8页
裂缝密度是定量预测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Varela利用方位角上的反射系数,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笔者将不同方位角测线中两两相交测线的反射系数做差,对反射系数差值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各向异性参数在做... 裂缝密度是定量预测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Varela利用方位角上的反射系数,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笔者将不同方位角测线中两两相交测线的反射系数做差,对反射系数差值运用SVD方法反演HTI介质裂缝密度,各向异性参数在做差后的反射系数中具有更显著的作用。笔者首先针对2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反射系数存在随机扰动情况下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笔者提出的改进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反演结果显示:噪声较小时,2种方法的反演结果都接近真实值,然而当增大噪声时,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反演结果更好,因此改进的方法比原方法更具有抗噪能力;随着相交测线夹角的增大,改进的方法受随机扰动影响的稳定性增强,在方位正交时受随机扰动的影响最小;纵波高信噪比AVA数据越多,反演的结果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密度 振幅随方位变化 奇异值分解 HTI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照明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晓春 李鹏 +3 位作者 孙常新 成景旺 赵阳 贾景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实际地质模型照明结果表明,随着方位角个数的增加,多方位观测系统针对目的层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变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个窄方位角观测系统下的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照明 被引量:4
9
作者 雷涛 顾汉明 +4 位作者 李列 李添才 方中于 孙波 余信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3-703,共11页
全方位观测系统是目前海上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环状采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有效扩大目标层上面元的采集方位范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信息,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在波前构建法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模拟偏移振幅强度作... 全方位观测系统是目前海上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环状采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有效扩大目标层上面元的采集方位范围,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信息,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本文在波前构建法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模拟偏移振幅强度作为照明量,来衡量目标层对不同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为评价和优化不同观测系统提供指导依据.测试结果表明:与平行观测系统相比,全方位观测系统在目标层上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平行观测系统下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是一种理想的观测系统,可以广泛适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采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 非生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AVA裂缝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甘其刚 高志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3,i018-i019,共4页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 P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平行或垂直裂缝传播时具有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地震反射资料的振幅变化进行处理研究,从而预测储层裂缝。采集宽方位资料并采用AVA技术可达到这一目的,但需要做好预处理,如去噪、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高阶动校、叠前深度偏移等,以获得保持相对振幅的动校正数据。然后按AVA处理流程获得裂缝预测资料,关键步骤是宏面元组合。文章对川西坳陷FG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作了实际处理研究,获得估算的裂缝方位和密度,并与构造特征和钻井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证明方法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 方位 技术应用 裂缝检测 裂缝-孔隙型储层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反射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 地表一致性 垂直裂缝 振幅变化 储层裂缝 振幅补偿 相对振幅 裂缝预测 处理流程 关键步骤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在河道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允清 侯亚彬 +2 位作者 刘金平 杨懋新 查朝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条带状发育的河道砂体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此,基于河道砂体的沉积特点,借鉴储层裂缝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了薄互层河道砂体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的变化(AVA/FVA)规...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条带状发育的河道砂体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此,基于河道砂体的沉积特点,借鉴储层裂缝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了薄互层河道砂体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的变化(AVA/FVA)规律。首先进行了岩石物理正演数值模拟,发现各向异性对方位角地震反射振幅的影响较大,而储层岩性的变化是影响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然后对测井沉积微相与方位频率各向异性的统计分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旋回与方位频率各向异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方位频率各向异性发育的区域对应物性较好的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振幅随方位变化 频率随方位变化 沉积旋回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刘其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 有效压力 饱和度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岩石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SAR相位和振幅信息校正电离层延迟相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军红 杜江丽 +1 位作者 关强 任英桥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电离层延迟是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的误差源之一,对长波段SAR数据影响尤为严重。文中提出联合SAR相位和振幅信息精确测量方位向偏移,并基于方位向偏移构建模型校正DInSAR电离层延迟相位。选取覆盖2008年汶川地震的ALOS PALS... 电离层延迟是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的误差源之一,对长波段SAR数据影响尤为严重。文中提出联合SAR相位和振幅信息精确测量方位向偏移,并基于方位向偏移构建模型校正DInSAR电离层延迟相位。选取覆盖2008年汶川地震的ALOS PALSAR(轨道号471)同震干涉对为实验数据,进行电离层延迟校正实验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同震干涉对中电离层贡献相位达17rad,对应约32cm的视线向形变误差,经过校正后地震远场形变均方根减小59%。对比传统方法校正结果,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电离层延迟相位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电离层延迟 方位偏移 相位和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自多 刘全新 +2 位作者 王西文 王宇超 王述江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39-44,共6页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裂缝性地区的应用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宽方位角相对窄方位角,其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和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个综合速度不适合共面元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对于倾斜地层,共面元中心点来自地下较大范围...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裂缝性地区的应用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宽方位角相对窄方位角,其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和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个综合速度不适合共面元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对于倾斜地层,共面元中心点来自地下较大范围的反射点,常规的基于双曲线动校正理论的水平叠加技术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时,用倾角一方位角旅行时间校正法可以校正视倾角引起的时差,提供一个不受倾角影响的共面元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速度分析时采用视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解决常规NMO出射角超过35。时引起的大偏移距校正过量问题,为DMO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地层均方根速度;采用时间一空间域的克希霍夫求和三维DMO,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道集,然后叠加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叠加剖面,叠后采用三维扩展STOLT偏移;最后进行方位角速度打描、叠加、偏移,识别地层方向特性和方向各向异性。针对宽方位角的有效处理措施在准噶尔盆地阜11井含油区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方法探讨 速度分析 各向异性 偏移距 剩余静校正 均方根速度 方位角速度 准噶尔盆地 地震勘探 倾角变化 叠加速度 倾斜地层 叠加技术 旅行时间 校正技术 克希霍夫 叠加剖面 三维扩展 方向特性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纵波方位AVO技术进行裂缝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惠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9-571,共3页
从理论上讲,利用纵波地震资料反射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可以对近似定向排列的地下裂缝导致的方位各向异性进行描述和预测。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为中浅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资料具有宽方位、高覆盖、高信噪比的特点。为保持地震波的方位AV... 从理论上讲,利用纵波地震资料反射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可以对近似定向排列的地下裂缝导致的方位各向异性进行描述和预测。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为中浅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资料具有宽方位、高覆盖、高信噪比的特点。为保持地震波的方位AVO振幅特征,减少采集和处理因素对地震波振幅的改造和畸变,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精细的振幅保持处理,并使用宏面元和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目的层的成像质量。通过对5个不同方位角叠前时间偏移结果的分析,对研究区的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和方位AVO的技术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 纵波 振幅 方位 叠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震资料中与裂缝相关的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
16
作者 Macbe.,C 黄子齐 《海上油气译丛》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来自英国北海的海洋地震资料首次表明振幅随着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通过对一套特别选择的数据组中覆盖层的定量影响的处理完成了这项研究。沿着二维沿线白垩底部反射振幅变化被解释为由于裂缝产生的地震各向异性造成。对与裂缝走向垂... 来自英国北海的海洋地震资料首次表明振幅随着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通过对一套特别选择的数据组中覆盖层的定量影响的处理完成了这项研究。沿着二维沿线白垩底部反射振幅变化被解释为由于裂缝产生的地震各向异性造成。对与裂缝走向垂直的测线上在较大的偏移距位置存在明显的变暗特性。这仅仅在裂缝含油的区域出现这种特征,并与理论和全波模拟预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震勘探 裂缝 振幅 偏移 方位 地震勘探
原文传递
时移地震可行性论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17
作者 张安宝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针对国内外时移地震勘探开展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外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时移地震可行性方法的基础研究。从可行性论证方法的整理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时移地震勘探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岩石物理模型与弹性模型的建立,地震波传播AVO(振... 针对国内外时移地震勘探开展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外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时移地震可行性方法的基础研究。从可行性论证方法的整理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时移地震勘探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岩石物理模型与弹性模型的建立,地震波传播AVO(振幅随便宜距变化)效应,及数模动态模型的建立,最后列举了国外时移地震的一个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AVO的裂缝弹性参数叠前反演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广智 陈怀震 +2 位作者 印兴耀 李宁 杨葆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5-851,871,共8页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将具有水平对称轴的高角度裂缝介质等效为HTI介质。首先,通过分析HTI介质反射界面的纵波反射系数公式,研究裂缝介质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变化特征,探索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参数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叠前反演方法。其次,为更好地估测介质的弹性参数:纵波阻抗IP、横波阻抗IS以及各向异性梯度Γ,对反射系数近似式进行了简化,同时对简化公式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选取2D逆掩断层模型,利用褶积公式制作不同方位的合成地震道集,并对合成地震道集添加随机噪声(信噪比为2∶1),将其应用于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试算中。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2时,方位AVO叠前反演所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各向异性梯度的估测值与模型真实值基本吻合,而且估测值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原始模型的地层特征,验证了方位AVO叠前反演算法的准确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各向异性 方位角道集 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变化 逆掩断层模型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和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陈天胜 刘洋 魏修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前纵、横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联合反演,包括弹性参数反演、梯度反演、阻抗反演和模量反演时都假设速度比值为常数2。实际速度比值偏离2越大,抽取同一反射点纵波和转换波数据的误差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 目前纵、横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联合反演,包括弹性参数反演、梯度反演、阻抗反演和模量反演时都假设速度比值为常数2。实际速度比值偏离2越大,抽取同一反射点纵波和转换波数据的误差越大,反演误差也越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加速度最优化方法的对上、下层纵、横波平均速度比值和上层纵、横波速度比值同时扫描的AVO联合反演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该方法不但可以获得比常速度比值更精确的反演结果,而且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速度平均比值和上、下层的速度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联合反演 速度扫描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介质AVO反演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敏锋 刘学伟 +1 位作者 童庆佳 白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7-572,共6页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反演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最优化过程,理论上可先将该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然后求解线性问题;或者直接利用非线性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但无论哪种反演思路,实际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分析AVO反演中的...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反演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最优化过程,理论上可先将该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然后求解线性问题;或者直接利用非线性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但无论哪种反演思路,实际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分析AVO反演中的误差来源对提高反演精度和评价反演方法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本文对能造成反演误差的主要因素,噪音、薄层调谐、地震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入射角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因素可能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现在AVO反演过程中可以从优化参数选择和针对性处理方面来减小这些误差,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组合最优化 模拟退火 遗传算法 薄层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