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线虫真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妮 杨雪伟 +5 位作者 甄政毅 郑雅情 杨乐 李青 张克勤 杨金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5-885,共11页
食线虫真菌作为线虫的天敌,是一种潜在的线虫病害的生防制剂。食线虫真菌通过形成特殊的捕食器官或产生粘性孢子和毒素等方式捕捉和侵染线虫。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越来越多真菌基因组已经被测定和报道。目前,... 食线虫真菌作为线虫的天敌,是一种潜在的线虫病害的生防制剂。食线虫真菌通过形成特殊的捕食器官或产生粘性孢子和毒素等方式捕捉和侵染线虫。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越来越多真菌基因组已经被测定和报道。目前,已经有7种食线虫真菌的基因组被报道,包括捕食线虫真菌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线虫卵寄生真菌厚垣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和内寄生真菌明尼苏达被毛孢(Hirsutella minnesotensis)等。本文对食线虫真菌的基因组特点、毒力相关基因家族的扩张、捕食器官形成调控和进化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对组学时代食线虫真菌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线虫真菌 基因组 捕食器官() 毒力基因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