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制定手术方案在Lan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应用
1
作者 方兵 程杰 +3 位作者 胡光峰 章鑫 李要争 任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制定手术方案在Lan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80例,均经过影像学检查为Lan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Ⅳ度,... 目的 探讨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制定手术方案在Lan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80例,均经过影像学检查为Lan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按损伤应力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复位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踝关节背伸角、跖屈角、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4.80±5.12)分钟和(47.61±6.42)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81±9.02)ml和(51.50±12.0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踝关节背伸角、跖屈角、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踝关节的背伸角度分别为(16.84±1.77)°和(15.50±1.65)°,术后3个月的跖屈角度分别为(45.64±4.10)°和(42.58±3.86)°,术后6个月的跖屈角分别为(52.38±3.03)°和(50.64±3.74)°,术后3个月的最大步行距离评分分别为(3.50±0.64)分和(3.16±0.60)分,地面步行评分分别为(2.06±0.56)分和(1.72±0.48)分,踝关节前后活动评分分别为(4.96±1.38)分和(4.16±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的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自主活动支撑评分、异常步态评分、术后6个月的最大步行距离评分、地面步行评分、踝关节前后活动评分、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实施手术复位治疗Lan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应力顺序 切开复位内固定 Lange-Hansen分型 旋前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