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论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CO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后骨科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疗效。自2009—01—2011—12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论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CO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后骨科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疗效。自2009—01—2011—12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下,骨科严重多发伤采用DCO理论进行救治,比较连续三年的疗效变化,包括来院至接受确定性手术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等。结果DCO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可行性,临床效果明显,缩短了ICU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了严重多发伤患者人院至接受确定手术的时间,明显降低了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运用DCO理论指导骨科多发创伤的一体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展开更多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治疗理念起初是应用于腹部严重创伤,尤其是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相对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治疗理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理条件已达极限,如果早期进行确定性...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治疗理念起初是应用于腹部严重创伤,尤其是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相对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治疗理念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生理条件已达极限,如果早期进行确定性手术可对患者造成第二次打击。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DCO)策略对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3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FES患者临床资料,以2018...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DCO)策略对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3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FES患者临床资料,以2018年1月实施DCO策略为时间点分为两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92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71例为干预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髋关节Harri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63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6.91±1.22)个月。干预组院内死亡率为2.82%(2/71),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为16.30%(15/92),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455,P<0.05);两组干预后SaO2、PaO2和OI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两组干预后SaO2、PaO2和OI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b、PLT均较干预前升高(P<0.001),且两组干预后Hb、PLT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94,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低于对照组(χ^(2)=4.747,P<0.05)。结论:DCO策略有助于降低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FES患者院内死亡率,有利于消除FES症状和平稳生命体征,可为Ⅱ期确定性手术争取时间优势,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方法救治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资料。结果运用损伤控制方法成功救治30例,死...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方法救治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资料。结果运用损伤控制方法成功救治30例,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5例。2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复位按照Mat-ta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6%。结论应用DCO的方法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O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4例,早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O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4例,早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盆骨折6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架固定,1例合并大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四肢骨折22例,早期给予简单外固定,7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均在ICU中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给予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2.5%,死亡组创伤严重度评分4350分;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共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存率。展开更多
近些年来,针对多发创伤,尤其是伴发严重骨折患者的治疗,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到“损伤控制骨科(dam age control orthopaed ics,DCO)”的转变,即“损伤控制”(dam agecontrol,DC)理论在骨科的应用和发...近些年来,针对多发创伤,尤其是伴发严重骨折患者的治疗,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到“损伤控制骨科(dam age control orthopaed ics,DCO)”的转变,即“损伤控制”(dam agecontrol,DC)理论在骨科的应用和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DCO可提高严重多发伤的生存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论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CO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后骨科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疗效。自2009—01—2011—12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下,骨科严重多发伤采用DCO理论进行救治,比较连续三年的疗效变化,包括来院至接受确定性手术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等。结果DCO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可行性,临床效果明显,缩短了ICU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了严重多发伤患者人院至接受确定手术的时间,明显降低了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运用DCO理论指导骨科多发创伤的一体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文摘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DCO)策略对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3例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FES患者临床资料,以2018年1月实施DCO策略为时间点分为两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92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71例为干预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髋关节Harri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63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6.91±1.22)个月。干预组院内死亡率为2.82%(2/71),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为16.30%(15/92),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455,P<0.05);两组干预后SaO2、PaO2和OI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两组干预后SaO2、PaO2和OI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b、PLT均较干预前升高(P<0.001),且两组干预后Hb、PLT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94,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低于对照组(χ^(2)=4.747,P<0.05)。结论:DCO策略有助于降低下肢长骨干骨折伴发FES患者院内死亡率,有利于消除FES症状和平稳生命体征,可为Ⅱ期确定性手术争取时间优势,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方法救治的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资料。结果运用损伤控制方法成功救治30例,死亡2例,发生并发症5例。2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复位按照Mat-ta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6%。结论应用DCO的方法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文摘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O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4例,早期行简单的椎板切除减压术。骨盆骨折6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架固定,1例合并大出血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四肢骨折22例,早期给予简单外固定,7例开放损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均在ICU中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给予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2.5%,死亡组创伤严重度评分4350分;1例胸部损伤死于严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并发症共8例,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存率。
文摘近些年来,针对多发创伤,尤其是伴发严重骨折患者的治疗,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到“损伤控制骨科(dam age control orthopaed ics,DCO)”的转变,即“损伤控制”(dam agecontrol,DC)理论在骨科的应用和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DCO可提高严重多发伤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