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2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诱导下的真皮成纤维细胞亚型改变及硅酸锌生物陶瓷对光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
1
作者 陈方舟 Tan Pohching +1 位作者 周双白 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5期528-537,共10页
目的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对皮肤的损害包括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皮肤疾病以及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可分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Papillary fibroblasts,Fp)与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Reticula... 目的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对皮肤的损害包括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皮肤疾病以及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可分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Papillary fibroblasts,Fp)与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Reticular fibroblasts,Fr),在皮肤再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阐明光损伤会导致不同亚型Fb的改变,并针对这一靶点,寻找一种可以修复光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构建皮肤光损伤小鼠模型,采集生物样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评估组织结构,DHE染色检测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γH2AX染色标记DNA损伤的细胞,荧光染色Lrig1及Dlk1定性定量不同Fb亚型。另外,UVB诱导下培养Fb,流式细胞术检测Fb的表面标志物,qPCR检测胶原纤维合成分泌相关mRNA表达。在体外试验及体内光损伤模型中,分别应用ZnCS配制的离子溶液及装载ZnCS的微针贴片干预,进行Lrig1和DHE、γH2AX荧光染色。结果急性光损伤皮肤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紊乱,ROS表达水平在表皮及真皮浅层显著增加,伴有真皮浅层Fp的DNA损伤更甚。与对照小鼠相比,光损伤皮肤真皮层Lrig1+Fb显著减少,Dlk1+Fb没有明显差异。Fb经UVB辐照后,流式检测示Fb中Lrig1+Fb比例明显减少,同时COL1A1表达下调,MMP3和MMP9表达上调;最后,硅酸盐生物陶瓷(ZnCS)促进Fp的增殖,ZnCS干预后,光损伤皮肤的ROS生成和损伤情况明显减轻。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Fp减少与光损伤进展有关;同时,对Fp增殖有促进作用的ZnCS对光损伤皮肤具有显著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锌生物陶瓷 紫外线B 乳头层成纤维细胞 网状层成纤维细胞 损伤皮肤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C人工皮肤材料对新西兰兔损伤皮肤的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但卫华 廖隆理 +6 位作者 李志强 陈敏 王坤余 曾睿 但年华 陈驰 林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17-319,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3D-SC人工皮肤材料对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用3D-SC人工皮肤材料、动物自体皮肤和油纱覆盖创面,测定动物手术前后的体温,分阶段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创面的一般特征、动物的生长情况,取材作组织学... 目的观察3D-SC人工皮肤材料对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用3D-SC人工皮肤材料、动物自体皮肤和油纱覆盖创面,测定动物手术前后的体温,分阶段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创面的一般特征、动物的生长情况,取材作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的组织学反应。结果3组动物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动物的生长情况一致,材料组和动物自体皮肤组的抗感染能力、防止创面出血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未见红肿、坏死。3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3D-SC人工皮肤材料促进皮肤结构再生能力强于对照组。结论3D-SC人工皮肤材料质地柔软,有良好的抗撕拉能力,便于剪切,覆盖在创面上与创面结合紧密,黏附性较好;对动物无刺激性;能吸收创面渗出液,防止创面积液;对诱导皮肤组织再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材料 新西兰兔 损伤皮肤 修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性损伤皮肤创缘EGFR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朝晖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对51例人体尸检材料及40只SD大白鼠不同损伤时间组标本进行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酶标染色,结果发现:生前不同方式损伤类型,EGFR阳性染色率在不同损伤时间表达不同。刀伤、枪伤EGFR阳性染色率为70.... 对51例人体尸检材料及40只SD大白鼠不同损伤时间组标本进行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酶标染色,结果发现:生前不同方式损伤类型,EGFR阳性染色率在不同损伤时间表达不同。刀伤、枪伤EGFR阳性染色率为70.0%-80.0%,而挫伤和索沟皮损的EGFR阳性染色率较低,仅为4.0%-10.0%左右。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损伤5分钟至30分钟;EDFR阳性率较低,仅为400%,从0.5小时至2小时、阳性染色率明显提高,为60.0%~100.0%,我们实验还发现,EGFR在人体和动物死后伤均为阴性染色。故此,可用其作为法医生前和死后伤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机械性损伤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槐凝集素亲和组化法研究大鼠损伤皮肤的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朝晖 竞花兰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4,共3页
用槐凝集素(SJA)亲和组化法,观察了40只大鼠皮肤创缘SJA受体表达的时间规律,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myc基因表达特点比较,结果表明,SJA受体在正常皮肤较多,皮肤损伤后逐渐减少,到损伤后15mi... 用槐凝集素(SJA)亲和组化法,观察了40只大鼠皮肤创缘SJA受体表达的时间规律,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myc基因表达特点比较,结果表明,SJA受体在正常皮肤较多,皮肤损伤后逐渐减少,到损伤后15min达到最低,15min后又逐渐增高,2小时达高峰。由于c-myc基因表达与损伤EGFR基因表达时间规律一致,SJA受体与EGFR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尚待研究。EGFR有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SJA是否也存在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亲和组化 修复 槐凝集素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大学研究发现: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可抑制紫外线损伤皮肤 被引量:1
5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83-583,共1页
关键词 抑制紫外线 损伤皮肤 海洋生物 生物活性成分 青岛大学 抗氧化剂 肽类物质 新闻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异体血管内皮祖细胞向大鼠损伤皮肤的趋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超 赵计林 苗雷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66-871,共6页
背景:目前关于移植异体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缺血组织血管改建的研究正成为热点。目的:观察移植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的情况。方法:以BrdU标记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回输于背部皮肤有切割伤的大... 背景:目前关于移植异体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缺血组织血管改建的研究正成为热点。目的:观察移植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的情况。方法:以BrdU标记体外培养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回输于背部皮肤有切割伤的大鼠(实验组)体内,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移植后1,3,7,14d时受体大鼠皮肤损伤区BrdU阳性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体大鼠脾脏淋巴滤泡数量和体积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的内皮祖细胞可以向大鼠皮肤损伤区趋化,3,7d时内皮祖细胞数量最多(P<0.05),14d时在损伤区血管内壁中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实验组大鼠脾脏淋巴滤泡的数量和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证实移植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没有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组织移植 血管内皮祖细胞 移植 皮肤损伤 大鼠脾脏 免疫排斥 异体移植 其他基金 器官移植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尾草中黄酮提取物对小鼠光老化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家明 张美琴 +4 位作者 陈宁 罗旭 杨素明 陈泳蓓 谢诚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凤尾草中黄酮提取物对因紫外线照射所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具体修复作用,为该植物的药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紫外线照射所致光老化的40只损伤模型小鼠,按照性别匹配分为A组(不做处理)、B组(生理盐水涂抹)、C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凤尾草中黄酮提取物对因紫外线照射所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具体修复作用,为该植物的药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经过紫外线照射所致光老化的40只损伤模型小鼠,按照性别匹配分为A组(不做处理)、B组(生理盐水涂抹)、C组(生理盐水+维生素C)、D组(生理盐水+黄酮芦丁提取物),每组10只。随访观察10 d,比较四组小鼠皮肤粗糙度(SER)、表面鳞屑(SESC)、皱纹评估(SEW)、愈合面积百分比、微血管密度(MVD)、皮肤愈合时间、结痂时间、绒毛生成时间的差异。结果第7天和第10天,A、B、C组SER、SESC、SEW均显著高于D组(均P<0.05),愈合面积百分比、组织MVD均显著低于D组(均P<0.05)。A、B、C组小鼠皮肤愈合时间、皮肤结痂时间、绒毛生成时间均显著短于D组(均P<0.05),且A组小鼠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最大,而D组小鼠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最小;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A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呈现出无规则断裂状,B组小鼠皮肤真皮层的空洞进行性扩大,C组小鼠皮肤的表皮相对完整,D组小鼠皮肤的表皮恢复情况较好,胶原纤维量也高于其他组别。结论生物类黄酮芦丁物质有助于皮肤光老化损伤的修复,表现在皮肤外观性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上,其疗效优于维生素C,能显著提升皮肤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生物类黄酮 光老化 皮肤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彩绘损伤皮肤
8
作者 王有国 《健康人生》 2003年第5期33-33,共1页
人们走在街上,不时可以见到,一些年轻人在脸上、肢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绘上彩色图画.不过人体彩绘虽能增加美感,却会给皮肤带来损伤,得不偿失.
关键词 体表彩绘 皮肤损伤 接触性过敏反应 光照过敏 氧化锌膏 鱼肝油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李婉仪 陈敏瑶 +1 位作者 周福心 区婷珍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无创通气新生儿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无创通气新生儿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无创通气新生儿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6,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给予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鼻面部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舒适量表警戒程度、镇静程度、气道反应、哭声、面部表情、肌张力、身体活动度、基础心率、基础血压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泡沫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用于新生儿无创通气患儿护理中可降低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及鼻面部压疮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临床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敷料 “U”形固定垫 新生儿 无创通气 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10
作者 顾梦倩 顾丽华 +3 位作者 黄怡丹 刘颖 朱丽群 邱丽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证据在临床转化的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39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基线审查组、第1轮证据应用组、第2轮证据应用组、第3轮证据应用组,每组94例。以CLARITY循环为指导,将筛... 目的探讨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证据在临床转化的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39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基线审查组、第1轮证据应用组、第2轮证据应用组、第3轮证据应用组,每组94例。以CLARITY循环为指导,将筛选出的29条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最佳证据进行3轮临床应用。结果审查指标总体达标率由11.11%提升至81.48%;ICU护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知识总分由55.0(43.8,60.0)提升至90(78.8.95.0);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由20.21%降为3.19%;ICU治疗费用和医用粘胶剂相关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层面新增医用粘胶剂使用和揭除流程,并持续检测应用效果。结论开展成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可提升ICU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科学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症患者 医用粘胶剂 皮肤损伤 预防 CLARITY循环 证据转化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11
作者 张晓翠 张学颖 何彩云 《天津护理》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编制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为有效评估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提供客观测评工具。方法:以既往类似量表为雏形,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法编制初始量表,通过2轮德尔菲法对20名专... 目的:编制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为有效评估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提供客观测评工具。方法:以既往类似量表为雏形,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法编制初始量表,通过2轮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函询确定量表条目及评分方法。结果: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9%、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9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8、0.249(P<0.001)。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生理状况、皮肤状况、当前机体状况、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要素、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风险要素和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要素共6个维度,包含22个条目,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10~4.90分,变异系数为0.060~0.207,满分率为45%~90%。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编制的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可用于评估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皮肤损伤 医源性 风险评估 德尔菲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油涂擦联合护理干预在使用止血带引起皮肤损伤中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蔡丽月 颜惠玉 +1 位作者 林婉芳 魏彩虹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油涂擦联合护理干预在气压止血带引起的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气压止血带引起皮肤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紫草油涂擦联合护理干预在气压止血带引起的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气压止血带引起皮肤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紫草油涂擦,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并评价干预的效果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压止血带引起的皮肤损伤患者予以紫草油涂擦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气压止血带 皮肤损伤 紫草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及防控研究进展
13
作者 时春红 罗佳盈 +1 位作者 夏芊芊 李春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皮肤易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患者的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等医源性皮肤损伤不断发生,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增加了其经济负担,给... 皮肤易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患者的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等医源性皮肤损伤不断发生,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增加了其经济负担,给医疗保健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老年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风险防控措施作一综述,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认知,并为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皮肤损伤 评估工具 风险防控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损伤后,如何科学处理
14
作者 胡星晨 庄惠人 《科学生活》 2025年第1期18-19,共2页
皮肤是覆盖在人体表面并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的最大器官,起到保护机体的重要作用,但也容易发生皮损,如摔伤、割伤、咬伤等。那么,皮肤出现损伤后,我们该如何科学处理呢?有些人认为伤口不能接触水,且必须透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创面结痂就意... 皮肤是覆盖在人体表面并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的最大器官,起到保护机体的重要作用,但也容易发生皮损,如摔伤、割伤、咬伤等。那么,皮肤出现损伤后,我们该如何科学处理呢?有些人认为伤口不能接触水,且必须透气,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创面结痂就意味着伤口已经痊愈。这些说法都不全面,我们必须进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人体表面 伤口 外部环境 直接接触 结痂
原文传递
树莓粗多糖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15
作者 王雨婷 王学红 +5 位作者 陆杰 米尔扎提·阿不力米提 车广学 韩乐 姬一鸣 杨永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粗多糖对UVB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RCP可明显改善BALB/c小鼠皮肤红斑、脱屑和皱纹,并减轻皮肤局部角化过度、表皮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低剂量RCP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了16.1%,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分别减少了22.1%与43.3%;中剂量RCP组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8.9%,TNF-α水平降低37.4%,MMP-1和MMP-3含量分别减少35%和48.2%;而在高剂量RCP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强了21.3%和34.3%,MDA含量下降了24.8%,白细胞介素-6(IL-6)与TNF-α水平分别降低了33.3%和56.6%,此外,MMP-1和MMP-3的含量也分别减少了35%和63.3%。以上结果说明RCP可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UVB引起的小鼠皮肤光损伤,且RCP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粗多糖 小鼠皮肤损伤 中波紫外线 基质金属蛋白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6
作者 张云珠 《西藏医药》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MARSI)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ARSI患者128例。根据是否发生MARSI,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104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构建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MARSI)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ARSI患者128例。根据是否发生MARSI,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104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U患者MARSI的因素,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对模型行内部验证。结果ICU患者MARSI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糖尿病、皮肤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的危险因素作为因变量,建立ICU患者MARSI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919[95%CI(0.850,0.988)],内部校准后发现,模型仍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结论基于ICU患者MARSI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皮肤水肿及低蛋白血症)构建ICU患者MARSI预测模型,行内部验证后发现模型预测ICU患者MARSI风险方面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 ICU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外渗致出生极低体重早产儿重度皮肤损伤1例的护理
17
作者 刘惠仙 汪永梅 何君亚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7期62-63,共2页
早产儿出生后常需要营养支持治疗,静脉输液是重要途径。而早产儿皮肤薄嫩,血管细小,在静脉输液时易发生渗漏。2024年2月15日,该院新生儿科出现静脉输液外渗致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右下肢皮肤重度损伤1例,穿刺点上方皮肤泛白伴暗紫色,伴数... 早产儿出生后常需要营养支持治疗,静脉输液是重要途径。而早产儿皮肤薄嫩,血管细小,在静脉输液时易发生渗漏。2024年2月15日,该院新生儿科出现静脉输液外渗致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右下肢皮肤重度损伤1例,穿刺点上方皮肤泛白伴暗紫色,伴数颗细小水疱,同侧下肢肿胀明显。患儿停止输液,并于小腿肿胀处予3M水胶体敷料贴敷,避开穿刺点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周围皮肤,并适时喷涂藻酸盐敷料、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措施后,皮肤创面完全愈合。文章将患儿护理过程做一总结,为临床处理类似情形患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 静脉营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皮肤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猴痘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继发肛周皮肤损伤1例的护理
18
作者 邵梦梦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7期59-61,共3页
总结1例男男性行为者猴痘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继发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制定猴痘风险预警方案,落实传染风险精准防控;加强猴痘传染风险实时评估,动态实施个体化精细护理;及时监测生理参数变化,提供适应性治疗;探索... 总结1例男男性行为者猴痘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继发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制定猴痘风险预警方案,落实传染风险精准防控;加强猴痘传染风险实时评估,动态实施个体化精细护理;及时监测生理参数变化,提供适应性治疗;探索患者情感需求,提升心理应对自我效能;基于网络新媒体开展性健康教育,以知识赋能促进信念和行为改变。经过治疗和护理,19 d后患者康复出院,1个月后随访,转归良好。猴痘虽为自限性疾病,但传染性强,并发症多,患者易出现心理问题,护理上应关注患者的皮肤变化,提供适应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猴痘 大肠埃希菌 肛周皮肤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调节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张倩 贺晋栋 《解剖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银屑病组、穿心莲内酯组、甲氨蝶呤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C)组、穿心莲内酯+...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银屑病组、穿心莲内酯组、甲氨蝶呤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C)组、穿心莲内酯+DDC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需构建银屑病模型,建模成功24 h后,进行处理,每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30 d。评估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皮肤组织中分化簇3(CD3)、抗原Ki67(Ki67)表达;ELISA检测大鼠皮肤组织中IL-6、IL-17A、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肤组织中NLRP3、剪切的caspase-1(cleaved-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组大鼠皮肤结构紊乱,表皮可见明显角化过度,真皮层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ASI评分、CD3、Ki67阳性细胞数、IL-6、IL-17A、TNF-α含量及NLRP3、cleaved-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银屑病组比较,穿心莲内酯组、甲氨蝶呤组大鼠表皮角化及真皮层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所改善,PASI评分、CD3、Ki67阳性细胞数、IL-6、IL-17A、TNF-α含量及NLRP3、cleaved-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降低,而DDC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穿心莲内酯组比较,穿心莲内酯+DDC组大鼠皮肤组织病理损伤严重,PASI评分、CD3、Ki67阳性细胞数、IL-6、IL-17A、TNF-α含量及NLRP3、cleaved-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改善银屑病大鼠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穿心莲内酯 Nod样受体蛋白3/胱天蛋白酶-1通路 皮肤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管理在预防侧卧位手术肿瘤患者皮肤急性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
20
作者 李盾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97-200,共4页
目的 分析链式管理应用于侧卧位手术肿瘤患者中预防皮肤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8月—2024年2月收治8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侧卧位手术治疗,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与观察... 目的 分析链式管理应用于侧卧位手术肿瘤患者中预防皮肤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8月—2024年2月收治8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侧卧位手术治疗,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与观察组(链式管理护理,41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压疮Braden评分、舒适度,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压疮Braden评分较干预前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Kolacba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链式管理应用于侧卧位手术肿瘤患者中预防皮肤急性压力性损伤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明显提高围术期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侧卧位手术 链式管理 皮肤急性压力性损伤 舒适度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