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创面换药痛疼痛管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颖 康佳利 +1 位作者 王谋谋 王宏宇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330-331,共2页
目的为烧伤创面换药痛的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烧伤创面换药前、换药中、换药后3个阶段综述换药痛疼痛管理的临床发展现状。结果换药前,应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后给予预防性镇痛药物,为其提供一个安全、隐蔽的病... 目的为烧伤创面换药痛的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烧伤创面换药前、换药中、换药后3个阶段综述换药痛疼痛管理的临床发展现状。结果换药前,应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后给予预防性镇痛药物,为其提供一个安全、隐蔽的病房环境,并在创面处理前对其给予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换药中,使用传统敷料时,应先充分浸润内层敷料,医护人员的动作应尽量轻柔;可选择新型敷料,减少换药时对创面造成的机械损伤;可通过握手抚慰联合呼吸指导,提供良好的换药环境,选择与伤口等温的冲洗液等方式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换药后,及时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其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的病房环境。结论烧伤创面换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有效的疼痛管理需要医、护、患多角度共同努力,才可能减少烧伤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经历,促进烧伤创面的快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创面 换药 换药痛 管理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换药在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关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5-0098,共4页
分析无痛换药在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组,各有25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观察组行无痛换药。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分析无痛换药在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组,各有25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观察组行无痛换药。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无痛换药,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进而改善了焦虑抑郁状态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了创面的愈合速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药 严重特大面积烧伤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辛国华 周湘桂 +2 位作者 曾元临 邓伟武 张友来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A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痛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可否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的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方法测定在创面换药中有明显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A组)和在创面换药中无操作疼痛的烧伤患者(n=30,B组)在创面换药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n=10,C组)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2组换药前、后CRP均显著升高(P<0.01);A组换药前CRP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1);A组换药后CRP水平较换药前升高(P<0.05),B组换药前、后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严重的操作疼痛可引起患者外周血CRP升高,CRP可作为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疼痛以及烧伤患者伤后产生应激反应的监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换药操作 C-反应蛋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瘘术后“无痛换药”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春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的实现肛瘘术后无痛换药。方法将86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2组均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同时采用无痛换药的程序。结果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 目的实现肛瘘术后无痛换药。方法将86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2组均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同时采用无痛换药的程序。结果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换药程序后,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和换药后的疼痛,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手术 换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镇痛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心理学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悦维 黄河 杨天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心理学意义。方法 选择拟行换药的38例烧伤小患者,换药前、中、后分别行疼痛心理学评分分析。结果 常规换药与超前镇痛两组间患者换药期间精神、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施超前镇痛有效地消除...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心理学意义。方法 选择拟行换药的38例烧伤小患者,换药前、中、后分别行疼痛心理学评分分析。结果 常规换药与超前镇痛两组间患者换药期间精神、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实施超前镇痛有效地消除了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痛苦,患儿安静、无痛苦表情,而常规换药组则恰恰相反;常规换药组中高达近95%(18/19)的患儿害怕换药,而超前镇痛组内无一人认为换药可怕。同时,超前镇痛使换药时间大大减少(P<o.01)。常规换药组换药前后患儿的生命征指标波动明显(P<0.01)。结论 无痛换药,具有疗效好、易控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应用广泛的特点,对于减少或降低疼痛对患儿的心理伤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心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 :换药 烧伤 心理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曼曼 刘珊珊 +2 位作者 胡宏强 张正迪 蔡铁良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需换药的烧伤患儿分为S组、K组各30例。换药前,S组采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2m L/次,K组经静脉给予氯胺酮2 mg/kg。记录... 目的观察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需换药的烧伤患儿分为S组、K组各30例。换药前,S组采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2m L/次,K组经静脉给予氯胺酮2 mg/kg。记录两组入室后(T1)、烧伤敷料揭开时(T2)、患儿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Ramsay镇静评分、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记录两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换药过程中体动、不良反应。结果 T1时两组MAP、HR、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K组相比,S组T2、T3时MAP、HR、Sp O2波动较小(P均<0.05)。两组换药前后Ramsay、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K组相比,S组入睡慢(P<0.05),苏醒时间短(P<0.05)。两组躁动、口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儿烧伤换药时采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循环稳定,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麻醉诱导装置 换药 七氟醚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开放伤口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实施及困难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萍 方雅璇 +2 位作者 项平 陈谊 王瑞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分析深部开放伤口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实施及困难因素。方法自2018年5月至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采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2名创伤骨科换药护士,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例有深部开放性伤口的患者。根据疼痛管... 目的分析深部开放伤口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实施及困难因素。方法自2018年5月至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采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2名创伤骨科换药护士,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例有深部开放性伤口的患者。根据疼痛管理最佳循证护理指南13项实践标准,结合伤口护理和疼痛管理的研究证据,制定深部开放伤口无痛换药方案,实施并评估方案实施的执行情况和疼痛缓解的效果,采用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和GRiP软件对深部伤口无痛换药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采用IBM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方案实施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PACES结果显示,在项目期间,护士对最佳实践的执行率显著提高,并在项目完成后1个月保持在合理水平。基线评估时和后续评价1时患者在换药前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2±2.3)、(3.5±1.2)分,基线评估时和后续评价1时换药中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4±2.3)、(4.2±2.4)分;对基线评估和后续评价1中,采用护理措施降低伤口换药疼痛的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疼痛管理对最佳实践的执行率,其中面临了尤其是跨学科合作和组织机构中的困难。本研究将护理循证指南转化为临床实践的经验为循证护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创伤和损伤 换药
原文传递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follow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a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被引量:2
8
作者 Tushar Gupta Nidhi Garg Mayank Gupt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93-297,共5页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is important and controversy remains regarding different regimens.By reviewing 18 studies,we attempt to find whether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after total ...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is important and controversy remains regarding different regimens.By reviewing 18 studies,we attempt to find whether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has any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pain,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opioid consumption.We conclude that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ecreasing postoperative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hip ANALGESIA Pain postoperativ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