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实践进程中的两次“推进波”
被引量:
1
1
作者
俞良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9,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所谓“波折”,...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所谓“波折”,一是指无产阶级的实践过程产生了挫折和曲折,二是指由于实践过程的曲折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上的省悟和转变。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一次“推进波”,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途径的实践以及此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它的功绩是打破了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生活的社会制度,且由于内在的优越性使其能够打败一切帝国主义反动势力。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二次“推进波”,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主流内容的各个共产党执政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波潮。它推进方式的特点一是以共产党执政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性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赢”的方式推进历史,二是执政的共产党主张与世界上不同性质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历史,三是提倡文明交流互鉴以推进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
观
“推进波”
探索社会主义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实践进程中的两次“推进波”
被引量:
1
1
作者
俞良早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9,共11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社会发展重要文献整理和研究”(20&ZD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即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所谓“波折”,一是指无产阶级的实践过程产生了挫折和曲折,二是指由于实践过程的曲折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上的省悟和转变。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一次“推进波”,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途径的实践以及此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它的功绩是打破了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生活的社会制度,且由于内在的优越性使其能够打败一切帝国主义反动势力。20世纪发生的向着上述社会主义社会进取的第二次“推进波”,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主流内容的各个共产党执政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波潮。它推进方式的特点一是以共产党执政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性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赢”的方式推进历史,二是执政的共产党主张与世界上不同性质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历史,三是提倡文明交流互鉴以推进历史。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
观
“推进波”
探索社会主义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view of socialist society
“propulsive waves”
approach to socialist exploratio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实践进程中的两次“推进波”
俞良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