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6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螺蛳粉螺蛳肉汤包中圆田螺和环棱螺
1
作者 黄晓韵 叶子园 +2 位作者 黄丽姣 韦涛 巫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55-261,共7页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考察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法的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特异性强,仅对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DNA在荧光通道有荧光信号检出,且出现典型扩增曲线,对多种水产品、家禽家畜、香料调味料原料等异源性动植物基因组DNA在荧光通道均无荧光信号检出,也无明显的扩增曲线;该方法对圆田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2ng/μL,对环棱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1ng/μL;应用该方法对商场超市流通领域中的21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的螺蛳肉汤包提取DNA进行检测。其中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占比为33.3%;18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85.7%;3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未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14.3%;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33.3%。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有效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为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田螺属 环棱螺属 螺蛳粉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卫 柯买春 杨燕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采集痰标本、血清标本、咽拭子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采集痰标本、血清标本、咽拭子标本、肺泡灌洗液标本,分别进行痰培养、免疫荧光、单重PCR、多重qPCR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痰培养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17.50%(21/120);免疫荧光检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55.83%(67/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7.50%(9/120);单重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30.83%(37/12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64.17%(77/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10.83%(13/120);多重q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为36.67%(44/12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65.83%(79/12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10.83%(13/120)。多重qPCR检测CAP患儿细菌阳性率高于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免疫荧光检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单重PCR检测CAP患儿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qPCR检测与痰培养、免疫荧光、单重PCR检测阳性率均一致性良好(Kappa值>0.400,P<0.05)。结论多重qPCR对儿童CAP病原学诊断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且较单重PCR有更高的检测效率,有利于缩短临床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诊断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痰培养 免疫荧光 单重聚合反应 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低温酸乳中常见的霉菌和酵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捷 陈勃旭 +4 位作者 杜海宽 张子仑 严陶陶 陈佳 周巍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提高低温酸乳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效率,根据保守基因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序列分别针对霉菌与酵母菌设计引物与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TaqMan探针分别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以低温酸乳中... 为提高低温酸乳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效率,根据保守基因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序列分别针对霉菌与酵母菌设计引物与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TaqMan探针分别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以低温酸乳中常见真菌与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扩增模板进行特异性检验,并对方法灵敏度与重复性进行检验,同时构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根据EF-1α基因设计的引物与探针特异性良好;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检测酵母菌的灵敏度为101 CFU/mL,检测霉菌的灵敏度为102 CFU/mL;重复性检验中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适用于低温酸乳中霉菌与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探针 霉菌 酵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低温酸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4
作者 赵芳 牛娜 +4 位作者 刘莹 涂晓波 刘慧玲 金晓蕾 吕敬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1期294-300,共7页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的方法。方法以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基因stx1、stx2和黏附基因ea...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的方法。方法以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基因stx1、stx2和黏附基因eae靶基因引物探针建立多重实时PCR体系,并采用原位冻干技术将PCR反应体系和阳性质控品进行了预先分装冻干,制成稳定、便捷的即用型反应体系,随后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所建立的多重实时PCR法检测eae、stx1、stx2基因的灵敏性为102 CFU/mL。与32种非STEC菌均无交叉反应。整体检测时长可控制在1 h以内,冻干体系可在常温条件下保存1年以上。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ST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多重实时聚合反应技术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登革病毒 被引量:19
5
作者 柯昌文 郑夔 +3 位作者 张欣 周惠琼 段金花 林立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V)鉴定方法.方法根据DV 3'端非编码区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利用1998~2004年收集的26份登革热病人临床血清标本,15例乙脑病人血清,DV 4个...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V)鉴定方法.方法根据DV 3'端非编码区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利用1998~2004年收集的26份登革热病人临床血清标本,15例乙脑病人血清,DV 4个血清型标准毒株及23株1978~1997年DV 地方流行株和相关西尼罗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麻疹病毒、基孔肯亚病毒等毒株,同时用克隆了1型DV 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序列片段的质粒DNA作为阳性对照,检测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约为每反应5个基因拷贝.用该方法检测4个血清型DV 标准毒株、23株DV 地方流行株和26例分离到DV 的阳性血清标本,检出率为100 %;用该方法检测15例乙脑病人血清、10例麻疹病人血清和西尼罗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麻疹病毒、基孔肯亚病毒,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新建的TaqMan MGB探针检测DV 方法是实验室早期诊断登革热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TAQMAN MGB探针 实时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 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 被引量:6
6
作者 段金花 林立丰 +3 位作者 蔡松武 卢文成 郑夔 易建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TaqMan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MGBRealtimePCR)检测白纹伊蚊登革病毒的敏感性,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登革病毒(Denguevirus,DV)鉴定方法。方法在实验室使雌性白纹伊蚊人工感染Den2型病毒,设不同的感染蚊... 目的初步研究TaqMan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MGBRealtimePCR)检测白纹伊蚊登革病毒的敏感性,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登革病毒(Denguevirus,DV)鉴定方法。方法在实验室使雌性白纹伊蚊人工感染Den2型病毒,设不同的感染蚊虫浓度(只/500μl或只/1000μl)和不同的分组方法(不加未染毒的蚊虫、分别用未染毒的实验室饲养的雌性白纹伊蚊补加到每份标本10、25、50只/组),利用一步法和二步法TaqManMGBPCR检测,根据荧光信号判断结果。结果二步法TaqManMGB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最低浓度为2只/500μl和3只/1000μl,一步法TaqManMGB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最低浓度为5只/500μl,蚊自身的RNA对登革病毒RNA的检测敏感性并无明显的影响。结论TaqManMGB探针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的DV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是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指数较理想的监测方法,标本较好的处理方法为500μl标本处理液研磨20~30只/组,TaqManMGBRealtimePCR最好采用二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2型病毒 TAQMAN MGB探针 实时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振华 李柱南 胡伟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2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223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实时PCR和HC-Ⅱ2种方法检测...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2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PCR与HC-Ⅱ分别检测223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实时PCR和HC-Ⅱ2种方法检测高危亚型HPV的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77%,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538。其中,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二者的符合率为82%,Kappa指数为0.410,一致性比其他组好。结论实时PCR与HC-Ⅱ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尤其对于HSIL患者,可作为临床上HPV高危亚型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第2代杂交捕获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基因型B~D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建坤 周荣 +4 位作者 王战会 白培盛 马世武 张克 侯金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B^D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比较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对兰州地区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B、C、D检测,并随机对检测的基因型各3株标本进行S基因测序验证。结果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71.9%(92/128),D型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结论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适宜用于HBV基因型的大规模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掺入法制备标记探针检测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少庭 高世同 +1 位作者 林敏 陈志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Dig一i1—dUTP代替部分dTTP直接制备标记弓形虫特异性rDNA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该探针和弓形虫核酸抽提物杂交阳性,而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以及正常人血样...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Dig一i1—dUTP代替部分dTTP直接制备标记弓形虫特异性rDNA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该探针和弓形虫核酸抽提物杂交阳性,而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以及正常人血样核酸抽提物杂交阴性,该探针至少可检测出相当于156虫数的水平,结果表明:PCR掺入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制备标记探针的方法,以该法制备的弓形虫rDNA基因探针适用于弓形虫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基因探针 弓形体病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晨燕 阎宝山 +3 位作者 张峰 李卓 张春涛 王佑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敏感地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RT-PCR)。方法基于HEVORF3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从22对引物和4条探针中进行筛选,并对选出的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反应体系、反应条件、核...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敏感地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RT-PCR)。方法基于HEVORF3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从22对引物和4条探针中进行筛选,并对选出的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反应体系、反应条件、核酸抽提方法等进行优化。采用常规套式RT-PCR和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不同样品,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优化出1对引物和探针的组合。优化的30μl反应体系中,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0.10mmol/L,探针浓度为0.20mmol/L,Taq酶的浓度为3U,AMV逆转录酶浓度为2U。优化的反应条件为:50℃30min;95℃3min;95℃10s,50℃30s,72℃60s,5个循环;95℃10s,57℃40s,40个循环。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常规套式RT-PCR特异性符合率为100%,两种方法检测HEV1型样品的敏感性均为104,检测人和猪的HEV4型样品时,实时荧光RT-PCR敏感性均为104,明显高于常规套式RT-PCR的103和102。结论所建立的检测HEV核酸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以及不易被污染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反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乙酰微小杆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灿灿 刘佳玫 +5 位作者 栗军杰 陆兆新 吕凤霞 张充 赵海珍 别小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的特异性基因P401_RS0117025和E.acetylicum的特异性基因oxi_50582462为检测靶点,对其设计特异性探针,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12株E.acetylicum为阳性对照,以4株微小杆菌属内其他种的菌株以及10株非微小杆菌的腐败菌/致病菌作为阴性对照,对建立的RT-PCR进行特异性检测;通过标准曲线的制备、灵敏度、可重复性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该RT-PCR方法对不同贮藏日期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探针特异性良好;检测靶点P401_RS0117025与oxi_50582462的标准曲线的R2值分别为0.994和0.999,且重复性好;该方法的DNA检测限为1.629×10^(-7)ng/μL,纯菌菌落检测限为3.4 CFU/m L,并能对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灵敏检测。此外,还建立了"Ct(阈值)-Nt(菌体浓度)"的数量关系,能对供试样品中的E.acetylicum进行绝对定量。总之,本研究建立了准确、灵敏、高效检测食品中腐败菌E.acetylicum的RT-PCR定量方法,为食品货架期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微小杆菌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肉制品中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新城 李爽 +4 位作者 李侠颖 周杰 曹亚新 王宏伟 张晓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q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只扩增3种靶细菌,对其他供试菌不扩增;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限分别为10^(1)、10^(2)、10^(2)拷贝数/μL,并且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人工污染的猪肉样品经SLE培养基富集8 h后,分别可以检测到初始菌液浓度为1.56×10^(2)CFU/25 g的沙门氏菌,2.13×10^(2)CFU/25 g的单增李斯特菌,2.32×10^(2)CFU/25 g的大肠杆菌O157:H7。结论所建立的多重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提高食品安全和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大肠杆菌O157:H7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价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晓海 黄平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我院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我院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其他非肺结核结果阳性率仅为2.7%,特异度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数量变化,对抗结核药物疗效有良好的监控效果,应列入肺结核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1和Per2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彦宁 左晓虹 +3 位作者 刘姝 谢淑 温玫 陈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0-780,共1页
关键词 PER1 PER2 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门菌(A~F群)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桢干 沈小明 +3 位作者 方筠 张晓航 章琪 赵冰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门菌,评价其优越性。方法根据沙门菌保守的H ilA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检测沙门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抗干扰...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门菌,评价其优越性。方法根据沙门菌保守的H ilA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检测沙门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抗干扰性好和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与实际应用检测结果相符。结论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口岸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分析
16
作者 黄帆 孙青 田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纤支镜洗液标本和培养菌株标本,同时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MTB/RIF法)和微孔板药敏法检测MTB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结果:微孔板药敏法检测结果显示,153例结核病患者中有43例的MTB为耐药型,其中单利福平耐药的有1例(占0.65%),单异烟肼耐药的有15例(占9.80%),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有27例(占17.65%);与Xpert MTB/RIF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8.04%、90.91%、100.00%、100.00%、97.56%,而其Kappa值为0.94;与微孔板药敏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5.42%、81.82%、99.17%、96.42%、95.20%、0.86,而其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4.12%、92.31%、94.74%、85.71%、97.30%、0.85。结论:对于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检测,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与Xpert MTB/RIF法、微孔板药敏法几乎完全一致,可为临床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聚合反应熔解曲线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微孔板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喜填 夏维林 +1 位作者 郑小玲 吴桂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35例,应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并监测不同疾病分期...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35例,应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并监测不同疾病分期患者BCR-ABL转录水平,动态监测不同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组患者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及无病生存期(DFS),患者治疗前后的BCR-ABL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急变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加速期和慢性期,加速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8,P=0.00)。疗效满意方面:低水平组与中水平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DFS方面:BCR-ABL融合基因低水平组患者的中位DFS明显长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中水平组的中位DFS明显长于高水平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15,P=0.00)。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第3、6、12个月后的BCR-ABL转录本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通过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患者的BCR-ABL转录本平明显降低,但前6个月的下降幅度最明显。结论 qRT-PCR技术可准确地监测患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有利于辅助CML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分期,同时,通过对CML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对CM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慢性髓系白血病 外周血 BCR-ABL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法筛选孢子丝菌特异性探针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田 刘晓明 张振颖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03-405,410,共4页
目的筛选出对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方法以50株纯培养的孢子丝菌及标准株为样本,以毛霉、烟曲霉、念珠菌各1株为阴性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法(PCR-ELISA)对已报道的5个孢子丝菌特异性探针(U26852、U26866、U26866'... 目的筛选出对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方法以50株纯培养的孢子丝菌及标准株为样本,以毛霉、烟曲霉、念珠菌各1株为阴性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法(PCR-ELISA)对已报道的5个孢子丝菌特异性探针(U26852、U26866、U26866'、M85053及AF117945)进行筛选。记录各探针与合成DNA片段杂交底物显色与否及酶免疫测定指数(EI)值。结果 PCR产物测序证实5个探针均位于产物序列上;在相同的ELISA条件下,探针U26852显色最强,EI值最高。结论针对28Sr RNA的探针U26852是目前与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 探针 聚合反应-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分离培养法在流感病毒鉴定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晶晶 商永超 +1 位作者 石超帆 李海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1887-1890,共4页
流感是至今尚无法完全控制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同时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实现全球监测的传染病[1]。为使阳泉市流感监测走向系统、全面和科学化,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加入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现将2015—2019年实时... 流感是至今尚无法完全控制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同时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实现全球监测的传染病[1]。为使阳泉市流感监测走向系统、全面和科学化,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加入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现将2015—2019年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分析CT值与流感病毒分离率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流感监测 阳性样本 分离培养 流感病毒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球监测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血管活性多肽apelin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久昌 黄东阳 +3 位作者 杨艳梅 蒋纪恺 李一凡 胡盛平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4-156,162,共4页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Q PCR)检测心血管活性多肽的方法 ,为快速、准确地分析心脏组织中apelin基因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心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TaqMan探针。将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Q PCR)检测心血管活性多肽的方法 ,为快速、准确地分析心脏组织中apelin基因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心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TaqMan探针。将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的apelin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 ,重组质粒经蓝白筛选、酶切、测序鉴定后 ,作为阳性克隆标准品 ,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 ,由此可定量检测出每一样品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结果 :阳性克隆标准品制作的标准曲线可显示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70 ) ,可用于apelin基因表达的起始拷贝数定量测定。结论 :RQ PCR方法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准确、特异、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活性 多肽 实时定量聚合反应 标准品 定量检测 表达 拷贝数 阳性克隆 模板浓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