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电网下基于矢量控制的并网变换器功率控制稳定性 被引量:30
1
作者 黄云辉 周翩 王龙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3-99,共7页
研究了基于矢量控制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功率控制的稳定性问题。VSC通过控制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d轴和q轴电流来调节注入电网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SC注入电网的功率与d轴和q轴电流间的关系特性对功率控制稳定性影响重大。基于VSC经线路... 研究了基于矢量控制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功率控制的稳定性问题。VSC通过控制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d轴和q轴电流来调节注入电网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SC注入电网的功率与d轴和q轴电流间的关系特性对功率控制稳定性影响重大。基于VSC经线路阻抗接入无穷大电源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研究了VSC输出有功功率、端电压幅值与注入电网的d轴和q轴电流间的关系特性。发现电网逐渐变弱时,有功功率对d轴电流的灵敏度由正变负,此关系特性制约了VSC弱电网运行时功率控制的稳定性。进一步分析了功率、端电压幅值对d轴和q轴电流的灵敏度特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VSC弱电网运行时功率控制稳定性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电压源型变换器 矢量控制 功率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导式多弹头变轨控制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琛 王仕成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弹道导弹弹头分导控制技术的研究是我国导弹技术发展的必然。文章依据所设计的弹道导弹多头分导方案,基于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对分导式弹头在其改变轨道进行机动飞行时的控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实例仿真,提出了分导... 弹道导弹弹头分导控制技术的研究是我国导弹技术发展的必然。文章依据所设计的弹道导弹多头分导方案,基于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对分导式弹头在其改变轨道进行机动飞行时的控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实例仿真,提出了分导式弹头在机动飞行中的控制稳定的条件性,并验证了分导式弹头机动飞行稳定的控制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弹头分导控制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稳定性 分导式多弹头 弹道导弹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鹏林 黄炘 张妍懿 《微电机》 2016年第10期89-92,96,共5页
环境治理及新技术的发展再一次将电动汽车带入世人的视野。电动汽车是未来节能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对其控制是驾驶员操作车辆的最终实现途径,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仍是当前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控... 环境治理及新技术的发展再一次将电动汽车带入世人的视野。电动汽车是未来节能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对其控制是驾驶员操作车辆的最终实现途径,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仍是当前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控制精度能够反映对驱动电机控制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综合评价驱动电机控制稳定性的方法,为此后不同驱动电机的横向比较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电机 控制精度 控制稳定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鸭舵双旋弹角运动特性与控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新新 史金光 +1 位作者 王中原 张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为深入理解固定鸭舵双旋弹的弹道修正力学本质,对固定鸭舵控制下的角运动特性和控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依据弹箭外弹道学知识,建立固定鸭舵双旋弹的复攻角运动方程,推导出起控后舵面控制力项对应的特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起始扰动项对应的... 为深入理解固定鸭舵双旋弹的弹道修正力学本质,对固定鸭舵控制下的角运动特性和控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依据弹箭外弹道学知识,建立固定鸭舵双旋弹的复攻角运动方程,推导出起控后舵面控制力项对应的特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起始扰动项对应的通解表达式,从理论上阐述了固定鸭舵起控后双旋弹复攻角运动是由复动力平衡角、复控制平衡角的强迫角运动和舵控起始扰动产生的自由角运动综合构成的运动,基于此提出了固定鸭舵双旋弹的控制稳定性条件,并通过求解舵面控制力和复扰动攻角引起的复偏角运动,分析了固定鸭舵双旋弹弹道修正的力学本质。控制固定鸭舵在不同滚转角方位时的弹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推导的角运动解析解与数值解在频率和幅值上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推导的复攻角运动方程及其解析解和建立的控制稳定性条件合理可行,为该类弹丸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弹 固定鸭舵 非齐次角运动方程 控制平衡角 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翼驱动机构机电耦合建模及微振动控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照明月 程伟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6,73,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太阳翼驱动机构(SADA)与柔性太阳翼的耦合现象,通过建模、仿真及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耦合结构微振动影响SADA控制稳定性的问题。给出了采用微步驱动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通过线性化方法简化了上述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太阳翼驱动机构(SADA)与柔性太阳翼的耦合现象,通过建模、仿真及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耦合结构微振动影响SADA控制稳定性的问题。给出了采用微步驱动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通过线性化方法简化了上述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一种面向控制系统的SADA驱动柔性太阳翼模型。根据经典控制理论给出了一种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SADA驱动柔性太阳模型预测的微振动频率准确,幅值误差小于9.7%;当不满足控制参数的稳定条件时,微振动将提高一个量级,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驱动机构(SADA) 永磁同步电机 机电耦合 微步驱动方法 控制稳定性 微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气动弹性响应与控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忠 赵树山 黄文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3-130,共8页
研究飞行器气动弹性响应与控制稳定性问题.用有限元建立柔性飞行器运动方程,引入气动干扰力和气动控制力.结合控制方程给出受控飞行器的伺服气动弹性动力学方程、用阵风响应分析考核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控制稳定性.
关键词 飞行器 响应分析 气动弹性力学 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EVO切丝机控制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吴群 张宏巍 +1 位作者 孙永亮 刘加树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9期71-73,共3页
为了提高EVO切丝机切丝质量,提高切丝合格率,对刀门高度、刀门宽度、铜排链输送速度、物料密度匹配性进行研究,对磨削系统控制优化研究,改进砂轮修整器设计,对砂轮架改进优化。改进后切丝质量合格率能提高10%,经过对EVO切丝机控制稳定... 为了提高EVO切丝机切丝质量,提高切丝合格率,对刀门高度、刀门宽度、铜排链输送速度、物料密度匹配性进行研究,对磨削系统控制优化研究,改进砂轮修整器设计,对砂轮架改进优化。改进后切丝质量合格率能提高10%,经过对EVO切丝机控制稳定性研究提高了切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切丝机 刀门高度 砂轮修整器 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栾志军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21期212-212,共1页
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许多行业已经开始把自动化控制作为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扩大生产力的提供了有利保证。同时,可降低人工支出的高成本,这样人员管理起来也方便简单了。但是,自动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 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许多行业已经开始把自动化控制作为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扩大生产力的提供了有利保证。同时,可降低人工支出的高成本,这样人员管理起来也方便简单了。但是,自动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设备运行极其不稳定。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因素,探究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的措施,让自动化设备得到更好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设备 控制稳定性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压式变量柱塞泵控制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马吉光 宋秀毅 +1 位作者 夏堃 刘雨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0年第9期65-68,共4页
恒压控制式变量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压泵将工作在恒压状态下。通常情况下,其恒压工作稳定性由泵出口压力、阀调节弹簧、阀口遮盖量和变量活塞等多个元件参数决定,并且各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该文通过AMESi... 恒压控制式变量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压泵将工作在恒压状态下。通常情况下,其恒压工作稳定性由泵出口压力、阀调节弹簧、阀口遮盖量和变量活塞等多个元件参数决定,并且各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该文通过AMESim仿真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变量活塞间隙对液压泵恒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变量活塞的径向间隙会影响液压泵恒压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仿真 控制稳定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控制中的巨大改进 提高生产控制稳定性
10
《电气时代》 2007年第2期84-84,共1页
位于美国Clarkdale Arizona的Phoenix Cement^TM公司,曾经面临这样一项任务他们将对1959年兴建的工厂进行改造。
关键词 控制稳定性 过程控制 PHOENIX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稳定性的汽车自动空调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黄宪波 余明明 +1 位作者 严杰 袁正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稳定性的乘员热舒适性试验方法,考察环境温度、日照和车速等关键参数变化的情况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持续控制乘员舒适性。首先将人体划分为不同的热感区域,然后通过人体局部热感觉对乘员整...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稳定性的乘员热舒适性试验方法,考察环境温度、日照和车速等关键参数变化的情况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持续控制乘员舒适性。首先将人体划分为不同的热感区域,然后通过人体局部热感觉对乘员整体热舒适的影响测试,确定了头部和足部是人体热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分别拟合头部和足部温度与气流速度的配合曲线,以维持乘员持续舒适。最后设计一套汽车自动空调热舒适性测试方法,并按照此方法对两款车型进行测试,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稳定性 整体热舒适 局部热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的行驶稳定性控制方法
12
作者 周枫林 陈腾飞 +2 位作者 游雨龙 王瑾元 汤迎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针对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跟踪效果以及车辆稳定性这一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上下两层的控制框架。其中上层控制框架中设计了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和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横... 针对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跟踪效果以及车辆稳定性这一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上下两层的控制框架。其中上层控制框架中设计了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和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横摆力矩控制器,以权值切换函数协调两个控制量输出,在减小路径跟踪横向偏差的同时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响应特性;在下层控制中,设计了基于稳定性滑转率控制和基于确定性力矩的四轮力矩最佳分配方式,用于执行上层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控制需求,避免无人车产生侧滑并精确把控无人车上层架构所需求的横摆力矩,以保证无人车行驶的稳定性。通过在CarSim/Simulink进行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无人车 路径跟踪 自适应模糊PID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估计的四轮驱动稳定性控制研究
13
作者 张宇丰 周奎 《中国科技论文》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针对车辆在高速转向工况下易发生失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状态估计优化模型对车辆运动参数进行估计。首先对车辆与轮胎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车辆模型。由于车辆参数在运动过程中难以直接测量,建立了基于魔术公式轮胎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 针对车辆在高速转向工况下易发生失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状态估计优化模型对车辆运动参数进行估计。首先对车辆与轮胎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车辆模型。由于车辆参数在运动过程中难以直接测量,建立了基于魔术公式轮胎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多状态估计优化模型对车辆参数进行估计。最终选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作为联合仿真平台,通过高、低附着路面下的闭环双移线实验开展高速转向下的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有效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且质心侧偏角均趋近于0。同时,从质心侧偏角相平面可以看出,车辆在极限工况下仍能行驶在稳定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状态估计 稳定性控制 质心侧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的煤矿采掘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97-200,共4页
我国煤炭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煤矿采掘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智慧煤矿建设运行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煤矿建设的核心,在于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高效运行,针对工作面稳定性不足,以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基础,完善工作面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是提... 我国煤炭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煤矿采掘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智慧煤矿建设运行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煤矿建设的核心,在于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高效运行,针对工作面稳定性不足,以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基础,完善工作面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是提升智慧煤矿建设成效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当前煤矿采掘工作面运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智能化背景下煤矿采掘工作面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说明煤矿采掘工作面稳定性智能化控制系统基本构建形式,以此为采掘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为提升智慧煤矿建设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煤矿 采掘工作面 稳定性控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在基坑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邓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首先介绍了基坑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埋设的要点,而后基于监测成果,讨论了基坑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与诱发因素,以及基坑地表竖向位移的变化与引发原因。最后基于监测成果的分析,提出了水平位移与竖向位...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首先介绍了基坑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埋设的要点,而后基于监测成果,讨论了基坑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与诱发因素,以及基坑地表竖向位移的变化与引发原因。最后基于监测成果的分析,提出了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在基坑稳定性控制中应用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同类基坑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位移监测 竖向位移监测 基坑稳定性控制 位移变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独立驱动电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研究综述
16
作者 尘帅 刘铮 卢子青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四个车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其转矩控制精准、快速、高效,可以实现复杂车辆动力学控制,是理想的车辆控制载体,对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以...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四个车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其转矩控制精准、快速、高效,可以实现复杂车辆动力学控制,是理想的车辆控制载体,对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以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组成结构及特点为切入点,进一步总结概述了当下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并结合现状展望了该类车辆的未来发展,以期助力科研人员快速理清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的研究思路,促进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 分布式驱动 稳定性控制 车辆工程 4W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抗饱和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勇 俞佳栋 杜荣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34-142,共9页
【目的】探讨轮毂电机输出转矩的幅值和响应速度饱和的问题。【方法】以分布式电动驱动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二阶嵌套饱和函数对滑模控制进行抗饱和设计,并基于轮毂电机的峰值转矩及其在台架试验中的实际响应设计抗饱和滑模控制器的上下... 【目的】探讨轮毂电机输出转矩的幅值和响应速度饱和的问题。【方法】以分布式电动驱动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二阶嵌套饱和函数对滑模控制进行抗饱和设计,并基于轮毂电机的峰值转矩及其在台架试验中的实际响应设计抗饱和滑模控制器的上下限参数。【结果】抗饱和滑模控制器能严格限制直接横摆力矩的幅值和变化速率,能极大地提高极限工况下车辆的横向稳定性。【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极限工况下轮毂电机易陷入饱和的问题,避免了因车轮滑移导致车辆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性控制 抗饱和滑模控制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转矩分配 轮毂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线控制动车辆单轮制动失效的稳定性控制
18
作者 孙丽琴 陈欢 +1 位作者 张晓亮 龚晓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基于线控制动系统四轮可独立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协同线控转向与线控制动的制动力实时分配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三轮富余制动力能否补偿失效轮损失制动力,按制动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制动3种工况,针对重度制动工况下制动力补偿不... 基于线控制动系统四轮可独立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协同线控转向与线控制动的制动力实时分配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三轮富余制动力能否补偿失效轮损失制动力,按制动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制动3种工况,针对重度制动工况下制动力补偿不足问题,基于积分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前轮主动转向器,综合考虑单轮制动失效时各轮垂直载荷的变化和前轮转角介入后轮胎力的耦合,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实时分配剩余三轮制动力。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制动强度及不同轮制动失效下所提控制方法相较于无控制,横向跑偏分别减少了89.98%、91.90%、96.96%、89.62%,制动强度至少达到正常制动时的97.5%。因此,该控制方法在保证横向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驾驶员的制动期望,有效抑制因单轮制动失效导致的车辆跑偏甩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系统 单轮制动失效 制动力分配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19
作者 孙有平 李崧 +2 位作者 何江美 吴光庆 王国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共7页
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滑模观测器对汽车质心侧偏角进行实时估计,用于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设计。以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扰动补偿的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器,由主动转向控制器决策出额外附加前轮转角,... 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滑模观测器对汽车质心侧偏角进行实时估计,用于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设计。以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扰动补偿的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器,由主动转向控制器决策出额外附加前轮转角,使车辆响应跟随理想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改善汽车的横向稳定性。通过所建立的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双移线低路面附着系数,有、无侧向风的工况下验证了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扰动观测器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多目标需求的车辆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
20
作者 吴坚 王瀚林 +2 位作者 朱冰 赵健 陈志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9-2338,共10页
针对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横摆操纵性和侧向稳定性的动态多目标需求,提出一种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段线性拟合技术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综合应用改进双线法和模糊理论在相平面中获取与路面附着和纵向速度相关的动态... 针对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横摆操纵性和侧向稳定性的动态多目标需求,提出一种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段线性拟合技术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综合应用改进双线法和模糊理论在相平面中获取与路面附着和纵向速度相关的动态稳定域边界;随后,对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风险进行量化表征,引入动态多目标映射函数调整基于模型预测理论设计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内置参数,匹配车辆侧向稳定性、横摆操纵性和执行器能耗等动态多目标需求。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论证了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帮助车辆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安全、优质的稳定性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稳定性自适应控制 多目标需求 动态稳定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