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门控机制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描述翻译
1
作者 李志峰 徐旻涵 +2 位作者 洪宇 姚建民 周国栋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7,共13页
图像描述翻译是给定图像和图像对应某一语言的描述,采用神经网络以端到端方式融合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信息,利用翻译技术为图像描述生成目标语言的任务。传统图像描述翻译,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时,借助图像中的重要特征优化翻译过程... 图像描述翻译是给定图像和图像对应某一语言的描述,采用神经网络以端到端方式融合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信息,利用翻译技术为图像描述生成目标语言的任务。传统图像描述翻译,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时,借助图像中的重要特征优化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中,目标词的生成依赖于源语言上下文和目标语言上下文信息。通过观察发现,源语言上下文偏于影响翻译结果的充分性和忠实度,而目标语言上下文偏于影响翻译结果的流畅性和衔接度。由于缺少有效机制来调节两种上下文信息的贡献度,翻译模型会生成流畅但不充分或者充分但不流畅的句子。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机制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解码方法,用于优化现有图像描述翻译模型。该文模型通过源上下文门控调整图像特征和每个源语言词的重要度,过滤掉图像中不相关的特征;通过目标上下文门控动态调整源语言上下文和目标语言上下文对翻译结果的贡献度,从而有效提高翻译结果的充分性和流畅性。在Multi30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在Multi30k-16英德和英法以及Multi30k-17英德和英法测试集上,BLEU-4值对比基准系统分别提升了1.3、1.0、1.5和1.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翻译 多模态机器翻译 上下文门控 忠实度及流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批评研究模式构建——基于“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英译个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冉诗洋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翻译批评一直以来引起广泛的争议,人们往往从一个视角去批评另一个视角下翻译的文本,并提出对与错,忠实与否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向描述性研究转向,翻译批评也应向描述转向,客观描述翻译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用历史和时代的... 翻译批评一直以来引起广泛的争议,人们往往从一个视角去批评另一个视角下翻译的文本,并提出对与错,忠实与否等翻译标准。随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向描述性研究转向,翻译批评也应向描述转向,客观描述翻译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用历史和时代的观点去辨证批评、分析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立足译者主体性、文本意义不确定性及文本阐释的多样性,结合"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多种英译,运用文献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对等理论视角、功能视角和读者接受视角对该翻译进行翻译批评,可以发现很难对其进行规定性判断。因此通过对Holmes的翻译学结构图的改进出发,分析出在翻译批评中应采取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用描述的方法去分析译本和翻译活动,从而达到构建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意义不确定性 文本阐释多样性 描述翻译研究 描述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被引量:24
3
作者 韩子满 刘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1,共5页
描述翻译研究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概念,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地位,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因此,目前在中国大力加强这样的翻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与规定性翻译研究一样,描... 描述翻译研究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概念,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地位,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因此,目前在中国大力加强这样的翻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与规定性翻译研究一样,描述翻译研究也有其不足,具体表现为过度强调研究者的中立性,一味避免对译本作价值判断,有明显的脱离翻译本身的倾向,而且对译者的创造性重视不够。这是我们在加强描述翻译研究,推动翻译研究范式改变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并努力加以克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研究 成就 不足
原文传递
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子满 刘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描述翻译研究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概念,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地位,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因此目前在中国大力加强这样的翻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描述翻译研究... 描述翻译研究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概念,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地位,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因此目前在中国大力加强这样的翻译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描述翻译研究也有其不足,具体表现为过度强调研究者的中立性,一味避免对译本作价值判断,有明显的脱离翻译本身的倾向,而且对译者的创造性重视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研究 成就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发展轨迹及理论创新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劲松 李海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描述翻译学是针对传统规定翻译研究不足而发展的一种翻译研究范式,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于上世纪90年代取得蓬勃发展。描述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面貌出现或是被(目的语读者)认为是翻译的一切话... 描述翻译学是针对传统规定翻译研究不足而发展的一种翻译研究范式,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于上世纪90年代取得蓬勃发展。描述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面貌出现或是被(目的语读者)认为是翻译的一切话语,采取以译语为导向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描述翻译学的理论核心:翻译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研究范式 翻译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视域中的《论语》英译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钢 李金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各个时代的翻译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每个译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产物,蕴含着制约译者的各种选择的众多因素。描述翻译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解释翻译现象。我们从《论语》英译的历史文化语境描述中可以看到,《论语》英译大... 各个时代的翻译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每个译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产物,蕴含着制约译者的各种选择的众多因素。描述翻译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解释翻译现象。我们从《论语》英译的历史文化语境描述中可以看到,《论语》英译大致可分为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多元化两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在《论语》英译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西方中心主义 文化多元化 《论语》
原文传递
描述翻译学中的工具理性反思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思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6,105,共5页
图瑞提出的描述翻译学以规范为基础,以法则为导向,其目的在于借助源语与译语文本对比析出规约翻译行为的普遍法则。为使描述翻译学成为一门无涉价值、可以实证的科学,图瑞采用了简化范式和分离范式构建其理论模型。这两种范式与图瑞在... 图瑞提出的描述翻译学以规范为基础,以法则为导向,其目的在于借助源语与译语文本对比析出规约翻译行为的普遍法则。为使描述翻译学成为一门无涉价值、可以实证的科学,图瑞采用了简化范式和分离范式构建其理论模型。这两种范式与图瑞在追求描述翻译学的科学性进程中形成的工具理性互为因果,而且把主体性等人文因素挤兑出翻译理论研究视域。翻译研究中追求科学性无可厚非,但其实现不应以牺牲主体性等人文因素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图瑞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研究发展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智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描述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开创了翻译研究的新局面。翻译研究在描述翻译研究的引领下,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文章主要探讨描述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描述翻译研究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描述翻译学视角的中文流行歌曲英译研究——以歌曲“隐形的翅膀”的两个英译版本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夏颖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描述翻译学的问世为翻译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当代中国文艺作品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流行歌曲作为时代的镜子和社会的风向标更是如此。做好中国流行歌曲的英译工作能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时期翻译工作者必... 描述翻译学的问世为翻译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当代中国文艺作品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流行歌曲作为时代的镜子和社会的风向标更是如此。做好中国流行歌曲的英译工作能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时期翻译工作者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之一。本文以描述翻译学为视角,在总结包括流行歌曲在内的中国歌曲对外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华语歌坛成功的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的两个英译版本,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流行歌曲 中译英 “隐形的翅膀”
原文传递
传统译学研究的跨越:图里的描述翻译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伟龙 于应机 《老区建设》 2008年第12期45-47,共3页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在对希伯莱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James Holmes)的描述翻译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其描述译学研究是...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在对希伯莱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James Holmes)的描述翻译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其描述译学研究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超越,并使人们对翻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使翻译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学研究 规范 多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叛逆”对描述翻译研究的肯定和背离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德红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随着国际译学界"文化转向"的发生,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以原著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的规范式研究方法,而将翻译置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译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 随着国际译学界"文化转向"的发生,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以原著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的规范式研究方法,而将翻译置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译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即描述翻译研究范式。"创造性叛逆"便是顺应这一研究导向,由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谢天振教授最先引进的极富学术价值的研究命题。作为描述翻译研究膝下的产儿,创造性叛逆是如何与描述翻译研究保持和谐一致,又有哪些自身特点暴露了描述翻译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呢?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研究 创造性叛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城》英译中的误译研究——从描述翻译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高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2期49-51,共3页
沈从文的《边城》自1934年出版以来,距今已74年。期间共产生了4个不同的英译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译者身份各异。本文试以4个英译本为基础,以误译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方法分析《边城》4个英译本中的误译现象,并试图探究... 沈从文的《边城》自1934年出版以来,距今已74年。期间共产生了4个不同的英译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译者身份各异。本文试以4个英译本为基础,以误译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方法分析《边城》4个英译本中的误译现象,并试图探究不同历史语境下各译本误译背后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英译 误译 描述翻译研究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片主题信息的图片描述翻译
13
作者 唐建 洪宇 +2 位作者 刘梦眙 姚亮 姚建民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74,共10页
图片描述翻译是给定图片及图片在某一语言的描述,利用翻译技术为图片生成目标语言描述的任务。观察发现,不同图片表达的场景往往不同,对应的图片描述具有明显的主题差异性。因此,利用主题信息能够提升翻译效果。然而,图片描述的内容通... 图片描述翻译是给定图片及图片在某一语言的描述,利用翻译技术为图片生成目标语言描述的任务。观察发现,不同图片表达的场景往往不同,对应的图片描述具有明显的主题差异性。因此,利用主题信息能够提升翻译效果。然而,图片描述的内容通常较短,无法有效反映其主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图片主题信息的图片描述翻译方法。对于任意的图片描述对,该方法首先借助相似图片检索技术从维基百科图片库中检索与源图片相似的目标图片,进而利用包含目标图片的文档学习源图片的主题表示。最终,利用训练集中所有图片描述对的主题表示重新学习并获取适应主题的翻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借助相似图片获取信息量更为丰富的描述文本,并利用文本的主题信息强化翻译模型的方法,能够提高现有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在WMT16测试集上进行的评测显示,翻译质量的BLEU值提升了0.7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描述翻译 主题差异性 图片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的语言学理论模式
14
作者 柴秀娟 王晓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1期69-75,共7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1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对应语篇分析中,但其后的理论动因很少有人论及。同时,描述翻译学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研究界影响虽大,但总缺乏实质性的、突破性的成果。究其理论根源,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1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对应语篇分析中,但其后的理论动因很少有人论及。同时,描述翻译学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研究界影响虽大,但总缺乏实质性的、突破性的成果。究其理论根源,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即,二者都把语言系统的实例——语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了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的方式。基于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可以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加细致有效的互动研究模式: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以某一入列条件出发,可以避免描述翻译的盲目性,提高描述的有效性;功能的理论以某一结构或意义出发,可以佐证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语境的理论以语域和体裁为中介,可以贯通译文语篇和译语文化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 功能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少华译本风格成因:描述翻译学视角的阐释
15
作者 张添羽 王乐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使人们从新的理论视角对译者行为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以描述翻译学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理论为依据,探究译者在所处翻译场域内规范规约下,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其惯习的形成轨迹。基于此,分析译者惯习对其译本风格的具体影响。研究指出,译者... 为使人们从新的理论视角对译者行为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以描述翻译学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理论为依据,探究译者在所处翻译场域内规范规约下,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其惯习的形成轨迹。基于此,分析译者惯习对其译本风格的具体影响。研究指出,译者的译本风格与翻译规范以及其译者惯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使人们对于译者惯习的形成过程有更加形象的认知,也有助于人们更为客观、深入地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林少华 译本风格 译者惯习 翻译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的语言学理论模式
16
作者 柴秀娟 王晓华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描述翻译学,因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属性,有助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间的沟通。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由此,...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描述翻译学,因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属性,有助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间的沟通。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 功能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柴秀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55,共5页
描述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历史文化、文学研究的翻译研究流派,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理论深层次上与描述翻译学息息相关。由此,系统功... 描述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历史文化、文学研究的翻译研究流派,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理论深层次上与描述翻译学息息相关。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二者的理论相关性研究将促进翻译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 功能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叛逆
18
作者 谷秀春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6期40-43,共4页
一直以来,传统的翻译研究要么以原作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要么以译语接受者为中心.以消除文化隔阂和将译文本土化为主要目的。忠实成为中西翻译界毋庸置疑的原则和标准。然而,我们无法以简单的“忠实”来衡量译... 一直以来,传统的翻译研究要么以原作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要么以译语接受者为中心.以消除文化隔阂和将译文本土化为主要目的。忠实成为中西翻译界毋庸置疑的原则和标准。然而,我们无法以简单的“忠实”来衡量译作。本文以质疑传统的规范性翻译理论为逻辑起点,从描述翻译学的视角,借助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对翻译中违反忠实原则却取得成功的翻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影响其可行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主体性 接受环境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中的工具理性辨(英文)
19
作者 张思洁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图里提出的描述翻译学通过源语与译语文本对比分析出翻译行为规范 ,旨在依此订立规约翻译行为的普遍法则。研究表明 ,图里采取了简化范式和分离范式构建其理论模型 ,目的在于使描述翻译学成为一门价值无涉、可以实证的科学。这两种范式... 图里提出的描述翻译学通过源语与译语文本对比分析出翻译行为规范 ,旨在依此订立规约翻译行为的普遍法则。研究表明 ,图里采取了简化范式和分离范式构建其理论模型 ,目的在于使描述翻译学成为一门价值无涉、可以实证的科学。这两种范式与图里在追求描述翻译学的科学性进程中形成的工具理论互相照应、互为因果 ;而且把主体性等人文因素挤兑出翻译理论研究视域 ,从而使译者在实际翻译中进退维谷。翻译研究中追求科学性无可厚非 ,但其实现不应以牺牲主体性等人文因素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 工具理性 翻译行为 简化范式 分离范式 人文因素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评介
20
作者 王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评述吉迪恩·图里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试图为读者展现图里的主要核心理论,即以目标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和翻译规范,这也是图里在发展描述翻译学分支方面做出的两大杰出贡献。在介绍图里的两大贡献之前,笔者拟就描写分支... 本文评述吉迪恩·图里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试图为读者展现图里的主要核心理论,即以目标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和翻译规范,这也是图里在发展描述翻译学分支方面做出的两大杰出贡献。在介绍图里的两大贡献之前,笔者拟就描写分支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展开讨论,这将有助于把握图里的核心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 评介 翻译规范 杰出贡献 翻译研究 心理论 图里 目标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