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基因插入/缺失突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郭辉 龙文林 +4 位作者 程浩 盛杰 郑潇 李家俊 徐瑶 《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VEGF启动子区18-bp插入/缺失(Indel)位点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通过3%琼脂糖电泳,在DN和对照群体中检测基因型;根据分型结果统计分析基因型频率、风险值等,以及该Indel位点与DN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然后构建双荧光素酶... [目的]研究VEGF启动子区18-bp插入/缺失(Indel)位点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通过3%琼脂糖电泳,在DN和对照群体中检测基因型;根据分型结果统计分析基因型频率、风险值等,以及该Indel位点与DN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然后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VEGF的启动子活性;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VEC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等位基因型D在DN群体中的分布显著高于I;ID和DD基因型均为DN的风险指标(OR=1.14/OR=1.03);DD基因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ID及II(P<0.01);DD基因型的VEGF启动子活性是II的2.71倍;DD基因型患者血浆中的VEGF含量显著高于ID和II(P<0.05)。[结论]18-bp Indel位点的DD基因型能够将VEGF的启动子活性提高2.71倍,进而促进其表达,是DN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启动子 插入/缺失突变 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突变在基因组进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玲玲 彭贵子 +1 位作者 张伟丽 田大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1-638,共8页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各物种间和物种内基因组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积累乃至保留下来的,不仅是进化生物学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生命科学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探求必然要通过对突变的深入了解,因为突变不仅是基因组进化...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各物种间和物种内基因组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积累乃至保留下来的,不仅是进化生物学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生命科学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探求必然要通过对突变的深入了解,因为突变不仅是基因组进化的重要驱动力,还是基因组进化研究的基础。文章围绕突变的性质及其在基因组进化中的深远意义,系统介绍了国际上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所获得的成果和最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基突变 插入/缺失突变 基因组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PAGE切胶回收-PCR测序法分析DNA缺失或插入突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孟舒 李洪义 +3 位作者 魏海云 段红蕾 郑辉 李海飞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确定缺失或插入突变杂合子DNA序列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phoresis,PAGE)一切胶回收-二次PCR-测序的方法,分析P基因1920del30 bp和insAACA杂合突变的突变等位基因...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确定缺失或插入突变杂合子DNA序列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phoresis,PAGE)一切胶回收-二次PCR-测序的方法,分析P基因1920del30 bp和insAACA杂合突变的突变等位基因序列。结果获得了准确的突变等位基因序列。结论PCR—PAGE电泳-切胶回收-二次PCR-测序方法可准确鉴定缺失/插入突变杂合子个体突变等位基因DNA序列,在多方面优于克隆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缺失突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NA回收 DNA序列测定
原文传递
大白菜光周期调控因子CCA1的差异分析及功能标记开发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刚 刘栓桃 +7 位作者 李巧云 王晓 王立华 赵智中 王淑芬 徐文玲 刘贤娴 刘辰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6,181,共6页
本研究利用春季和秋季条件下光周期的变化趋势,对两个大白菜自交系06-247与He102的光周期敏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是06-247对长日照敏感,而He102对长日照不敏感。采用同源克隆技术,比较分析两材料光周期响应关键调控因子CCA1的全长c DNA序... 本研究利用春季和秋季条件下光周期的变化趋势,对两个大白菜自交系06-247与He102的光周期敏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是06-247对长日照敏感,而He102对长日照不敏感。采用同源克隆技术,比较分析两材料光周期响应关键调控因子CCA1的全长c DNA序列,发现二者编码区存在两处6 bp插入/缺失和14处非同义SNPs差异;二者编码产物分别包含552、556个氨基酸残基;其非同义SNPs造成不同氨基酸的替换;二者间氨基酸序列差异主要位于CCA1蛋白中间区域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域和C端的磷酸化修饰结构域。本研究开发出区分两处6 bp插入/缺失的共显性分子标记。该结果为深入研究CCA1在大白菜光周期响应调节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依赖/不依赖长日照开花型 BraCCA1 插入/缺失突变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开发山羊草属InDel分子标记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磊 王丹 +2 位作者 苏文悦 郭长虹 束永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4-1338,共5页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优异基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通过在15个小麦野...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优异基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通过在15个小麦野生近缘属种基因组DNA的扩增分析,发现11对引物具多态性,可以作为InDel标记。这些包含突变位点的基因涉及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结合与催化以及代谢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学 插入/缺失突变 小麦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功能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melting-based TILLING of γ ray-induced mutations in rice 被引量:3
6
作者 Shan LI Song-mei LIU +2 位作者 Hao-wei FU Jian-zhong HUANG Qing-yao S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20-629,共10页
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 (TILLING) is a reverse genetics strategy for the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induced mutations.γ, radiation, which often induces both insertion/deletion (Indel) and poi... 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 (TILLING) is a reverse genetics strategy for the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induced mutations.γ, radiation, which often induces both insertion/deletion (Indel) and point mutation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utation induction and crop breeding.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simple, high-throughput TILLING system for screening γ ray-induced mutations using 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 analysis. Pooled rice (Oryza sativa) samples mixed at a 1:7 ratio of Indel mutant to wild-type DNA c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wild-type controls by HRM analysis. Thus, an HRM-TILLING system that analyzes pooled samples of four M2 plants is recommended for screening γ, ray-induced mutants in rice. For demonstration, a γ, ray-mutagenized M2 rice population (n=4560) was screened for mutations in two genes, OsLCT1 and SPDT, using this HRM-TILLING system. Mutations including one singl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G→A) and one single nucleotide insertion (A) were identified in OsLCT1, and one tdnucleotide (TTC) deletion was identified in SPDT. These mutants can be used in rice breeding and genetic studies, and the findings are of import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γ, ray mutagenesis to the breeding of rice and other seed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tion screening 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 analysis 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 (TILLING) Mutant INDEL γ ray RI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