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全麻与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李军利 刘楠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6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60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选择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选择喉罩通气全麻,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麻醉诱导前(T_(0))、股动脉穿刺时(T_(3))、手术结束时(T_(4)),两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入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_(1))、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 min(T_(2))、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后5 min(T_(5)),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动脉瘤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不仅能维持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其应激反应,还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苏醒,且麻醉药物使用量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动脉瘤 气管插管全麻 喉罩通气全麻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非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欣悦 赵德旭 金延武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随着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以及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非插管全麻手术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不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手术方式,它避免... 随着无痛舒适化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无痛诊疗、围术期舒适管理以及疼痛管理等多个领域,以提升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非插管全麻手术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不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手术方式,它避免了传统气管插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喉痉挛、气道损伤及术后咽喉疼痛等,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但非插管全身麻醉也存在可能发生呼吸和循环抑制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到合适的药物和麻醉方案尤为重要。艾司氯胺酮(Esketamine)是由氯胺酮中分离的一种高亲和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急慢性疼痛管理、精神疾病以及急危重症的治疗等领域。艾司氯胺酮具有强效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并且其代谢清除迅速,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是非插管全麻手术的理想麻醉药物选择。然而,由于其可能引发神经精神类不良反应,其临床使用中的剂量与应用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并对其在非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优势与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inless and comfortable medical treatment, general anesthes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inles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erioperative comfort management and pai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medical experience of patients.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s a surgical method that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but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tracheal intubation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It avoids complica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by traditional tracheal intubation, such as laryngospasm, airway injury and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nd improves the postoperative comfort of patients. However,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also has the limitation of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depression,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drug and anesthesia program. Esketamine is a high-affinity non-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isolated from ketamin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acute and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mental disease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severe diseases. Esketamine has a strong sedative and analgesic effect, and its metabolic clearance is rapid, with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systems, which is an ideal anesthetic drug choice for non-intubatio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However, since it may cause neuropsychiatric adverse reactions, its dosage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in clinical use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sketamine,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non-intubated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非气管插管全麻 麻醉药物 麻醉方案 不良反应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张芳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式...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式麻醉;观察组(40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方式麻醉。对比两组心率、血压指标、硝酸甘油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30 min后及麻醉后1 h,观察组心率(75.96±5.17)次/min、(79.08±5.13)次/min及平均动脉压(78.54±5.17)mmHg、(80.09±5.11)mmHg较对照组的(65.06±5.13)次/min、(68.92±5.14)次/min及(64.02±5.11)mmHg、(73.22±5.06)mmHg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5、7.184、12.552、6.003,P均<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及麻醉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方式麻醉用于临床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值,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 臂丛神经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插管全麻和麻醉监护下的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4
作者 刘磊 钟巍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插管全麻与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气道介入治疗的气管食管瘘患者60例,均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所收治,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35例)与镇静组(25... 目的对比分析无插管全麻与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在气管食管瘘患者气道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气道介入治疗的气管食管瘘患者60例,均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所收治,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35例)与镇静组(25例),全麻组选择无插管全身麻醉,而镇静组则选择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对两组的气促指数评分、卡氏评分、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两组的气促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且镇静组术后的气促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两组的卡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镇静组出院时的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气管插管回重症监护室(ICU)、低血压、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食管瘘患者在接受气道介入治疗时,无论是选择无插管全身麻醉,亦或是选择麻醉监护下镇静术,均能让气道介入治疗有序开展,保证其能顺利完成;但是和无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较,采用麻醉监护下镇静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气促指数、体力状况与功能状态;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在确诊麻醉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具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全麻 麻醉监护下镇静术 气管食管瘘 气道介入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体质患者对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的反应差异比较
5
作者 汤晓骁 彭丽 张勇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对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的反应差异。方法招募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南宁市中医医院接受插管全麻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119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_(1)57-2009)》将其分为平和质组(50例)、阳虚质组...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体质患者对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的反应差异。方法招募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南宁市中医医院接受插管全麻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119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_(1)57-2009)》将其分为平和质组(50例)、阳虚质组(36例)和气虚质组(33例)。比较三组麻醉诱导给药前5 min(T_(1))、插管时(T_(2))、插管完成后5 min(T_(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维持期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T_(1)~T_(3)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呈下降趋势。在T_(2)时间点,阳虚质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平和质组和气虚质组(P<0.05);在T_(1)和T_(3)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3)时间点,三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组和阳虚质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气虚质组(P<0.05),但平和质组和阳虚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气虚质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平和质组和阳虚质组(P<0.05)。平和质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阳虚质组和气虚质组(P<0.05)。三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体质患者对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的反应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腹腔镜手术 插管全麻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比较
6
作者 赵飞飞 李军仕 +1 位作者 王卫萍 张亚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对比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阿芬太尼经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阿芬太尼组;采集同期于医院... 目的对比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阿芬太尼经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阿芬太尼组;采集同期于医院使用舒芬太尼经非插管全麻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舒芬太尼组。患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等资料均保存完整,完成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整理患者资料,记录并对比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前、切皮时、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围手术期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阿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前、切皮时、清醒时的MAP、HR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麻醉前,切皮时的MAP、HR下降,相较于切皮时,清醒时的MAP、HR上升(P<0.05)。阿芬太尼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非插管全麻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的效果相当,但是相较之下,阿芬太尼起效快,且患者术后能在短时间内苏醒并恢复自主呼吸,且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全麻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阿芬太尼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7
作者 李素美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采用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1月相城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案,观察组(4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采用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1月相城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方案,观察组(47例)采取喉罩全麻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节点体征指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外科麻醉状态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20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9.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临床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时,可首选喉罩全麻方案,其相较气管插管全麻效果更理想,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麻 气管插管全麻 腹腔镜胆囊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
8
作者 王定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产妇...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麻醉。为观察组产妇采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T_(1))、麻醉后10分钟(T_(2))及分娩结束时(T_(3)),观察组产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出生后1分钟、出生后5分钟,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的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无负面影响,应用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罗库溴铵 剖宫产 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龙发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为确保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松滋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为确保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松滋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麻醉前(T_(0))、切皮时(T_(1))、切皮后30 min(T_(2))、拔管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术后2、4、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苏醒、拔管、术后留观、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T_(0)时比,T_(1)~T_(3)时两组患者心率(HR)均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较术后2 h,两组患者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老年 髋部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麻醉影响比照
10
作者 张红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不同麻醉方式,即SLIPA喉罩、气管插管全麻,研究比照其对患者的临床麻醉影响。方法 拣选的本次研究场地为我院妇科,试验时段选取开始于2023年9月,截止于2024年6月,筛选共计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 探讨基于临床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不同麻醉方式,即SLIPA喉罩、气管插管全麻,研究比照其对患者的临床麻醉影响。方法 拣选的本次研究场地为我院妇科,试验时段选取开始于2023年9月,截止于2024年6月,筛选共计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主体,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组别,即:对照组(介入气管插管全麻模式开展手术)、观察组(介入SLIPA喉罩全麻模式开展手术),每组均50例。结果 统筹不同组别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出对照组为14.00%,观察组为2.00%,比较存在差异(χ2=4.891,P=0.027)。比较不同组别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据,在T0时刻显示组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T1至T4的各时段显示观察组其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组间临床手术指标,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临床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SLIPA喉罩全麻模式,相较气管插管全麻更具麻醉影响价值,不仅仅可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稳定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起效更快,缩短手术时长,促进术后麻醉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全麻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牛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016,共4页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麻醉方式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麻醉方式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复合麻醉。比较2组患儿麻醉苏醒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率、SPO2及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SPO2稳定(P>0.05)。对照组术后心率和血压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指标稳定,无显著变化(P>0.05)。切皮时,两组患者HR和MAP低于术前(P<0.05),术毕时,对照组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5)。T2时,观察组HR和MAP高于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中效果好,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非气管插管全麻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 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需求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可雄 邹瑞 +3 位作者 何锦泉 黄珞 张君伟 朴正国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特殊需求患者全麻下拔牙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2014年、2015年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病例,分析并评价特殊需求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的原因、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患者术后评价等资料。结果共收... 目的探讨特殊需求患者全麻下拔牙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2014年、2015年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病例,分析并评价特殊需求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的原因、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患者术后评价等资料。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病例54例,其中严重张口受限11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0例、癫痫病史2例、严重的牙科恐惧症13例、年龄或智力局限不能配合治疗18例,经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后,按照出院评价标准均大于9分,安全出院,出院1 d、1周、1月回访均无拔牙及麻醉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下拔牙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需求 拔牙 气管插管全麻 并发症 特殊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头架在插管全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善红 朱金早 +1 位作者 黄锦联 麦惠珍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插管金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术中使用改良式头架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随机分组,对改良组58例病人和传统组50例病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效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4-6h,改良组无1例发生皮肤受压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插管金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术中使用改良式头架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随机分组,对改良组58例病人和传统组50例病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效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4-6h,改良组无1例发生皮肤受压等并发症。而传统组发生皮肤压红及皮肤凹陷轻微发紫共13例。发生率为26%。结论:使用改良式头架能避免手术病人的头面部支撑点皮肤受压;同时可减少搬动病人头部,变换受压部位,大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另外,避免气管导管移位、脱落等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全麻 改良式头架 俯卧位 支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树秀 韩洪伟 秦岩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气管插管全麻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L)组和空白对照(C)组,L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2g均匀涂抹气管导管表面前1/3处的所有区...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在气管插管全麻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L)组和空白对照(C)组,L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2g均匀涂抹气管导管表面前1/3处的所有区域。观察记录拔管即刻、拔管后1min、3min、5min的血压、心率及有无呛咳、屏气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结果儿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min、3min、5min的血压、心率变化与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组发生呛咳、屏气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的比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用于气管插管全麻可使拔管过程中循环平稳、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表面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婴幼儿小口畸形矫治术二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瑶 张重 +1 位作者 郭曲练 鄢建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2-412,共1页
婴幼儿面部烧伤疤痕挛缩可导致小口畸形(口腔入口缩小)和前鼻孔狭窄。此类小儿有最困难甚至不可能进行的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我们将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婴幼儿小口畸形矫治术,从而避免了困难气管插管,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全麻 畸形矫治术 婴幼儿 儿小 应用 经鼻气管插管 保留自主呼吸 困难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全麻术后喉部并发症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奕红 谭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原理,探析插管全麻术后喉部并发症的原因,为减轻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喉部不适寻找新思路。方法对择期手术选择插管全麻的成年女性Cormack-Lehane评分Ⅰ级的80例患者,快诱插管前应用咽喉镜直视下测量:①声门前联合宽度;②声... 目的用循证医学原理,探析插管全麻术后喉部并发症的原因,为减轻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喉部不适寻找新思路。方法对择期手术选择插管全麻的成年女性Cormack-Lehane评分Ⅰ级的80例患者,快诱插管前应用咽喉镜直视下测量:①声门前联合宽度;②声门后联合宽度;③声门中部宽度;④声门前、后联合间距;⑤气管导管外径。插管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1组垫枕,2组去枕平卧。术毕咽喉镜直视下暴露声门,观察声门水肿情况,记录拔管后咽喉不适及声嘶发生情况。结果80例女性成人声门结构的前联合宽度为:1.88±0.64mm;声门中部宽度为4.68±0.84mm;声门后联合宽度:7.88±2.33mm。气管导管外径10.33±0.47mm。与声门前联合宽度、声门中部宽度相比,气管导管直径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声门后联合宽度相比,气管直径与声门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80例患者声门水肿发生率为100%,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为51.25%,声嘶发生率为16.2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径适中的气管导管,对声门三角形裂隙的中上部结构仍可产生直接的压迫作用,致声带水肿,术后出现喉部并发症。为减少插管全麻后喉部并发症的发生,期待议能有更符合声门结构的新型气管导管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插管全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常规给予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勇 赵宁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638-2639,共2页
呼吸道感染是全麻术后卧床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术后老年患者更为高发。全麻术后患者常发生气管纤毛运动速度下降,纤毛清除率降低,呼吸道分泌物较平常增多,粘稠,不易咳出,易导致肺不张进而导致肺部感染,使患者延长住院时... 呼吸道感染是全麻术后卧床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术后老年患者更为高发。全麻术后患者常发生气管纤毛运动速度下降,纤毛清除率降低,呼吸道分泌物较平常增多,粘稠,不易咳出,易导致肺不张进而导致肺部感染,使患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及住院费用。雾化吸入在控制呼吸道感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证实。因此我科对全麻气管插管腹部术后的患者130例,分组进行雾化吸入和静脉化痰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 全麻术后 雾化吸入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会卿 王韬渊 陈宁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8期64-64,66,共2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pET(CO2))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小儿非插管全麻患者,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麻醉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波形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RR)以及脉搏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pET(CO2))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小儿非插管全麻患者,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麻醉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波形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RR)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麻醉过程中SpO2均维持>95%,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pET(CO2)增高有显著意义(P<0.01),最高1例达8.7kPa(65mmHg)。结论: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容易出现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道不畅而导致CO2蓄积,鼻导管pET(CO2)监测可提高小儿非插管的安全性,建议将pET(CO2)作为小儿非插管全麻常规监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 小儿 插管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全麻围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邝银英 伍伟军 刘蔚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3-1884,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160例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在苏醒期间,其中8例患者出现呕吐;12例患者出现烦躁乱动,1例患者出现喉痉挛,82例患者苏醒时间为20~30min,67例患...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160例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60例患者在苏醒期间,其中8例患者出现呕吐;12例患者出现烦躁乱动,1例患者出现喉痉挛,82例患者苏醒时间为20~30min,67例患者苏醒时间30~40min,11例患者苏醒时间为40min以上。结论围苏醒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发生,使患者尽早苏醒,保证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 围苏醒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岑雁源 林晓蜂 +1 位作者 易仁合 汪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两组,组I腰硬联合麻醉后,用曲马多1-2mg/Kg。组Ⅱ静注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两组,组I腰硬联合麻醉后,用曲马多1-2mg/Kg。组Ⅱ静注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快速诱导插管后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3μg/(mim·kg)维持。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后1、3、6及24小时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病人术后1h MMS值均明显降低。组I(腰硬组)由(29.5±0.5)分下降至(27.8±1.7)分;组Ⅱ(金麻组)由(29.2±1.0)分下降至(27.4±1.7)分。其中85%以上病人术后3hMMS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3、6及24小时MMS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病人运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相似,仅有一过性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障碍 腰硬联合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