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敬慧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治疗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参考组(n=45)。参考组使用... 目的:探讨乳腺托架固定与发泡胶固定体位用于老年乳腺癌放疗中的摆位精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治疗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参考组(n=45)。参考组使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研究组使用发泡胶固定体位。对比两组摆位误差(线性误差、旋转误差)、摆位时间。结果:研究组腹背(X轴)摆位误差为(1.72±0.57)mm、头脚(Y轴)摆位误差为(1.60±0.51)mm、身体左右(X轴)摆位误差为(2.27±0.67)mm,均小于参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翻滚角度摆位误差为(0.15±0.04)°、俯仰角度摆位误差为(0.23±0.07)°、翻旋转角度摆位误差为(0.27±0.08)°,均小于参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摆位时间为(3.40±1.02)min,短于参考组的(5.52±1.14)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乳腺托架固定相比,老年乳腺癌放疗中使用发泡胶固定体位可减小摆位误差,缩短摆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乳腺托架 体位固定 发泡胶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保乳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
2
作者 刘军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保乳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每次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均采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并通过光学体表... 目的分析保乳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每次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前均采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并通过光学体表成像进行辅助摆位校正,然后通过锥形束CT验证摆位效果。根据光学体表成像监测患者双侧及单患侧感兴趣区域(ROI),记录根据标记线摆位后、光学体表成像校正后的治疗床床值及锥形束CT验证后的体位误差数据。结果光学体表成像在左右(LR)、腹背(AP)、头脚(SI)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少于体表标记线(P<0.05)。而相较于双侧ROI,单患侧ROI在Roll方向及AP方向上的误差更大(P<0.05);而单患侧ROI与双侧ROI在LR、SI、Pitch、Rtn方向的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体表成像辅助摆位能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精度,且双侧ROI摆位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成像 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辅助摆位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使用乳腺托架提高乳腺癌放疗摆位精度 被引量:17
3
作者 臧志芳 邢晓汾 +2 位作者 崔桐 刘淑云 温玉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通过CT定位和治疗过程分析,找出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技术中存在影响摆位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 6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9-71岁,均为女性。其中根治术后46例,保乳术后22例。应用美国MED-TEC乳腺托架对患者治疗时进行体位固定,确定... 目的通过CT定位和治疗过程分析,找出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技术中存在影响摆位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 6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9-71岁,均为女性。其中根治术后46例,保乳术后22例。应用美国MED-TEC乳腺托架对患者治疗时进行体位固定,确定患者与乳腺托架的相对位置。利用乳腺托架上的相对标记线、患者身体上的参考标记线、治疗室内的激光灯来重现定位时的体位。利用照射前的图像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图像比较,找出误差的原因并予以纠正。结果采用了确定相对标记线及减少患者移动的有效措施后,可以使患者获得很好的摆位精度。对68例行乳腺胸壁及患侧锁骨上照射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加速器上射野验证,人体纵向、横向误差均小于3mm。结论应用乳腺托架对患者进行定位和摆位,可明显改善摆位的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使患者获得舒适准确的治疗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乳腺托架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不同固定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承光 张应钗 +6 位作者 黄峻 刘少鹏 苏建新 韦奕东 韩非 卢泰祥 崔念基 《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值的大小 ,为设计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面膜固定组20例 ,泡沫枕尼龙带固定20例 ,按放疗处方规范摆位 ,每周在模拟机下拍片一次 ,与定位片比较误差大小。[结果]等中心点误差值面膜组...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值的大小 ,为设计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面膜固定组20例 ,泡沫枕尼龙带固定20例 ,按放疗处方规范摆位 ,每周在模拟机下拍片一次 ,与定位片比较误差大小。[结果]等中心点误差值面膜组为(0.94±1.47)mm,泡沫枕尼龙带固定组为(1.38±1.94)mm。[结论]①面膜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 ;②设计PTV时 ,不同固定方法 ,预留范围应有所区别 ,面膜组可定为3mm ,普通组为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适形放射治疗 固定方法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减轻对食管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宏 赵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193-2194,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每周对患者称重一次,应用电子射野成像装置摄取0°、90°体位验证片,将体位验证片与数字重建图像进行匹配分析。结果:体重显著减轻者的放疗摆位误差较大。结论: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每周对患者称重一次,应用电子射野成像装置摄取0°、90°体位验证片,将体位验证片与数字重建图像进行匹配分析。结果:体重显著减轻者的放疗摆位误差较大。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时体重减轻超过3kg必须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减轻 食管癌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化方法提高乳腺癌放疗摆位精度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新佳 高梦圆 林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6期68-73,共6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探索乳腺癌患者放疗摆位依据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3—6月共5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CBCT扫描验证的数据。每位患者的治疗次数均为28次。除首次摆位进行一次CBCT扫描外,后续每周...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探索乳腺癌患者放疗摆位依据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3—6月共5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CBCT扫描验证的数据。每位患者的治疗次数均为28次。除首次摆位进行一次CBCT扫描外,后续每周进行1次CBCT扫描,共4次。其中第1、3次CBCT扫描前,摆位时治疗床三维方向的位置以体表标记线为依据(简称为对线组);第2、4次CBCT扫描前,摆位时治疗床三维方向的位置以首次摆位校准后保留的数值为依据(简称为对数值组)。每次获得的CBCT图像与定位时的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三维方向上的误差数据。结果 共获得212组数据,对线组在X轴、Y轴、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4,2)、-1(-3,1)、-3(-4,0)mm。对数值组在X轴、Y轴、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1(-3,1)、0(-1,1)mm。对数值组X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线组在X轴、Y轴、Z轴线性摆位误差≤3 mm的通过率分别为53.8%、60.4%、56.6%。对数值组在X轴、Y轴、Z轴线性摆位误差≤3 mm的通过率分别为80.2%、58.5%、96.2%。结论 乳腺癌患者放疗时,以首次摆位校准后保留的治疗床三维方向上的数值为依据的摆位方法可行,并能提高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乳腺癌 摆位误差 治疗床数值 数字化摆位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祁国海 张德康 +4 位作者 曾振东 刘敏 张萍 郭春玉 陈宏萍 《四川肿瘤防治》 2002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随机选择 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 ,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 6 0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 目的 :了解鼻咽癌常规放疗摆位与面模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随机选择 8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鼻咽癌耳前野放疗患者 ,与同期采用面模固定仿适形挡铅等中心摆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 6 0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 ,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 15 % ,最大移动距离为± 7mm ,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 30 % ,最大移动距离为±8mm ;面模固定仿适形挡船等中心摆位放疗者 ,体位移动发生率 <2 % ,移动距离 <2mm。结论 :鼻咽癌放疗计划实施中 ,面模固定摆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体位移动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园化引导干预可提升儿童放疗摆位精度
8
作者 方键蓝 方涌文 +7 位作者 肖亮杰 林晓生 王宇留 钟庆初 林茂盛 何梦雪 许森奎 姚文燕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乐园化引导干预对儿童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参与乐园化引导干预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儿童患者在每次放疗前进行儿... 目的:探讨乐园化引导干预对儿童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参与乐园化引导干预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试验组儿童患者在每次放疗前进行儿童乐园化诱导心理干预,待儿童患者完成心理适应后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准备后治疗。比较两组儿童患者放疗实施的摆位精度。结果:试验组在左右(LR)、头脚(SI)、腹背(AP)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2±2.18)、(-0.12±2.24)、(-0.17±2.32)mm,对照组分别为(-0.93±1.91)、(0.79±1.75)、(-0.63±1.97)mm。两组摆位误差比较,在LR和SI方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t=2.28, P=0.02;SI:t=-2.58, P=0.01),而AP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t=1.63, P=0.11)。结论:乐园化引导干预可以提高儿童患者放疗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放疗的摆位精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放疗 乐园化干预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立体定向治疗时摆位精度的探讨
9
作者 唐虹 陈小妹 孟庆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71-72,共2页
X线立体定向治疗时摆位精度的探讨唐虹陈小妹孟庆勇X线立体定向照射技术广泛用于颅内小病变治疗,其原理是多弧、非共面小野等中心照射在病变位置,从而形成小范围高剂量区,而外周锐减到低剂量区;在射野边缘每毫米距离剂量变化15... X线立体定向治疗时摆位精度的探讨唐虹陈小妹孟庆勇X线立体定向照射技术广泛用于颅内小病变治疗,其原理是多弧、非共面小野等中心照射在病变位置,从而形成小范围高剂量区,而外周锐减到低剂量区;在射野边缘每毫米距离剂量变化15%左右。因此,在进行X刀手术时,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X线立体定向术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初步探讨
10
作者 许红 张晶 +1 位作者 鲁国华 陈亮 《医疗装备》 2004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 :了解全脑放疗摆位与面膜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选择 2 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全脑放疗患者 ,与同期彩面膜固定等中心摆位的全脑放疗患者 3 1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 目的 :了解全脑放疗摆位与面膜固定等中心放疗摆位的精度。方法 :选择 2 0例采用普通头垫软枕摆位放疗的全脑放疗患者 ,与同期彩面膜固定等中心摆位的全脑放疗患者 3 1例 ,分别对其放疗前和放疗后头颅体位移动变化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头垫软枕摆位常规放疗者出现体位移动 ,患者不自主移动发生率为 2 0 % ,最大移动距离为± 7mm。由于操作者目测位不准造成误差率为 2 0 % ,最大移动距离为± 8mm ;面膜固定等中心摆位放疗者体位移动发生率≤ 5 % ,移动距离≤ 2mm。结论 :全脑放疗计划实施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放射 摆位精度 体位移动 矢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11
作者 赵一虹 许卫东 何合良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5期39-40,共2页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高精度的放疗技术,除准确严密的治疗计划外,精确的摆位是实施计划的关键。我们通过对400余例病人的治疗,总结了临床工作中影响摆位精度的因素及处理方法,叙述如下:
关键词 影响因素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精度 机械因素 固定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宫颈癌治疗摆位精度的因素分析
12
作者 叶素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4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治疗摆位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使用图像引导技术进行放射野的确定,观察该技术在提高宫颈癌治疗摆位精度方面的优势。结果使用图像引导技...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治疗摆位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使用图像引导技术进行放射野的确定,观察该技术在提高宫颈癌治疗摆位精度方面的优势。结果使用图像引导技术进行放射野的确定,使摆位误差在x、y、z轴上分别为(2.32±0.02)mm、(1.23±0.01)mm和(-1.46±0.04)mm,旋转轴误差分别为(0.12±1.21)°、(-0.07±1.50)°和(0.43±1.07)°,平均误差均比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图像引导技术在宫颈癌定位时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精度,降低实际放疗时出现的摆位误差值,提高放疗效果,有较好的实际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摆位精度 因素分析 图像引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中红外定位系统与锥形束CT的摆位精度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羽祺 葛云 +6 位作者 蔡晶 储开岳 金建华 葛斌斌 陈颖 黄晓林 李伟峰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量化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红外定位系统OPS与锥形束CT(CBCT)摆位精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8年4月~1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1例,使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CT扫描前,在热塑膜上粘贴OPS专用定位球6个。首次治疗... 目的:量化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红外定位系统OPS与锥形束CT(CBCT)摆位精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8年4月~1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1例,使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CT扫描前,在热塑膜上粘贴OPS专用定位球6个。首次治疗时使用千伏级CBCT进行位置验证,并移床校正,记录CBCT移床值和移床后的OPS监测偏差值。选择CBCT肿瘤中心摆位值作为理想放疗摆位参考,对室内激光定位系统的肿瘤中心摆位值和OPS肿瘤中心摆位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当摆位误差在2.0 mm内,则被认定与CBCT摆位临床一致。结果:与室内激光定位系统摆位相比,OPS大大提高了鼻咽癌放疗摆位的精度。OPS与CBCT在鼻咽癌放疗摆位一致性结果为:患者左右方向(用x轴表示)95.2%、腹背方向(用y轴表示)71.4%、头脚方向(用z轴表示)100.0%。腹背偏差较大主要是因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选择颈椎骨作为参考点,此时选择CBCT摆位将无法消除颈椎骨弯曲产生的偏差。结论:OPS实现了在鼻咽癌放疗中实时、准确和快速的患者摆位,代替室内激光定位系统大大提高了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在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方面,OPS和CBCT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每次放疗中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红外定位系统 锥形束CT 摆位精度 放疗摆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辅助装置优选及其对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俊禹 周舜 +6 位作者 杨敬贤 卢子红 于松茂 陈吉祥 王振飞 丁大庆 杜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体位固定辅助装置对宫颈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根据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不同分为A组(20例)、B组(16例)和C组(21例),3组患者头下均垫C型头枕,其中B、... 目的:探究体位固定辅助装置对宫颈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根据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不同分为A组(20例)、B组(16例)和C组(21例),3组患者头下均垫C型头枕,其中B、C组头枕与体板之间相对位置固定,A、B组患者膝下加硬质海绵膝垫。比较3组间左右(x轴向)、升降(y轴向)、进出(z轴向)、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和左右转动(Roll)6个维度的摆位误差、误差分布和异常摆位次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摆位误差除Roll方向外均优于A、B 2组,且Pitch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误差分布除Roll方向外均优于A、B 2组,且Pitch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3,P<0.001)。相较A、B 2组,C组异常摆位次数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7,P=0.026)。结论:宫颈癌放疗时将头枕与体板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并去除患者膝下的硬质海绵膝垫,有助于提高摆位精度、降低重复摆位次数、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体位固定辅助装置 摆位精度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体表辅助摆位线对肺上叶肿瘤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猛 杨敬贤 +9 位作者 吴昊 张艺宝 刘现珍 李丹丹 刘邦 陈吉祥 丁大庆 谢华木 李全福 李俊禹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加体表辅助摆位线对肺上叶肿瘤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肺上叶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按照治疗中摆位方式的不同,将采用常规摆位线联合辅助摆位线摆位的患者纳入联合摆位组(60例),将仅采用常规摆位线摆位的患者纳... 目的:探讨增加体表辅助摆位线对肺上叶肿瘤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肺上叶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按照治疗中摆位方式的不同,将采用常规摆位线联合辅助摆位线摆位的患者纳入联合摆位组(60例),将仅采用常规摆位线摆位的患者纳入常规摆位组(6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锥形束CT(CBCT)扫描,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骨性配准靶区微调后获取x(左右)、y(升降)、z(进出)和Rtn(旋转)4维方向的CBCT配准结果,配准结果绝对化后用于量化摆位精度,分别对两组患者摆位精度和摆位异常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曼恩-惠特尼U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联合摆位组x、y、z和Rtn方向摆位精度均优于常规摆位组,且x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6,P<0.05),摆位异常分布联合摆位组4维方向均优于常规摆位组,在x方向、z方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综合4维方向摆位异常累积分布联合摆位组优于常规摆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96,P<0.05)。结论:肺上叶肿瘤患者增加体表辅助摆位线摆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摆位精度和摆位重复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叶肿瘤 辅助摆位线 摆位精度 摆位异常分布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CT定位舒适度和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鸿昇 吴春如 +3 位作者 张远 曾华楠 林明 佘洁琼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9期1646-1648,1658,共4页
目的:研究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CT定位舒适程度和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院内行放射治疗的9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48,对照组n=48)。对照组体位固定方式为头颈... 目的:研究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CT定位舒适程度和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院内行放射治疗的9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48,对照组n=48)。对照组体位固定方式为头颈肩板和颈部固定标准套枕,试验组体位固定方式为头颈肩板和发泡胶泡沫垫。比较两组舒适程度(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舒适状况量表)及摆位误差值(X轴、Y轴、Z轴)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整体放疗期间的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放疗、末次放疗的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放疗期间的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评分及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泡胶联合热塑膜固定在头颈部肿瘤放疗CT定位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及摆位精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发泡胶 舒适程度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固定对乳腺癌全切术与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锋攀 李业居 +2 位作者 宁金标 黄涛 李陆军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5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体位固定对乳腺癌全切术与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放疗)中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乳腺托架和热塑膜固定;对照组采用乳腺托架,无热塑膜固定。拍摄体位验证图像,获取摆位误差值,... 目的分析体位固定对乳腺癌全切术与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放疗)中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乳腺托架和热塑膜固定;对照组采用乳腺托架,无热塑膜固定。拍摄体位验证图像,获取摆位误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X,Y误差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Z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全切术后误差明显小于保乳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切术后误差与保乳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切术后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术后进行放疗,需要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切术 保乳术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定位系统的激光灯摆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达飞 黄新阳 +3 位作者 许益芬 朱国民 陈胜东 葛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光学定位系统(OPS)评估室内激光系统在放射治疗时对不同部位患者的摆位精度。方法:为验证室内激光系统摆位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对象为404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区域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室内激光系统方... 目的:通过光学定位系统(OPS)评估室内激光系统在放射治疗时对不同部位患者的摆位精度。方法:为验证室内激光系统摆位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对象为404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区域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室内激光系统方法摆位,同时记录OPS上显示的X(左右)、Y(前后)、Z(上下)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和结论:室内激光系统在放射治疗时对不同部位患者的摆位精度不同,摆位精度及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胸部区域,建议应用OPS直接进行放射治疗摆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 光学定位系统 室内激光系统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配准方法对肺癌放疗图像引导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迪 李忠伟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图像配准方法对肺癌放疗患者图像引导摆位精度带来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收治的10例肺癌放疗患者实施调查,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5月,采取骨性图像配准方法、灰度图像配准方法实施图像配准,分析结果。结果:灰度图像配准... 目的:分析图像配准方法对肺癌放疗患者图像引导摆位精度带来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收治的10例肺癌放疗患者实施调查,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5月,采取骨性图像配准方法、灰度图像配准方法实施图像配准,分析结果。结果:灰度图像配准方法中配准靶区附近区域、配准患侧区域CT轮廓计划的大体肿瘤体积对治疗摆位锥形束CT轮廓的大体肿瘤体积的覆盖率高于骨性图像配准方法(P<0.05);灰度图像配准方法中配准靶区附近区域CT轮廓的大体肿瘤体积对锥形束CT轮廓的大体肿瘤体积的几何中心点偏差低于骨性图像配准方法(P<0.05)。结论:和骨性图像配准方法相比,肺癌放疗患者采取灰度图像配准方法的图像引导摆位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方法 肺癌 放疗 摆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不同配准方法摆位精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艾秀清 王雪 +5 位作者 唐成琼 刘浩 陈春丽 曹耀峰 刘江平 王义海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5期1578-1580,158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不同配准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采用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和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的方式,对第一次放疗前及每周一次的锥形束计算...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不同配准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采用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和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的方式,对第一次放疗前及每周一次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引导下图像与原计划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进行图像配准,收集获取的摆位数据。结果自动灰度配准在X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小于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和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在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在X、Y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大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在X、Y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大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标志配准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行CBCT摆位验证的患者,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左右万向、头脚万向的配准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自动灰度配准及自动骨性标志配准,更有助于临床上精确放疗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术 放疗摆位精度 配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