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滑摩擦的光滑化互补模型及其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阳 张楠 +3 位作者 张欣刚 张树翠 毕皓皓 姚文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324,共10页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代替时变滑移速度重构互补变量,并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互补方程,从而将非光滑的黏滑摩擦问题进行光滑化处理。随后,将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为一种考虑恢复力效应的2维摩擦耦合模型,结合所提光滑化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经典的Coulomb摩擦模型和LuGre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既能够在宏观上反映黏滑摩擦的stick-slip切换,同时还能实现非光滑问题的光滑化分析,避免在非光滑事件中频繁切换动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摩擦模型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互补(NLCP) 黏滞-滑移 模型光滑化方法 摩擦摆隔震支座(F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解读分析
2
作者 路斌 郭虎涛 +2 位作者 王维 刘可 任红颖 《建筑技术》 2024年第24期3057-3059,共3页
本研究旨在解读摩擦摆隔震支座在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重点关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摩擦摆隔震支座作为一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具有显著的意义,能够有效地隔离地震力,减少结构受震时的位移和损害,从而保护建筑免受重大地震影响... 本研究旨在解读摩擦摆隔震支座在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重点关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摩擦摆隔震支座作为一种先进的抗震技术,具有显著的意义,能够有效地隔离地震力,减少结构受震时的位移和损害,从而保护建筑免受重大地震影响。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减震机制,它通过特定的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反应,增加结构的耐震性和稳定性。与传统抗震技术相比,摩擦摆隔震支座提供了更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高地震活动区域的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框架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滑动材料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徐奇 崔展娟 +2 位作者 梁旭 党伟伟 何巍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摩擦摆隔震支座中滑动材料的摩擦特性对支座隔震耗能起着关键作用。采用摩擦材料试验机,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目前常用的4种滑动耐磨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四氟乙烯(M-PTFE)、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M-UHMWPE)以及新型改性高分子量... 摩擦摆隔震支座中滑动材料的摩擦特性对支座隔震耗能起着关键作用。采用摩擦材料试验机,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目前常用的4种滑动耐磨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四氟乙烯(M-PTFE)、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M-UHMWPE)以及新型改性高分子量达克纶(HSM)开展试验,系统研究了正压应力、滑移速度、温度、对磨件粗糙度、长期磨耗对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比较分析了4种材料的性能优劣点,为明确其不同服役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滑动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龚健 邓雪松 周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56-62,共7页
介绍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和隔震原理。利用力学平衡原理,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构造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模型,并探讨了该支座的自回复能力,得到了其最大残余位移计算... 介绍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和隔震原理。利用力学平衡原理,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构造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模型,并探讨了该支座的自回复能力,得到了其最大残余位移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模拟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该支座的滞回特性与回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提出的滞回模型和最大残余位移计算公式的正确性;②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③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与球面半径成反比,可能的最大残余位移为摩擦系数和球面半径的乘积;④该支座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支座处于设计位移的时刻,且一般位于滑块或支座板球铰面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低周反复 滞回特性 回复能力 摩擦系数 球面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邓雪松 龚健 周云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1-77,共7页
介绍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和隔震原理,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分别构造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在上下滑动面摩擦系数相同和不同情况下的滞回模型,并探讨了支座... 介绍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和隔震原理,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分别构造了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在上下滑动面摩擦系数相同和不同情况下的滞回模型,并探讨了支座的回复特性,得到了其最大残余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ABAQUS软件对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实体单元建模,数值模拟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在上下滑动面摩擦系数相同和不同情况下的滞回特性及其回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提出的滞回模型和最大残余位移计算公式的正确性;②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③该支座的刚度与上下滑动面的球面半径之和成反比,其隔震周期也仅与半径有关,与上部结构质量无关;④其最大残余位移为上下两滑动面的摩擦系数和球面半径的乘积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凹摩擦摆隔震支座 低周反复 滞回特性 回复能力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雪松 龚健 周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8,共9页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变频式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锥形摩擦摆隔震支座两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探讨了支座的自回复特性,得出支座最大残余位移的计算...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变频式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锥形摩擦摆隔震支座两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探讨了支座的自回复特性,得出支座最大残余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ABAQUS软件对2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模拟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与回复特性,并与(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2)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且与初始刚度相同的(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相比,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耗能系数更大,具有更强的耗能能力;3)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由曲率半径,即曲面函数决定,经合理设计可使得其刚度随着位移增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从而使其自振周期随着位移增大而逐渐增大,可较好的解决隔震结构的低频共振问题;4)与(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相比,该支座刚度软化的机制可使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剪力减小;5)该支座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支座位于设计位移时刻,且一般位于滑块或支座板球铰面边缘;6)该支座的最大残余位移由摩擦系数和曲面函数各参数共同决定,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进行合理的参数化设计将其控制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 周期性荷载 滞回 回复能力 摩擦系数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振动台试验、数值仿真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涂劲松 李珠 刘元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数值仿真,对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大吨位摩擦摆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和隔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模型的力学及承载性能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保持较好,且随着输入激励的增大,支座耗能能力逐渐提... 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数值仿真,对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大吨位摩擦摆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和隔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模型的力学及承载性能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保持较好,且随着输入激励的增大,支座耗能能力逐渐提高,减隔震效果逐渐增强。隔震支座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地震波小震和大震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对比设置隔震支座与未设置隔震支座的计算结果,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摩擦摆隔震支座耗能能力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而增强;(2)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响应明显不同: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响应明显比普通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果大,且长周期地震波对结构位移响应的影响较加速度明显;(3)摩擦摆隔震支座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有较为理想的隔震效果,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响应的隔震效果有所不同,且不同响应之间的隔震效果也不相同,位移响应的隔震效果明显大于加速度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高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秀丽 彭和平 李晓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新型隔震支座。以框架结构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6层和10层普通抗震结构和带该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周期;通过地震响应分析,提取了6层框架隔震层和顶层的位移、加速...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新型隔震支座。以框架结构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6层和10层普通抗震结构和带该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结构的自振周期;通过地震响应分析,提取了6层框架隔震层和顶层的位移、加速度和剪力时程曲线,并提取了不同层数不同结构类型的各层间位移、加速度幅值。结果表明:与抗震结构相比,基础隔震结构周期显著增大;隔震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基本为整体平动,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得到了有效的减小;采用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能降低结构地震加速度反应;设置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层数隔震结构的能量衰减不如低层数的隔震结构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 框架 层数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昕铭 王少华 +1 位作者 严情木 李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3,共4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摩擦摆隔震支座(FPB)的实体模型,研究了在拟静态加载条件下,摩擦摆支座的几何参数对其刚度和耗能情况的影响规律。在使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时,由于摩擦摆支座的位移情况受输入烈度和自身参数影响较大,故计算等效...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摩擦摆隔震支座(FPB)的实体模型,研究了在拟静态加载条件下,摩擦摆支座的几何参数对其刚度和耗能情况的影响规律。在使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时,由于摩擦摆支座的位移情况受输入烈度和自身参数影响较大,故计算等效线性化参数时,选取合适的位移值对得到准确的结果十分重要。通过对比非线性时程分析与等效线性化的计算结果,分析各参数支座在不同激励下的响应,得出等效阻尼比超过30%的支座不宜进行等效线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等效线性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回顾与前瞻(Ⅰ)——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类型与性能 被引量:65
10
作者 龚健 周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共10页
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隔震支座,本文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国内外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开发和研究进展。依据几何构造的异同将现有的各摩擦摆隔震支座分为曲面式、沟槽式、曲面沟槽混合式摩擦摆隔震支座等3类,分别介绍了各... 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隔震支座,本文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国内外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开发和研究进展。依据几何构造的异同将现有的各摩擦摆隔震支座分为曲面式、沟槽式、曲面沟槽混合式摩擦摆隔震支座等3类,分别介绍了各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隔震原理、消能机制与回复机制、性能研究和分析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 摩擦摆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东 赵健 王文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4,共5页
基于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优缺点以及SMA螺旋弹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介绍了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构造特点和力学原理,并以大底盘单塔结构为例,利用SAP 2000软件分别建立了普通抗震结构、层间隔... 基于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优缺点以及SMA螺旋弹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介绍了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构造特点和力学原理,并以大底盘单塔结构为例,利用SAP 2000软件分别建立了普通抗震结构、层间隔震结构两种结构模型,通过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两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不同响应(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层间剪力、能量耗散),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SMA-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本文为这类工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 SMA螺旋弹簧 力学原理 层间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然 张晨 柳向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59-863,共5页
结合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项目,阐述了对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体系中的设计关键问题,对比分析了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和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方案在不同组合工况下支座内力、位移的隔震效果及其分布情况。分析表明:摩... 结合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项目,阐述了对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体系中的设计关键问题,对比分析了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和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方案在不同组合工况下支座内力、位移的隔震效果及其分布情况。分析表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在现有结构计算软件中能很好的模拟;摩擦摆隔震支座和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均能达到相同的隔震目标;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不需调整上部结构或隔震层结构布置就可以有效控制隔震层的地震扭转反应;个别摩擦摆隔震支座出现提离,设置抗拉构造措施为重点;摩擦摆支座隔震方案应重视面外扭转效应和控制支座提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叠层橡胶支座 扭转反应 抗拉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东 王文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8,共4页
考虑隔震技术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研究的现状,针对传统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不具备竖向抗拔能力的缺点,基于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专利设计,对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构造设计。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 考虑隔震技术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研究的现状,针对传统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不具备竖向抗拔能力的缺点,基于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专利设计,对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构造设计。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模拟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该支座的滞回特性与自回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同样具有较宽的隔震范围和良好的自适应性,以及良好的耗能能力。(2)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弹簧的设置并不会显著地影响支座的水平特性。(3)由于弹簧的设置,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残余位移较传统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有所减小。(4)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刚度增大的同时,滞回环的面积有所增大,因此耗能也同样增大。(5)弹簧的初始张力对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特性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型三重摩擦摆隔震支座 数值模拟 低周反复 滞回特性 回复能力 轴向压力 弹簧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德玛大桥摩擦摆隔震支座型式试验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歆 赵斌 +2 位作者 徐奇 何巍 彭胜利 《结构工程师》 202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孟加拉国帕德玛桥梁工程为“一带一路”重要交通工程,采用了摩擦摆隔震支座,以保障桥梁安全。本文首先介绍了试验采用的大吨位多功能试验机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其次采用欧洲EN 15129:2009标准规定对帕德... 摩擦摆隔震支座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孟加拉国帕德玛桥梁工程为“一带一路”重要交通工程,采用了摩擦摆隔震支座,以保障桥梁安全。本文首先介绍了试验采用的大吨位多功能试验机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其次采用欧洲EN 15129:2009标准规定对帕德玛大桥采用的两种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了型式试验和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效果良好,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及较好的隔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为该隔震支座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验证,确保了该工程的抗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吨位多功能试验机 摩擦摆隔震支座 型式试验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第8期38-40,44,共4页
建立了与双线性模型、Bouc-Wen模型以及FP模型相对应的两节点连接单元,模拟FPB在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滞回特性,比较了3个模型分析结果的异同;最后,通过对FP模型进行参数影响分析,探讨了3个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库伦摩擦假... 建立了与双线性模型、Bouc-Wen模型以及FP模型相对应的两节点连接单元,模拟FPB在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滞回特性,比较了3个模型分析结果的异同;最后,通过对FP模型进行参数影响分析,探讨了3个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库伦摩擦假定及支座轴力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3个模型所得滞回曲线较为一致,用以模拟FPB均是可行的;FP模型能考虑高速与低速摩擦系数不同,且能考虑动轴力的影响,故该模型更能贴近FPB真实的工作性态,更具广泛适用性,建议优先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力学模型 低周反复 滞回特性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亚飞 谭平 +1 位作者 尚继英 金建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321,共8页
为了克服摩擦摆隔震支座存在的不足,并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任意变化,研发了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RVFPS)。通过卡扣式滑块与滑动面柱面接触,减小支座体积的同时克服了滑移支座不能承担拉力的缺点,且可实现正交方向上支座性能解耦... 为了克服摩擦摆隔震支座存在的不足,并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任意变化,研发了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RVFPS)。通过卡扣式滑块与滑动面柱面接触,减小支座体积的同时克服了滑移支座不能承担拉力的缺点,且可实现正交方向上支座性能解耦。在确定了滑动面不同摩擦区域与滑块相交范围的基础上推导出了RVFPS变摩擦力表达式,并由此得到了RVFPS滞回性能理论解,提出了RVFPS水平刚度渐增、零刚度与负刚度的确定依据及其设计流程,并对以上三类RVFPS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VFPS具有充分的自适应性,可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的任意变化,降低隔震层水平刚度的同时增强了其耗能能力,支座具备充足的抗拉能力,且实现了隔震支座性能解耦,拓展了现有的隔震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性能 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 力学性能 水平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反应中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施建波 《四川建材》 2013年第6期85-86,88,共3页
本文以一座7层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输入地震波EI-Centro波,通过调整摩擦摆支座的摩擦系数,分析在不同的摩擦系数下结构的周期、基底位移、楼层加速度的影响变化,表... 本文以一座7层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输入地震波EI-Centro波,通过调整摩擦摆支座的摩擦系数,分析在不同的摩擦系数下结构的周期、基底位移、楼层加速度的影响变化,表明随着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结构自振周期逐渐变小,楼层的滑动位移反应也呈减小的趋势,但楼层加速度反应会逐渐变大,为滑移隔震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 摩擦摆隔震支座(FPS)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支座固体润滑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湘杰 潘鹏 曹迎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5,共12页
随着隔震技术的发展,摩擦摆隔震支座因其隔震周期与上部结构质量无关且具备自复位能力等独特优势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保证摩擦面稳定的低动摩擦系数是推动其工程应用的关键。目前,美国摩擦摆产品多使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固体润滑技术,而... 随着隔震技术的发展,摩擦摆隔震支座因其隔震周期与上部结构质量无关且具备自复位能力等独特优势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保证摩擦面稳定的低动摩擦系数是推动其工程应用的关键。目前,美国摩擦摆产品多使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固体润滑技术,而此类技术应用于摩擦摆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文章简述滑动摩擦界面固体润滑的基本原理,梳理国内外摩擦摆和其他滑动型支座固体润滑技术的研发情况,对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工程塑料这三大类常用固体润滑材料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总结滑动型支座常用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讨论速度、压强、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比摩擦摆隔震支座固体润滑的理想工作阈值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最后给出对固体润滑层技术未来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固体润滑 摩擦材料 聚四氟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亚飞 谭平 +3 位作者 尚继英 王龙 梁旭 王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通过等效摩擦系数的推导得到了变摩擦摆隔震支座(VFPS)的滞回性能,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VFPS具备自适应性。以理论结果为依据,采用PET高性能材料与精密加工工艺成功研制出了这一新型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并对其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二... 通过等效摩擦系数的推导得到了变摩擦摆隔震支座(VFPS)的滞回性能,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VFPS具备自适应性。以理论结果为依据,采用PET高性能材料与精密加工工艺成功研制出了这一新型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并对其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得到了VFPS每一位移处的水平刚度,并结合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给出了支座自适应性评估指标β,且宜以β≥0.2作为评估标准。采用参数识别得到了各工况下PET的摩擦系数,其值受接触面粗糙度、加载速度及竖向荷载的影响,且PET宜在面压40MPa时使用,VFPS测试更宜采用三角波加载。以上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VFPS在一定的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自适应性,其随竖向荷载及加载速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因而VFPS适宜应对不同水准地震作用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自适应性 滞回性能 加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壮 黄俊俊 黄林根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25-328,332,共5页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变曲率滑动曲面的影响.将某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改进设计为变曲率滑动曲面的摩擦摆支座,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对比了不同曲率变化程度的变曲率摩擦摆支...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变曲率滑动曲面的影响.将某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改进设计为变曲率滑动曲面的摩擦摆支座,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对比了不同曲率变化程度的变曲率摩擦摆支座和球面摩擦摆支座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且其滞回耗能能力优于球面摩擦摆支座;当滑动曲面方程选择合适时,该支座的耗能能力可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震支座 变曲率滑动曲面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