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操作者满意度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于涛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0年第10期11-13,共3页
以安装有加工现象可视化装置和加工振动显示盘的机加工系统为例,对基于人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试验评价结果,说明改善工序加工方式、加强人机有效结合,会相应提高操作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工作质量 操作满意度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科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秀琴 汪益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科侵入性操作下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超声科侵入性操作患者100例,依据控制及管理方法分为常规控制管理组(n=50)、常规控制管理基础上医院感染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n=50)两组,统... 目的研究超声科侵入性操作下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超声科侵入性操作患者100例,依据控制及管理方法分为常规控制管理组(n=50)、常规控制管理基础上医院感染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类情况、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知晓情况、细菌菌落总数、操作满意度。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0%(1/50)显著低于常规控制管理组10.0%(5/50)(P<0.05)。医院感染管理组患者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比例均显著低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医院感染管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率94.0%(47/50)显著高于常规控制管理组82.0%(41/50)(P<0.05)。医院感染管理组科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少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器械设备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显著少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医务人员双手细菌菌落总数显著少于常规控制管理组(P<0.05)。医院感染管理组患者的操作满意度96.0%(48/50)显著高于常规控制管理组84.0%(42/50)(P<0.05)。结论超声科侵入性操作下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科 侵入性操作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病原菌 细菌菌落总数 操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纵切扩皮法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钱燕 《护理学报》 2018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法在B超引导赛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 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法在B超引导赛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 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法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法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 h局部出血量、7 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 h出血量及7 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法,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优化输液微量用药闭环管理中的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秋彤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8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PDA)应用于输液微量用药闭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优化输液微量用药闭环流程,比较优化前后护士核对速度、校对时间及护士操作满意度。结果:优化后与优化前相比,护士核对速度、校对时间缩短(P<0.01),护... 目的: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PDA)应用于输液微量用药闭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优化输液微量用药闭环流程,比较优化前后护士核对速度、校对时间及护士操作满意度。结果:优化后与优化前相比,护士核对速度、校对时间缩短(P<0.01),护士操作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移动护理系统应用于输液微量用药闭环管理可提高护士操作流程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输液微量用药 闭环管理 护士操作满意度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假体植入与玻尿酸注射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比较硅胶假体植入与玻尿酸注射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行美容整形隆鼻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00例。甲组采用硅胶假体植入隆鼻术治疗,乙组采用玻尿酸注射隆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操作满意度、术... 目的比较硅胶假体植入与玻尿酸注射在美容整形隆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行美容整形隆鼻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00例。甲组采用硅胶假体植入隆鼻术治疗,乙组采用玻尿酸注射隆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操作满意度、术后鼻尖挺俏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隆鼻效果维持情况。结果甲组患者对操作满意度为92.00%(92/100)、术后鼻尖挺俏满意度为90.00%(90/100),乙组患者对操作满意度为94.00%(94/100)、术后鼻尖挺俏满意度为88.00%(88/100),两组患者对操作及术后鼻尖挺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材料过敏、切口感染、假体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2/100),显著高于乙组的3.00%(3/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1年内隆鼻效果维持78例,维持率为78.00%(78/100);乙组患者1年内隆鼻效果维持80例,维持率为80.00%(80/100);两组患者1年内隆鼻效果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0.05)。结论硅胶假体植入与玻尿酸注射在隆鼻术中应用效果均好,但玻尿酸注射较硅胶假体植入安全性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假体 玻尿酸 隆鼻术 操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传群 刘永寿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0期158-160,179,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均安排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n=50),而应用优质护理者设为研究组(n=50),就2组患者出...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均安排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n=50),而应用优质护理者设为研究组(n=50),就2组患者出血控制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以及护理操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的出血控制率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χ^2=5.263,P=0.022<0.05);②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1.869、9.371,P=0.000);③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护理操作满意度评分是(18.31±1.19)分,高于对照组的(14.97±1.42)分(t=12.748,P=0.000)。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及时、有效控制患者胃部出血,并缩短治疗疗程,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急性胃出血 出血控制率 护理操作满意度 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