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支架取栓与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殿宇 田甜 +1 位作者 孙文浩 魏永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 探讨单纯支架取栓与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solitaire with inter-mediate catheter,SWIM)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机械取栓... 目的 探讨单纯支架取栓与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solitaire with inter-mediate catheter,SWIM)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机械取栓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和SWIM取栓组,对两组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血管成功再通情况、90d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毕SWIM取栓组改良脑梗死溶栓量表(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 TICI)评分≥2b,90d mRS≤2分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术后24h NIHSS评分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90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62例,预后不良组(mRS>2分)46例,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有更低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术后24hNIHSS评分,采取SWIM手术方式的比例更高,更低的取栓次数、更高的一次血管再通率及术毕时血管再灌注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SWIM的手术方式、术毕时mTICI≥2b是获得良好疗效的预测因子,术后24h较高的NIHSS评分是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SWIM取栓的手术方式,血管再灌注率、较低的术后24h NIHSS评分及90d mRS均优于单纯支架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M取栓和单支架取栓技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董明安 管民 +1 位作者 赵礼荣 王琪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41-844,共4页
目的对比支撑管道辅助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术(SWIM)与单支架取栓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 目的对比支撑管道辅助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术(SWIM)与单支架取栓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单支架组(单支架取栓术治疗,40例)和SWIM组(SWIM治疗,42例),比较两组手术围手术期相关指数、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术前和术后2周神经功能、生活功能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性出血转化率、颅脑出血率情况。结果SWIM组手术开通时间、取栓次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单支架组(P<0.05);两组血管再通情况(0级、1级、2a级、2b级、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SWIM组与单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SWIM组与单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症状性出血转化率、颅脑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M与单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均可获得不错的血管再通率,但相比于单支架取栓术,SWIM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支撑管道辅助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术 单支架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广明 田甜 +2 位作者 孙文浩 张继伟 呼铁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4-960,共7页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组(15~20分,n=60)与重度组(>20分,n=40)。所有患者均接受SWIM技术治疗并随访90d,采用改良简化版Rankin量表(mRSq)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预后情况,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3例,预后良好率为23.00%。重度组患者急性后循环闭塞占比高于中重度组,预后良好率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急性前循环闭塞(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串联性病变、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是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替罗非班应用、桥接治疗、血栓负荷评分>5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20分、BSS评分≥3分、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发生术后再出血是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ATMAN评分>5分、ASPETS评分≥7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NIHSS评分及闭塞部位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重视对串联性病变、未应用替罗非班及桥接治疗、多次取栓、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长、BSS评分高、BATMAN及ASPETS评分低及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干预能促进其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闭塞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技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