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纳米管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朴锐 刘贺津 +1 位作者 乔鹏 王雪芹 《当代化工》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TiO_(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光催化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O_(2)的高带隙(3.2 eV)限制其只能吸收紫外光,且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较快,导致TiO_(2)表现出较低... TiO_(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光催化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iO_(2)的高带隙(3.2 eV)限制其只能吸收紫外光,且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较快,导致TiO_(2)表现出较低的光催化活性。通过结构调控及负载改性等可以优化TiO_(2)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反应活性,以TiO_(2)纳米管结构为例,综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如浸渍法、电化学沉积法、光化学沉积法等对TiO_(2)纳米管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 光催化 改性方法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璐 王译晗 张智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218-224,共7页
该文重点研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和改性IDF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IDF主要包括纤维素类、半纤维素类、木质素类和几丁质类。改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和... 该文重点研究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结构分类、改性方法和改性IDF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IDF主要包括纤维素类、半纤维素类、木质素类和几丁质类。改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和联合改性。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改变IDF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对食品品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改性IDF可以增强食品的保水性、降低油脂的吸收、改善食品的质地并提升食品的口感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IDF的影响,探索改性IDF在不同类型食品中的应用潜力,并评估改性IDF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工业和营养学领域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溶性膳食纤维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结构分类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方法及对土壤磷固持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杰 孟祥志 郑伟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36-139,144,共5页
生物炭是植物或动物源生物质热解的产物,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优良特性。经过改性之后,生物炭可提高土壤磷固持能力,减轻磷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在农业土壤改良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综述生物炭物理... 生物炭是植物或动物源生物质热解的产物,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优良特性。经过改性之后,生物炭可提高土壤磷固持能力,减轻磷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在农业土壤改良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综述生物炭物理、化学和生物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影响土壤磷固持能力的原因,总结了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并提出了改性生物炭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方法 土壤磷 固持能力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胶粘剂化学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聂振宇 韩璐 +1 位作者 姜政阳 阚成友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环氧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胶粘剂材料,但传统环氧胶粘剂往往达不到如今多样化的性能需求,需要改性后使用。本文从环氧胶粘剂固化关键成分的角度,分类综述了近十年来环氧胶粘剂化学改性方法,如新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合成、复合改性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胶粘剂材料,但传统环氧胶粘剂往往达不到如今多样化的性能需求,需要改性后使用。本文从环氧胶粘剂固化关键成分的角度,分类综述了近十年来环氧胶粘剂化学改性方法,如新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合成、复合改性等。结合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对环氧胶粘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剂 环氧树脂 化学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电极材料的改性方法与应用进展
5
作者 师楷雁 白杰 孙炜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99,共9页
碳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和形貌易调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能源存储领域中。本文总结了碳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如何利用调控孔隙结构、掺杂稀土元素、掺... 碳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和形貌易调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能源存储领域中。本文总结了碳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如何利用调控孔隙结构、掺杂稀土元素、掺杂非金属元素N/S和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复合的改性方法,实现碳基电极材料的双功能化。其次概述了碳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催化领域中用于能源存储及电化学性能优化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碳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改性方法 超级电容器 电催化 电化学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特性及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克青 齐国强 +6 位作者 曹芳菲 刘学刚 王富华 吴譞 刘晓坤 王松魁 张冀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从黏附砂浆、界面过渡区、裂纹损伤这3个方面介绍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RCA)的特性,并分析了RCA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总结了近年来常见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改性方法,如酸化改性、化学浆液改性、纳米技术改性、碳化改性、微生物矿化... 从黏附砂浆、界面过渡区、裂纹损伤这3个方面介绍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RCA)的特性,并分析了RCA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总结了近年来常见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改性方法,如酸化改性、化学浆液改性、纳米技术改性、碳化改性、微生物矿化改性、复合技术改性等,并分析了其改性机理,可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再生骨料的性能提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性能 改性方法 砂浆 界面过渡区 裂纹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乳化性能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欧文华 曹天翔 +3 位作者 张冬梅 顾理浩 张婉萍 蒋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240,共9页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改善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能,并以此扩展米糠蛋白的开发利用思路,加速米糠蛋白在食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结构 乳化性能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ZSM-5分子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苟晋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ZSM-5分子筛拥有择形性、高水热稳定性、固体强酸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本研究从ZSM-5分子筛的结构、酸性位点引入,总结了四种用于ZSM-5分子筛改性的方法——水热改性、碱改性、金属改性、非金属改性,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 ZSM-5分子筛拥有择形性、高水热稳定性、固体强酸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本研究从ZSM-5分子筛的结构、酸性位点引入,总结了四种用于ZSM-5分子筛改性的方法——水热改性、碱改性、金属改性、非金属改性,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劣,旨在为开发新的ZSM-5分子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分子筛 改性方法 酸性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沸石改性方法及改性条件的研究
9
作者 霍俊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1-42,共2页
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天然斜发沸石进行HCl、NaCl、NH_(4)Cl、H_(2)SO_(4)、HDTMA、CH_(3)COOH、NaOH 7种不同方法改性,寻求最佳的改性方法,制得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实验结果表明,HDTMA改性后的沸石对重金属Cd^(2+)的去除率最高,因此选用HD... 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天然斜发沸石进行HCl、NaCl、NH_(4)Cl、H_(2)SO_(4)、HDTMA、CH_(3)COOH、NaOH 7种不同方法改性,寻求最佳的改性方法,制得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实验结果表明,HDTMA改性后的沸石对重金属Cd^(2+)的去除率最高,因此选用HDTMA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沸石,同时研究了HDTMA改性剂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体积质量比、焙烧温度等影响改性沸石品质的潜在因素。得出最佳的改性沸石吸附剂的制备条件是:HDTMA溶液的质量浓度5 g/L,浸泡时间12 h,体积质量比10(mL∶g),最佳焙烧温度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天然沸石 改性方法 改性条件 重金属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骨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长军 苗东辉 +2 位作者 刘博博 杨颖刚 李新朋 《福建建材》 2024年第3期124-127,61,共5页
近年来,建筑行业开始在结构混凝土应用中使用建筑废弃物,在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满足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建筑废弃物中,最具有应用前景和价值的当属混凝土再生骨料(RCA)。然而,RCA不同于天然骨... 近年来,建筑行业开始在结构混凝土应用中使用建筑废弃物,在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满足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建筑废弃物中,最具有应用前景和价值的当属混凝土再生骨料(RCA)。然而,RCA不同于天然骨料(NA)。不同的RCA改性工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孔隙度、微裂纹及界面过渡区(ITZ)的性能等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性能缺陷也将破坏RAC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基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各种改善RCA微观结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分析了RCA增强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归纳了RCA应用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改性RCA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再生混凝土骨料 ITZ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探冲洗液用膨润土改性方法研究
11
作者 郭光鼎 赵淦 +1 位作者 张浩 李之军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S01期26-31,共6页
随着地质岩心钻探不断发展,钻进地层也变得愈加复杂,要求新型冲洗液需要有良好的流变性、滤失性及抑制性来稳定孔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文以膨润土为实验研究对象,基于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利用改性剂ZJ-1、ZJ-2对膨润土进行改性,构建配... 随着地质岩心钻探不断发展,钻进地层也变得愈加复杂,要求新型冲洗液需要有良好的流变性、滤失性及抑制性来稳定孔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文以膨润土为实验研究对象,基于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利用改性剂ZJ-1、ZJ-2对膨润土进行改性,构建配方简单(水+改性膨润土)、性能优良、应用与性能维护方便的新型冲洗液体系。分别采用了干法改性、湿法改性、微波改性以及溶融挤压复合改性法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对比各方法改进后的改性膨润土冲洗液的滤失量和漏斗黏度,结果表明溶融挤压复合改性法效果最佳。相较于膨润土冲洗液,改性膨润土冲洗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够形成质量更好的滤饼来稳定孔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岩心钻探 冲洗液 膨润土改性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PVC生产工艺及改性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卓龙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955-958,共4页
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腐蚀性、阻燃性以及电绝缘性,同时PVC加工性能好且生产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医疗器械、玩具、食品包装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PVC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大量增塑剂来改善其使用... 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腐蚀性、阻燃性以及电绝缘性,同时PVC加工性能好且生产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医疗器械、玩具、食品包装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PVC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大量增塑剂来改善其使用性能。由于制品的增塑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挥发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造成制品性能下降,而且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近年来,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将增塑剂共价连接到PVC分子链上以避免增塑剂迁移的策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PVC的性质及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近年来PVC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的改性方法及其在高性能材料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贵阳 吕林君 +2 位作者 胡建香 李沃源 邓杭军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1期140-143,共4页
文章综述了聚苯硫醚(PPS)增强改性、合金化改性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升PPS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韧性及特殊功能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推动PPS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 文章综述了聚苯硫醚(PPS)增强改性、合金化改性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升PPS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韧性及特殊功能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推动PPS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改性方法 高性能材料 增强改性 合金化 结构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气凝胶吸附材料的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睿 陈淑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241-247,共7页
纤维素气凝胶是一类由纤维素基质与水或多种有机溶剂混合后形成的凝胶体系,具有优异的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表面易改性、高的孔隙率与比表面积、极低密度,以及三维交织的多孔网络架构;因该材料在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及尺寸稳定... 纤维素气凝胶是一类由纤维素基质与水或多种有机溶剂混合后形成的凝胶体系,具有优异的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表面易改性、高的孔隙率与比表面积、极低密度,以及三维交织的多孔网络架构;因该材料在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及尺寸稳定性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对纤维素凝胶或气凝胶进行理化改性,能有效拓展这种材料的应用价值。为深入探讨纤维素基气凝胶改性的核心方法,主要分为负载活性物质改性、物理改性以及官能团修饰改性3种。负载活性物质改性相较于物理改性和官能团修饰改性,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表现在:纤维素表面的羟基活性位点能固定功能纳米材料,有效防止纳米颗粒团聚,提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实现协同增效,增强了催化性能;其三维网络结构还能有效控制纳米晶粒的形态与尺寸,增大比表面积,优化吸附性能,兼具负载功能纳米材料出色的性能与聚合物的可加工性这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基气凝胶 改性方法 金属有机框架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特征及改性方法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碧 叶勇 +3 位作者 程劲 张廷有 但卫华 王坤余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06-610,共5页
在介绍胶原蛋白制备生物材料的功能特性及存在的不足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单一胶原蛋白做生物材料的缺点而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其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胶原蛋白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化学试剂交联和通过与其... 在介绍胶原蛋白制备生物材料的功能特性及存在的不足的同时,着重阐述了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单一胶原蛋白做生物材料的缺点而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其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胶原蛋白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交联、化学试剂交联和通过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共混等几种,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保持胶原生物活性的同时,并赋予以新的功能是改性的原则。近几年将不同天然高分子进行共混杂化形成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了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和性能,是目前研究生物材料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特性 改性方法 生物医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改性方法与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晓黎 董健苗 +4 位作者 吴辉琴 彭杰 刘鹏 毕洁夫 陈超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4,18,共3页
利用三乙醇胺和PVA做为复合改性剂对EPS进行表面改性,同时在EPS表面包裹无机胶凝材料进行造"壳",改善EPS颗粒与无机胶凝材料的表面黏结力,通过试验比较几种改性方法与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EPS 表面改性 改性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红城 吴正双 +1 位作者 高文宏 董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1,共6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植物化学物,由于其结构的不同,生理活性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改性,使天然黄酮类物质发挥特定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几种改性方法,包括糖基化、去糖基化、酰化、甲基化以及其他改...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植物化学物,由于其结构的不同,生理活性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改性,使天然黄酮类物质发挥特定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几种改性方法,包括糖基化、去糖基化、酰化、甲基化以及其他改性方法,并阐述改性前后生理活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改性方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基粉末燃料改性方法及点火燃烧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哲 胡春波 +2 位作者 刘林林 朱小飞 魏祥庚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35,共7页
铝粉热值高且密度大,是粉末火箭发动机及冲压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使用CO2激光点火结合燃烧光谱诊断方法,分析了不同粒度铝粉在不同压强下的点火燃烧特性,并研究了镁铝合金和使用HTPB将1μm铝粉团聚为大颗粒2种改性方法对铝粉燃烧特性的... 铝粉热值高且密度大,是粉末火箭发动机及冲压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使用CO2激光点火结合燃烧光谱诊断方法,分析了不同粒度铝粉在不同压强下的点火燃烧特性,并研究了镁铝合金和使用HTPB将1μm铝粉团聚为大颗粒2种改性方法对铝粉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粉粒度减小和压强提高都能够提高点火燃烧性能;虽然铝镁合金和团聚铝粉在常压下的点火延迟大于1μm铝粉,但其成功点火后向均相反应的转换速度与燃烧强度都远大于1μm铝粉,且其自然松装密度也分别比1μm铝粉增大46%和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燃料 改性方法 激光点火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方法与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文超 冯丽娟 +1 位作者 李东洋 李先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99-202,共4页
表面改性对提高无机粉体的应用性能有重要作用。改性后的无机粉体分散性提高,同时也改善了粉体和有机高聚物的相容性。本文介绍了传统的几类改性方法以及两种新型改性方法,最后介绍了常用的改性工艺。
关键词 无机粉体 表面改性 改性方法 新型方法 改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