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9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程晓午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给予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4%;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10.32%,对照组为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可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状有效减少,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脑损伤 临床意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德明 王湘 孙凌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中线移位基本恢复32例(80.0%),改善7例(17.5%),无变化1例(2.5%),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25例(6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例(4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例(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效果较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大骨 减压 脑创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中坤 邓忠跃 +1 位作者 杨再前 冯小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CT复查中...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急性重型脑创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汤兴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6—2013-06我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6—2013-06我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2组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3.98±1.57)明显高于对照组(2.54±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35.21%)、中残率(25.35%)明显高于对照组(24.71%、12.94%),而重残率(16.90%)、植物生存率(7.04%)及病死率(15.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18%、11.76%、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31%)明显低于对照组(4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大骨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云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对比双侧去骨瓣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对比双侧去骨瓣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及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GCS评分及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采用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减压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急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于年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248-250,250,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大...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手术5个月后,在观察组46例患者中,GOS评分判定等级为良好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34.78%),GOS评分判定等级为中残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19.57%),GOS评分判定等级为重残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5.22%),GOS评分判定等级为长期昏迷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0.87%),死亡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19.57%);在对照组46例患者中,GOS评分判定等级为良好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1.74%),GOS评分判定等级为中残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5.21%),GOS评分判定等级为重残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5.21%),GOS评分判定等级为长期昏迷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8.70%),死亡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39.1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46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有2例,发生再出血的患者有5例,发生外伤性癫痫的患者有4例,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有2例,发生切口疝的患者有2例;在观察组46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有0例,发生再出血的患者有2例,发生外伤性癫痫的患者有2例,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有0例,发生切口疝的患者有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脑损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5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江涛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3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7)及(n=56)。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试验组予以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3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7)及(n=56)。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试验组予以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均较术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2%较对照组21.43%低(P<0.05);试验组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颅内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传统大骨减压 急性脑损伤 内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吉康荣 李康成 陈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8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的颅内压,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7 d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更显著,可降低患者颅内压,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恶化的可能性更低,更有利于推进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减压 改良大减压 急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研究
9
作者 王运刚 杜宝顺 王理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BI)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01—2024-06收治的96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DC,改良组... 目的分析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BI)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01—2024-06收治的96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DC,改良组实施改良DC。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手术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NIHSS评分及NSE和PI、Vm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改良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DC治疗SBI患者,在改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改良减压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开颅手术后脑血流变化规律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吕光淘 张晓强 +2 位作者 黄小龙 黄浩 孙凌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究改良大骨瓣开颅手术后颅脑外伤患者脑血流变化规律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了12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 目的探究改良大骨瓣开颅手术后颅脑外伤患者脑血流变化规律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了12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Joint模型评估脑血流变化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和感染等方面的差异在两组患者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急性脑膨出、切口疝以及感染均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逐步回归方法评估了每个临床因素对预后的重要性,并根据AIC对这些临床因素进行了排序,发现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急性脑膨出、切口疝以及感染。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都呈现出高度一致的预后模型,显示出这些因素构成的多因素模型的相似性较高。术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先升高再下降,在第3天达到顶峰。术后良好组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低于不良组。Joint模型结果显示,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每纵向上升1 cm/s,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3%;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每纵向上升1 cm/s,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4%;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每纵向上升1 cm/s,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3.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急性脑膨出、切口疝、感染对应的线性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模型为:颅脑外伤预后=2.157+0.342×年龄+0.215×受伤至入院时间-0.351×入院时APACHEⅡ评分-0.358×大脑前动脉平均流速-0.521×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0.714×大脑后动脉平均流速+0.216×急性脑膨出+0.134×切口疝+0.511×感染,自变量可解释颅脑外伤预后87.7%的变异量。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改良大 脑血流速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石钟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LT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侧标准SLTC治疗,研究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分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手术前后颅内压水平、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水平、神经因子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两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jvO2、CjvO2、CERO2等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SE、MBP等神经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改善预后分级和脑氧代谢指标水平,以及降低颅内压和神经因子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传统单侧标准SLT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双侧去减压 传统单侧标准大骨减压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脑氧代谢 内压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刚 王保全 赵斌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内压(ICP)、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更少,ICP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ICP具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3、7 d时GCS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两组患者术后1、3、7 d时ICP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CRP、PC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更优(均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CP和促进意识恢复,还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减压 重型脑外伤 内压 炎症因子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减压术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杨健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和研究组(39例,采用控制性减压术结合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和研究组(39例,采用控制性减压术结合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1 d、术后5 d的颅内压分别为(26.69±5.33)、(23.51±4.68)、(19.51±3.87)mm Hg(1 mm Hg=0.133 kPa),研究组分别为(27.54±5.49)、(21.36±4.27)、(15.42±3.06)mm Hg。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5 d的颅内压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5 d的颅内压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3个月的GCS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GCS评分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89.74%)高于对照组(71.79%),有统计学差异(χ^(2)=4.044,P=0.044<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14,P=0.644>0.05)。结论控制性减压术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颅内压,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控制性减压 清除血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患者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效果及对GCS评分的影响
14
作者 薛令帅 汪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后,对其治疗效果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3年1月—2024年3月份收治的60例TBI患者为例,将样本纳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实施...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后,对其治疗效果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3年1月—2024年3月份收治的60例TBI患者为例,将样本纳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标准骨瓣减压术,比较不同术式带来的影响。结果 术前,两组的神经功能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研究组的神经功能分别为(20.62±2.36)、(16.57±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2±2.65)、(19.25±1.2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GC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术前,两组的脑氧代谢状况无统计差异(P>0.05),术后5d,研究组各项脑氧代谢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高,其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效果更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格拉斯哥评分改善效果明显,利于患者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标准大骨减压 治疗效果 格拉斯哥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姜玮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50例,开颅减压术)与标准组(50例,标准大骨瓣...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50例,开颅减压术)与标准组(50例,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的颅脑内压、脑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结果标准组的颅脑内压、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开颅组,脑代谢指标静脉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高于开颅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开颅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减压 重型脑损伤 脑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陈大全 石祥飞 张宗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施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设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7d,观察组的颅内压分别为(16.69±2.25)mmHg、(8.44±0.61)mmHg,均较对照组的(21.26±3.28)mmHg、(10.18±0.92)mmHg低(t=7.083、9.717,P均<0.05)。术后7d、30d,观察组的GCS评分分别为(9.24±1.32)分、(12.71±1.55)分,均较对照组的(7.12±1.23)分、(10.06±1.37)分高(t=7.243、7.897,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NS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SvO2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较对照组的21.05%低(χ2=4.145,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脑氧代谢及昏迷状态,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减压 控制性减压 并发症 内压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侧裂入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17
作者 王琦 张俊亮 +2 位作者 尹忠民 张可帅 陈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小骨窗侧裂入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共计60名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小骨窗侧裂入路进行手术,对... 本研究旨在对比小骨窗侧裂入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共计60名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小骨窗侧裂入路进行手术,对照组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各项指标被用于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舒张压降低更显著(P<0.05);其次,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小以及术后恢复更快(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实验组在炎症反应控制上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术后第三天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骨窗侧裂入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与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可提供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短的手术时间,说明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有效性及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窗侧裂入路 大骨 后并发症发生率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许志华 张军 +1 位作者 缪海燕 杨胜花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大骨瓣减压... 目的探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 h、24 h、48 h的颅内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指数及组间预后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意识水平、眼球活动、视野、肢体活动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以上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24 h、48 h,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水平4级、5级占比以观察组更高,1~3级占比以观察组更低,预后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昏迷程度,降低颅内压,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标准去大骨减压 神经功能缺损 昏迷程度 内压 预后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马小伟 綦志松 张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去骨...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和观察组(30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的颅内压,术前、术后7 d脑氧摄取率(CE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脑灌注压(CCP)、达峰时间(TTP)、脑血容量(CBV),术前、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随访6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7 d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两组患者CEO_(2)、SVO_(2)、CCP、CBV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TP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CS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GOS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标准大骨减压 常规去减压 内压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邹谕珑 洪允钦 陈剑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应用效果和预后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89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应用效果和预后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89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4例,实施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和B组(45例,实施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5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内压(ICP),术前1 d、术后5 d血清神经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3、5 d两组患者GCS评分均逐渐升高,ICP均逐渐降低,且B组患者各时间点GCS评分均高于A组,各时间点ICP均低于A组;与术前1 d比,术后5 d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术后3个月B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A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比,在sTBI患者大骨瓣减压术中进行渐进减压,可加快患者术后意识状态与颅内压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大骨减压 渐进减压 内压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