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5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擎东 江峰 +4 位作者 蒋贵成 段俊 严旭 张明河 欧阳跃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传统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TLIF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 目的比较经传统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TLIF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改善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下床时间短,费用少(P<0.01)。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JOA改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LIF降低了术中对于椎旁软组织的破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盘突出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何浩源 《医药前沿》 2022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6例。均在确诊后实施经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比...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6例。均在确诊后实施经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a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lndex,ODI)、滑脱角与椎间隙的高度、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及ODI值明显下降,滑脱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达91.7%;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与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情况,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升生活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滑脱并管狭窄症 临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莫小汕 陆锋 +1 位作者 魏书亭 陀宇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50-551,556,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LS)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DLS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改良TLIF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腿功能Oswestry功能... 目的观察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LS)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DLS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改良TLIF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腿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滑脱角与椎间隙高度。结果末次随访时,50例患者腰腿部VAS及OD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滑脱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椎间融合率为92.0%(46/50)。结论改良TLIF治疗DLS并椎管狭窄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程度,改善腰腿功能,矫正滑脱,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退变性腰滑脱 狭窄症 改良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下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置钉准确性与手术效率比较
4
作者 王辉 孙小刚 +3 位作者 田永昊 原所茂 王连雷 刘新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比较术中行X线配准和CT配准两种模式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的置钉准确性与手术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TLIF的57例患者,其中19例采用匹配术前CT... 目的:比较术中行X线配准和CT配准两种模式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的置钉准确性与手术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TLIF的57例患者,其中19例采用匹配术前CT的术中X线配准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X线配准组),19例采用术中CT配准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CT配准组),19例采用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徒手组)。比较三组螺钉的置入准确性、固定上位节段关节突关节侵扰率、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辐射暴露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以及X线配准组和CT配准组的手术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腰椎滑脱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X线配准组较CT配准组患者的术中辐射暴露少,且均低于徒手组(P<0.05)。X线配准组和CT配准组的临床可接受螺钉数量大于徒手组,固定上位节段关节突关节侵扰率小于徒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配准组配准及规划时间低于CT配准组,机器人装备时间及置钉时间高于CT配准组(P<0.05),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徒手组(P<0.05)。结论:术中行X线配准和CT配准两种模式的机器人辅助TLIF具有较高的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辐射量低,可作为TLIF的有效辅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微创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X线配准 CT配准 置钉准确性 手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无缝隙护理方案在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敏 郭佳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无缝隙护理方案在接受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4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TLIF 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无缝隙护理方案在接受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4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TLIF 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与干预组(75例,ERAS理念下无缝隙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2~72 h疼痛数字(NRS)评分更低(P<0.05)。术后3 d,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P<0.05)。术后30 d干预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心理、身体、社会关系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器人辅助TLIF治疗的患者,ERAS理念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提升其康复效率、促进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机器人辅助手术 经椎融合术 无缝隙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置钉准确度及学习曲线分析
6
作者 钟文杰 廖文鳌 +3 位作者 刘希麟 李亭 胡豇 王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robot-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RA-MIS-TLIF)的置钉准确度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目的:探讨手术机器人辅助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robot-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RA-MIS-TLIF)的置钉准确度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n=80)和徒手组(n=80),两组患者均根据手术日期的先后进行排序并编号(1~80号),并分别分为4个亚组:1~20号为1组,21~40号为2组,41~60号为3组,61~80号为4组。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的总手术时间、出血量、规划及置钉时间,比较术前、术后1d以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ln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种术式的总手术时间、出血量随手术例数变化的趋势,并采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术后CT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分级进而评估置钉准确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机器人组总手术时间162.9±5.7min,出血量91.4±9.5mL,规划及置钉时间42.1±1.3min;徒手组总手术时间169.1±6.6min,出血量101.0±9.2mL,规划及置钉时间57.0±6.3min。机器人组共置入320枚螺钉,螺钉置钉准确率为97%(311/320);徒手组共置入320枚螺钉,螺钉置钉准确率为92%(295/320),且两组均无C、D级螺钉。两组总手术时间均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而减少,机器人组:[y=-5.894×ln(x)+183.891,R2=0.576,P<0.05],在2、3组间达到相对稳定;徒手组:[y=-4.424×ln(x)+184.221,R2=0.376,P<0.05],在3、4组之间达到相对稳定;两组出血量均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而减少,机器人组:[y=-9.480×ln(x)+125.361,R2=0.547,P<0.05],在2、3组之间达到相对稳定;徒手组:[y=-3.868×ln(x)+114.183,R2=0.148,P<0.05],在2、3组之间达到相对稳定。VAS评分,机器人组术后1d由术前6.9±1.1分降至2.4±0.9分(P<0.05),术后6个月降至1.1±0.4分(P<0.05);徒手组术后1d由术前7.0±0.9分降至2.4±0.9分(P<0.05),术后6个月降至1.4±0.6分(P<0.05)。ODI,机器人组术后1d由术前(59.5±7.1)%降至(20.0±4.1)%(P<0.05),术后6个月降至(10.8±3.0)%(P<0.05);徒手组术后1d由术前(57.7±6.9)%降至(19.6±4.6)%(P<0.05),术后6个月降至(11.3±3.4)%(P<0.05)。随访期间1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期间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相较于传统徒手置钉MIS-TLIF,RA-MIS-TLIF的螺钉置钉准确率更高,其学习曲线在大约20例时趋于平稳,学习曲线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经椎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孙佼 席红波 +2 位作者 陶梨清 潘茂圣 陈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61-064,共4页
探讨T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40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TLIF组和PLIF组各20例。对比手术参数(手术用时、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日数);比较术后1周、6月的VAS、ODI评分;对比术后1周、6月... 探讨T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40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TLIF组和PLIF组各20例。对比手术参数(手术用时、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日数);比较术后1周、6月的VAS、ODI评分;对比术后1周、6月的椎间高度、腰椎矢状Cobb角。结果 随访6-18个月(均13.6个月),TLIF组各手术参数较PLIF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TLIF组评分低于PLIF组(P<0.05);6月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高度、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确切,TLIF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经椎融合术 后路融合术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呼吸联合生物压力反馈仪对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融合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曹梅杰 徐淑华 +3 位作者 周摇锐 周贤娅 韩美玲 谢伦芳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究相对腹部按摩与三维呼吸锻炼,三维呼吸联合生物压力反馈仪预防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融合术(TLIF)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除常规护理干预外,A组给予腹部按摩法,B组给予三维呼吸训练,C组给予三维... 目的:探究相对腹部按摩与三维呼吸锻炼,三维呼吸联合生物压力反馈仪预防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融合术(TLIF)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除常规护理干预外,A组给予腹部按摩法,B组给予三维呼吸训练,C组给予三维呼吸联合生物压力反馈仪训练,比较3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前及术后3 d和5 d患者的便秘总积分差异,患者锻炼的依从性及护理成本。结果:C组患者便秘发生率(48.83%)低于A组(75.86%),P<0.05;C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A组,C组排便时间早于A、B组(P<0.05);相对B、A组,C组患者的依从性较高(P<0.05);C组相对B组的护理成本更低(P<0.05);3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与A组比较,C组术后3 d和5 d治疗的效果更好(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5 d治疗的效果更好(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 d和A、B组术后5 d症状更严重(P<0.05);与术后3 d比较,3组术后5 d症状更好(P<0.05)。结论:三维呼吸联合生物压力反馈仪锻炼可改善TLIF术后患者便秘症状、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及缩减护理成本的效果更加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呼吸 生物压力反馈仪 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腹部按摩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张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和腰背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玉辉 杜贵娟 +1 位作者 马虎升 马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2-116,122,共6页
目的探讨可扩张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S-TLIF)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腰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DLS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可扩张通道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S-TLIF)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腰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DL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可扩张通道系统下MISS-TLIF。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数、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背功能障碍程度,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估腰痛程度;拍摄脊柱全长侧位片或腰椎侧位X线片并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椎间隙高度(DH)、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PDH)、手术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ADH)等腰骶部矢状位平衡参数。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出现融合器位置不佳、切口感染、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RS、ODI、JO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NRS、ODI显著低于术前,JOA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NRS、ODI显著低于对照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T、LL、PI、SS、DH、ADH、P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PT、LL显著低于术前,DH、ADH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T、LL显著低于对照组,DH、AD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10/51)、5.13%(2/39);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可扩张通道系统下MISS-TLIF可显著缩短DLS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提高腰背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滑脱症 可扩张通道系统 微创经椎融合术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 腰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陈海岳 阿海 +2 位作者 李洪安 关炳瑜 王坤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滑...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滑脱伴DLSS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经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和对照组(51例,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经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管矢状径,以及术后随访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ODI、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椎管矢状径均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疼痛逐渐减轻,腰椎功能逐渐改善,末次随访时无疼痛与腰椎症状加重者,无需行翻修手术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1.96%)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双侧入路双侧减压,腰椎滑脱伴DLSS患者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对机体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退行性腰管狭窄 微创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双侧入路双侧减压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11
作者 邵旭宁 邵旭敏 赵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MIS-TLIF)的疗效。方法:选...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MIS-TLIF)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采用PELD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PELD组,采用MIS-TLIF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MIS-TLIF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状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Cobb角)、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腰椎状况[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结果:PELD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04%、5.88%均高于MIS-TLIF组的96.08%、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0.88 cm、80.62 h、85.62 mL、7.06 d均少于MIS-TLIF组1.59 cm、112.65 h、150.64 mL、10.65 d(P<0.05)。治疗后,MIS-TLIF组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分别为1.72 mm、31.62°均高于PELD组的1.52 mm、28.62°(P<0.05);MIS-TLIF组Cobb角为1.55°低于PELD组的2.05°(P<0.05)。治疗1、2周后,PELD组VAS评分分别为4.25分、2.13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4.66分、2.51分(P<0.05)。治疗3、6个月后,PELD组ODI评分分别为20.52分、7.56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22.41分、8.42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LD和MIS-TLIF治疗效果均较好,PELD手术指标、近期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优于MIS-TLIF术,而MIS-TLIF后期腰椎影像学指标优于PEL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盘切除术 微创经椎融合术 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中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小丽 佘莉君 +2 位作者 顾春松 齐晓兵 李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NEPM)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中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 目的探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NEPM)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中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做好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NEPM。所有手术由同一团队执行,术中监测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肌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度和冠状面Cobb角差值,以及MEP、SEP和肌电图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前后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度和冠状面Cobb角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前后胫后神经SEP波幅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前后平均功率频率、肌电图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PM能有效减少MIS-TLIF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建议在类似手术中广泛应用以提高神经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神经功能保护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行极外侧入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技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梁家铭 朱彪 +1 位作者 朱承跃 张伟 《广西医学》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辅助下行极外侧入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技术(Ex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在UBE辅助下行ExTLIF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过程及...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辅助下行极外侧入路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技术(Ex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在UBE辅助下行ExTLIF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45(184.7±34.4)min,手术估计出血量105.0~210.5(157.8±36.5)mL,1例患者术后踇背伸肌力一过性下降。术后随访6~18(11.1±4.4)个月。术后1个月,7例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从术前的(6.6±0.9)分降至(1.6±0.5)分,下肢疼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0±0.8)分降至(1.1±1.0)分;3例患者下肢仍有麻木感。术后6个月,1例患者足部麻木感较术前明显减轻但仍稍有麻木,余2例患者麻木感缓解,出现踇背伸肌力下降的患者肌力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再次手术或术后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UBE下行Ex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手术 复发性腰盘突出 单侧双通道内镜 极外侧入路经椎融合技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耀华 杨建平 +2 位作者 赵洪 翟羽 黎俊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开放组发生术后切口浅表软组织感染1例,疑似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微创组出现术后短暂性神经症状2例。3组术后6个月、24个月JOA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24个月融合率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3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感小、并发症少,采用经皮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融合率、疗效优良率与开放手术一致,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微创 退行性滑脱 经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观察
15
作者 陶瑜晶 叶丙霖 +6 位作者 桑廷瑞 陈伟国 赵恒 张万乾 谢芋涛 任毅 杨建霞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BE-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采用机器人辅助下UBE-TLIF手术治疗LSS患者32例;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其中男15例,...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BE-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采用机器人辅助下UBE-TLIF手术治疗LSS患者32例;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其中男15例,女17例,责任阶段为L_(2-3)患者7例,L_(3-4)患者6例,L_(4-5)患者10例,L_(5)-S_(1)患者9例,平均病程(39.24±12.15)个月,平均年龄(63.00±7.21)岁。对手术时长、患者下地活动起始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况予以记录。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来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60~220)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 mL;术后下床时间6~48 h,中位时间27 h。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硬膜撕裂、神经血管损伤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均未出现。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为6个月。术后3 d、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改良ODI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评分评价:优17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3.7%。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复发。结论采用UBE-TLIF具有手术操作灵活、视野清晰、术中探查范围广、创伤小的优点,可有效进行椎管减压,是治疗LSS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融合术 管狭窄症 脊柱微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16
作者 曹峻峻 史明 +3 位作者 韦杨飞 黄琼燕 李松 朱洪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9期104-107,共4页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膜后间隙进入椎间隙进行腰椎融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本文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发展概况,探讨其与多种内固定方式的联合应用及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斜外侧腰融合术 内固定术 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荟萃分析
17
作者 王思敏 郭天赐 +4 位作者 杨家麟 刘佳进 麻志廷 崔航 刘爱峰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有关超声骨刀辅助PLIF治疗LSS的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数据核对及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涉及1069例患者,试验组559例,对照组510例;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器械组相比,超声骨刀组能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0.41,95%CI(-0.60,-0.23),P<0.00001]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MD=-1.50,95%CI(-2.31,-0.69),P=0.0003],降低术中出血量[MD=-60.05,95%CI(-72.51,-47.59),P<0.00001]和并发症发生率[RR=0.29,95%CI(0.16,0.52),P<0.0001],缩短椎板切除时间[MD=-1.51,95%CI(-2.48,-0.54),P=0.002]。结论超声骨刀辅助PLIF手术在降低VAS、ODI、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椎板切除时间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后路融合术 管狭窄症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俊峰 汤宇 +4 位作者 常献 张超 郑文杰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治疗的2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4~77岁(58.3±8.4岁);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不稳伴神经根管狭窄症10例;L3/43例,L4/523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和CT片上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9±6.6min,术中出血量41.0±12.6mL,术后引流量38.1±9.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9d,无硬膜外血肿、感染或肌肉麻痹瘫痪等并发症。随访17.7±4.2个月,术前和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85±0.67分、2.15±0.54分、1.12±0.33分、0.54±0.51分,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分别为(47.38±6.66)%、(11.73±6.73)%、(6.58±6.51)%,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随着术后时间推移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前缘10.95±1.24mm、后缘9.45±1.13mm)、腰椎前凸角(47.38°±4.56°)和手术节段前凸角(8.62°±1.92°)均较术前(前缘8.85±1.00mm、后缘6.78±1.07mm、43.81°±4.85°、6.62°±2.02°)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严格适应证选择的病例,MP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改良经经椎融合术 微创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帕肽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苏嘉 刘嘉颖 +3 位作者 何风春 李锶宛 陈树燕 裴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行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LIF)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佛山市健翔骨伤医院行经后方椎间孔入路Endo-LIF(Endo-P/TLIF)手术...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行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LIF)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佛山市健翔骨伤医院行经后方椎间孔入路Endo-LIF(Endo-P/TLIF)手术的6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中30例在术后给予维生素D+钙剂+依降钙素治疗3个月,纳入对照组(男6例,女24例,年龄67.0±6.6岁;单节段12例,双节段18例);30例在术后给予特立帕肽+依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治疗3个月,纳入观察组(男7例,女23例,年龄66.0±5.9岁,单节段10例,双节段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骨密度T值和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全身骨代谢指标[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BGP)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治疗后3个月时椎间融合情况,治疗后6个月时的骨密度T值。应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ODI、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性降低,同时间点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P1NP、β-CTX、BGP和2,5(OH)VitD较治疗前均显著性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BGP和2,5(OH)VitD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P1NP、β-CTX、BGP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时间点2,5(OH)Vit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椎间融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96.66%vs 80.00%,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T值显著性高于对照组(-2.76±0.37 vs-3.06±0.42,P<0.05)。结论:特立帕肽联合依降钙素能更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行Endo-P/TLIF术后的临床症状、骨密度T值和全身骨代谢指标,提高早期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特立帕肽 依降钙素 内镜下腰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双通道内镜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卢春闻 王辉 +3 位作者 吴宏日 杜诗尧 王振伟 许天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目的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UBE-TLIF)及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DL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DLS-LSS患... 目的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UBE-TLIF)及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DL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DLS-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接受术式分为UBE-TLIF组(46例)和PLIF组(39例)。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数据、影像学参数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术前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156.42±26.65)min vs(141.36±21.46)min,P=0.006],术中出血量少于PLIF组[(170.15±10.87)mL vs(203.15±15.67)mL,P<0.001],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6.73±2.42)d vs(9.61±2.56)d,P<0.001]。UBE-TLIF组的腰椎前凸角及节段角在术后3个月[(42.52±8.57)°vs(46.61±7.31)°、(10.93±2.59)°vs(12.16±3.05)°]及末次随访时[(41.35±7.46)°vs(44.62±6.42)°、(10.65±2.43)°vs(11.87±2.53)°]均小于PLIF组(均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低于PLIF组[34.78%(16/46)vs 58.97%(23/39),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8%(43/46)vs 94.87%(37/39),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PLIF组[(2.43±0.92)分vs(3.12±1.03)分、(26.81±9.14)分vs(33.35±8.76)分,均P<0.01],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BE-TLIF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融合率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DLS-LS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滑脱 管狭窄症 单边双通道内镜 后路腰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