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攻毒剂量对评估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文军 曾显营 +4 位作者 臧金凯 吴姣姣 白洁 陈化兰 田国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为了解不同攻毒剂量对评估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禽流感病毒(AIV)CK/Hu N/174/08和CK/Hu B/S4196/09株制备成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采血检测血凝抑制(HI)抗体,免疫后3周时分别采用这两株亲本病毒经鼻腔途... 为了解不同攻毒剂量对评估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禽流感病毒(AIV)CK/Hu N/174/08和CK/Hu B/S4196/09株制备成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采血检测血凝抑制(HI)抗体,免疫后3周时分别采用这两株亲本病毒经鼻腔途径攻毒。HI抗体测定结果显示:两株疫苗免疫21 d时,平均HI抗体滴度均可达10 log2以上,表明这两株病毒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测定每0.1 mL CK/Hu N/174/08株病毒EID_(50)和CID_(50)分别为10^(-9.25)和10^(-3.88),CK/Hu B/S4196/09株为10^(-8.68)和10^(-5.38)。分别以10~6 EID_(50)、10 CID_(50)及10~2 CID_(50)剂量攻毒,CK/Hu N/174/08株和CK/Hu B/S4196/09株疫苗对亲本病毒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0、100%和80%与60%和0,表明依据EID_(50)和CID_(50)攻毒,CK/Hu N/174/08株疫苗可以得出免疫保护效果一致的结论,而CK/Hu B/S4196/09株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一致。本研究表明,EID_(50)和CID_(50)均可以作为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剂量的参考依据,但以CID_(50)为依据更可靠;10 CID_(50)是最佳的攻毒剂量。本研究为科学评价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攻毒保护效果提供了依据,对于研制疫苗时选择种毒株以及临床上选用有效疫苗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毒剂量 H9亚型禽流感疫苗 免疫效果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攻毒剂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俊平 杨惠萍 +2 位作者 蒋凤英 倪建平 李春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对低抗体鸽有致死作用,最小致死量为102.5 ELD50。因此,为了确保攻毒效果,在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中规定:以1 000倍的最小致死量(即105.5 ELD50)作为疫苗免疫效力检验的攻毒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I型 川沙株 攻毒剂量
原文传递
人工诱发鸡新城疫的攻毒条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秀红 祁克宗 +1 位作者 朱良强 潘鑫 《家禽科学》 2005年第8期10-12,共3页
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口鼻接种组、皮下接种组、肌肉接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稀释度的NDV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结果不同攻毒途径的致病性有差异,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 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口鼻接种组、皮下接种组、肌肉接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稀释度的NDV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结果不同攻毒途径的致病性有差异,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最大,皮下注射次之,肌肉注射量最小。本文对造成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人工诱发新城疫,建议采用注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新城疫 人工发病 攻毒剂量 毒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YL株分离鉴定及仔猪感染试验
4
作者 苏红萍 沈娜 +8 位作者 麻文静 陈瑞 肖普辉 武永杰 赵光明 杨文欢 吴艳 张磊 冯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从腹泻仔猪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地方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对陕西某养殖场采集有腹泻症状3~5日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经RT-PCR检测为PEDV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 从腹泻仔猪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地方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对陕西某养殖场采集有腹泻症状3~5日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经RT-PCR检测为PEDV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PEDV毒株(命名为YL株)。将分离的PEDV病毒液以不同滴度口服接种健康仔猪,2.0 mL/头,发现10^(5.5)TCID_(50)/mL剂量组接种1日后,100%(3/3)试验猪出现腹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 鉴定 最小攻毒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种途径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秀红 祁克宗 +1 位作者 张丽霞 潘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选择适宜的攻毒剂量和攻毒途径,诱发淮南麻黄鸡大肠杆菌病。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经滴口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接种,用不同稀释度的大肠杆菌O1、O2、O78混合菌悬液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同时设定空... 选择适宜的攻毒剂量和攻毒途径,诱发淮南麻黄鸡大肠杆菌病。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经滴口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接种,用不同稀释度的大肠杆菌O1、O2、O78混合菌悬液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同时设定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不同攻毒途径对致病性有明显影响,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肌肉注射所需的剂量较小,皮下注射所需的剂量较大,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更大且不易成功。还对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大肠杆菌病 人工发病 攻毒剂量 毒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谢菲 郝满良 +1 位作者 王慎行 王蔚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为建立人工模拟自然感染途径诱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理模型,本试验采用80日龄京粉鸡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又设10^-4、10^-5、10^-63个不同稀释度的剂量组,每组20只,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经口腔滴注到鸡喉气管内进行攻毒... 为建立人工模拟自然感染途径诱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理模型,本试验采用80日龄京粉鸡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又设10^-4、10^-5、10^-63个不同稀释度的剂量组,每组20只,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经口腔滴注到鸡喉气管内进行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0^-4攻毒剂量组发病时间为1^-8 d,发病率100%,死亡率10%;10^-5攻毒剂量组发病时间为2^-8 d,发病率100%,死亡率5%;10^-6攻毒剂量组发病时间为4^-9 d,发病率90%,死亡率0%。各组鸡均表现张口呼吸,咳出带血黏液的临床症状,剖检后均可见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其中10^-5组比较典型。10^-5组经喉气管内滴注可以引起鸡100%发病,潜伏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并且与自然感染基本一致,可用作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人工发病 攻毒剂量 毒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鼠检测鸡霍乱G190E_(40)疫苗的效力试验
7
作者 姜力 张颖 +1 位作者 谭国华 高凤云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检测鸡霍乱G190E40疫苗,以该苗的不同剂量接种小鼠,测出其最小免疫量和安全性。并以同法对鸡进行平行试验。之后分别以C48—1强毒的最小致死量攻击。比较此法对两种动物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用小鼠替代鸡检测鸡霍乱苗... 为检测鸡霍乱G190E40疫苗,以该苗的不同剂量接种小鼠,测出其最小免疫量和安全性。并以同法对鸡进行平行试验。之后分别以C48—1强毒的最小致死量攻击。比较此法对两种动物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用小鼠替代鸡检测鸡霍乱苗,即安全,又可降低检测成本,因此本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免疫剂 攻毒剂量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PD_(50)效检试验
8
作者 郎洪武 王乐元 +6 位作者 张永光 王超英 吕红 袁新宇 王家福 魏学峰 李玉和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厂分别按 5 0 0ID50 、1 0 0 0I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各进行 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Ⅰ )的PD50效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厂分别按 5 0 0ID50 、1 0 0 0I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各进行 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Ⅰ )的PD50效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2批疫苗达到了 3PD50 ,1 0 0 0ID50 攻毒剂量组有 1批疫苗达到了 3PD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O型灭活疫苗 PD50效检试验 攻毒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