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欣 盛丽娜 +8 位作者 杨建成 章学恒 张金泉 冒立军 吴波 赵贺 阮爽 王嘉琛 王科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5,共8页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HFRS)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开展放射性次级物理研究的重要装置。HFRS是飞行时间型(PF)碎片分离器,具有大磁刚度、大接受度、大孔径磁铁以及高动量分辨的特点。HFRS采用Bρ-ΔE-Bρ方法纯化弹核碎裂或裂...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HFRS)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开展放射性次级物理研究的重要装置。HFRS是飞行时间型(PF)碎片分离器,具有大磁刚度、大接受度、大孔径磁铁以及高动量分辨的特点。HFRS采用Bρ-ΔE-Bρ方法纯化弹核碎裂或裂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是开展高精度储存环内实验及环外实验研究的重要工具。主要介绍HFRS分离纯化奇异核的能力,采用MOCADI程序模拟单降能器与双降能器下典型弹核碎裂反应和裂变反应中粒子的鉴别和纯化。模拟结果表明:HFRS具有很好的消色散和聚焦特性,对于弹核碎裂反应中轻核的分离采用单降能器系统即可得到很好的纯化效果;而弹核碎裂反应中重核的分离则需采用双降能器系统才可得到很好的纯化效果;对于裂变反应,由于裂变反应的能散较大,则在采用双降能器系统时也仅仅能得到一定的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分离器 弹核碎裂反应 裂变反应 降能器 纯化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的压力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嘉琛 李朋 +3 位作者 杨建成 柴振 蒙峻 吴波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0-744,共5页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中,连接增强器和高精度环形谱仪的束流输运线,用于传输重离子束流以及放射性次级束流。为了满足束流传输的要求,并维持相连增强器和高精度环形谱仪的极高真空,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中,连接增强器和高精度环形谱仪的束流输运线,用于传输重离子束流以及放射性次级束流。为了满足束流传输的要求,并维持相连增强器和高精度环形谱仪的极高真空,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的平均压强应低于5×10^(-7)Pa。因此,需要验证真空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设计方案能否满足要求的压强范围。通过现有的同步储存环CSRm中的真空计监测数据以及软件BOLIDE的模拟结果对比,对真空压力计算软件VAKTRAK的使用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采用VAKTRAK模拟计算不同真空参数下(流导、出气率以及泵速)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的压力分布。根据计算结果,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的平均压强可以达到1.79×10-7Pa(H2),满足物理实验和工程设计的要求。通过模拟计算结果,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真空系统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得到验证,系统设计的真空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压力分布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超高真空系统
原文传递
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数据获取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华根 孙志宇 +7 位作者 徐瑚珊 詹文龙 肖国青 郭忠言 肖志刚 张雪荧 黄天衡 余玉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46,共4页
为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实验需求升级改造1套基于PC-Linux的数据获取系统。系统采用PCI-CAMAC总线标准,CAMAC插件与计算机间的通讯通过CC32机箱控制器和PCIADA卡来实现。数据在线分析程序可直接连接CERN的PAW/ROOT分析平台。经... 为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实验需求升级改造1套基于PC-Linux的数据获取系统。系统采用PCI-CAMAC总线标准,CAMAC插件与计算机间的通讯通过CC32机箱控制器和PCIADA卡来实现。数据在线分析程序可直接连接CERN的PAW/ROOT分析平台。经多次实验检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最大数据获取速率达到了930 K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数据获取系统 PCI-CAMAC 共享内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的改进与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11 位作者 肖国青 徐瑚珊 孙志宇 李加兴 王猛 陈志强 毛瑞士 王武生 白洁 胡正国 陈立新 李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投入运行以来的若干改进和发展。改进后的RIBLL的整体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RIBLL分析放射性次级束流(RIB)的能力和精度,并使得RIBLL运行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
关键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性能 精度 运行 磁铁电源 二次曲面形降能器 平行板雪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在RIBLL束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志宇 詹文龙 +8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江山红 李加兴 王金川 孟祥伟 张万生 秦礼军 王全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2-487,共6页
介绍了BCF-12光纤的特性,着重描述了以BCF—12光纤为主体,用光电倍增管读出的束流诊断元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装置RIBLL上的应用。
关键词 光纤 束流诊断 放射性核素 次级 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R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明涛 杨晓东 +1 位作者 夏佳文 詹文龙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兴建中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是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中连接主环和实验环的束运线的主要部分 .描述它的结构、离子光学 ,以及二。
关键词 离子光学 高阶像差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物理设计 重离子冷却储存环 CSR
原文传递
RIBLL中粒子鉴别探测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加兴 詹文龙 +9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孙志宇 江山红 孟祥伟 王金川 宁振江 王全进 王猛 王建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描述了RIBLL上使用的飞行时间探测器、ΔE探测器和能量探测器。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反应产物的飞行时间、ΔE和能量 ,从而达到粒子鉴别的目的。并对在RIBLL上实际调束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粒子鉴别探测器 飞行时间探测器 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 ΔE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SOL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鹰俊 崔保群 +4 位作者 晏明芳 马瑞刚 陈立华 唐兵 黄青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共4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离子束用于天体物理、核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 V、束流强度在10~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离子束用于天体物理、核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 V、束流强度在10~4~10^(11)Particle/s放射性离子束(RIB)的种类。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组成及调试结果。该装置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核素的积累、转运和能谱测量。该装置已经用于"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的在线调试,通过在线获取的射线能谱确认了产生的38K+放射性同位素并给出放射性束流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束流诊断 放射性离子束
原文传递
两种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11 位作者 肖国青 徐瑚珊 王猛 毛瑞士 胡正国 孙志宇 陈志强 陈立新 李琛 白洁 张金霞 李存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设计研制了两种结构双维位置灵敏低压气体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用 3组分α粒子辐照 ,传统结构的PPAC ,对于 70 0Pa异丁烷和C3F8工作气体 ,分别得到 0 76mm(FWHM )和 0 64mm(FWHM)的... 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设计研制了两种结构双维位置灵敏低压气体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用 3组分α粒子辐照 ,传统结构的PPAC ,对于 70 0Pa异丁烷和C3F8工作气体 ,分别得到 0 76mm(FWHM )和 0 64mm(FWHM)的位置分辨 ,探测效率为 99 1 %。新的多级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MPPAC) ,对 65 0Pa异丁烷工作气体 ,测得 0 5 8mm (FWHM )的位置分辨、99 2 %探测效率和色散远好于± 0 2mm的位置线性。MPPAC增益较传统PPAC高 ,C3F8较异丁烷阻止本领强 ,适合探测较轻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PPAC 重离子加速器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探测器的在束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启 肖国青 +11 位作者 王建松 杨彦云 高辉 徐瑚珊 郭忠言 胡正国 余玉洪 章学恒 黄天衡 黄美容 岳珂 张亚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利用70 AMeV26Mg初级束流及其产生的次级束流,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终端测试了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探测器(LASFA)探测单元的时间分辨和位置分辨能力。利用70 AMeV26Mg初级束流测试得到的时间分辨约为128 ps,对应的... 利用70 AMeV26Mg初级束流及其产生的次级束流,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终端测试了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探测器(LASFA)探测单元的时间分辨和位置分辨能力。利用70 AMeV26Mg初级束流测试得到的时间分辨约为128 ps,对应的位置分辨约为10 mm;利用次级束流测试得到的时间分辨约为158 ps,对应的位置分辨约为13 mm,具有很好的时间分辨和空间角分辨能力。结合RIBLL的ΔESi探测器,给出了ΔESi-TOF二维谱,并将测试结果与RIBLL的粒子鉴别系统进行详细比较。结果表明,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作为轻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终止探测器,性能优于RIBLL上采用的时间拾取探测器,可更清楚地鉴别次级束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闪烁光纤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位置分辨 时间分辨 T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帆 游海波 +4 位作者 郑涛 范凤英 聂鹏煊 李奇特 叶沿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对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中使用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此望远镜阵列主要用于靶后反应产物的探测及粒子鉴别。探测器阵列由9组望远镜组成,其中包括了硅微条、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D)、大面积硅探测器(SSD)和CsI探测器单元... 对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中使用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此望远镜阵列主要用于靶后反应产物的探测及粒子鉴别。探测器阵列由9组望远镜组成,其中包括了硅微条、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D)、大面积硅探测器(SSD)和CsI探测器单元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探测器。用241Amα源对组成望远镜的各探测器进行了测试和优化,且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了在束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具有较好的能量分辨、高的角分辨及粒子鉴别能力,可满足通过碎裂反应来研究16C等原子核的集团结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阵列 16C 集团结构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Efficiency in Cell Killing at Penetration Depths around Bragg Peak of a Radioactive 9C-ion Beam
12
作者 Y. Furusawa M. Kanazawa +4 位作者 T. Kanai A. Kitagawa M. Aoki E. Urakabe S. Sato 《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年报:英文版》 2004年第1期84-85,共2页
A β-delayed particle decay beam like 9C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double irradiation source, i.e. the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itself and the delayed low-energy particles emitted internally. A radioactive 9C-ion beam, ... A β-delayed particle decay beam like 9C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double irradiation source, i.e. the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itself and the delayed low-energy particles emitted internally. A radioactive 9C-ion beam, therefore, is considered to be very useful in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radioactive 9C-ion beams in cancer therapy, radiobiological experiments using a 9C beam supplied by the secondary beam line (SBL) at the Heavy Ion Medical Accelerator in Chiba (HIMAC), Japan were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离子束 穿透深度 布拉格 次级束流线 峰值 杀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ing Velocity Separator with Alpha Source
13
作者 Huang Tianheng,Zheng Chuan, Zhang Xueheng Yuan Xiaohua, Sun Zhiyu and Xu Hushan 《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年报:英文版》 2005年第1期39-39,共1页
A velocity separator has been install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IBLL) aiming to the experiment of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It consists of 2 quadruple triplets and a perpendic... A velocity separator has been install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in Lanzhou (RIBLL) aiming to the experiment of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It consists of 2 quadruple triplets and a perpendicular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acting as a Wien filter. The total length of of the separator is 5. 1 m, and the designed maximum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re 15 kV/cm and 5 k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速度 分离器 阿尔法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熔合蒸发反应 RIBLL 维也纳 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BLL束流诊断的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11 位作者 詹文龙 徐瑚珊 孙志宇 李加兴 王猛 陈志强 毛瑞士 王武生 白洁 胡正国 陈立新 李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描述了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束流诊断技术的新发展 ,它包括初级束流在线监测研制的非拦截式法拉第筒 ,监测低强度初级束流的塑料闪烁探测器 ,测量放射性次级束流剖面的大面积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室等 .这些新研制的束流诊断... 描述了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束流诊断技术的新发展 ,它包括初级束流在线监测研制的非拦截式法拉第筒 ,监测低强度初级束流的塑料闪烁探测器 ,测量放射性次级束流剖面的大面积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室等 .这些新研制的束流诊断装置的运用 ,明显提高了设置、调整、确定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运行参数的速度和准确性 ,改善了放射性次级束流纯度和质量 ,并使得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的运行更简洁、迅速和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BLL 束流诊断 塑料闪烁探测器 非拦截法拉第筒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原文传递
RIBLL上的β^+缓发粒子发射的在束测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志刚 王宏伟 +15 位作者 吴和宇 柳永英 靳根明 张保国 李祖玉 段利敏 魏志勇 王素芳 卢朝晖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陈克良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398,共5页
报道了在新建成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完成的2 0 Na的 β+缓发α粒子发射2 0 Na—→β+   2 0 Ne →16 O +α的在束测量 .通过飞行时间和能损符合的方法实现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 .在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 报道了在新建成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完成的2 0 Na的 β+缓发α粒子发射2 0 Na—→β+   2 0 Ne →16 O +α的在束测量 .通过飞行时间和能损符合的方法实现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 .在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缓发粒子的记录 .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记数器实现2 0 Na缓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量 .实验测量到2 0 Ne几个低能共振能级的衰变能量分别为 2 69,3 0 9,4 74 ,5 54MeV ,相对强度分别为 1 0 0 ,4 1 5,1 1 0 ,1 5 2 0 .测量到2 0 Na的β+缓发α衰变的半衰期为 (4 59± 7)ms,与现有的核数据基本上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α衰变 共振能级 半衰期 在束测量 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原文传递
^(20)Na的β^+延发α粒子测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宏伟 吴和宇 +15 位作者 靳根明 张保国 肖志刚 段利敏 魏志勇 李祖玉 卢朝晖 柳永英 陈克良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王素芳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1-735,共5页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 0 Na束流 ,通过2 0 Na β+2 0 Ne →16 O+α过程 ,测量了2 0 Na的衰变半衰期T1/2 及衰变α粒子能谱 .结果表明 ,除了Ed≥ 2 .688MeV的 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 ,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 为 0 ...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 0 Na束流 ,通过2 0 Na β+2 0 Ne →16 O+α过程 ,测量了2 0 Na的衰变半衰期T1/2 及衰变α粒子能谱 .结果表明 ,除了Ed≥ 2 .688MeV的 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 ,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 为 0 .890和 1 .0 54MeV ,1 .991MeV ,2 .4 2 4和 2 .4 57MeV的2 0 Ne低激发能级的 3条α谱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束流 β^+延发α衰变 激发能级 半衰期 天体核反应 放射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