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糊精材料在放射性离子吸附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文涛 袁中伟 +2 位作者 呼逸夫 张烨 晏太红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7-369,共13页
随着核能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核工业产生的放射性废液的妥善处理已成为制约核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环糊精是一类由吡喃葡萄糖单元构成的环状寡糖,其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独特分子结构,在放射性离子吸附分离领域具有良... 随着核能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核工业产生的放射性废液的妥善处理已成为制约核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环糊精是一类由吡喃葡萄糖单元构成的环状寡糖,其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独特分子结构,在放射性离子吸附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环糊精分子含有大量羟基,易溶于水,一般先将其“固化”形成难溶固体后再用作吸附材料。按“固化”方式不同,可分为负载环糊精型吸附材料、环糊精聚合物吸附材料和环糊精包合物吸附材料。分类综述了3种环糊精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在放射性离子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环糊精材料对放射性元素的吸附机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吸附材料 放射性离子 固化 负载 环糊精聚合物 包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离子束的产生和加速
2
作者 秦久昌 姜永良 +7 位作者 游曲波 白希祥 柳卫平 陈泉 郭刚 何明 姜山 许谨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25-729,共5页
研制了一条次级放射性束流线 ,产生放射性核束11C ,17F ,7Be,13N ,6 He。利用所获的放射性核束7Be,成功地完成了7Be(d ,n) 8B反应的角分布测量。采取离线方法产生和加速了放射性核束6 4Cu ,在实验靶上获 1.2× 10 5ions·s- 1(8... 研制了一条次级放射性束流线 ,产生放射性核束11C ,17F ,7Be,13N ,6 He。利用所获的放射性核束7Be,成功地完成了7Be(d ,n) 8B反应的角分布测量。采取离线方法产生和加速了放射性核束6 4Cu ,在实验靶上获 1.2× 10 5ions·s- 1(80MeV) ,完成了6 4Cu库仑激发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离子 加速 放射性核束 离线法 在线法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放射性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魏伟 夏炎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2-200,共9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核能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污染排放的特点而受到青睐。然而,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其安全有效的处置仍是这一领域的重要问题。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核能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污染排放的特点而受到青睐。然而,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其安全有效的处置仍是这一领域的重要问题。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分子基材料,由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自组装而成的具有周期性的网格结构。MOFs材料具有许多优于传统多孔材料的特性,使得MOFs材料在对放射性离子的吸附与检测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OFs材料功能化修饰的策略,以及基于MOFs对放射性离子的吸附和传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放射性离子 功能化 荧光传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离子束^(9)C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卫增泉 李强 +6 位作者 A.Kitagawa T.Kanai M.Kanazawa Y.Furusawa E.Urakabe 颉红梅 周光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6-421,共6页
首先介绍了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及当前的技术进步, 着重讨论了放射性离子束(RIB)在肿瘤治疗上增添的优势, 详细叙述了在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NIRS)重离子医用加速器(HIMAC)上旨在肿瘤治疗的放射性离子束 C 的实验研究, 包括束流产生... 首先介绍了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及当前的技术进步, 着重讨论了放射性离子束(RIB)在肿瘤治疗上增添的优势, 详细叙述了在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NIRS)重离子医用加速器(HIMAC)上旨在肿瘤治疗的放射性离子束 C 的实验研究, 包括束流产生、参数优化、深度物理剂量分布、细胞辐照后的存 9活效应以及 C 和 C 束的相对生物效率(RBE)比较. 最终结果: 在40 mm 厚铍靶、10 mm 厚铝降能器、 9 125%动量接收度时, 采用 430 MeV/u、1.8×109 粒子/s 的初试束 C, 得到的 C 束的产生率为 9.07×10?6, 12 9纯度为 82.88%, 采用点扫描技术时, 在直径为 10 mm 的中心面积内, 可获得均匀度为 89.6%的辐照场,这时在入口处的剂量率为0.5Gy/h. 在Bragg峰附近范围内的细胞存活实验中, C束的平均RBE为5.28, 9而 C 束的平均 RBE 为 2.93, C 束的 RBE 要比 C 束的高1.8 倍, 这显示 C 束在 Bragg 峰附近范围内, 12 9 12 9对细胞的杀伤力要比 C 强, 在肿瘤治疗上会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放射性离子 肿瘤 治疗方法 细胞 存活效应
原文传递
放射性废树脂中^(90)Sr与^(137)Cs和^(134)Cs的比例相关性
5
作者 杨静远 姚晓琦 +2 位作者 叶沥 靳海睿 王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5,共4页
难测核素^(90)Sr易沉积在人体骨骼中,并对人体产生长期高能量β射线内照射损伤。高能β射线来自于^(90)Sr本身及其子体^(90)Y。核电厂废离子交换树脂放射性剂量和产量均较大,更需重点监测。评估易测核素^(137)Cs和^(134)Cs对^(90)Sr比... 难测核素^(90)Sr易沉积在人体骨骼中,并对人体产生长期高能量β射线内照射损伤。高能β射线来自于^(90)Sr本身及其子体^(90)Y。核电厂废离子交换树脂放射性剂量和产量均较大,更需重点监测。评估易测核素^(137)Cs和^(134)Cs对^(90)Sr比例因子相关度,以确定优选方案。通过对5个来源于不同机组的放射性废树脂样品分别进行灰化、碱熔,再酸浸的方式对废树脂吸附的放射性离子进行提取,对每个样品的^(90)Sr/^(137)Cs与^(90)Sr/^(134)Cs活度浓度比例进行分析并计算方差以衡量稳定性。结果表明:^(137)Cs对^(90)Sr有更好的相关度,可作为比例因子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耀中 叶裕才 +1 位作者 云桂春 张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5-230,252,共7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 ASC特种水泥 ,研究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水泥固化技术。实验得到的最佳配方为 10 0 0 g水泥 + 5 0 0 g树脂 + 35 0~ 4 0 0 m L水 ,据此配方获得的固化体包容量为 4 2 %~4 8% ,其 2 8d抗压强度为 2 0± 2 ...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 ASC特种水泥 ,研究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水泥固化技术。实验得到的最佳配方为 10 0 0 g水泥 + 5 0 0 g树脂 + 35 0~ 4 0 0 m L水 ,据此配方获得的固化体包容量为 4 2 %~4 8% ,其 2 8d抗压强度为 2 0± 2 MPa。第 4 2 d13 7Cs、90 Sr和60 Co的浸出率分别为 :7.92× 10 -5、5 .7× 10 -6和 1.19× 10 -8cm/ d。结果表明 ,该种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ASC特种水泥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重离子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袁世斌 卫增泉 《甘肃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9-33,共5页
应用放射性重离子注入活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然后采用放射自显影、放射性测量和分子操作等研究技术 ,可对重离子注入质量沉积效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应用 放射性离子 生物学效应 质量沉积效应 放射性药物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对有毒及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松裕 雷剑泉 黄舜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用非均一法碱处理制得脱乙酰度75%的甲壳素,对有毒及放射性金属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d^(2+)、Pb^(2+)、U^(6+)、Th^(4+)的吸附率与介质pH有关。在pH=3—5时,吸附率较低;在pH≥7时,除Pb^(2+)的吸附率略低外,其... 用非均一法碱处理制得脱乙酰度75%的甲壳素,对有毒及放射性金属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d^(2+)、Pb^(2+)、U^(6+)、Th^(4+)的吸附率与介质pH有关。在pH=3—5时,吸附率较低;在pH≥7时,除Pb^(2+)的吸附率略低外,其余三种离子的吸附率均达90%以上,因此在此条件下用非均一法制得的甲壳素富集、分离有毒及放射性金属离子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用于上述离子的废水处理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放射性金属离子 富集 分离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氧化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江博 王烈林 +2 位作者 谢华 冯志强 曾阳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1期45-52,I0003,共9页
本文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湿法氧化处理方法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主要对酸煮解法、蒸汽重整工艺、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及芬顿湿法氧化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业应用情况,同时结合各个方... 本文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湿法氧化处理方法的反应机理、工艺特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主要对酸煮解法、蒸汽重整工艺、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及芬顿湿法氧化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业应用情况,同时结合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后处理难易程度,考虑到核安全及经济性,认为芬顿湿法氧化法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是较为可行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酸煮解 芬顿湿法氧化 蒸汽重整 超临界水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凹凸棒石复合材料高效吸附放射性碘离子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祥坤 刘坤 +5 位作者 李志鹏 赵雨露 沈锦优 茆平 孙爱武 蒋金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6-864,共9页
放射性碘是核裂变必然产物。为解决现有铜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低、铜利用率低、易脱附等不足,基于凹凸棒石的廉价易得、可交换阳离子富足和层间结构等特性,采用浸渍–还原法将单质Cu负载于凹凸棒石结构中,制备得到Cu/凹凸棒石复合材料,... 放射性碘是核裂变必然产物。为解决现有铜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低、铜利用率低、易脱附等不足,基于凹凸棒石的廉价易得、可交换阳离子富足和层间结构等特性,采用浸渍–还原法将单质Cu负载于凹凸棒石结构中,制备得到Cu/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样品对液相碘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Cu/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约有7.5%掺杂量的纳米铜颗粒负载于凹凸棒石层间结构中。与传统铜基吸附剂相比,该材料具有高达116.1 mg/g的碘离子吸附量以及72%铜利用率;并且可在中性、弱酸性以及SO_(4)^(2–)、NO_(3)^(–)、Na^(+)、Mg^(+)等干扰离子共存的环境下使用。此外,得益于铜负载凹凸棒石结构内,该复合材料展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且吸附后产物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放射性离子 脱附率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树脂氧化分解处理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娟 李全伟 《同位素》 CAS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简要介绍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废树脂)的来源、特点和传统处理方法。概述国内废树脂氧化分解处理技术及其进展,重点论述湿法氧化分解的工艺原理、反应机理以及工艺流程的发展现状。分析评述废树脂分解液水泥固化技术研究的... 简要介绍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废树脂)的来源、特点和传统处理方法。概述国内废树脂氧化分解处理技术及其进展,重点论述湿法氧化分解的工艺原理、反应机理以及工艺流程的发展现状。分析评述废树脂分解液水泥固化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湿法氧化分解工艺 分解液水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与康惠尔银离子敷料联合应用鼻咽癌放疗致Ⅲ度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菊花 朱艳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Ⅲ度放射性皮炎护理采用呋喃西林湿敷30min予生理盐水清洗后使用银离子敷料,了解能否减轻患者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皮炎愈合时间。方法:将65例发生鼻咽癌放疗致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Ⅲ度放射性皮炎护理采用呋喃西林湿敷30min予生理盐水清洗后使用银离子敷料,了解能否减轻患者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皮炎愈合时间。方法:将65例发生鼻咽癌放疗致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喷射金因肽,实验组采用0.02%呋喃西林湿敷30min后予生理盐水清洗,用纱布抹干后内敷银离子外覆盖透明贴。结果:实验组皮炎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结论:采用呋喃西林湿敷后生理盐水清洗,用纱布抹干后内银离子外覆盖透明贴,大大缩短了皮炎的愈合时间,使患者能尽快完成治疗,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西林 离子放射性皮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碳量子点荧光传感器检测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琰 贺李琼 +2 位作者 李乐 廖力夫 肖锡林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8-98,共11页
碳量子点具有优良的荧光特性、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毒性低、性能稳定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荧光传感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金属离子检测和生化分析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近5年碳量子点荧光... 碳量子点具有优良的荧光特性、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毒性低、性能稳定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荧光传感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金属离子检测和生化分析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近5年碳量子点荧光传感器在检测水中痕量重金属离子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碳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传感器 重金属离子 放射性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氧化法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乐瑾 隋增光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9-36,共8页
随着世界核电事业的发展,核设施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安全处理已成为困扰各国的难题。湿式氧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序简单、经济有效等优点,近年来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废树脂湿式氧化处理技术,包... 随着世界核电事业的发展,核设施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安全处理已成为困扰各国的难题。湿式氧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序简单、经济有效等优点,近年来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废树脂湿式氧化处理技术,包括酸煮解、超临界水氧化分解法、间接电化学氧化分解法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重点分析了废树脂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以及放射性核素的去向;并进一步探讨了湿式氧化法在废树脂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湿式氧化法 反应机理 动力学模型 催化剂
原文传递
氩离子凝固术加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放射性肠炎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冠霖 方诗琳 +3 位作者 彭亚楠 赵秋 施先艳 刘静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黏膜下去甲肾上腺盐水注射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难治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改良内镜评分法(A)和Sherman′s classification(B)对患者进...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黏膜下去甲肾上腺盐水注射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难治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改良内镜评分法(A)和Sherman′s classification(B)对患者进行严重程度评分。治疗成功的标准是临床症状的改善或便血停止(或仅有少量便血不需要进一步干预)。结果22例患者疗后均达到临床症状改善,其中18例(82%)便血完全停止。A评估法:轻度肠炎15例(68%),重度肠炎7例(32%)。B评估法:轻度9例(41%),重度13例(59%)。采用A评估法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治疗次数与内镜等级(或内镜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r=0.86,P<0.001)。结论初步证明内镜下APC联合黏膜下去甲肾上腺盐水注射治疗放射性肠炎不仅对轻-中患者有效,对难治性放射性肠炎同样可维持长久疗效。A评估法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氩离子凝固术 放射性肠炎/联合治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关键过程参数对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核工业废树脂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徐甜甜 高占尧 +2 位作者 靳亚斌 宋文瀚 郑煜鑫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235-238,243,共5页
以核工业难以有效处理的废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探索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不同关键过程参数对废树脂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关键过程参数反应温度、氧化... 以核工业难以有效处理的废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探索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不同关键过程参数对废树脂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关键过程参数反应温度、氧化系数、停留时间与两种树脂的降解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而物料浓度与树脂降解效率的关系较为复杂;在480℃及以上温度,两种树脂COD去除率基本保持平稳;受反应初期树脂固体颗粒的传质影响,两种树脂的氧化系数需大于130%;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强酸性物质抑制反应进行,添加NaOH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关键过程参数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猛 郭忠言 +14 位作者 詹文龙 肖国青 徐瑚珊 毛瑞士 胡正国 陈志强 孙志宇 李加兴 王武生 陈立新 李琛 白洁 张小安 张金霞 李存藩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RIBLL)研制的一种高性能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由中心阳极和X、Y位置阴极构成,阳极—阴极间距3mm。阳极为1.5 mm 厚Mylar膜,双面镀金。阴极为f25mm 镀金钨丝,丝距1mm,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 本文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RIBLL)研制的一种高性能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由中心阳极和X、Y位置阴极构成,阳极—阴极间距3mm。阳极为1.5 mm 厚Mylar膜,双面镀金。阴极为f25mm 镀金钨丝,丝距1mm,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工作气体异丁烷。当工作气压为700 Pa,阳极电压为500 V时,对3组分a粒子位置分辨 0.76 mm(FWHM),探测效率约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 电荷分除法 结构 工作原理 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BLL中粒子鉴别探测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加兴 詹文龙 +9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孙志宇 江山红 孟祥伟 王金川 宁振江 王全进 王猛 王建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描述了RIBLL上使用的飞行时间探测器、ΔE探测器和能量探测器。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反应产物的飞行时间、ΔE和能量 ,从而达到粒子鉴别的目的。并对在RIBLL上实际调束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粒子鉴别探测器 飞行时间探测器 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 ΔE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ISOL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鹰俊 崔保群 +4 位作者 晏明芳 马瑞刚 陈立华 唐兵 黄青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共4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离子束用于天体物理、核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 V、束流强度在10~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经建成一台"在线同位素分离器"(BRISOL),在线产生并分离出需要的放射性离子束用于天体物理、核结构和材料科学等研究。其中研制的放射性核束鉴别装置,用来测量并鉴别能量30~300 ke V、束流强度在10~4~10^(11)Particle/s放射性离子束(RIB)的种类。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组成及调试结果。该装置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完成核素的积累、转运和能谱测量。该装置已经用于"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的在线调试,通过在线获取的射线能谱确认了产生的38K+放射性同位素并给出放射性束流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束流诊断 放射性离子
原文传递
RIBLL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
20
作者 王猛 陈志强 +10 位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肖国青 王金川 王全进 李加兴 宁振江 王建松 王建峰 王贵文 周嗣信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描述了一台大面积双叠层阳极在 X、Y方向分条读出气体电离室而发展的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镀膜腔体内体积为 990 mm× 780 mm× 780 mm。可镀膜面积最大为 960 mm× 750 mm。用该装置为RIBLL电离室镀阴极、X阳极、Y阳极和... 描述了一台大面积双叠层阳极在 X、Y方向分条读出气体电离室而发展的大面积真空镀膜装置。镀膜腔体内体积为 990 mm× 780 mm× 780 mm。可镀膜面积最大为 960 mm× 750 mm。用该装置为RIBLL电离室镀阴极、X阳极、Y阳极和窗 ,镀膜面积 4 4 0 mm× 160 mm,Mylar膜厚 3.2 6μm,镀银 97.2 7nm,镀银厚度不均匀度为 18.91%。用它制作的 RIBLL电离室的阳极、阴极 ,当电离室工作气压2 5k Pa P10气体 ,阳极电压 2 2 0 V,阴极电压 - 160 0 V时 ,对 5.15Me Vα源测量能量分辨率为 4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叠层阳极电离室 分条阳极 厚度不均匀度 真空镀膜装置 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