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事故应急情况下放射评估者的职责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峰 苏旭 +1 位作者 李文红 拓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评估者在辐射事故应急现场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方法: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报告中提出的相关建议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放射评估者在辐射事故应急中所担负的任务和职责。结果:明确放射评估者在不同辐射应急中的任务和... 目的:探讨放射评估者在辐射事故应急现场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方法: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报告中提出的相关建议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放射评估者在辐射事故应急中所担负的任务和职责。结果:明确放射评估者在不同辐射应急中的任务和职责。结论:通过对放射评估者的任务和职责讨论,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职责,从而减轻辐射事故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事故 放射评估 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损伤放射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刘西华 苏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8-0161,共4页
对骨关节损伤放射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比分析了有放射性肺损伤组和无放射性肺损伤组的物理学因素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患侧肺Dmax/Gy, 患侧肺体积/cm3, PTV/cm3, V30, V35, V40, V45并无显著差... 对骨关节损伤放射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比分析了有放射性肺损伤组和无放射性肺损伤组的物理学因素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患侧肺Dmax/Gy, 患侧肺体积/cm3, PTV/cm3, V30, V35, V40, V45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患侧肺Dmeam/Gy,V5,V10,V15,V20,V25等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V20物理因素的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但在患侧肺Dmeam, V5, V10, V15, V25等因素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结论 对于骨关节损伤的放射影像学评估方法,重点关注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明显相关的V20等因素,以便早期发现并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损伤 放射影像学评估 放射性肺损伤 物理学因素 V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功能及放射学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雪飞 张亚奎 +1 位作者 于振山 雍宜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放射评估 1996~2003年 骨折患者 长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放射学院医学影像学适用性评估标准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小超 王霄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美国放射学院适用性标准(ACR-AC)是基于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建立的指导性文件,在临床实践中帮助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在特定条件下选择最适当检查或治疗方法,其构建过程包括选题、文献搜索、证据表、适用性(风险获益)评估、专家组审议、发布、... 美国放射学院适用性标准(ACR-AC)是基于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建立的指导性文件,在临床实践中帮助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在特定条件下选择最适当检查或治疗方法,其构建过程包括选题、文献搜索、证据表、适用性(风险获益)评估、专家组审议、发布、临床决策支持及定期更新审阅。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可应用适用性标准对各类影像学检查、介入及放射治疗方法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以指导临床诊疗决策。本文对ACR-AC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学 美国放射学院影像医学适用性评估标准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COR与SPEEDI程序在放射性物质释放量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5
作者 韩福眷 陈晓秋 +1 位作者 余少青 张琼 《核安全》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轻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发生时,公众及核电厂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就是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如何准确地评估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水平,对指导核电厂工作人员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于实时评估核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方... 轻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发生时,公众及核电厂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就是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如何准确地评估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水平,对指导核电厂工作人员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于实时评估核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类:(1)基于核电厂事故工况分析的评估方法,如MELCOR程序;(2)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反演的评估方法,如SPEEDI程序。前者主要以程序模拟计算为主,后者主要是基于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监测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本文通过对MELCOR和SPEEDI这两类评估程序在福岛核事故中的应用比较,阐述两类评估方法在评估放射性物质释放量时发挥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放射性物质释放评估 MELCOR SPEE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电厂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全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林 钱志宽 +1 位作者 甘甜 罗泰义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2-727,共6页
贵州是华南最重要的煤电和粉煤灰生产省份,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全评估是综合利用的基础。对贵州不同产煤区域典型电厂粉煤灰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定并根据国标GB6566-2001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西部纳雍电厂粉煤灰内照射指数IRa... 贵州是华南最重要的煤电和粉煤灰生产省份,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全评估是综合利用的基础。对贵州不同产煤区域典型电厂粉煤灰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定并根据国标GB6566-2001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西部纳雍电厂粉煤灰内照射指数IRa和外照射指数Iγ均较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中部大方、金沙电厂和东部黔东电厂粉煤灰IRa较低而Iγ接近限值,可以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其中大方一级灰仅限于空心率大于25%的主体材料)和A类装修材料;北部桐梓和二郎电厂粉煤灰IRa和Iγ均超出限值,分别可作为B类和C类装修材料,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应严格控制掺量比例。综合本次研究和前人数据,确证了粉煤灰中U、Th含量和相关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具有良好相关性,推导了利用粉煤灰U、Th含量(CU,CTh,×10^-6)进行快速评估的经验公式:IRa=0.0616×CU+0.0049;Iγ=0.0341×CU+0.0159×CTh+0.0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评估 经验公式 粉煤灰 贵州火力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骨折相关放射学评估的不同预测标准 被引量:2
7
作者 史晓远 彭亮 +4 位作者 曹万军 陈星宇 刘颖 王晓刚 张清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图像(MRI)评估胫骨平台骨折中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并揭示关节增宽/凹陷与半月板和韧带紊乱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51名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干预。通过MRI评估了软组织损伤。对MRI上的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和... 目的通过磁共振图像(MRI)评估胫骨平台骨折中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并揭示关节增宽/凹陷与半月板和韧带紊乱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51名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干预。通过MRI评估了软组织损伤。对MRI上的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韧带损伤进行了评估。关节增宽/凹陷是通过图片存档和通信系统测量的。Schatzker的骨折类型分类与软组织损伤没有明显关系。结果Ⅳ型和Ⅱ型的软组织损伤率(分别为85.7%和74.1%)高于其他类型。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为52.9%。当LPDCT和LPWCT分别约为7.6 mm和10.1 mm,LPDX-ray和LPWX-ray分别为5.6 mm和7.4 mm时,应更加关注Ⅰ、Ⅱ和Ⅲ型的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此外,当LPWCT和LPWX-ray分别为10.3和8.6 mm时,Ⅳ型和Ⅴ型的副韧带和十字韧带容易受伤。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可发生高发病率的软组织损伤,包括半月板和韧带紊乱。X线和CT扫描对软组织损伤有不同的预测标准,胫骨平台的关节增宽/凹陷与半月板和韧带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急性软组织损伤 骨折 放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槽村井田环境放射性水平现状评估
8
作者 田少冲 魏建成 席建建 《西部资源》 2022年第3期96-98,共3页
本研究针对石槽村井田开展了环境放射性详细调查,包括井田环境放射性测量和煤矸石等固体及水体放射性检测,对井田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反映:石槽村井田地表环境放射性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井田范围内部分居民点使用的井水存在辐... 本研究针对石槽村井田开展了环境放射性详细调查,包括井田环境放射性测量和煤矸石等固体及水体放射性检测,对井田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反映:石槽村井田地表环境放射性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井田范围内部分居民点使用的井水存在辐射超标现象,煤矿开采煤层和使用的水体放射性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石槽村井田 环境放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设施退役阶段气载放射性包容与通风净化技术研究
9
作者 彭永森 谢陈平 陈京龙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核设施在退役现场操作活动中会产生气载放射性物质。由于核设施退役阶段现场复杂,退役现场操作活动面临各种潜在风险,且各项活动具有临时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如何确保退役过程中气载放射性包容和通风净化系统的有效性是核设施退役领域... 核设施在退役现场操作活动中会产生气载放射性物质。由于核设施退役阶段现场复杂,退役现场操作活动面临各种潜在风险,且各项活动具有临时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如何确保退役过程中气载放射性包容和通风净化系统的有效性是核设施退役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及良好实践,总结归纳了以放射性风险评估为基础、适用于核设施退役阶段作业现场的气载放射性包容与通风净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设计方法、性能准则及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 退役 气载放射性物质 包容 通风净化技术 放射性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放射性设备损伤分析与防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运福 张岩 张胜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08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提出合理的医用放射性设备防护措施,给出进行设备放射性评价的指标。方法:针对放射线的波长、穿透力、荧光作用、摄影作用和生物效应分析放射性形成机制。结果给出放射性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放射设备防护指标评价要素。结论:认识放射... 目的:提出合理的医用放射性设备防护措施,给出进行设备放射性评价的指标。方法:针对放射线的波长、穿透力、荧光作用、摄影作用和生物效应分析放射性形成机制。结果给出放射性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放射设备防护指标评价要素。结论:认识放射性设备防护原理及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射线在医学上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合理确定放射设备成本,有利于促进放射技术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防护 放射评估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多堆厂址核电厂放射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永馨 吴蓓 +4 位作者 唐辉 朱增培 梁凯雯 路长冬 周诗情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491,共7页
核电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双碳背景下,多堆厂址建设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应关注多堆厂址中的某一核电厂如何科学确定其放射性限制目标、评估方法和假设原则。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主要法规标准的要求及已有核电... 核电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双碳背景下,多堆厂址建设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应关注多堆厂址中的某一核电厂如何科学确定其放射性限制目标、评估方法和假设原则。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主要法规标准的要求及已有核电厂的实践,对我国多堆厂址内核电机组预计运行事件(DBC-2)的放射性评价限制目标选择方法和评价计算的关键假设原则提出建议。以国内某三代核电厂为计算模型,采用CATHARE程序开展DBC-2包络工况事故分析,进一步依托源项计算和剂量计算评估包络工况的放射性后果,以验证放射性限制目标和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所述方法和假设为多堆厂址内核电机组DBC-2放射性评估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可供实践参考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核电厂 DBC-2 放射性释放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对椎体节段血管及OLIF手术通道安全区的影响
12
作者 高飞 段洪凯 +3 位作者 王洪伟 李显 姜鑫 谷世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06,共6页
目的通过MRI研究Ⅰ~Ⅱ度腰椎滑脱对腰椎左侧节段血管及OLIF手术通道安全区的影响。方法回顾2019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2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腰腿痛患者腰椎MRI资料,将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塌陷且椎体间无移位的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腰... 目的通过MRI研究Ⅰ~Ⅱ度腰椎滑脱对腰椎左侧节段血管及OLIF手术通道安全区的影响。方法回顾2019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2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腰腿痛患者腰椎MRI资料,将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塌陷且椎体间无移位的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腰痛、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归为对照组(n=107),Ⅰ~Ⅱ度腰椎滑脱的患者归为观察组(n=114)。测量并比较左侧椎体侧方节段血管发出角度、血管走行角度、血管长度、椎体不同Moro区域节段血管间距及其与相邻椎间盘边缘的距离,分析血管间面积和22 mm模拟通道内出现血管比例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_(4)血管发出角度、L_(1)/L_(3)/L_(4)/L_(5)血管走行角度、L_(2)/L_(4)血管长度均减小;在Ⅱ~Ⅲ、Ⅲ~Ⅳ区交界,L_(1,2)、L_(3,4)节段血管间距减小,二者血管间面积也相应减小。②两组L_(4,5)椎体节段血管间距在Ⅲ~Ⅳ区交界均<22 mm,除L_(3~5)在I~Ⅱ区交界节段血管尾侧与同序列椎体下缘的距离>10 mm外,两组患者其它部位节段血管与同序列椎体上/下缘的距离均<10 mm。节段血管与同序列椎体下缘距离:观察组L_(1) Ⅱ~Ⅳ区交界的距离减小,L_(4) Ⅱ~Ⅳ区交界的距离增大;节段血管与同序列椎体上缘距离:观察组L_(2) I~Ⅱ区交界、L_(2)~5 Ⅱ~Ⅲ区交界、L_(2)/L_(4) Ⅲ~Ⅳ区交界的距离减小。③观察组模拟通道内发现血管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其中以L_(4,5) I区、Ⅱ区发现L_(5)节段血管的差异最显著。结论I~Ⅱ度腰椎滑脱影响腰椎左侧节段血管的走形,缩小L_(1,2)、L_(3,4)节段血管间距,缩小Ⅱ~Ⅲ区交界L_(2)~L_(5)节段血管至同序列椎体上缘的距离,增加了OLIF通道建立的难度和风险。尤其是在L_(4,5)间隙进行操作时,需避免在距椎间盘边缘10 mm的椎体及Ⅲ~Ⅳ区交界放置OLIF扩张通道,可适当将通道向Ⅱ区头侧调整,密切注意L_(5)节段血管在I区、Ⅱ区的走形分布以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节段血管 磁共振成像 放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离辐射计量站放射风险评估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向明 杨雪 +1 位作者 战景明 闫学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通过对某电离辐射计量站放射风险源的基本资料及其防护状况调查,采用风险评估指数法评估其放射风险的大小,为企业的放射防护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电离辐射计量设施的辐射安全。结果表明,该计量站存在的放射风险有6项,放射源丢失... 通过对某电离辐射计量站放射风险源的基本资料及其防护状况调查,采用风险评估指数法评估其放射风险的大小,为企业的放射防护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电离辐射计量设施的辐射安全。结果表明,该计量站存在的放射风险有6项,放射源丢失(被盗)、装置卡源、安全联锁系统失效和人员操作失误风险指数为E(极度风险),铅屏蔽罐破损和老化风险指数为H(高风险),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风险指数为L(低危险度风险)。提示,针对该计量站存在的放射风险及其水平,企业须健全安全防护体制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为计量设施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站 风险评估指数矩阵法 放射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RECIST 1.1标准和mRECIST标准在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5
14
作者 张余飞 康静波 +2 位作者 温居一 杜锐 张新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02-90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1.1,RECIST 1.1)和修改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在原发性肝癌射...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1.1,RECIST 1.1)和修改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在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海军总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分别按照RECIST 1.1标准和mRECIST标准评价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治疗后疗效。结果:按照RECIST 1.1标准,在射波刀治疗后3个月,全组35例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20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11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为3例,近期有效率(CR+PR)60%,而按照mRECIST标准,在射波刀治疗后3个月,CR为10例、PR为16例、SD为6例、PD为3例,近期有效率(CR+PR)74.28%;经统计学分析Kappa=0.402(χ2=43.3,P〈0.001),说明两个诊断标准一致性尚未达到满意程度。按照mRECIST标准,客观缓解组的患者(CR+PR)与非客观缓解组患者(SD+PD)在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上显示优势(P〈0.001)。结论:对于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后的疗效评价,mRECIST标准可能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患者的疗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立体定向放疗 放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足型分类方法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汤运启 邹灵秋 +4 位作者 李毅 王志康 惠雪 李灵君 郭新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63-1968,共6页
目的:非正常足型的发展会对儿童的生长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儿童非正常足型的早期诊断有利于对儿童足型的及时矫正。文章对文献中儿童足型分类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回顾,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儿童非正常足型的预防与矫正策略的研究上提供有价... 目的:非正常足型的发展会对儿童的生长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儿童非正常足型的早期诊断有利于对儿童足型的及时矫正。文章对文献中儿童足型分类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回顾,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儿童非正常足型的预防与矫正策略的研究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对儿童足型分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儿童足型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与系统评价。结果:(1)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儿童足型分类方法主要包括足印指数法、放射学评估法、临床检查法和人体测量学检查法共4种;(2)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足印法简单快捷,但测量结果具有片面性;放射学评估法具有潜在的辐射风险,且成本高、流程复杂;临床检查法虽快捷、成本低,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人体测量学检查法虽然较为准确,但耗时较长;(3)在以往研究中,研究人员大多数选择经济快捷的足印法作为儿童足型的分类方法,且部分研究采用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儿童足型分类的准确性;(4)目前较为准确的儿童足型的分类方法就是采用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结论:目前儿童足型的分类缺乏金标准,多数足型分类方法仅显示足部静态的结构特征,未来的研究需建立静态足部结构和动态足部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增加儿童足型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在儿童骨骺闭合年龄结束前对儿童足部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型分类 儿童 足印指数法 放射评估 临床检查法 人体测量学检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板式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和放射学中期评估
16
作者 Steens W v d Daele R +3 位作者 Simon U Goetze C 汉华 夏亚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放射评估 临床对比 中期评估 假体 板式 视觉模拟评分 术前后
原文传递
滋阴补肾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41例及X线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文涛 李健 +1 位作者 韩金环 董朝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3期18-18,共1页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前后骨盆、腰椎放射学变化。方法对入选的强直性脊柱炎441例患者服用滋阴补肾方,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复查腰椎正侧位、骨盆正位X线片,了解放射学情况。结果 4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前后骨盆、腰椎放射学变化。方法对入选的强直性脊柱炎441例患者服用滋阴补肾方,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复查腰椎正侧位、骨盆正位X线片,了解放射学情况。结果 4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有效率83.9%,其中骶髂关节、双髋关节较前修复96例占21.18%,破坏加重63例占14.29%;股骨头修复11例,破坏加重7例。结论滋阴补肾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在放射学检查中腰椎、骨盆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补肾方 强直性脊柱炎 放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 image fus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10
18
作者 WeiGe Guangjin Yuan +3 位作者 Changhu Li Yaogui Wu Yanyan Zhang Ximing X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8年第6期315-318,共4页
Objective: We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CT image fus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Eleven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were treated with three-dimen... Objective: We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CT image fus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Eleven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were tre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were studied. Each patient underwent twice sequential planning CT scan, i.e., at pre-treatment, and at mid-treatment for field reduction planning. Three treatment plans were established in each patient: treatment plan A was based on the pre-treatment planning CT scans for the first course of treatment, plan B on the mid-treatment planning CT scans for the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plan F on the fused images for the whole treatment. The irradiation doses received by organs at risk in the whole treatment with treatment A and B plans were estimated by the plus of the parameters in treatment plan A and B, assuming that the parameters involve the different tissues (i.e. V20=AV20+BV20), or the same tissues within an organ (i.e. Dmax=ADmax+BDmax). The assessment parameters in the treatment plan F were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VH of the whole treatment. Then the above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plus of assessment parameters in treatment plan A and B, and the ones derived from treatment plan F. Conclusion: When a treatment plan is altered during the course of radiation treatment, image fusion technique should be perform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one. The estimation of the assessment parameters for the whole treatment with treatment plan A and B by simple plus, is in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fusion technique radiation therapy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pl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Present and Future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t Global Scale 被引量:1
19
作者 Juan Manuel Navarrete Miguel Angel ZUNiga +1 位作者 Guillermo Espinosa Jose Ignacio Golzarr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11期1010-1015,共6页
As a result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nuclear tests performed since 1945, two war actions and few accidents in nuclear reactor, it does already exist a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t global scale. This contamination has... As a result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nuclear tests performed since 1945, two war actions and few accidents in nuclear reactor, it does already exist a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t global scale. This contamination has been accumulated mainly in marine sediments, because sea is about 80% of planet surface, and solid fission products released by nuclear explosions are transported by wind first and then by rain to liquid and solid portions on earth, while gaseous fission products are diffused in the atmosphere. In this way, heavy, high yielding fission products, such as 137Cs, get marine sediments, where they are found mixed with heavy radioactive natural elements such as U, Th and their also radioactive decay products. But since alkaline are so abundant on earth, it is also found natural radioactive isotope 4~K, 0.0118% of isotopes forming K element, with half life 1.28 ~ l09, in the time range of planet age and elements origin. So, one easy way to assess both the importance and evaluation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t global scale should be to establish a RC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factor) as a percentage of 137Cs contaminant radioactivity in marine sediments, compared to 4~K natural radioactivity presen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earth, both expressed as Bq per gram of sediment. In the frame of these rather general considerations, a research project has started in Mexico whose varied purposes are: to characterize sea regions in both vast littorals in the country, by its natural 4~K radioactivity present in sea salts,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if 137Cs traces produced by recent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have reached their coasts. Also, to assess the 137Cs traces already present in marine sediments as a result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nuclear test explosions performed till now, rather than contamination produced by four main accidents in nuclear reactors during the last 60 years. It is proposed a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factor obtained from samples taken up in both coasts during the last two years, which should be very useful in two ways: first to assess the real danger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lready present by comparing with natural radioactivity, and second to assess the growth, equilibrium or drop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given that nuclear energy is still the best option to solve the large energy demand foreseen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NT NATURAL RADIOACTIVITY RELATION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全膝关节替代术:适合关节屈曲的独特设计
2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7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全膝关节 合关节 替代术 关节成形术 问卷调查 膝关节假体 骨成分 放射评估 槽连接 耐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