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临床注意事项
1
作者 范东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0-0063,共4页
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临床注意事项。选取头颈部、胸腹部两个不同的肿瘤,采用CBCT技术在online在线校位和offline离线校位进行图像采集,用SPSS和Excel软件分析匹配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值。文章旨在... 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临床注意事项。选取头颈部、胸腹部两个不同的肿瘤,采用CBCT技术在online在线校位和offline离线校位进行图像采集,用SPSS和Excel软件分析匹配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值。文章旨在探讨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为提高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技术 放疗精度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评估四维CT和深吸气屏气技术下肝癌SBRT实施精度的差异
2
作者 叶惠玲 陈郑超逸 +4 位作者 黄奕涵 张英杰 张祥斌 蒲越虎 钟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和四维CT(4D-CT)技术下肝癌SBRT后的放射治疗精度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4年7月接受肝癌SBRT治疗的28例患者,患者均出现磁共振影像(MRI)上的局部形态学变化。其中,DIBH组11... 目的探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和四维CT(4D-CT)技术下肝癌SBRT后的放射治疗精度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4年7月接受肝癌SBRT治疗的28例患者,患者均出现磁共振影像(MRI)上的局部形态学变化。其中,DIBH组11例,4D-CT组17例。在放疗后MRI上勾画局部放疗改变的区域(MMA),在定位CT生成若干剂量线。进行基于肝脏感兴趣区的形变配准后,选择最适形剂量线和MMA进行轮廓比较,从而得到了量化的精度指标。进一步分析了GTV、PTV、肝脏体积,体积变化等因素和精度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DIBH组的DSC精度是0.32~0.90,平均(0.66±0.17),4D-CT组的DSC精度是0.49~0.80,平均(0.69±0.10)。DIBH和4D-CT组的各精度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DIBH组和4D-CT组的距离指标(HD、MDA、3D-CoMD)比适形指数(DSC、CIMI)表现更显著的相关。结论DIBH和4D-CT的精度无显著差异,但DIBH的最高精度高于4D-CT。DIBH可作为评价肝脏SBRT放疗精度的有效工具。建议采用此种方法评估肝癌SBRT的治疗精度时,优先选择适形指标DSC和CI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四维CT 深吸气屏气 磁共振影像 放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放疗技术提高椎骨转移瘤放疗精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莉莉 白彦灵 +4 位作者 陈林 冯丽娜 胡洪涛 王瑞芝 徐威威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对椎骨转移瘤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以提高放疗精度.方法 用医科达SynergyTM的锥形束CT(CBCT)对15例椎骨转移患者进行扫描,通过IGRT技术对15例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采用x轴3 mm、y轴3mm、z轴4 m... 目的 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对椎骨转移瘤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以提高放疗精度.方法 用医科达SynergyTM的锥形束CT(CBCT)对15例椎骨转移患者进行扫描,通过IGRT技术对15例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采用x轴3 mm、y轴3mm、z轴4 mm外放临床靶体积至计划靶体积.缩野照射时脊髓安全边界外放3mm.结果 4例颈椎骨转移患者首次CB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1.8、0、3.6 mm;调整治疗床后3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1、0.4、0.3 mm;11例胸、腰椎骨转移患者首次CB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3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9、0.1、-2.1mm;调整治疗床后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0.5、-0.3mm.结论 IGRT技术是治疗椎骨转移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椎骨转移瘤的放疗精度控制在2 mm以内,为提高瘤床照射剂量、保护脊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 肿瘤转移 椎骨 放疗精度
原文传递
分析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时各种因素对放疗精度的影响
4
作者 袁敏 《医学信息》 2018年第A02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时各种因素对放疗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放疗模拟定位时,使用螺旋CT对其患处进行扫描,获得患者正面和侧面DDR射野方向的照片,并使用X... 目的 探讨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时各种因素对放疗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放疗模拟定位时,使用螺旋CT对其患处进行扫描,获得患者正面和侧面DDR射野方向的照片,并使用X线模拟定位机对结果 进行验证.结果使用螺旋CT进行放疗模拟定位误差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诊断用螺旋CT用于放疗模拟定位只要使用正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和设置合理的CT参数,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放疗模拟定位 靶中心 放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尹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7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影响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肿瘤病患,共有94例,对其摆位误差展开测定,每一例病患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每星期均在加速器中拍摄其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一... 目的研究影响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肿瘤病患,共有94例,对其摆位误差展开测定,每一例病患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每星期均在加速器中拍摄其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一张,对比治疗计系统中的DRR片,以此来计算出摆位的具体误差。结果盆腔与腹部的摆位偏差通常产生于x、z的方向,而胸部摆位的偏差则是产生于y、z方向。结论系统误差要比体位随机误差小,摆位所产生的偏差基本以随机误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肿瘤 放疗摆位精度 相关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庆瑞 周元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28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胸部、腹盆部肿瘤患者,放疗前采用C BC T进行2次(在线校位、离线校位)图像采集,将C BC T扫描图像与C T平扫定位图像匹配,记录并分析匹配结果。结果头颈部摆位误差x(0.02... 目的探讨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头颈部、胸部、腹盆部肿瘤患者,放疗前采用C BC T进行2次(在线校位、离线校位)图像采集,将C BC T扫描图像与C T平扫定位图像匹配,记录并分析匹配结果。结果头颈部摆位误差x(0.02±0.09)cm,y(-0.03±0.08)cm,z(-0.01±0.14)cm,rot(-0.1±0.4)°;胸部摆位误差x(-0.01±0.12)cm,y(-0.02±0.07)cm,z(-0.10±0.20)cm,ro(t-0.1±0.7)°;腹盆部摆位误差x(0.01±0.13)cm,y(-0.03±0.11)cm,z(-0.14±0.34)cm,ro(t0.0±0.5)°.结论治疗前通过C BC T获得扫描图像可以减少分次治疗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实现精确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CBCT技术 放疗精度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放疗中控制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第2期15-17,共3页
胸肺部或者上腹部的生理运动,特别是呼吸运动,造成靶区内的剂量与预定剂量之间产生差别,这种差别造成肿瘤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且还将造成周围正常组织受到射线的照射。本文探讨一种利用数学模型编写程序来控制单片机从而控制步进电机,... 胸肺部或者上腹部的生理运动,特别是呼吸运动,造成靶区内的剂量与预定剂量之间产生差别,这种差别造成肿瘤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且还将造成周围正常组织受到射线的照射。本文探讨一种利用数学模型编写程序来控制单片机从而控制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可移动平台使其能实时地按器官运动规律逆向同步地运动,以抵消呼吸运动造成的器官组织运动,减小呼吸运动对放疗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精度 数学模型 单片机 步进电机 可移动平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不同配准方法摆位精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艾秀清 王雪 +5 位作者 唐成琼 刘浩 陈春丽 曹耀峰 刘江平 王义海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5期1578-1580,158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不同配准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采用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和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的方式,对第一次放疗前及每周一次的锥形束计算...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不同配准方法对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采用自动灰度配准、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和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的方式,对第一次放疗前及每周一次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引导下图像与原计划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进行图像配准,收集获取的摆位数据。结果自动灰度配准在X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小于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和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在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在X、Y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大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灰度配准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标志配准在X、Y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大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骨性标志配准与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行CBCT摆位验证的患者,自动灰度配准结合手动骨性标志配准在左右万向、头脚万向的配准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自动灰度配准及自动骨性标志配准,更有助于临床上精确放疗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术 放疗摆位精度 配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技术在放射治疗摆位中的运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艳龙 钟仁明 +4 位作者 刘志慧 叶程伟 陈林 何垠波 柏森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CBCT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NPC患者23例,胸部肿瘤患者17例,分别采用热塑头模和体模固定,全部行CT模拟定位。放疗时行3次CBCT图像,第一次在摆位后,第二次在根据第一次匹配结果纠正后,第三... 目的:分析CBCT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NPC患者23例,胸部肿瘤患者17例,分别采用热塑头模和体模固定,全部行CT模拟定位。放疗时行3次CBCT图像,第一次在摆位后,第二次在根据第一次匹配结果纠正后,第三次在放疗结束后。将扫描图像与CT定位图像匹配,记录并分析匹配结果。结果:NPC患者纠正后放疗精度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为(-0.05±0.08)cm(0.01±0.09)cm.(0.01±0.07)cm;胸部肿瘤为(-0.03±0.09)cm,(0.00±0.12)cm,(-0.02±0.12)cmo结论:CBCT能减少分次间的摆位误差,配合良好的固定,正确的匹配区域与匹配方式,保证放疗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技术 放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膜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蒋励安 严昊 +1 位作者 张鸿华 姚国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7期25-27,共3页
探讨使用恒温烤箱加热头颈肩热塑膜后定位,头颈肩热塑膜的塑形效果、收缩情况以及对后续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头颈肩热塑膜裁剪成大小为32cm×10cm的热塑膜片,共计4片,放在70度的烤箱中加热10min拿出,按一定的拉伸比率在直... 探讨使用恒温烤箱加热头颈肩热塑膜后定位,头颈肩热塑膜的塑形效果、收缩情况以及对后续治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头颈肩热塑膜裁剪成大小为32cm×10cm的热塑膜片,共计4片,放在70度的烤箱中加热10min拿出,按一定的拉伸比率在直线方向上拉伸到50cm固定,10min后解开,冷却30min后测量其收缩率是否符合临床要求。收集本科室2022年06月~2023年04月期间应用烤箱加热制作头颈肩热塑膜肿瘤患者的数据,共计80例。观察这些患者在第一次放射治疗时所摄CBCT(ConebeamCT)图像,分析摆位误差。结果:烤箱加热的头颈肩热塑膜收缩率与水箱一致,均符合临床所要求的1%~3%之间。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在第一次治疗时CBCT验证得到的误差分别是Vrt(0.01±0.15)cm,Lng(-0.05±0.18)cm,Lat(0.03±0.13)cm,三个方向误差均在0.3cm以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烤箱加热头颈肩热塑膜的塑形效果较好,收缩情况符合临床标准,能较好地提高后续治疗摆位的精度,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箱 头颈肩热塑膜 收缩性 放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7X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定位前称重,然后进行CT模拟定位,获取CT图像后进行数字重建获得DRR图,放疗开始后每周拍验证片与DRR图...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对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定位前称重,然后进行CT模拟定位,获取CT图像后进行数字重建获得DRR图,放疗开始后每周拍验证片与DRR图进行骨性结构匹配,获取摆位误差数值,直至放疗结束。观察患者每周体重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体重减轻3千克及以上、小于3千克患者的放疗摆位精度情况。结果:患者前三周均未出现体重减轻3千克及以上情况,第四周至第六周出现体重减轻3千克及以上患者逐渐增多;体重减轻3千克及以上患者X、Y、Z方向上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2.37±0.85)mm、(3.41±0.91)mm、(4.53±0.98)mm,较体重减轻小于3千克患者均更高(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体重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放疗摆位精度,体重减轻程度越大,放疗摆位误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体重减轻 放疗摆位精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形图像配准的CT与MRI对肝癌体积测定的前瞻性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晓翠 王玉海 +1 位作者 宋慧浩 杨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86-292,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MRI与CT对肝癌肿瘤的诊断情况,进而进行高精度放疗计划。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26例不可切除的肝转移(n=8)、肝细胞癌(n=10)和胆管癌(n=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放疗计划时进行了具有诊断质量的MRI扫描和三... 目的通过比较MRI与CT对肝癌肿瘤的诊断情况,进而进行高精度放疗计划。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26例不可切除的肝转移(n=8)、肝细胞癌(n=10)和胆管癌(n=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放疗计划时进行了具有诊断质量的MRI扫描和三期CT扫描,并确定了肝内解剖参考点。在最能显示肿瘤的CT和MRI系列中,勾画了肝脏和肿瘤体积,确定了肝内解剖参考点。采用形变配准对CT和MRI的肝脏进行配准。结果5例肝癌CT病灶数量与MRI有差异,MRI病灶多3例,CT病灶多2例。肝脏变形配准后,CT肿瘤表面与MRI肿瘤表面平均距离的人群中位数为3.7(2.2~21.3)mm。肿瘤表面积相差5 mm的中位百分比为26%(38%~86%)。转移瘤的中位符合率为81%(77%~86%),肝细胞癌的一致性为78%(44%~86%),胆管癌的一致性为69%(25%~85%)。结论MRI诊断的肝癌肿瘤体积与CT诊断的肝癌肿瘤体积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原发性肝癌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图像配准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癌 精度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on the skin dose for deep seated tumors
13
作者 H. S. Abou-Elenein Ehab M. Attalla +3 位作者 Hany Ammar Ismail Eldesoky Mohamed Farouk Shaimaa Shoer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3年第4期194-198,共5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on surface doses for brain, abdomen and pelvis deep located tumors treated with 6 MV photon and to evaluate...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on surface doses for brain, abdomen and pelvis deep located tumors treated with 6 MV photon and to evaluate the skin dos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the XIO 4.04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Methods: More investigations for the influences of IMRT on skin doses would increase its applications for many treatment sites. Measuring skin doses in real treatment situations would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skin dose prediction. In this work a pediatric human phantom was covered by a layer of 1 mm bolus at three treatment sites and 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 (TLD) chip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bolus at each treatment site before CT scan.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plans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and IMRT] for each treatment sites were performed on XIO 4.04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using superposition algorism.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doses for 3DCRT were higher than the surface doses in IMRT by 1.6%, 2.5% and 3.2% for brain, abdomen and pelvis site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surface doses, where the calculated surface dose was 15.5% for brain tumor calculated with 3DCRT whereas the measured surface dose was 12.1%. For abdomen site the calculated surface dose for IMRT treatment plan was 16.5% whereas the measured surface dose was 12.6%. Conclusion: The skin dose in IMRT for deep seated tumors is lower than that in 3DCRT which is another advantage for the IMRT. The TLD reading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point dose is negligible. The superposition calculation algorism of the XIO 4.04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modeled the superficial dose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in dos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 (TLD) dose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盆腹腔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5期202-205,共4页
分析CBCT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并通过CBCT的扫描纠正减小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来提高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精度,从而尽量达到“增加肿瘤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降低危及正常组织发... 分析CBCT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并通过CBCT的扫描纠正减小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来提高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精度,从而尽量达到“增加肿瘤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降低危及正常组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精确放疗的要求。方法:选取腹部和盆腔肿瘤患者9例(原有盆腹腔肿瘤患者10例,由于其中一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的恶化,而放弃了治疗),分别采用热塑面模和体模固定,然后全部进行CT模拟定位,在放射治疗摆位后进行CBCT扫描,与CT定位的三维重建图像融合,根据匹配的结果判断肿瘤患者在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数值,进行纠正,并记录下摆位误差数值,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胸部肿瘤纠正后的放疗精度在左右方向上为(X轴)(-0.02±0.08)cm,前后方向上为(Z轴)(0.00±0.11)cm,头脚方向上为(Y轴)(-0.02±0.13)cm,基本满足精确放疗的要求。结论:CBCT能减少放射治疗分次闻摆位误差,配合良好的固定,正确的匹配区域与正确的匹配方式,可以大致保证放疗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放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