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泰国政党模式的变迁与民主巩固 |
高奇琦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0 |
4
|
|
2
|
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 |
王清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3
|
|
3
|
韩国政党模式变迁对民主巩固的影响 |
高奇琦
|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
2015 |
2
|
|
4
|
中国特色政党模式的比较优势研究 |
解永强
|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0 |
1
|
|
5
|
21世纪的政党模式 |
舍洛哈耶夫
徐元宫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6
|
对中国政党模式中民主党派发展的思考 |
江滨
钟凤丽
|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0 |
0 |
|
7
|
中国政党模式基于中国历史传统 |
韩竹
|
《社会观察》
|
2012 |
0 |
|
8
|
政党模式的理论建构:以西方为背景的考察 |
胡伟
孙伯强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9
|
论中国政党制度模式问题及历史探索 |
周淑真
|
《新视野》
CSSCI
|
2003 |
7
|
|
10
|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政党-资本”关系比较——以中韩为例 |
苏磊
杨云珍
|
《许昌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1
|
西方政党分析模式的演变及其所包含的现实政治生活图景 |
张小劲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2
|
泰国政党模式的变迁与民主巩固 |
高奇琦
|
《比较政治学研究》
|
2012 |
1
|
|
13
|
政党统合赋能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以新平县的产业发展为例 |
马光选
郭雨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4
|
论党的作风建设在中国政党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吴怡
刘亚平
|
《湘潮(理论版)》
|
2015 |
0 |
|
15
|
试论东亚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两种模式 |
高奇琦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6
|
孙中山关于中国政党政治模式的探索 |
朱汉国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7
|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模式演变的宏观透视 |
张福记
姜洁晶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政党制度还是政党政治模式——中文世界里政党政治研究的一个习惯性错误 |
古洪能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2012 |
4
|
|
19
|
“中国模式”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陈钰业
|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5 |
1
|
|
20
|
现代化进程与中国政党制度模式的历史探索 |
潘越
|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