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兴趣与政治涵养的调查与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学生为例
1
作者 刘舒辉 《广东科技》 2011年第16期54-55,共2页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涵养的要求大大提高。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等人才必然对其要有更多的了解。作为一名从事体育教辅工作的一线教师,本文以体育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当代体育院...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涵养的要求大大提高。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等人才必然对其要有更多的了解。作为一名从事体育教辅工作的一线教师,本文以体育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当代体育院校学生的政治涵养状况,从政治素养的视角看待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试图找到一条符合体育专业特性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政治素养提高的、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顺利实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兴趣 政治涵养 政治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国警察信任——政治兴趣度与主观社会阶层的双重调节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博洋 孙懿贤 周由 《犯罪研究》 2022年第2期34-47,共14页
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社交媒体的普及度,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于我国警察信任的影响机制值得被刑事司法领域所关注。基于犯罪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采用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中国区数据,探究我国民... 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社交媒体的普及度,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于我国警察信任的影响机制值得被刑事司法领域所关注。基于犯罪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采用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中国区数据,探究我国民众的社交媒体使用与警察信任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兴趣度与主观社会阶层对该路径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对于我国警察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治兴趣度越高,社交媒体使用对警察信任的负向影响力越强;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社交媒体使用对警察信任的负向影响力越弱。研究发现旨在解构与理解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交媒体、政治关注与社会分层对中国警察信任的影响机制,为提高我国民众对警察信任度的政策措施提供循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信任 社交媒体使用 政治兴趣 主观社会阶层 双重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政治教育对学生政治兴趣的影响——基于对瑞士教育的思考
3
作者 程雄飞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0年第4期41-46,52,共7页
在瑞士,按照语言区域和学校类型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抽样,以课堂政治教育的知识、技能、兴趣三方面的一二级维度为框架,对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及家长、教师等相关变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课堂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兴趣,协调了家长和学... 在瑞士,按照语言区域和学校类型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抽样,以课堂政治教育的知识、技能、兴趣三方面的一二级维度为框架,对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及家长、教师等相关变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课堂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兴趣,协调了家长和学生之间政治兴趣的不一致,但这种影响的深度、广度、方式等比较复杂。得到这样的启示:学校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课堂政治教育与公民政治参与有密切理论关系;要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增强参与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 课堂政治教育 学生 政治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政治兴趣小组对高中学生发展的作用
4
作者 任建慧 《新课程》 2019年第6期169-169,共1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兴趣,突破政治课堂教学的局限,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通过黑板报、演讲、政治小论文等兴趣小组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兴趣,突破政治课堂教学的局限,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通过黑板报、演讲、政治小论文等兴趣小组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思想正处于活跃期和形成期的高中生而言,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是对其自身能力的肯定,学生在学习政治科学理论知识后,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生涩难懂,可通过参与兴趣小组来排忧解压,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结合高中生心理发展及政治学科特点,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校主要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演讲及政治小论文等兴趣小组来增加学科趣味性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兴趣小组 全面发展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黑板报 演讲 政治小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兴趣、媒介信任抑或认知需求?--网民媒介使用的心理分析
5
作者 马得勇 候为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8,共14页
在海量信息随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网民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信息渠道,甚至一部分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信息供给而花费额外精力去搜寻那些不易获得的信息?基于“2019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和“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可从心理学视角尝试分... 在海量信息随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网民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信息渠道,甚至一部分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信息供给而花费额外精力去搜寻那些不易获得的信息?基于“2019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和“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可从心理学视角尝试分析和解答这一问题。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政治兴趣虽然是诱发人们使用各种媒介的最为普遍的因素,但并不能解释人们对媒介渠道偏好的差异,而权威人格、政治满意度、认知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某一特定信息渠道。对网民选择外媒的原因分析后发现,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意识形态并非网民选择外媒的原因,而认知需求、政治满意度对网民选择外媒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表明,不能简单套用国外已有研究结论来解释中国网民的媒介使用,今后应更多关注导致中国网民信息获取偏好生成的制度环境及其与个体内在心理特质的互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意识形态 认知需求 政治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同伴关系对政治符号态度的影响:政治兴趣和抑郁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素然 吕少博 冯晓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同伴关系对政治符号态度的影响机制,以及政治兴趣和抑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7名11-16岁的青少年为被试,使用政治兴趣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政治符号态度量表评估政治兴趣、同伴关系、抑郁和政... 目的:探讨同伴关系对政治符号态度的影响机制,以及政治兴趣和抑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7名11-16岁的青少年为被试,使用政治兴趣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政治符号态度量表评估政治兴趣、同伴关系、抑郁和政治符号态度,采用PROCESS宏程序模型14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同伴信任、同伴交流和政治兴趣正向预测政治符号态度,政治兴趣在同伴信任与政治符号态度、同伴交流与政治符号态度的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抑郁对上述两个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起调节作用。结论:青少年同伴信任、同伴交流与政治符号态度关系甚密,政治兴趣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抑郁对中介模型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符号态度 政治兴趣 同伴关系 抑郁
原文传递
微博微信使用对公民知识差距的影响差异研究——政治兴趣和偶然接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旋傲 刘丛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9,共12页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公民接触新闻和了解公共事务的替代方式,它对公民知识学习和知识差距的影响广受关注,但因不同社交媒体的平台差异、受众差异和传播逻辑差异,现有研究结果呈现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关注微博、微信对中国公民政治知识...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公民接触新闻和了解公共事务的替代方式,它对公民知识学习和知识差距的影响广受关注,但因不同社交媒体的平台差异、受众差异和传播逻辑差异,现有研究结果呈现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关注微博、微信对中国公民政治知识差距的影响,通过配额分层抽样调查获取1000个样本分析发现,微博的知识传播效果整体比微信更好,但微博使用扩大了高低政治兴趣者的知识差距,微信使用缩小了高低政治兴趣者的知识差距。扩大偶然接触新闻的机会,是抑制微博知识差距的一种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微信 知识差距 政治兴趣 偶然接触
原文传递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卢小陶 刘先华 管晓冰 《区域治理》 2024年第28期0182-0184,共3页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表达的影响以及政治兴趣的中介作用,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网络政治表达量表、政治兴趣量表,对123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发现,主动性人格、政治兴趣与网络政治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政治兴趣在主动...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网络政治表达的影响以及政治兴趣的中介作用,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网络政治表达量表、政治兴趣量表,对123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发现,主动性人格、政治兴趣与网络政治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政治兴趣在主动性人格与网络政治表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主动性人格既直接影响网络政治表达,也能通过政治兴趣间接影响网络政治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政治兴趣 网络政治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动机、政治技能和社团参与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公民自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少华 谢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程度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在政治动机包含的两个变量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感中,则政治兴趣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资源 政治兴趣 政治效能感 政治技能 社团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龙 曾凡斌 李春丽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31-36,共6页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年网民数量的剧增,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呈现了新的特征,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具体因素也随之变化。对47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班级的选举的积极性远远高于参...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年网民数量的剧增,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呈现了新的特征,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具体因素也随之变化。对47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班级的选举的积极性远远高于参与人大选举的和一般政治参与;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大学生群体并不是一群积极参与群体,而是相对的政治冷漠群体;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效能 政治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媒体作用与政治效能感——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梦瑶 陈志远 沈明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催生了Web 2.0社交网络媒体迅猛崛起,现如今,Web 2.0社交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影响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基于2018年一项包含1602名中国网民样本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因果推断,文章从个...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催生了Web 2.0社交网络媒体迅猛崛起,现如今,Web 2.0社交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影响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的关键因素。基于2018年一项包含1602名中国网民样本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进行因果推断,文章从个体层面检验了Web 2.0社交网络媒体的差异化政治性使用,对中国网民内部政治效能感、外部政治效能感以及政治兴趣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政治传播增强了中国网民的内部政治效能感,而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政治互动则削弱了中国网民的外部政治效能感。此外,社交网络媒体条件下的政治传播比政治互动更能提升网民的政治兴趣。结论显示,差异化的社交网络媒体使用行为,对政治效能感的内部与外部维度存在不同影响,具有在实现对公民"赋权"的同时,减少对政府"赋能"的效果。数字化时代社交网络媒体产生的复杂政治后果应当在公共治理领域引起高度重视。维护开放式公共舆论空间,积极搭建数字化、互动式政务平台,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健全网络诉求回应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是数字化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通过针对Web 2.0社交网络媒体进行研究,拓展了以往整体化视角下对互联网媒体以及使用行为的处理方式。此外,通过将政治效能感纳入研究互联网社交媒体影响的分析框架,为理解政治行为提供了一个更为前置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媒体 政治效能感 网络参与 政治兴趣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强 徐晓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4,共5页
网络政治参与是当前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本研究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描绘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并从社会资本、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三个方面系统地归纳西方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网络... 网络政治参与是当前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本研究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描绘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并从社会资本、政治效能和政治兴趣三个方面系统地归纳西方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和线下政治参与的关系也是本研究考察的重点。其目的在于为完善和丰富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兴趣 政治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民运用新媒体平台政治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7年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
13
作者 余康慧 《应用数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3811-3818,共8页
本研究基于2017年网民社会意识调查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t模型,分析我国网民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升我国网民政治参与度。结果表明:政治兴趣对网民的政治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对时政信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 本研究基于2017年网民社会意识调查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t模型,分析我国网民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升我国网民政治参与度。结果表明:政治兴趣对网民的政治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对时政信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文章、时事评论、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的兴趣越高,政治参与度越高。使用信息获取渠道频繁程度对网民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使用外媒、自媒体平台、政务门户网站或官方公众号越频繁,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参与度越高。为提升网民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政治参与度,应当加大对政治事件的深入解读报道,完善政务网站、自媒体平台的政治新闻获取渠道,防范新媒体平台的风险,加强法律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度 政治兴趣 信息获取渠道 新媒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4
作者 刘海鹏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第7期118-118,共1页
中专政治教师要想激发中专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首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喜欢上政治,其次,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教师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关键词 激发 中专生 政治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下政治教育之实用性教学探讨
15
作者 崔少华 《神州》 2011年第10期57-57,共1页
政治是门比较枯燥的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我们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政治兴趣 和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秋艳 《文理导航》 2012年第31期58-58,共1页
在政治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阐述了政治课堂上教师经常用到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希... 在政治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阐述了政治课堂上教师经常用到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提升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可以:教学情境: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17
作者 张君洁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4期140-140,共1页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政治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情境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职校高中政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18
作者 戴素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26期12-12,14,共2页
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的政治教学使命重大、地位显著,同时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因此,对于广大职校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探究并创新教学的可行性思路、策略,是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任务。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论述了新时期职校高中... 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的政治教学使命重大、地位显著,同时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因此,对于广大职校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探究并创新教学的可行性思路、策略,是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任务。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论述了新时期职校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种可行性策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职校高中政治政治教学学习兴趣小组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吸引学生兴趣
19
作者 张巧玉 《高考》 2019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高中政治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集合了人文性、社会性、哲学性的特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观念,向互动交流和多姿多彩的新型模式转变、依据新课... 高中政治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集合了人文性、社会性、哲学性的特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观念,向互动交流和多姿多彩的新型模式转变、依据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创设高效的、科学的政治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吸引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学习 政治兴趣教学 策略 方式方法 应试教育
原文传递
浅议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庆会 《课外阅读(中下)》 2012年第21期312-313,共2页
高中政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生动有趣的导入,用鲜活的生活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活的教育,以时政热点,为课堂深入源头“活水”。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生动直观、形象。巧妙穿插古诗词,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构建... 高中政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生动有趣的导入,用鲜活的生活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活的教育,以时政热点,为课堂深入源头“活水”。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生动直观、形象。巧妙穿插古诗词,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塑形象,时时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情景,组织讨论,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求知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