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效能感对青年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芮丽璇 南德庆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8-78,共11页
政治效能感作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感知和主观评价,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当前青年群体内在、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其政治表达、政治选举、政治维权行为... 政治效能感作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感知和主观评价,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当前青年群体内在、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其政治表达、政治选举、政治维权行为的影响效应。数据分析表明,若把人口特征、家庭经济水平和互联网使用频率等作为控制变量,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其政治表达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政治选举、政治维权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外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表达、政治选举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政治维权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政府回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青年政治效能感,扩大青年政治参与规模,营造和谐有序的政治生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青年群体 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量表编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少华 姜波 袁梦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4,共8页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辨析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概念结构,收集、整理和归纳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维度和测量指标;并运用类属分析方法,发展出包含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和网络政治行动三个维度...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辨析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概念结构,收集、整理和归纳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维度和测量指标;并运用类属分析方法,发展出包含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和网络政治行动三个维度8个题项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量表较好地反映了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的结构和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状况,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行为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动机、政治技能和社团参与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公民自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少华 谢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程度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在政治动机包含的两个变量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感中,则政治兴趣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资源 政治兴趣 政治效能感 政治技能 社团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丹红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和网络政治行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网络政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调查研究
5
作者 徐爽 唐亮 邓文卓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期261-262,共2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10余所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政治投票和结社、政治接触以及政治表达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从而对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行为提出相应...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10余所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政治投票和结社、政治接触以及政治表达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从而对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行为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规制引导 被引量:2
6
作者 鄂文强 敖祖辉 +3 位作者 杜辉 冯琳琳 张旭 孔祥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4期75-76,共2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意识与政治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规制引...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意识与政治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规制引导路径:是主流网站优势政治论坛的打造和培育;建立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网络政治文化气氛;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络政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规制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政治参与行为的多视角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蔚 程程 《学习月刊》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民营企业,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是在与政府博弈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使得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得不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与民营企业发展的曲折路径相对应,我国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具有自身的特... 民营企业,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是在与政府博弈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使得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得不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与民营企业发展的曲折路径相对应,我国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从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以及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多个角度研究企业的政治策略,对于加强公共权力管理、优化企业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参与行为 政府与企业关系 解读 90年代 80年代 政府博弈 政治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分析——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云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试图以现代都市社会为背景,以都市职业男性为主要参照体系,研究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结果发现,都市职业女性有着较低的政治参与行为。但是,在都市职业女性群体中加强社会团体建设,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性的社会参与活动,... 本文试图以现代都市社会为背景,以都市职业男性为主要参照体系,研究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结果发现,都市职业女性有着较低的政治参与行为。但是,在都市职业女性群体中加强社会团体建设,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性的社会参与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职业女性 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学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升路径
9
作者 敖童 段卉 吕慧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年第1期74-75,共2页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大学生政治诉求的新型渠道。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能够支配和引导其政治参与行为,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大学生政治诉求的新型渠道。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能够支配和引导其政治参与行为,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研究和剖析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大学生日常网络使用习惯的相关性,从而最大化地探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提升路径,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以黑龙江大学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从态度、动机、效价、效能等多维度综合分析,在网络使用习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有效提升路径是:改变网络政治参与使其更向社会基层开放;打造和培育主流网站优势政治论坛;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完善网络监督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习惯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后村民制度外政治参与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德厚 宋绍云 《行政与法》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根据“三农”领域研究现状,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对现阶段村民制度外政治参与行为的特点、类型、影响和成因等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归纳研究,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村民 村民自治 制度外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政协的政治参与行为
11
作者 穆易 《学习与实践》 1988年第12期14-16,51,共4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人民群众广泛而热切地议论社会政治,已是极为普遍的常事,人们可以随处听到各种有关社会政治生活的慷慨陈词。这表明人民对于社会政治的敏感度已经从七十年代末的低谷走了出来。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政治参与行为 社会政治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 改革开放 人民群众 七十年代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12
作者 吴晓红 《黑河教育》 2013年第2期82-82,共1页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有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政治参与行为不规范的现象。本文以市本科高校学生作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网络思...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有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政治参与行为不规范的现象。本文以市本科高校学生作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两方面,提出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李奕霏 《应用数学进展》 2022年第8期5639-5647,共9页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尺度。本文基于CGSS 2017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互联网能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状况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尺度。本文基于CGSS 2017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互联网能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状况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治团体组织活动参与频度对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负向消极影响。同时,人口学特征变量如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因此,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兴趣、培养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公民之间人际信任关系、造就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对策应当是保障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二元Logit回归模型 社会信任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丽霞 高功敬 李伟峰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56,共6页
文章利用"山东省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内山东省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女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广度、深度及水平总体来说有所提升并呈现出新特点,影响山东... 文章利用"山东省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内山东省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女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广度、深度及水平总体来说有所提升并呈现出新特点,影响山东省女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因素更为复杂和多元,除性别因素外,女性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 政治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资本禀赋、获得感与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辉婕 胡侦 陈洋庚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26,共14页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CGSS2015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禀赋和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农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其有序政治参与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428、1.37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CGSS2015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禀赋和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农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其有序政治参与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428、1.37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96、-0.242和0.012,异质影响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在获得感中介作用下,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间接影响系数为-0.174、-0.141、-0.078,存在抑制作用。资本禀赋、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激励效应不足。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强化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另一方面更应加快农村政治参与平台制度建构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降低获得感钝化效应,提升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动机与信任,以提高农民有序政治行为参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禀赋 获得感 农民 政治参与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省的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川 杨锦秀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89,共8页
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出地农民工家庭对政治现状的评价和对政治代理人的满意程度是决定该家庭是否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收... 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出地农民工家庭对政治现状的评价和对政治代理人的满意程度是决定该家庭是否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家庭成员中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等特征对该家庭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地 农民工家庭 政治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贵州省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对天津、长沙、西安、兰州四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少华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2,共14页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以天津、长沙、西安、兰州四城市居民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居民中,网络政治参与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网络行为,但参与程度偏低,而且参与方式以政治信息获取为主,网络政治...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以天津、长沙、西安、兰州四城市居民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居民中,网络政治参与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网络行为,但参与程度偏低,而且参与方式以政治信息获取为主,网络政治行动的参与度不高。研究还发现,除政治信任外,社会信任、社团参与、在线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互动强度等社会资本变量,均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从社会资本理论视野分析和解释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理论路径。但是,在线弱关系网络规模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是负向的,这意味着,在分析在线关系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时,仅仅考虑关系网络规模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关系网络的性质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行为 社会资本 城市居民
原文传递
妇女政治参与的行为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凤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妇女政治参与的行为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较高的投票率说明湖北省女性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较强的政治信任感,但较低的社团组织参与率又说明她们的政治参与主动性不强;性别比较看,湖北省女性执行...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妇女政治参与的行为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较高的投票率说明湖北省女性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较强的政治信任感,但较低的社团组织参与率又说明她们的政治参与主动性不强;性别比较看,湖北省女性执行性政治参与的比例高,但决策性参与的比例远低于男性,其中农村女性的决策性参与比例又低于城市女性;要优化女性政治参与的行为,应特别注重发挥组织资源的优势,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政治参与行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云、桂、黔三省区部分高校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涛 杨丽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8,共10页
文章通过对云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1200名学生(其中335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三维结构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实现政治理想"... 文章通过对云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1200名学生(其中335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三维结构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实现政治理想"和内在政治效能感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信息获取因子和内容互动因子存在显著性正向作用,但与权利行使因子并无显著性影响。各民族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并无显著性差异。信念型和利益型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两种主要动机。基于此,本文建议应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身边公共事务、打造公开透明的政民互动平台、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等方面改善云、桂、黔三省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促进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倒挂”: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以宁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17期85-88,共4页
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促进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GSS2010数据,本文发现教育、收入对政治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收入与直接的政治参与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教... 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促进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GSS2010数据,本文发现教育、收入对政治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收入与直接的政治参与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教育对政治参与行为正向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将政治参与行为限定在直接的政治参与行为,教育将产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两者均出现奇怪的"倒挂"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选择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外的地方工作,会使政治参与意愿和行为得分有显著下降。"倒挂"现象的发现对传统政治参与理论造成挑战。而在实践层面,该发现启示中国应拓宽政治参与途径,特别是制度性政治参与渠道,满足新兴社会群体的政治参与意愿,促使他们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收入 职业 政治参与意愿 政治参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