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政治机器人的初步应用、挑战及风险治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梦 虞崇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9,共10页
政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的、用于大规模政治服务的一种人格化的智能机器系统,它通过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干预政治事件的走向、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体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精准化、政治参与的... 政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的、用于大规模政治服务的一种人格化的智能机器系统,它通过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干预政治事件的走向、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体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精准化、政治参与的智能化、政治运行的高效化及政治文化的规则化等方面,其技术赋能的理性追求应与构建健康政治生态导向保持一致。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政治机器人往往受资本增殖逻辑与技术理性逻辑的双重挟制而成为削弱民主的异化力量,为垄断、滥用、霸占政治权力预留作用空间。政治机器人可引发不同类型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激发其应用潜力、协同多元主体、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学科交叉思维解决政治机器人内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从理念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构建风险治理路径,规避机器人成为政治弊病的“催化剂”,从而使科技的智慧之光和制度的理性之光在政治机器人身上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政治机器人 技术赋能 价值理性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机器人的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启示
2
作者 邢国忠 赖希然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与热点议题以及传播政治信息等方面的行为,也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具体而言,社交机器人可能通过垄断意识形态传播源头、解构意识形态原有内涵、干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及塑造意识形态对象感知等方式,引发意识形态传播风险。对此,应在全面分析社交机器人对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治理策略:提升敏捷治理效能,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和识别社交机器人的恶意行为及时阻断其对舆论生态的负面影响;提高公众科技素养,增强公众对社交机器人行为的辨识能力;优化制度规范设计,清晰界定社交机器人的使用范畴与责任归属,确保其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心态管理,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缓解因社交机器人引发的公众焦虑及社会对立情绪。如此,不仅能够有效管理社交机器人可能诱发的潜在意识形态风险,确保其在可控的边界内发挥作用,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系统性提升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政治机器人 意识形态安全 传播风险 智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器人在社交媒体空间的舆论干预分析 被引量:63
3
作者 张洪忠 段泽宁 杨慧芸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5,共9页
政治机器人是指在社交媒体空间执行政治传播任务的一类社交机器人,已经广泛参与到在线政治信息的讨论和扩散环节,成为影响政治传播效果的一个变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政治机器人的三类主要应用场景:政治选举、社会动员、政治干扰以及在全... 政治机器人是指在社交媒体空间执行政治传播任务的一类社交机器人,已经广泛参与到在线政治信息的讨论和扩散环节,成为影响政治传播效果的一个变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政治机器人的三类主要应用场景:政治选举、社会动员、政治干扰以及在全球的应用案例;其次,本文分析了政治机器人影响网络舆论的五种策略:营造虚假人气,推送大量政治消息,传播虚假或垃圾政治信息,制造烟雾遮蔽效应混淆公众视听,塑造高度人格化形象的虚拟意见领袖。最后,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应如何认识政治机器人对舆论的影响,提出需要引入跨学科的机器行为学新范式推动该领域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器人 社交机器人 社交媒体 网络舆情
原文传递
社交平台的话语争夺:中英文语境下政治机器人涉华议题舆论干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晗啸 黄梦静 《传媒观察》 CSSCI 2022年第12期54-60,共7页
在推特等境外社交平台,政治机器人频繁操纵涉华议题,给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带来挑战。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及时间序列分析,从交互关系、主题分布以及议程引导这三个方面,对中英文语境下政治机器人涉华议题舆论干预进行比... 在推特等境外社交平台,政治机器人频繁操纵涉华议题,给我国国家形象建构带来挑战。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及时间序列分析,从交互关系、主题分布以及议程引导这三个方面,对中英文语境下政治机器人涉华议题舆论干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播策略上,不同语境下政治机器人信息会进行差异化投放,在中文语境下政治机器人发布更多有关中国政府的负面信息;传播效果上,受“网络民族主义”“粉丝民族主义”等因素影响,中文语境下的人类用户注重自身态度的表达,更加倾向于和人类用户之间互动,议程更少被政治机器人引导。本文从宏观层面对两种语境下政治机器人涉华议题干预进行探索,以期为今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器人 国际传播 网络民族主义 选择性接触 推特
原文传递
国家安全视角下社交机器人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44,共20页
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流量经济的运行机制,催生了社交媒体中的社交机器人。社交机器人的兴起,既可能传播假新闻,也可能在不涉及“真/假”问题的意见表达方面体现出其显著影响。通过社交机器人发表的言论,网络与现实中对意见的... 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流量经济的运行机制,催生了社交媒体中的社交机器人。社交机器人的兴起,既可能传播假新闻,也可能在不涉及“真/假”问题的意见表达方面体现出其显著影响。通过社交机器人发表的言论,网络与现实中对意见的认识都会受到干扰,并且可能产生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社会后果,从而形成对言论自由的挑战。这种挑战在试图影响政治的舆论中更为明显,并可能与国际政治领域的“信息战”相叠加成为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对人工智能语境下社交媒体中的社交机器人言论,应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予以重视和规制,并在此基础上重思言论自由的分析框架和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算法 社交机器人 政治机器人 言论自由
原文传递
域外势力操控社交媒体的手段路径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邵雷 石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0,56,共7页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分析、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构化特征分析,剖析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路径。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判断政治机器人操控社交账号的行为策略和特征。[研究结论]域外势力利用虚假公司注册网络社交媒体账号并操控政治机器人开展虚假舆论宣传。应利用大数据建模建立关键信息数据库,监测管控高危账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和应对政治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势力 网络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账号 政治机器人 虚假舆论宣传 开源情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