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的妇女发展问题
1
作者 李寅铨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的差异,历史上形成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基于男权制的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使女性备受歧视、压迫和剥削。要使妇女发展,必须打破男权制,在两性平等基础上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结构。
关键词 妇女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球经济治理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结构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铮 韩钰 +1 位作者 胡敏 吴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6期824-838,共15页
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文章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出发试图认识全球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作者认为,全球经济关系是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通过收集世界21个主要经济体的2000—2012年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 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文章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出发试图认识全球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作者认为,全球经济关系是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通过收集世界21个主要经济体的2000—2012年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业与制造业发展区位,同时对各国资源输出情况进行对比,开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进行地缘经济基础分类。研究表明:全球一体化使世界典型化国家类型趋于明显,呈现出新的"三个世界"特征——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属金融业主导国家(地区);泰国、中国、韩国、德国、日本、越南和中国台湾属制造业主导国家(地区);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属资源开发业主导国家(地区)。印度、巴西和法国目前在多领域均得到发展,虽然属过渡型国家(地区),但在进一步演化中,向一定的国家类型逼近。这种地缘经济学的相互关系,通过GDP溢出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总之,地理本性决定的经济分工分类,构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基础,将影响全球经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区位商 金融业 制造业 资源业 地缘政治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抑商:古代专制时代的结构性政治经济矛盾的反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刚 《贵州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87-91,共5页
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是古代专制时代结构性政治经济矛盾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专制时代的中国社会是一种一元性的政治经济结构,其操纵下的社会层面,需要缺失中层,而商人们却恰恰易利用这种层面的不足,从这一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是古代专制时代结构性政治经济矛盾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专制时代的中国社会是一种一元性的政治经济结构,其操纵下的社会层面,需要缺失中层,而商人们却恰恰易利用这种层面的不足,从这一结构体系之外挤占中层,对最高专制权威形成冲击,从而构成体制性的内在矛盾。二、专制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所要求的“均平”、“隔离”,与商业发展之间构成巨大矛盾。三、在官僚政治商品化之中,商人由富入贵的走向,与等级专制构成严重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专制时代 政治经济结构 抑商政策 结构性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帝国主义解读——基于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和世界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震 曹泽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脱离了政治的"信息"的概念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取代"宣传"等语汇,在中国学术界被大量引用,当代社会也常被人视为信息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似乎在信息时代并不合时宜。此外,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帝国主... 脱离了政治的"信息"的概念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取代"宣传"等语汇,在中国学术界被大量引用,当代社会也常被人视为信息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似乎在信息时代并不合时宜。此外,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和数字资本主义等解释当代帝国主义的概念与理论。但分析信息时代的帝国主义理论,有必要摆脱以媒介、传媒为中心的认识,从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和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理解信息帝国主义,从而探寻信息帝国主义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权力结构 世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木里土司的政治经济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益希汪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46,共6页
木里藏族自治县处于川西北藏区的西南缘,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旧属盐源县木里安抚司(后为木里宣慰使司)的辖地。“木里幅员广袤,亦四川西南之边隘,地势高峻,山脉纵横,河流环绕,诚一险塞之区也”,“山川障蔽,颇称阴阻。因此木里又“夙... 木里藏族自治县处于川西北藏区的西南缘,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旧属盐源县木里安抚司(后为木里宣慰使司)的辖地。“木里幅员广袤,亦四川西南之边隘,地势高峻,山脉纵横,河流环绕,诚一险塞之区也”,“山川障蔽,颇称阴阻。因此木里又“夙以奥区之名”,外界称之为“木里王国”。 全县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十万余人,以藏族为主体,包括彝、汉、纳西、苗、壮、回、布依等十多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互相交往,休戚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 土司 衙门 政治经济结构 喇嘛 土司制度 试析 土司政治 政教 村官
原文传递
《政治经济学概论(资本主义部分)》:按《资本论》的理论逻辑构建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结构
6
作者 管林根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概论(资本主义部分)》 《资本论》 理论逻辑构建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政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朗生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正在向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提出挑战,诉求新的政治思维和经济模式,以保护人类家园。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政治对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今日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正在向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提出挑战,诉求新的政治思维和经济模式,以保护人类家园。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政治对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今日中国,重新审视循环经济和生态政治,为解决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政治 政治经济结构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社会文化生活 经济全球化 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热点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尹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2期29-32,23,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政治转型 述评 政治经济结构 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产业发展停滞的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翟东升 宁南山 赵云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155,159,160,共30页
进入21世纪之后,多个产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都显示欧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境堪忧。在传统制造业中,欧盟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萎缩;而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互联网应用,欧盟都在被北美和东亚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尽管欧... 进入21世纪之后,多个产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都显示欧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境堪忧。在传统制造业中,欧盟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萎缩;而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互联网应用,欧盟都在被北美和东亚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尽管欧盟及其成员对此保持警觉并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扭转颓势,但前景并不乐观。未来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突变,将加速欧盟在全球产业结构中的份额萎缩和地位弱化。结构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对此提供三种因素的综合性解释,分别是欧盟智力优势的萎缩、公共部门的乏力与分裂以及欧盟社会的老龄化。而将欧盟的产业颓势归罪于高福利和高税收,则可能是一种错误归因。由于东亚制造业供应链与欧盟产业结构之间的重叠性和竞争性越来越明显,中欧关系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欧盟将表现出去工业化国家常见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中国应为继续上升的产业竞争和贸易摩擦做好必要的心理与政策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经济 结构主义政治经济 产业竞争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经济工作的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第一,生产首要性、生产与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有机联系,而不是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经济工作的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第一,生产首要性、生产与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有机联系,而不是供求在交换中的表面联系,是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可以让我们避免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第二,结构性矛盾是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矛盾,结构问题不能被唯一地归结为市场失灵导致的比例失调,它和生产的制度结构、生产的目的与性质也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结构问题长期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不是短期调控和管理。第三,政治经济学关于虚拟资本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区别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论依据。金融部门、房地产经济到底属于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取决于金融活动中的货币资本以及房地产商品(资本)是否从属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资本循环过程,取决于资本收益是来自资本的价值增殖还是来自所有权转让带来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分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除了发展制造业,也要发展金融与房地产经济中属于实体经济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 结构性矛盾 虚拟经济
原文传递
财富500强折射世界经济之变
11
作者 刘军红 《党政论坛》 2008年第18期55-55,共1页
最近,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2008年“世界500强”排名,突出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上的三大变化,即“资源国家主义”、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制龟裂,以及新兴经济体崛起。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财富500强 折射 世界500强 《财富》杂志 政治经济结构 新兴经济 国家主义
原文传递
地理本性进化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基础探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铮 韩钰 +2 位作者 胡敏 朱艳硕 吴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0-955,共16页
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论出发认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基础。本文通过收集2000-2012年的世界主要21个国家(地区)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金融业与制造业发展集中度,同时对各国资源输出情况进行对比,... 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论出发认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基础。本文通过收集2000-2012年的世界主要21个国家(地区)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金融业与制造业发展集中度,同时对各国资源输出情况进行对比,最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一体化使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类型趋于明显,呈现新的"三个世界"特征: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属金融业主导国家(地区);泰国、中国大陆、韩国、德国、日本、越南和中国台湾属制造业主导国家(地区);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属资源开发业主导国家;印度和法国目前在多领域均得到发展,属过渡型国家。这种地理本性决定的经济分工分类,是各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学基础,将影响他们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本性 区位商 地缘政治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危险的实体经济
13
作者 袁剑 《四川物价》 2012年第4期34-35,共2页
次贷危机剧痛在前,大部分中国问题的观察者.也将中国危机的关注点聚焦在金融环节以及房地产问题上。但如细查中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中短期内,中国最为脆弱的环节不是其金融机构,而是其实体经济。所以,如果... 次贷危机剧痛在前,大部分中国问题的观察者.也将中国危机的关注点聚焦在金融环节以及房地产问题上。但如细查中国内部的政治经济结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中短期内,中国最为脆弱的环节不是其金融机构,而是其实体经济。所以,如果中国会出现一场经济危机,其爆发的顺序可能是先实体后金融,这与美国次贷危机恰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危险 次贷危机 中国问题 政治经济结构 金融机构 经济危机 房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松川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亚太地区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加快向亚太转移,力量更趋均衡的美中日之间的合作在加强,逐步成为亚太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二是合作、协调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亚太区域的主旋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亚太地区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加快向亚太转移,力量更趋均衡的美中日之间的合作在加强,逐步成为亚太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二是合作、协调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亚太区域的主旋律,"10+3"的合作在深化,同时APEC框架内的合作也再次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APEC和"10+3"的战略定位,促进二者间的互动,特别是中国将在其中采取何种对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政治经济结构 APEC “10+3” 中国亚太战略
原文传递
国际广告文化宰制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殿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1,共6页
广告媒介作为以资本主义方式分配资源进而实施文化宰制的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它遮蔽了文化表象背后更为深层的文化宰制失衡的问题,这种文化宰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心灵塑造为旨归,通过强大的示范效应进行文化渗透;以商品... 广告媒介作为以资本主义方式分配资源进而实施文化宰制的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它遮蔽了文化表象背后更为深层的文化宰制失衡的问题,这种文化宰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心灵塑造为旨归,通过强大的示范效应进行文化渗透;以商品促销为手段,通过跨国集团的商业扩张实施文化操纵;以市场分配为原则,通过信息要素的自由流通强化文化宰制。西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通过广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渗透和宰制通常以两种方式展开,一种是直接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种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的西方式解读。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好其现代化转型工作,加强弱势文化的国际合作,对传统文化加以重点保存,扩大本土文化的国际影响等几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广告 文化宰制 政治经济结构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汉隐士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7,共6页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将司马迁对隐士的这段精彩议论用于东汉,也是十分恰当的。东汉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豪强政治的发展,众多的文人儒士纷纷隐居不出,“设...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将司马迁对隐士的这段精彩议论用于东汉,也是十分恰当的。东汉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豪强政治的发展,众多的文人儒士纷纷隐居不出,“设为名高”,这批隐士的最终目的当然还是为了步入仕途,“归于富厚”。这是东汉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风貌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士 东汉末 司马迁 社会地位 士子 后汉书 政治经济结构 征辟 人身依附关系 社会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的根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燕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5S期30-30,共1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宅基地)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农民的生活、生产提供活动场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宅基地数量、空间的剧烈变动,存在很多问... 农村居民点用地(宅基地)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农民的生活、生产提供活动场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宅基地数量、空间的剧烈变动,存在很多问题如:村庄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村内用地结构松散,利用效率低下,环境不断恶化,村庄规模偏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根源分析 动态变化 农村土地利用 政治经济结构 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原因探析
18
作者 付际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型提供了阶级前提;四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给日本提供了自我调整和转型的机会。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其方式独特,成就惊人。但是,时间较长、弊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转型 改革 民族文化传统 政治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官民对立及其调整 被引量:5
19
作者 迟汗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7-84,共8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的政权性质、经济结构、政治运行以及近现代官僚资本的分析,阐明了作为传统政治基本问题的官民矛盾的对抗和不可调和的属性。指出,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官民之间的利益对抗,而私有性质的政权又维护并... 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的政权性质、经济结构、政治运行以及近现代官僚资本的分析,阐明了作为传统政治基本问题的官民矛盾的对抗和不可调和的属性。指出,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官民之间的利益对抗,而私有性质的政权又维护并强化了这一属性。所以,在传统社会的任何一个政治过程中,官民矛盾必然要激化,政治统一体终将要破裂。尽管统治集团试图通过行政监察、科举举士、调整田制税法、从严治史等办法来缓解直至解决这个矛盾,但最终都落空了。这个矛盾发端于政治经济结构里、体现于政治运行中,所以矛盾的最终解决,必须首先改变政权性质,但更经常更艰巨的任务则是高度关注政治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官民对立 政治运行 政治经济结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政权性质 统治集团 传统政治 统治者 行政监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丁美洲的社会发展与公务员教育
20
作者 浙江行政学院赴墨西哥 智利考察团 李涛 《当代社科视野》 2012年第12期31-34,共4页
应墨西哥北安纳华克大学和智利安德烈斯·贝洛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邀请,2012年10月,由浙江行政学院副巡视员刘振华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五人赴墨西哥、智利等地,考察社会发展、公共管理与公务员教育有关情况,进一步了解拉丁美洲国... 应墨西哥北安纳华克大学和智利安德烈斯·贝洛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邀请,2012年10月,由浙江行政学院副巡视员刘振华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五人赴墨西哥、智利等地,考察社会发展、公共管理与公务员教育有关情况,进一步了解拉丁美洲国家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情况,深化对公务员培训与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国家 公务员教育 社会发展 政治经济结构 公务员培训 中国研究 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