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故障后果分析法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1期154-155,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故障后果分析法,对简单辐射式配电网评估可靠性指标,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有备用电源和自动分段开关情况下平均可用度最高,停电次数最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 配电网 可靠性 故障后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故障后果分析的关键敏感设备识别与管理
2
作者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第S01期14-18,共5页
本报告介绍了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站)从建立系统功能关键度准则入手,通过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故障分析、设备故障分析等步骤分析识别出电站关键敏感设备的方法和流程。针对识别出的关键敏感设备,电站梳理出管理要素,从设备实... 本报告介绍了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站)从建立系统功能关键度准则入手,通过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故障分析、设备故障分析等步骤分析识别出电站关键敏感设备的方法和流程。针对识别出的关键敏感设备,电站梳理出管理要素,从设备实体标识、软件标识、敏感部件识别、缓解策略分析,从技术、运行、维修、工作控制、大修等日常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并得以落实,使电站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刀刃上",从而确保了关键敏感设备的非预期故障发生,提高了电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后果 敏感部件 核电设备 田湾核电站 机组停运 关键度 电站设备 预防性维修 缓解策略 关键敏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及故障树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鹏 张贵新 +2 位作者 朱小梅 罗承沐 顾立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5-20,共6页
可靠性分析是电子式互感器研制中的关键环节。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建立... 可靠性分析是电子式互感器研制中的关键环节。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完善的FMEA表格和故障树。求取了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集,并对该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研制与试验过程中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可靠性分析 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故障树分析 最小割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配网网架结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启亮 刘倩影 《黑龙江电力》 CAS 201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针对济宁太白湖区配电网供电能力有限、电网结构简单及配网管理薄弱等问题,对当前负荷利用自然增长法进行了预测,并详细论述了网架结构设计重要因素与可靠性,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太白湖区目标网架结构,并给出了现状网架向目... 针对济宁太白湖区配电网供电能力有限、电网结构简单及配网管理薄弱等问题,对当前负荷利用自然增长法进行了预测,并详细论述了网架结构设计重要因素与可靠性,提出了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太白湖区目标网架结构,并给出了现状网架向目标网架的过渡方案。通过分析所提方案实施后的效果,验证了开闭所供电模式下的目标网架结构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增长法 网架结构 可靠性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目标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的风电场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5
作者 王湘赞 王健 宋志杰 《低压电器》 2012年第21期44-48,共5页
以IEEE-RBTS Bus6系统主馈线F4为基础,在主馈线15处加入1个风电场,将风电场等效为3场景状态的发电机,采用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FMEA)计算风电场并网前、后在重合闸、孤岛运行及解列成孤岛3种方式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指出了提高系... 以IEEE-RBTS Bus6系统主馈线F4为基础,在主馈线15处加入1个风电场,将风电场等效为3场景状态的发电机,采用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FMEA)计算风电场并网前、后在重合闸、孤岛运行及解列成孤岛3种方式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指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否取决于风电场并网后的具体运行方式。指出了故障时将系统解列成孤岛模式虽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应预先规划好解列方式,使系统的可靠性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法 可靠性指标 孤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定位系统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中的关键点
6
作者 刘潇 冯舒 《中国海洋平台》 2012年第4期6-9,43,共5页
移位风险是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简称DP)系统在海洋工程领域应用过程中的最主要风险,设计中通过采用较高级别的冗余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避免移位事故的发生。各大船级社都要求通过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 移位风险是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简称DP)系统在海洋工程领域应用过程中的最主要风险,设计中通过采用较高级别的冗余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避免移位事故的发生。各大船级社都要求通过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简称FMEA)的方式对动力定位系统的冗余度进行验证,分析的深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动力定位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本文介绍了DP FMEA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讨论了成功开展DP FMEA分析的几个关键点,为未来开展类似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系统 冗余度 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矿井供电可靠性研究
7
作者 和建荣 《山东煤炭科技》 2013年第5期152-153,共2页
文章重点介绍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评价指标,结合实际算例,建立涉及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对矿井供电网络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影响系统的可靠性的因素,为供电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 煤矿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可靠性 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VSC运行方式与故障恢复优化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璐 余顺江 +2 位作者 王辰 唐巍 张筱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2-300,共9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故障后可通过调整VSC控制方式、网络重构等多种方式进行恢复,但现有可靠性评估方法并未充分考虑这些恢复方式对可靠性的影响,进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传统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建立故障模式后果...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故障后可通过调整VSC控制方式、网络重构等多种方式进行恢复,但现有可靠性评估方法并未充分考虑这些恢复方式对可靠性的影响,进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传统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建立故障模式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表,根据故障信息查询该表确定故障隔离后网络拓扑;然后依照不同故障情况下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控制策略,调整VSC的控制方式;最后,通过计及网络重构和孤岛运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求解故障下系统中负荷的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在此基础上,与序贯蒙特卡洛法相结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算例与现有评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充分考虑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样的故障恢复方式对可靠性的影响,可以准确评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 故障恢复优化模型 序贯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欣 《自动化应用》 2016年第4期6-7,10,共3页
以层次分析法对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控制管理进行分析,建立模糊集合评价,预测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根据不同的数值对造成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所有可能原因进行层次分析,从而得出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的危险... 以层次分析法对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控制管理进行分析,建立模糊集合评价,预测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根据不同的数值对造成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所有可能原因进行层次分析,从而得出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的危险因素,减少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的发生概率;并对煤化工现场装置仪表典型故障的可能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模糊集合评价 故障后果 安全评估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斌 《技术与市场》 2013年第4期55-56,共2页
在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供电行业迅猛崛起。在供电量日益增长,配电网络高速运行之下,保障供电、配电可靠性已经成为摆在供电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10 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形式,阐述10 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故障... 在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供电行业迅猛崛起。在供电量日益增长,配电网络高速运行之下,保障供电、配电可靠性已经成为摆在供电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10 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形式,阐述10 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故障产生的后果,提出了预防配电线路故障产生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故障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可达性分析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8
11
作者 许丹 唐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78,共7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可靠性计算方法过程繁琐、描述复杂、存在冗余搜索的问题,本文引入图论中的可达性分析理论,提出了基于区域可达性分析的复杂配电...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可靠性计算方法过程繁琐、描述复杂、存在冗余搜索的问题,本文引入图论中的可达性分析理论,提出了基于区域可达性分析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以矩阵分析与计算为基础,将可靠性评估转化为配电区域与电源点的连通性问题,通过可达性矩阵分析实现了配电网分区和故障后果模式判定。配电网分区和可达性分析的结合,有效地降低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可达性分析 配电网分区 故障后果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源通路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丹 唐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4-49,共6页
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存在大量冗余、重复搜索、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借助开关元件描述负荷点和电源的连接关系,给出了电源通路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电源通路矩阵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主、备用电源的电源通路矩阵来确定各负荷... 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存在大量冗余、重复搜索、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借助开关元件描述负荷点和电源的连接关系,给出了电源通路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电源通路矩阵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主、备用电源的电源通路矩阵来确定各负荷点的故障后果类型,能灵活考虑断路器拒动的影响。此外,还给出了适合于电源通路可靠性评估方法的配电网拓扑描述,以及主、备用电源通路矩阵的形成方法。RBTS-Bus6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过程简单,计算速度快,易于工程实现,有效避免了冗余与重复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电源通路 开关拒动 故障后果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发展动态 被引量:66
13
作者 贾希胜 程中华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9-32,64,共5页
概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发展过程,以1997年版的<RCMⅡ>为主要参照,从8个方面综述了RCM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RCM 故障后果 数学模型 后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U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海英 沈澍东 孙伟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26,共6页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可观性和可控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探讨了原发性故障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同状态下故障的演变,推导了...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可观性和可控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探讨了原发性故障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同状态下故障的演变,推导了节点可观性、线路可观性、节点可控性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位置和网络拓扑的关系式,建立了可观性和可控性相依的故障后果模型以及在线运行风险算法。IEEE30节点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量化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间接作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原发性故障诱发信息系统失效时的安全问题,可以有效评估现代电网的安全水平,同时也为冗余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安装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不充裕 电力系统 风险评估 可观性分析 可控性分析 故障后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设备的风险评估与状态检修决策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婷 赵峰 高锋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77,共6页
针对当前配电设备采用的定期检修方式未将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的方法。首先,根据配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结果计算配电设备实时健康指数,利用指数模型对配电设备的实时故障率进... 针对当前配电设备采用的定期检修方式未将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的方法。首先,根据配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结果计算配电设备实时健康指数,利用指数模型对配电设备的实时故障率进行计算;然后,采用最小路法计算配网中所有设备的平均实时故障率,并结合停电时用户损失严重度、配电设备损失严重度和环境损失严重度确定配电设备故障后果严重度;最后,利用风险偏好型效用函数量化计算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风险水平,计算各配电设备的相对风险值,并以相对风险值为指标确定各配电设备的状态检修策略。结合算例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设备 实时健康指数 实时故障 风险评估 故障后果严重度 状态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冰风载荷影响的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毅 杨海 +4 位作者 秦康平 朱文 范栋琦 谢丽军 臧必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48,共7页
为预防在极端冰灾环境下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1种考虑冰风载荷的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在极端冰风环境下,计算输电线路与杆塔所承受的总载荷,利用强度与应力干涉模型确定输电线路与杆塔的故障率,同时结合串联可靠性原理确定... 为预防在极端冰灾环境下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1种考虑冰风载荷的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在极端冰风环境下,计算输电线路与杆塔所承受的总载荷,利用强度与应力干涉模型确定输电线路与杆塔的故障率,同时结合串联可靠性原理确定线路故障综合概率;利用非贯序蒙特卡洛法与线路故障综合概率设置预想故障集,结合直流潮流优化模型计算每条线路的失负荷量;综合考虑负荷等级与抢修恢复时间,确定线路失负荷的经济价值并定义为故障后果;将故障后果与线路故障综合概率的乘积定义为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指标。以实际拓扑结构修正的IEEE30节点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 风险评估 输电线路 故障后果 综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曾德容 何正友 于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7,共6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牵引变电所的可靠性水平及其可靠性研究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将故障模式后果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2种方法相结合,对地铁牵引变电所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完善的FMEA表格,找到牵引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牵引变电所的可靠性水平及其可靠性研究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将故障模式后果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2种方法相结合,对地铁牵引变电所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完善的FMEA表格,找到牵引变电所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失效后果、故障检测方法及补救措施,再建立牵引变电所故障树,求取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并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找出影响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的最薄弱环节,定量分析计算顶事件的失效概率,得出牵引变电所的可靠度,2种方法的结合为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提供一种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牵引变电所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和FMEA法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7
18
作者 胡海涛 高朝晖 +1 位作者 何正友 袁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8-54,共7页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是保证地铁安全可靠运行的动力来源,其可靠性分析对整个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某一地铁典型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利用故障树和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对系统进行定义及对系统...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是保证地铁安全可靠运行的动力来源,其可靠性分析对整个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某一地铁典型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利用故障树和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对其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对系统进行定义及对系统电压等级的划分,建立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表格及供电系统的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取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并利用自主开发的可靠性分析软件对3种供电情况进行可靠性评估。最后与实际工程相比较,验证了该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法 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在设备维护和RCM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芳林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5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一、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确定设备预防性维护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出各故障后果的... 一、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确定设备预防性维护需求、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出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维修停机损失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1999年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颁布的RCM标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过程的评审准则》给出了正确的RCM过程应遵循的准则,如果某个大纲制定过程中满足这些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设备维护 RCM 维修策略 预防性维护 故障后果 评审准则 维修制度 维修方式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聪利 庄剑 《天津电力技术》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介绍了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研究了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意义与方法,提出了常用的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关键词 配电系统可靠性 蒙特卡罗法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可靠性预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