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载荷共担影响的故障机理损伤累积模型
1
作者 俞晓勇 徐正翔 韩兆芳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5期186-189,共4页
针对连续退化型故障机理,本文提出了一个故障机理损伤累积模型,首先对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然后在部件层考虑载荷的变化,最后在机理层引入损伤量的概念。通过该模型可以描述当载荷发生变化时,故障机理发展速率随之发生的变化。本文在故障... 针对连续退化型故障机理,本文提出了一个故障机理损伤累积模型,首先对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然后在部件层考虑载荷的变化,最后在机理层引入损伤量的概念。通过该模型可以描述当载荷发生变化时,故障机理发展速率随之发生的变化。本文在故障机理损伤累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蒙特卡洛仿真和故障物理相结合的方法预估系统的可靠性,在案例阶段,先对一个稳压器系统构建故障树和二元决策图,然后通过仿真得到稳压系统的可靠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化型故障机理 故障机理损伤累积模型 载荷 蒙特卡洛仿真 故障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建模与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宏瑞 何正嘉 訾艳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4-140,共7页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高速数控机床主轴、高速列车轮对等高速旋转机械系统中,其力学特性和运行状态对整个转子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及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当转子-轴承系统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陀螺力矩,使...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高速数控机床主轴、高速列车轮对等高速旋转机械系统中,其力学特性和运行状态对整个转子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及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当转子-轴承系统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陀螺力矩,使轴承负荷增加,高速旋转的轴承内圈还将发生径向离心膨胀变形;另外,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工作温度将升高,转子、轴承等部件会发生热变形。在离心惯性力和工作温升的综合作用下,轴承结构元件的几何位置关系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轴承的刚度、应力、应变等动态特性。考虑了旋转内圈离心膨胀和热膨胀变形对轴承内部几何位移的影响,对Jones提出的轴承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速滚动轴承力学模型,可以预测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的接触角、接触变形以及接触载荷等参数,并计算轴承刚度。在该轴承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静载荷、动态载荷及高转速等工况下滚动轴承内部接触载荷、接触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材料疲劳失效理论对轴承的损伤机理和早期损伤部位进行了分析,为高速滚动轴承的损伤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滚动轴承 力学模型 损伤机理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球轴承损伤故障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3
作者 牛蔺楷 曹宏瑞 何正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2-907,共6页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故障机理研究可深入了解故障出现后滚动轴承的振动响应特征,并可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构建了滚动球轴承的故障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中每个轴承元件(滚球、内圈及外圈)具有6个自由度,且考虑了元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和润滑牵引...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故障机理研究可深入了解故障出现后滚动轴承的振动响应特征,并可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构建了滚动球轴承的故障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中每个轴承元件(滚球、内圈及外圈)具有6个自由度,且考虑了元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和润滑牵引特性以及基座的动力学特性。在对局部损伤进行建模时,完整考虑了损伤出现后由于材料缺失而引入的额外间隙,以及损伤对赫兹接触刚度及接触载荷作用方向的影响,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对特定故障模式(外圈和内圈分别具有局部表面损伤)下轴承的振动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滚球和滚道之间的滑动和润滑牵引,因此计算得到的故障特征频率比基于纯滚动和简单运动学假设以及拟静力学的计算值更为精确和合理。利用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动力学模型 损伤 故障诊断 故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损伤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封伯昊 张立翔 李桂青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年第3期21-30,共10页
系统地综述了混凝土损伤研究的概况 ,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内容包括 :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机理 ;混凝土的静、动力损伤研究 ;徐变损伤 ;混凝土及结构的高、低周疲劳累积损伤 ;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机理 本构模型 累积损伤 静力损伤 动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角加载条件下2A12铝合金多轴疲劳失效行为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亚军 王先超 +2 位作者 王付胜 周剑 刘辰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7-152,共6页
采用SDN100/1000电液伺服拉扭复合疲劳试验机对2A12铝合金进行不同相位角加载条件下多轴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加载循环曲线和微观断口形貌分析失效机理,对不同损伤累积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修正Manson损伤曲线模型以期达到更好的预测效... 采用SDN100/1000电液伺服拉扭复合疲劳试验机对2A12铝合金进行不同相位角加载条件下多轴疲劳试验研究,通过加载循环曲线和微观断口形貌分析失效机理,对不同损伤累积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修正Manson损伤曲线模型以期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单级加载条件下,随相位角正弦值的增加疲劳寿命线性递减,当相位角为0°时,轴向硬化、软化交替出现,切向出现循环硬化,90°加载下轴向和切向单独作用效果明显;两级累积路径下,随一级加载周次的增加多轴疲劳寿命延长,0°加载阶段轴向和切向都出现循环硬化现象,两种路径下断口都呈现出多裂纹源特征,在裂纹源区附近观察到台阶状形貌,扩展区存在大量划痕和鳞片状花样;修正后的Manson损伤曲线模型预测误差均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铝合金 相位角 多轴疲劳 失效机理 损伤累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航空质量流量计健康监测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浩峰 廖俊必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针对航空设备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存在使用寿命大为缩短的问题,利用健康监测系统监测航空设备工作情况并预测该设备的剩余可靠工作时间,通过分析目标设备硬件组成,设计故障检测程序,确定主要失效机理。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健康监测系统结构... 针对航空设备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存在使用寿命大为缩短的问题,利用健康监测系统监测航空设备工作情况并预测该设备的剩余可靠工作时间,通过分析目标设备硬件组成,设计故障检测程序,确定主要失效机理。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健康监测系统结构和成熟的TF(time to fail)模型,提出了利用物理模型实现大致推算机载航空质量流量计可靠工作时间的方法,可完成目标设备的故障预测,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M系统 故障检测 失效模型 加速因子 线性损伤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彬 刘新荣 +4 位作者 周小涵 刘俊 黄俊辉 曾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3-1462,共10页
三峡库区蓄水后导致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和水库诱发地震对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受持续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坡体加速度响应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和“趋表... 三峡库区蓄水后导致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和水库诱发地震对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受持续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坡体加速度响应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特性,且历经多次地震荷载作用后坡体PGA放大系数衰弱明显,而坡体累积位移、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随地震荷载持续作用分别呈逐渐增大、增大及减小的变化趋势;坡体阻尼比、自振频率及损伤度随地震荷载持续作用分别呈逐渐增大、减小及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微小地震和强震作用阶段的坡体非线性累积损伤力学模型可分别采用“S”型三次函数和“陡升”型指数函数表征;坡体累积损伤—失稳破坏演化过程表现为坡顶后缘(次级节理和层面)起裂—扩展—贯通、岩体沿复合滑动面整体滑移及完全破坏后岩体呈多尺度破碎块状堆积于坡脚,且消落带岩体受震动、溶蚀及冲刷耦合作用后破碎较严重,并近乎产生整体滑移而形成显著的“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消落带 岩体劣化 振动台模型试验 动力响应规律 累积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