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5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肖顺旺
李升才
+2 位作者
张长泉
徐宗昌
张恒习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16,共4页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识别系统的论证、技术体制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协同式
敌我识别系统
非协同式
敌我
识别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成功
贺克兰
+5 位作者
赵琳锋
张碧会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9,共2页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方法描述激光光束的传输,从激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方法描述激光光束的传输,从激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作用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激光
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混合贝叶斯网络的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永强
张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9-182,共4页
混合贝叶斯网络就是允许连续节点和离散节点同时存在的贝叶斯网络。将混合贝叶斯网络应用到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中,建立了敌我识别的混合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混合贝叶斯网络实现多传感器敌我融合识别及识别可信度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
混合贝叶斯网络就是允许连续节点和离散节点同时存在的贝叶斯网络。将混合贝叶斯网络应用到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中,建立了敌我识别的混合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混合贝叶斯网络实现多传感器敌我融合识别及识别可信度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混合贝叶斯网络可以很好地实现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功能,并且该方法直观、准确度高,提高了敌我识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贝叶斯网络
非协作式
敌我识别系统
敌我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何华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本文在分析当今二次雷达敌我识别 (IFF)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Mark系列IFF系统在现代战争环境中的不足之处 ,综合采用时间同步IFF系统、JTIDS和Mark系列IFF系统先进的成熟技术 ,通过完善询问和应答信号格式设计及加密控制技...
本文在分析当今二次雷达敌我识别 (IFF)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Mark系列IFF系统在现代战争环境中的不足之处 ,综合采用时间同步IFF系统、JTIDS和Mark系列IFF系统先进的成熟技术 ,通过完善询问和应答信号格式设计及加密控制技术 ,构成一个易于工程实现、具有较好实用性能、保密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
敌我识别系统
二次雷达
加密
IFF
电子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式Ⅴ加密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6
5
作者
时宏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介绍了模式V加密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 ,以及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关键词
模式V加密
敌我识别系统
二次雷达
应答机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浅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蒋庆全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5期32-36,共5页
敌我识别(IFF)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已成为2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目标识别目前具有目标特征识别、目标成像识别、无源探测识别、激光雷达识别、毫米波...
敌我识别(IFF)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已成为2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目标识别目前具有目标特征识别、目标成像识别、无源探测识别、激光雷达识别、毫米波识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识别等等方法。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识别方法是研制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所必需充分考虑的问题,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是当前研究之重点,多传感器系统数据融合技术是其有效途径。由用户直接识别未知目标(即直接分系统)和向用户提供有关目标信息(即间接分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敌我识别系统,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雷达
目标
识别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8
7
作者
叶玉丹
王殿左
《光电技术应用》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从现代战争的敌我识别重要性出发,指出雷达敌我识别的不足,提出协同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给出其组成框图,叙述其工作原理,进一步从有源应答和无源应答两类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中,阐述了无源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有关技术...
从现代战争的敌我识别重要性出发,指出雷达敌我识别的不足,提出协同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给出其组成框图,叙述其工作原理,进一步从有源应答和无源应答两类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中,阐述了无源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协同式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易实现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激光
敌我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
15
8
作者
幺立蓉
杨万海
《火控雷达技术》
2004年第2期53-57,共5页
敌我识别 ( IFF)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 IFF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发展进程做了总结和回顾 ,同时详细分析了激光技术、毫米波技术等在 IFF系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 ,对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工作原理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9
作者
黄成功
刘付兵
+5 位作者
赵琳锋
刘艳芳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描述激光光束的传拎,从誓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描述激光光束的传拎,从誓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霉识别鎏鱼的佳用雌壹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激光
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及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曲东才
《航空科学技术》
2003年第5期36-38,共3页
介绍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涵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目标
识别系统
雷达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
1
11
作者
梁百川
《上海航天》
1993年第4期34-38,共5页
回顾敌我识别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综述敌我识别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对抗
敌我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2
作者
孙建中
赵希
杨进华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11期60-63,共4页
激光敌我识别就是利用激光通信系统作为密码收发器的敌我识别方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这种提高敌我识别效能的技术。在我国,由于武器装备中光电仪器研制进程较慢,长期以来,敌我识别尚是一项空白。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
激光敌我识别就是利用激光通信系统作为密码收发器的敌我识别方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这种提高敌我识别效能的技术。在我国,由于武器装备中光电仪器研制进程较慢,长期以来,敌我识别尚是一项空白。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和需要,研制有效的敌我识别系统已经受到军方重视,并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激光通信
系统
设计
激光
敌我
识别
识别
方式
光电仪器
武器装备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修小林
时宏伟
王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 ,分析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使命、约束条件和应用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体制特点以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该系统中的若干核心概念和关键指标 ,对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 ,分析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使命、约束条件和应用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体制特点以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该系统中的若干核心概念和关键指标 ,对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以期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敌我识别系统
约束条件
系统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7
14
作者
修小林
时宏伟
+1 位作者
林建
王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目标敌我属性信息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多种针对不同敌我识别系统所采用的识别信息获取方式 ,并分析了不同系统体制的特点 ,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澄清了在敌我识别系统研究领域中的若干模糊概念。...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目标敌我属性信息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多种针对不同敌我识别系统所采用的识别信息获取方式 ,并分析了不同系统体制的特点 ,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澄清了在敌我识别系统研究领域中的若干模糊概念。最后就不同的作战使用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信息获取方式
电子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对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裴志诚
单晓文
王玉龙
《通信对抗》
2011年第4期52-55,共4页
敌我识别在现代信息化对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了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性能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旁瓣抑制特性的干扰方法及其试验验证结果。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旁瓣抑制
干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灵巧干扰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聂鑫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4期212-214,共3页
通过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信号格式、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针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技术,该技术以最小的时域、频域及能量域代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且该技术在多个工程项目中进行了应...
通过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信号格式、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针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技术,该技术以最小的时域、频域及能量域代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且该技术在多个工程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和试验验证,干扰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Ⅻ
敌我识别系统
灵巧干扰
时域
频域
能量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陆军单兵敌我识别系统介绍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目标
识别
美军
陆军
事件
作战
海湾战争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战中的战场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翼
张宁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信息战条件下的战场敌我识别即近距战术作战敌我识别系统,其距离分辨原则应以角度分辨为主,一般采用激光和毫米波段作为系统的载频,应答发射时可考虑多种通道。目前,美BCIS系统采用K波段毫米波问答,法BIFF系统采用毫米波识别,英M-TICE...
信息战条件下的战场敌我识别即近距战术作战敌我识别系统,其距离分辨原则应以角度分辨为主,一般采用激光和毫米波段作为系统的载频,应答发射时可考虑多种通道。目前,美BCIS系统采用K波段毫米波问答,法BIFF系统采用毫米波识别,英M-TICE系统采用毫米波信标识别,德ZEFF系统采用激光询问和L波段应答。我国的现研究方向有毫米波和激光问答、非协同目标识别和间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战
战场
敌我识别系统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军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3
19
作者
戚保明
福成
《兵工标准化》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战场上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敌我,是现代化战争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也是高科技战争中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至关重要的前提。近年来,尽管各国为防止在战争中误伤己方和友军做了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发展
美国
德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航
《航空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55-56,共2页
敌我识别系统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飞机上只安装了应答机,飞行员依靠目视识别或借助通信系统从地面指挥所获知目标飞机的敌我属性。现代多由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兼任地对空识别,现代歼击机普遍装备了由询问机和应答机...
敌我识别系统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飞机上只安装了应答机,飞行员依靠目视识别或借助通信系统从地面指挥所获知目标飞机的敌我属性。现代多由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兼任地对空识别,现代歼击机普遍装备了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成的机载敌我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通管制雷达
通信
系统
信标
系统
应答机
指挥所
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肖顺旺
李升才
张长泉
徐宗昌
张恒习
机构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装甲兵工程学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16,共4页
文摘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识别系统的论证、技术体制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协同式
敌我识别系统
非协同式
敌我
识别
数据融合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 system,cooperative target recognition, non-cooperative target recognition ,data fusion
分类号
TN971.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成功
贺克兰
赵琳锋
张碧会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9,共2页
文摘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方法描述激光光束的传输,从激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作用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源激光
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Keywords
active laser IFF system
Gaussian beams
operation range emulate
far-field laser beams
分类号
TN248.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混合贝叶斯网络的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永强
张安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F45)
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553008)
文摘
混合贝叶斯网络就是允许连续节点和离散节点同时存在的贝叶斯网络。将混合贝叶斯网络应用到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中,建立了敌我识别的混合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混合贝叶斯网络实现多传感器敌我融合识别及识别可信度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混合贝叶斯网络可以很好地实现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功能,并且该方法直观、准确度高,提高了敌我识别的可靠性。
关键词
混合贝叶斯网络
非协作式
敌我识别系统
敌我
识别
Keywords
hybrid Bayesian networks
IFF system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
分类号
TP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何华武
机构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9,共5页
文摘
本文在分析当今二次雷达敌我识别 (IFF)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Mark系列IFF系统在现代战争环境中的不足之处 ,综合采用时间同步IFF系统、JTIDS和Mark系列IFF系统先进的成熟技术 ,通过完善询问和应答信号格式设计及加密控制技术 ,构成一个易于工程实现、具有较好实用性能、保密强度高。
关键词
协同式
敌我识别系统
二次雷达
加密
IFF
电子战
Keywords
SSR
IFF
Cooperative identification
Encryption
分类号
TN959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E869 [军事—战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式Ⅴ加密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6
5
作者
时宏伟
机构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研究所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模式V加密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 ,以及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
关键词
模式V加密
敌我识别系统
二次雷达
应答机
工作原理
Keywords
IFF
Secondary radar
Transponder
分类号
TN918.6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E9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浅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蒋庆全
机构
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出处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摘
敌我识别(IFF)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已成为2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目标识别目前具有目标特征识别、目标成像识别、无源探测识别、激光雷达识别、毫米波识别、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识别等等方法。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识别方法是研制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所必需充分考虑的问题,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是当前研究之重点,多传感器系统数据融合技术是其有效途径。由用户直接识别未知目标(即直接分系统)和向用户提供有关目标信息(即间接分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敌我识别系统,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雷达
目标
识别
信息处理
Keywords
IFF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分类号
TN9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8
7
作者
叶玉丹
王殿左
机构
合肥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光电技术应用》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从现代战争的敌我识别重要性出发,指出雷达敌我识别的不足,提出协同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给出其组成框图,叙述其工作原理,进一步从有源应答和无源应答两类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中,阐述了无源式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协同式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易实现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激光
敌我
识别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 (IFF) system
laser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 (LIFF)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
15
8
作者
幺立蓉
杨万海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火控雷达技术》
2004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摘
敌我识别 ( IFF)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 IFF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发展进程做了总结和回顾 ,同时详细分析了激光技术、毫米波技术等在 IFF系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 ,对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工作原理
数据融合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between friend or foe
communication methods
cooperative identifieation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9
作者
黄成功
刘付兵
赵琳锋
刘艳芳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激光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文摘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描述激光光束的传拎,从誓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霉识别鎏鱼的佳用雌壹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源激光
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Keywords
active laser IFF system
Gaussian beams
operation range emulate
f^- field)aser ~ . ..
分类号
TN248.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及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曲东才
机构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出处
《航空科学技术》
2003年第5期36-38,共3页
文摘
介绍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涵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目标
识别系统
雷达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信息融合
分类号
TN95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
1
11
作者
梁百川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上海航天》
1993年第4期34-38,共5页
文摘
回顾敌我识别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综述敌我识别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对抗
敌我识别系统
分类号
TN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2
作者
孙建中
赵希
杨进华
机构
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出处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11期60-63,共4页
文摘
激光敌我识别就是利用激光通信系统作为密码收发器的敌我识别方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这种提高敌我识别效能的技术。在我国,由于武器装备中光电仪器研制进程较慢,长期以来,敌我识别尚是一项空白。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和需要,研制有效的敌我识别系统已经受到军方重视,并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激光通信
系统
设计
激光
敌我
识别
识别
方式
光电仪器
武器装备
综合国力
分类号
TN959.1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N92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修小林
时宏伟
王越
机构
总参四部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 ,分析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工作使命、约束条件和应用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体制特点以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该系统中的若干核心概念和关键指标 ,对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以期澄清。
关键词
雷达
敌我识别系统
约束条件
系统
体制
Keywords
Radar IFF
System
Feature analysis
分类号
TN95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7
14
作者
修小林
时宏伟
林建
王越
机构
总参四部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目标敌我属性信息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多种针对不同敌我识别系统所采用的识别信息获取方式 ,并分析了不同系统体制的特点 ,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 ,澄清了在敌我识别系统研究领域中的若干模糊概念。最后就不同的作战使用环境 。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信息获取方式
电子战
Keywords
IFF
Object propert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分类号
TN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对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裴志诚
单晓文
王玉龙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海军驻嘉兴地区通信军事代表室
出处
《通信对抗》
2011年第4期52-55,共4页
文摘
敌我识别在现代信息化对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了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常用的工作模式及其性能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旁瓣抑制特性的干扰方法及其试验验证结果。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旁瓣抑制
干扰技术
Keywords
IFF system
side-lobe suppression
jamm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N959.1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灵巧干扰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聂鑫
机构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信号格式、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针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技术,该技术以最小的时域、频域及能量域代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的灵巧干扰,且该技术在多个工程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和试验验证,干扰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MarkⅫ
敌我识别系统
灵巧干扰
时域
频域
能量域
Keywords
MarkⅫ IFF system
dexterous interference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energy domain
分类号
TN958.9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陆军单兵敌我识别系统介绍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琨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目标
识别
美军
陆军
事件
作战
海湾战争
装备
分类号
TN95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N92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战中的战场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张翼
张宁
机构
驻德阳地区军代室
出处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信息战条件下的战场敌我识别即近距战术作战敌我识别系统,其距离分辨原则应以角度分辨为主,一般采用激光和毫米波段作为系统的载频,应答发射时可考虑多种通道。目前,美BCIS系统采用K波段毫米波问答,法BIFF系统采用毫米波识别,英M-TICE系统采用毫米波信标识别,德ZEFF系统采用激光询问和L波段应答。我国的现研究方向有毫米波和激光问答、非协同目标识别和间接识别。
关键词
信息战
战场
敌我识别系统
毫米波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 (IFF)
Battlefield
Information war
Millimeter wave
分类号
TN92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军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3
19
作者
戚保明
福成
出处
《兵工标准化》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在战场上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敌我,是现代化战争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也是高科技战争中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至关重要的前提。近年来,尽管各国为防止在战争中误伤己方和友军做了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现状
发展
美国
德国
发展
分类号
TN959.1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N872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敌我识别系统
被引量:
1
20
作者
周航
出处
《航空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55-56,共2页
文摘
敌我识别系统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飞机上只安装了应答机,飞行员依靠目视识别或借助通信系统从地面指挥所获知目标飞机的敌我属性。现代多由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兼任地对空识别,现代歼击机普遍装备了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成的机载敌我识别系统。
关键词
敌我识别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通管制雷达
通信
系统
信标
系统
应答机
指挥所
飞行员
分类号
V35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进展
肖顺旺
李升才
张长泉
徐宗昌
张恒习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黄成功
贺克兰
赵琳锋
张碧会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混合贝叶斯网络的非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
孙永强
张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技术研究
何华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模式Ⅴ加密敌我识别系统
时宏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敌我识别系统浅析
蒋庆全
《兵工自动化》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叶玉丹
王殿左
《光电技术应用》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幺立蓉
杨万海
《火控雷达技术》
200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黄成功
刘付兵
赵琳锋
刘艳芳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及给我们的启示
曲东才
《航空科学技术》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及未来
梁百川
《上海航天》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孙建中
赵希
杨进华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修小林
时宏伟
王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敌我识别系统
修小林
时宏伟
林建
王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对抗技术研究
裴志诚
单晓文
王玉龙
《通信对抗》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MarkⅫ敌我识别系统灵巧干扰技术
聂鑫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美陆军单兵敌我识别系统介绍
李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信息战中的战场敌我识别系统
张翼
张宁
《兵工自动化》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外军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戚保明
福成
《兵工标准化》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敌我识别系统
周航
《航空电子技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