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质量与预后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元和 张义强 高国贵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质量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均实施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统计救治时间相关指标(首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道...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质量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均实施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统计救治时间相关指标(首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肌标志物报告时间、球囊时间、支架置入时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结果:60例急性胸痛患者经过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救治,首诊时间(198.98±21.23)min、分诊评估时间(1.00±0.15)min、静脉通道建立时间(1.29±0.21)min、首份心电图时间(6.98±1.24)min、心肌标志物报告时间(15.47±3.31)min、球囊时间(34.77±6.74)min、支架置入时间(45.64±7.36)min;60例急性胸痛患者经过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救治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发生心力衰竭1例、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6.67%。结论: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救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胸痛中心 多学科协作模式 救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重症胰腺炎救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桂红 薄文婷 王理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重症胰腺炎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们两院80例急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门诊护理流程优化方案,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采用鱼骨图分析法确定优化内容,实施分级分流...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重症胰腺炎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们两院80例急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门诊护理流程优化方案,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采用鱼骨图分析法确定优化内容,实施分级分流护理方案,对照组行传统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时间及门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高于对照组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达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候诊时间及治疗等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期间护理纠纷总发生率仅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流程优化用于急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显著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流程 急重症胰腺炎 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严重度计分及半数致死量对救治质量的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裕红 陈学桂 +1 位作者 刘勇章 金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以损伤严重度计分(ISS)结合年龄因素,按Bull的LD50标准从死亡率及意外死亡发生率、大于LD50组的抢救成功率及W值作为评估和监察创伤救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应用此法对150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验证,认为... 以损伤严重度计分(ISS)结合年龄因素,按Bull的LD50标准从死亡率及意外死亡发生率、大于LD50组的抢救成功率及W值作为评估和监察创伤救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应用此法对150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验证,认为该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计分 半数致死量 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提高医疗救治质量
4
作者 李卫光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根据国家卫生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医院感染控制分队一行10人于2008年5月18日赶赴青川县重灾区,被分配到青川县中医院震后临时医疗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点 救治质量 国家卫生部 省卫生厅 县中医院 山东省 重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仪 宗卫华 +3 位作者 赖晓凤 赵焕佳 梁金好 冷伊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优化后的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高患者救治质量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试验组给予优化...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优化后的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高患者救治质量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试验组给予优化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2B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有效性、护理服务即时性、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与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通过优化护理质量管理项目,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D2B所需时间,提高救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救治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 胸痛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创伤中心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龚艳 谢伟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区域性创伤中心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008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区域性创伤中心实施时间(2022年1月)将其分为对照组220例、观察组21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模... 目的:分析区域性创伤中心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008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区域性创伤中心实施时间(2022年1月)将其分为对照组220例、观察组21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启用区域性创伤中心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应诊反应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检查和转运时间、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评分、快速反应能力评分、配合度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应诊反应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检查和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评分、快速反应能力评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性创伤中心有助于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区域性创伤中心 救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的控制与改进 被引量:11
7
作者 段岚 樊有炜 +1 位作者 霍明立 马圣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意外伤害等创伤发生率也随之明显增加。其中多发伤最常见。严重创伤具有伤情变化迅速、漏诊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创伤救治可大致分为院外救治和院内救治,院外...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意外伤害等创伤发生率也随之明显增加。其中多发伤最常见。严重创伤具有伤情变化迅速、漏诊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创伤救治可大致分为院外救治和院内救治,院外救治水平受救治体系、人员素质、交通状况、现场救援等因素限制,就现阶段而言,加强院内紧急救治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救治质量 控制与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患者ICU救治质量影响
8
作者 李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23期107-109,132,共4页
目的:分析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患者重症医学科(ICU)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入的60例行血液灌流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每组各30... 目的:分析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患者重症医学科(ICU)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入的60例行血液灌流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ICU传统护理,观察组在ICU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在患者转出ICU时收集ICU救治质量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总依从率并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ICU救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可以提升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患者ICU救治质量,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提升其总依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目标及支持性照护策略 ICU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中心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倪沂江 张伟亚 +1 位作者 蒋伟 秦辉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一体化创伤中心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94例,女性392例;年龄16~80岁,平均(51.9±15.9)... 目的研究一体化创伤中心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94例,女性392例;年龄16~80岁,平均(51.9±15.9)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57分,平均(28.0±9.1)分。以我院一体化创伤中心稳定运行后救治的735例患者为观察组,一体化创伤中心成立前及成立初期救治的55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创伤救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创伤救治质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体化创伤中心能有效提升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质量,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创伤中心 严重创伤救治 创伤救治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西并用急诊医疗模式的救治质量与就医体验评价
10
作者 傅怀芳 韩丽云 许红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8期118-120,共3页
目的:构建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模式,并评估其在高热中暑患者救治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高热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急诊服务管理流程的急诊服... 目的:构建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模式,并评估其在高热中暑患者救治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高热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急诊服务管理流程的急诊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服务中适当应用中医外治方案。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快速识别和确诊症状、有效措施的应用、救治过程的连续性、个体化诊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就医体验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诊断与治疗、沟通与信息传达、陪同和支持、人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模式在高热中暑患者救治中表现出显著的成效。与传统的现代急诊服务相比,应用中医外治方案能够提高救治质量,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助于提升急诊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诊服务 高热中暑 中医外治 救治质量
原文传递
规范创伤救治模式促进严重创伤救治质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施建国 姚远 +5 位作者 周继红 骆建军 侯镇海 邱俊 张良 王正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创伤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救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以2006年1月1日本院建立创伤中心为界,将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创伤中心建立后2006—2008年)和对照组(创伤中心建立前2001—2005年... 目的探讨规范创伤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救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以2006年1月1日本院建立创伤中心为界,将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创伤中心建立后2006—2008年)和对照组(创伤中心建立前2001—2005年),采用创伤数据库记录创伤患者伤情、救治与结局信息,比较严重创伤救治效率和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66例,对照组26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NISS值分别为(20.59±4.63)分和(20.57±5.38)分(P〉0.05);研究组急诊处理时间为(0.33±0.03)h,对照组为(0.57±0.35)h(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为(27.64±29.叭)d,对照组为(30.84±32.87)d(P〉0.05);研究组ICU治疗时间为(2.98±5.77)d,较对照组为(2.65±7.00)d(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87.9%,对照组为76.5%(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9.1%,对照组为20.8%(P〈0.05)。结论规范的创伤救治显著地提高了严重创伤的救治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多处创伤 救治质量
原文传递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2
作者 刘艳萍 杨红蕾 +5 位作者 丁艳丽 刘姝 柴爽爽 胡旭红 王双娜 关怀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7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体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n=30)进行常规护理和2017年1—7月(n=63)进行优化护理质量项目护理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总体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n=30)进行常规护理和2017年1—7月(n=63)进行优化护理质量项目护理的STEMI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18导联心电图完成时间、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18导联心电图报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包括护理文书书写、专科仪器操作流程以及病房管理指标,能够缩短STEMI患者住院天数、D2B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总体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护理质量 胸痛中心 救治质量
原文传递
努力提升颅脑创伤救治质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国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9-652,共4页
颅脑创伤目前仍是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疾病类型。近年来,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区域间医疗能力不均、长期预后指标不佳等问题。颅脑创伤临床管理质量的提升成为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着重对我国颅脑创伤救治的... 颅脑创伤目前仍是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疾病类型。近年来,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区域间医疗能力不均、长期预后指标不佳等问题。颅脑创伤临床管理质量的提升成为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着重对我国颅脑创伤救治的质量控制和提升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救治水平 疾病类型 预后指标 人群健康 救治质量 区域间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用于提高紧急剖宫产救治的效果探究
14
作者 于荣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用于提高紧急剖宫产救治的效果。方法: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自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6例紧急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救治,观... 目的:探究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用于提高紧急剖宫产救治的效果。方法: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自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6例紧急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救治,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紧急剖宫产救治反应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母儿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紧急剖宫产救治反应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儿救治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提高紧急剖宫产救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紧急剖宫产救治反应时间及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从而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快速反应团队 紧急剖宫产 并发症 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联动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在急腹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苏海龙 徐瑞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4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联动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在急腹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8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联动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在急腹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8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联动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率、救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接诊-确诊、接诊-手术、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准确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55%、97.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联动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在急腹症患者救治中可提高救治效率和救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多学科联动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救治效率 救治质量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救治多发伤3例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丁志杰 孟宇 陈兰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8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3例使用ECMO技术救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CMO技术作为有效的创伤救治手段,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矫正休克和...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3例使用ECMO技术救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CMO技术作为有效的创伤救治手段,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矫正休克和缺氧状态、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后及时转往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进行多学科综合诊治,对控制感染、修复组织损伤、预防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结论ECMO技术结合术后转诊至高质量创伤救治中心的综合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为临床医生及时识别和抢救重症多发伤患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作用 多处创伤 创伤救治 质量创伤救治中心 多学科综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急诊科建设 提高急救质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晓亮 刘智玲 +3 位作者 龙开超 蒋铎婷 王国华 韩小彤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4年第6期36-38,共3页
应用PDSI质量管理工具,结合急诊科实际,从确定目标,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制度;硬件设施改善,医护人员结构合理,建立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加强急救质量管理,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会诊管理;加强培训与学习,落实行政查房以及效果评价,改进再优... 应用PDSI质量管理工具,结合急诊科实际,从确定目标,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制度;硬件设施改善,医护人员结构合理,建立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加强急救质量管理,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会诊管理;加强培训与学习,落实行政查房以及效果评价,改进再优化等方面,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综合改进。全面提高急诊科救治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I 急诊科 急危重症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数据库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江利冰 张茂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创伤患者的预后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创伤数据库的创伤救治质量提高计划在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然而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对如何利用创伤数据库实施创伤救治...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创伤患者的预后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创伤数据库的创伤救治质量提高计划在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然而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对如何利用创伤数据库实施创伤救治质量提高和控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数据库 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庾小敏 蔡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7期14-16,共3页
医院核心管理的内容即医疗质量管理,该质量可对医院整体的生存发展、绩效、品牌、运营产生直接的影响.该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有序、全面地对医疗质量实施管理,管理中不断探索、尝试、改革、完善,对持续改进医疗管理水平起... 医院核心管理的内容即医疗质量管理,该质量可对医院整体的生存发展、绩效、品牌、运营产生直接的影响.该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有序、全面地对医疗质量实施管理,管理中不断探索、尝试、改革、完善,对持续改进医疗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使创建医疗质量管理的模式规范、有序、科学,可对临床医师行为实施进一步的规范,使医院医疗的救治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将医院核心的竞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PDCA循环 医院管理 管理水平 救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死亡病案撰写的质量
20
作者 章丽虹 郑永福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1期72-75,共2页
死亡病案是危重伤病员病情演变的真实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它反映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和科研的水平。因此,抓好死亡病案的撰写质量是医院管理不可忽视的课题。我院十分重视死亡病案的撰... 死亡病案是危重伤病员病情演变的真实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它反映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和科研的水平。因此,抓好死亡病案的撰写质量是医院管理不可忽视的课题。我院十分重视死亡病案的撰写质量,严格地对每份死亡病案进行质量检查把关,促进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医院医疗水平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案 病案形成过程 撰写质量 医师 病程记录 检诊 医院管理 危重患者 救治质量 环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