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慕课资源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陆 张敏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9,共7页
伴随慕课等开放教育资源越来越容易获取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教学设计与开发的重点也正在从"以内容为中心"的视角开始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而发生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 伴随慕课等开放教育资源越来越容易获取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教学设计与开发的重点也正在从"以内容为中心"的视角开始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而发生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包括四种典型的应用模式及其一般应用模式,用以支持教师能够优化使用慕课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帮助更多的教师聚焦自己学校内的教学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MOOCs) 翻转课堂 弹性学习 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模型教学策略——杂化轨道理论教学研究
2
作者 王裕平 余维维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176-178,182,共4页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杂化轨道理论始终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是大学基础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子空间结构分析、成键特点、键角计算以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学习中,都存在它的应用。能够熟练应用该理论,也是后续学习...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杂化轨道理论始终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它是大学基础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子空间结构分析、成键特点、键角计算以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学习中,都存在它的应用。能够熟练应用该理论,也是后续学习高等结构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但由于太过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难以理解,甚至有些教师也比较模糊;尽管有实物模型、多媒体素材等辅助工具,但在讲授的时候依然不方便。本研究通过化学模型教学策略——建立杂化轨道的Matlab模型,让学生借助Matlab软件来实现对杂化轨道的可视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轨道 化学教学 MATLAB软件 化学模型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网络教学多Agent系统数据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明秀 张小真 周竹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应用Agent技术 ,构建了一个网络教学多Agent系统 (Web BasedEducationMulti AgentSystem ,WBEMAS)模型 .模型中学习资源库采用了IEEELTSCLOM标准 ,并用XML实现 ,使得寻找和使用资源的过程更有效 ;并在模糊理论基础上建立学生模型 。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 数据模型 网络教学 学习对象元数据 学生模型 教学策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古文教学策略研究
4
作者 辜雪勤 《爱人》 2022年第6期64-66,共3页
教师在小古文的教学上要以教材篇目为引,立足文本,拓宽视野,采用加强诵读、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内化语言、拓展阅读有效的教学策略等有效策略,全面立体阅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小古文 核心素养教学 模型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核心理念和技术实现 被引量:58
5
作者 张治 刘德建 徐冰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4,共11页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核心资源。它的载体经历了从纸媒到电子介质,再到基于电子介质的教学资源集成的过程,并逐渐走向富媒体化和平台化,下一代数字教材将朝开放、个性化、社群化和智能化方向演进,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应运而生...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核心资源。它的载体经历了从纸媒到电子介质,再到基于电子介质的教学资源集成的过程,并逐渐走向富媒体化和平台化,下一代数字教材将朝开放、个性化、社群化和智能化方向演进,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软件工程法,厘清了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并从知识结构图谱化、资源组织系统化、学习数据可视化、学习管理智能化四个维度提出了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核心理念,提出了融入学习模型、教学策略模型、学习者画像和知识图谱四个核心组件的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技术实现路径及其推进机制,以支撑不同学科教师和不同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服务需求,将教材的解读弱中介化,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以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供给方式的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 学习者画像 教学策略模型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智能授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蕾 郭文强 《无线互联科技》 2011年第11期15-16,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的智能授导系统中在建立学习者模型和教学策略模型时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分析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大量的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给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的网络环境对智能授导系统...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的智能授导系统中在建立学习者模型和教学策略模型时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分析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大量的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给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的网络环境对智能授导系统从学生人群的类型到学习的内容及学习效果都带来了哪些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授导系统 学习者模型 教学策略模型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对智能授导系统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张蕾 郭文强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2012年第10期21-23,共3页
通过总结目前的智能授导系统中在建立学习者模型和教学策略模型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内的现代网络通信新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影响,总结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对智能授导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智能授导系统的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智能授导系统 学习者模型 教学策略模型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ICAI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MEANING
8
作者 何丕廉 侯越先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Cognitive models must be able to ada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dynamically.In our point of view,the processes of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are,in nature,the procedure that gains the meaning of the object to b... Cognitive models must be able to adapt th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dynamically.In our point of view,the processes of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are,in nature,the procedure that gains the meaning of the object to be learned.So,ICAI cognitive models should reflect the meaning structure of the domain knowledge in students mind.According to this view,we developed the meaning theory of Ludwig Wittgenstein,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meaning conjoinism.On the basis of the meaning conjoinism we proposed a meaning oriented ICAI cognitive model and it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tactics.Furthermore,we developed an ICAI system named Think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our proposal has been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ing oriented meaning conjoinism cognitive model teaching tactics I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rvice Teachers' Applications of Integrated Design Mode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olids
9
作者 Clement Ayarebilla Ali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6年第10期373-382,共10页
This study integrated instrumental and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olids in a preservice teacher's class. The researcher guided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to gather various prisms, pyramids, a... This study integrated instrumental and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olids in a preservice teacher's class. The researcher guided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to gather various prisms, pyramids, and spheres to study the total surface areas and volumes. At the end of the integrated models, the test scores showed closed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current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f the integrated models. The researcher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e design models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olids in mathem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design model preservice teachers rel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three-dimensional fig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