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课堂教师身份建构与实践样态的实证研究——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佳伟 柏静 李莹 《教师教育学报》 2023年第6期97-105,共9页
同步课堂是当前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实践。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运用深度追踪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实证研究资料,以6支教学团队中的2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同步课堂教师身份建构和团队实践过程。研... 同步课堂是当前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实践。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运用深度追踪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实证研究资料,以6支教学团队中的2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同步课堂教师身份建构和团队实践过程。研究发现,虽然同步课堂项目设计了“主讲-助教”的教师角色结构,但教师身份改变和团队实践过程都充满了张力和挑战。优质学校教师的身份在对“我是主导者和带动者”的认同和“我也要对得起我面前的学生”的协商中形成,呈现出充分参与和边缘性参与两种状态;薄弱学校教师的身份在对“我是辅助者和受益者”的认同和“我还是我们班学生的直接负责人”的协商中形成,呈现出边缘性参与和边界性参与两种状态。教师个体身份建构的张力也在理念、人际和实践3个层面上塑造着教学团队实践,并非所有教学团队都能够自然形成教师实践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课堂 教师身份建构 实践共同体 教育均衡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指、共指、他指与教师身份建构——以优秀教师说课话语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秸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说课是当代教师元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课话语中的代词使用是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基于Gee的自指陈述身份建构分析法,选取优秀英语教师说课话语个案为语料,通过对说课话语中代词使用的分析,结合课堂观察和专家点评,探讨教师说... 说课是当代教师元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课话语中的代词使用是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基于Gee的自指陈述身份建构分析法,选取优秀英语教师说课话语个案为语料,通过对说课话语中代词使用的分析,结合课堂观察和专家点评,探讨教师说课话语中自指陈述、共指陈述和他指陈述的使用类别及频次,分析其建构的教师身份及特征。研究发现,在三类陈述中,以自指陈述居多。自指陈述以状态行为陈述和情感陈述为主,共指陈述以状态行为陈述为主,而他指陈述以能力制约陈述、情感陈述和状态行为陈述为主,三类陈述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建构了多元化和动态性的情景身份、职业身份和关系身份,说课教师的身份具有社会文化语言学的身份建构特征。对说课话语中代词陈述的身份建构研究拓展了Gee的自指陈述身份建构分析法,丰富了教师身份研究的范围,可为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课话语 代词陈述 教师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里的“陌生人”:交流轮岗教师身份建构的类型学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夫艳 叶菊艳 孙丽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2,共7页
交流轮岗打破了教师专业生活的制度边界。作为流入校的"陌生人",交流轮岗教师在思考自己参与流动的意义、新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与专业行为中进行着身份建构。借鉴陌生人社会学的有关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式,以两所城乡对口交流... 交流轮岗打破了教师专业生活的制度边界。作为流入校的"陌生人",交流轮岗教师在思考自己参与流动的意义、新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与专业行为中进行着身份建构。借鉴陌生人社会学的有关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式,以两所城乡对口交流学校的交流轮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交流轮岗教师与新情境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和互动可能。"旅居者""边缘人""新来者"是交流轮岗教师身份建构的亚类型。交流轮岗教师的身份建构是个体主动性和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既有效透视了交流轮岗教师的专业生存境遇,也揭示了影响教师能量发挥的因素,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轮岗 “陌生人” 教师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晶 陈坚林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7,共7页
基于Trent的教师身份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学术英语教师如何建构"实践中的身份"和"话语中的身份"。研究发现:在课程改革之初,教师们经历了艰难的摸索期,但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和适应改革,从被动的改革实施者... 基于Trent的教师身份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学术英语教师如何建构"实践中的身份"和"话语中的身份"。研究发现:在课程改革之初,教师们经历了艰难的摸索期,但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和适应改革,从被动的改革实施者转变为积极的改革参与者;同时,他们也面临很多挑战,如学生自主性差、教学负担重、科研压力大、专业知识匮乏、学校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影响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个人、人际和机构三个层面。研究对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学术英语教师 教师身份建构 转型 个案研究
原文传递
语用身份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中的身份建构
5
作者 邵建云 王雪玉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0期8-13,共6页
尽管教师身份已然成为教育学研究热点,但迄今从语用学视角建构小学英语教师身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语用身份理论框架,以小学英语区级公开课为语料,借助话语分析研究方法,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建构的多元教师身份及话语实践类型... 尽管教师身份已然成为教育学研究热点,但迄今从语用学视角建构小学英语教师身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语用身份理论框架,以小学英语区级公开课为语料,借助话语分析研究方法,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建构的多元教师身份及话语实践类型。发现,语境中建构权威型、博学型、亲和型和启发型教师身份,主要通过选择语体、话语方式、言语行为、称呼语等话语实践来建构。小学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多元教师身份建构旨在满足有效教学的交际需要,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 小学英语教师 课堂话语 教师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叙事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媛元 李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6期253-255,共3页
该文主要运用Labov的叙事分析评价模式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些方法对新疆一高校某李姓英语教师个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从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人身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李老师表现出对传统与社会界定的教师身份的较... 该文主要运用Labov的叙事分析评价模式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些方法对新疆一高校某李姓英语教师个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从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人身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李老师表现出对传统与社会界定的教师身份的较高认同,但对传统偶像化的教师形象有一定疏离;教师的个人经历很可能会对其教师身份的建构产生较大影响,换言之,个人身份和教师身份的其他方面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 叙事 建构 批评性语篇分析 Labov叙事分析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科专业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教师身份的建构研究
7
作者 常俊跃 闫国菲 刘兆浩 《语言教育》 2025年第1期28-35,130,共9页
教师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本研究抽取了参与外语学科专业英语专业本科区域国别研究系列课程改革探索的4位教师个案,通过叙事的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及实物收集采集研究数据,重点关注教师个案的教师身份... 教师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本研究抽取了参与外语学科专业英语专业本科区域国别研究系列课程改革探索的4位教师个案,通过叙事的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及实物收集采集研究数据,重点关注教师个案的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不再仅仅是外语技能的培训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构了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知识学习者、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知识传授者、区域国别跨学科研究指导者等教师身份;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教学提高了他们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助力他们塑造外语学科区域国别跨学科研究者身份;影响教师身份动态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反思能力、能动性状况、情感倾向、兴趣和信念等,外部因素涉及其他教育主体、学院和学校的政策与规划、所教班级与所在学院和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与规划、社会现实环境等。希望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国别课程教学及外语教师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专业 区域国别研究课程 教师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中身份的构建
8
作者 王秀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6期257-258,共2页
该文认为"身份"这一概念是具有动态性的,并不只是"社会人"的一种不变属性,同一个参与者参与不同的会话,其身份也在发生改变。该文运用会话分析原理,并结合具体录音实例,剖析了参与会话的双方是如何在会话中构建其... 该文认为"身份"这一概念是具有动态性的,并不只是"社会人"的一种不变属性,同一个参与者参与不同的会话,其身份也在发生改变。该文运用会话分析原理,并结合具体录音实例,剖析了参与会话的双方是如何在会话中构建其教师与学生这两种会话身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分析 教师——学生身份建构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一项网络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邓子鹃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年第4期24-29,共6页
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基于小木虫论坛和科学网博客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外部认定身份与自我感知身份互相分离,导致个体认知失调。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变迁和身份分层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结果;高校教师身... 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基于小木虫论坛和科学网博客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外部认定身份与自我感知身份互相分离,导致个体认知失调。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变迁和身份分层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结果;高校教师身份建构分为价值驱动和规范驱动两种类型;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个体身份认同均衡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建构 教师身份认同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师范院校合并升格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困境——以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萑 冯海洋 李子建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2,共8页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国内外对教师教育者的相关研究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以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者的教学工作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文以X学院为个案,运用访...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国内外对教师教育者的相关研究却明显不足。因此,本文以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者的教学工作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文以X学院为个案,运用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技术方法收集资料,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教育者处于职业倦怠和情绪劳动的状态中,其原因包括,学生出于市场化的要求而选择不配合;学校对教师教育者缺乏支持;教师文化不良。其背后是:教师教育者的情绪劳动与倦怠中的身份转型困境;中师升格的"量质落差";市场化进程中"变"与"不变"的冲突;高校管理中"收"与"放"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困境 情绪劳动 教师教育者身份建构 高校—市场—国家共力
原文传递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a Globalizing China 被引量:1
11
作者 Zheng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年第1期40-59,136,共21页
Employing one-to-one interviews,this study explores,from a poststructuralist view,how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CETs)struggle to construct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within the dominant ideology and disempowering disc... Employing one-to-one interviews,this study explores,from a poststructuralist view,how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CETs)struggle to construct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within the dominant ideology and disempowering discourses of native-speakerism in a globalizing China.Twenty-five CETs were interviewed,an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applying human agency and subjectivity,CET participants manage to counteract the disempowering discourses and reach a relatively balanced powe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native speaker(NS)counterparts mainly through four ways:Othering the NSs;exploring their own unique strengths;taking special roles in ELT;and establishing their credibility through hard work.The Chinese culture of learning,specifically,Confucian values,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Ts’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globalization native-speakerism identity construction ag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