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联体”协同育人,创造更有力量的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解读
1
作者 焦建英 唐琼一 《福建教育》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教联体”协同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决策,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模式,体现了协同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教育治理中的综合应用。明确“教联体”的内涵特征、总体目标、职能分工、运行机制,有助于家校... “教联体”协同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决策,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模式,体现了协同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教育治理中的综合应用。明确“教联体”的内涵特征、总体目标、职能分工、运行机制,有助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落实落地,创造更有力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 协同育人 理论依据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教联体”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机制
2
作者 钱洁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学校、家庭、社会是协同育人的“三时空、三主体、三情境”,优化育人体系要求三大系统形成“教联体”。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仍存在责任边界模糊、沟通机制阻滞、育人共识分歧等困境。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空间区... 学校、家庭、社会是协同育人的“三时空、三主体、三情境”,优化育人体系要求三大系统形成“教联体”。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仍存在责任边界模糊、沟通机制阻滞、育人共识分歧等困境。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空间区隔,教养、教育、教化育人关系异化,生活、生命、生存育人资源耗损,经验、知识、实践育人环节脱钩等是影响“教联体”建设成效的“潜变量”。基于此,可以采取激活社会教育力的共时影响机制、建立公平与最优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悦纳差异性优势互补的话语沟通机制、包容空间同质性与异质性的跨界合作机制等路径提升“教联体”建设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 协同育人 实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联体”背景下少儿出版单位提供少年儿童阅读成长综合服务的路径
3
作者 郭峰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联体”建设背景下,协同育人对少儿出版单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为少年儿童阅读成长综合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数字化时代带来阅读模式在阅读内容、阅读介质、阅读方式方面的深刻变革,...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联体”建设背景下,协同育人对少儿出版单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为少年儿童阅读成长综合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数字化时代带来阅读模式在阅读内容、阅读介质、阅读方式方面的深刻变革,少年儿童面临阅读品质、阅读习惯、阅读指导方面新的阅读挑战,使少儿出版单位提供阅读成长综合服务成为必然要求。少儿出版单位应以阅读为基础,突出协同育人专业导向;以成长为目标,突出协同育人目标导向;以服务为手段,突出协同育人实践导向;加强与相关领域育人力量的有效联动,形成立足自身资源特色与业务优势的阅读成长综合服务模式,努力取得协同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出版 少儿阅读 家校社 协同育人 教联体 阅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联体”建设的样本与路径--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综述
4
作者 樊璐 陈文华 《基础教育课程》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2024年12月12-13日,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市锦江区召开。本文梳理提炼了会上呈...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2024年12月12-13日,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市锦江区召开。本文梳理提炼了会上呈现的各地“教联体”建设的典型经验,包括研制地方方案,探索地方模式;坚持政府统筹,明确主体责任;联结育人资源,搭建课程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良好生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共育实践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将以项目研究持续推动“教联体”建设,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建设 项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教育家精神 推进教联体改革
5
作者 冯文丰 《教育瞭望》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是对教育格局的一次重塑,对教育体系的重构,对教育生态的重建。一年以来,黄梅县抢抓全省试点机遇,坚持全域推进、城乡融合、育强补弱、固峰填谷,扎实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共同缔造群众满意的美好教育,在“破”与... 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是对教育格局的一次重塑,对教育体系的重构,对教育生态的重建。一年以来,黄梅县抢抓全省试点机遇,坚持全域推进、城乡融合、育强补弱、固峰填谷,扎实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共同缔造群众满意的美好教育,在“破”与“立”中,促进了城乡学校的“融”与“变”。实现老师安心乐教、学生开心上学、家长放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 融合 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创新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联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
6
作者 朱博凡 隋红 《辽宁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依据体育教联体构建的实践路径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转型,是当前教学育人改革的热点探讨话题,对深化与推进育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论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入手,针对家校社育人出现的三大弊端:缺位(父母教育不在乎)、失策(教师... 依据体育教联体构建的实践路径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转型,是当前教学育人改革的热点探讨话题,对深化与推进育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论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入手,针对家校社育人出现的三大弊端:缺位(父母教育不在乎)、失策(教师教学不称职)、塌陷(社会教导不合格)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试图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框架:构建共生体发展关系,打造交叠式服务机制,形成场域型空间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形达意构造内阁团、以实促效发展资源链、以感入心强化关系网。以期使家校社协同育人下形成纵向衔接、横向一致的体育教联体体系,推动各地中小学校以“教联体”为抓手,在馆校协同、家校互动、社教同频上加强协同配合,进而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框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增活力,城乡联合促均衡——一体化推进教联体建设的“咸丰模式”
7
作者 姚瑶 李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咸丰县结合政策与实际,从机制保障、设施升级、人才培训三个方面夯实县域教联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并采用跨区域课堂互动促进课程教学创新、特色资源共创共生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跨时空协同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区域数据... 本文介绍了咸丰县结合政策与实际,从机制保障、设施升级、人才培训三个方面夯实县域教联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并采用跨区域课堂互动促进课程教学创新、特色资源共创共生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跨时空协同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区域数据贯通赋能学校发展管理的建设思路,促进县域教联体实现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教师共联、学校共联,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按照“1+X”“1+X+Y”模式分别建立融合型教联体、共建型教联体,构建“上挂”(小学+初中+高中)、“下延”(初中+小学+幼儿园)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教联体“咸丰模式”,推动县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县域教联体 化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角下馆校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
8
作者 吴建昌 《辽宁教育》 2025年第6期62-65,共4页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需要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进而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大连金普新区中小学校与场馆密切合作,通过联责任、联课...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需要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进而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大连金普新区中小学校与场馆密切合作,通过联责任、联课程、联师资、联活动、联家庭、联成果“六联”工作机制,共同承担起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重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馆校合作 教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教育家情怀,以教联体建设为契机,助力农村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刘新安 《教育瞭望》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立足于农村初中学校的视角,深入探讨教育家精神在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实践策略。通过剖析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结合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为农村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立足于农村初中学校的视角,深入探讨教育家精神在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实践策略。通过剖析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结合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为农村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学校注重教师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以推动农村初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家精神 教联体改革、农村初中学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视角的县域教联体建设分析
10
作者 余彪 付云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多源流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对2022年湖北省出台的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联合发展共同体(简称“教联体”)政策进行分析,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个方面探究县域教联体政策出台过程,打开县域教联... 多源流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对2022年湖北省出台的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联合发展共同体(简称“教联体”)政策进行分析,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个方面探究县域教联体政策出台过程,打开县域教联体改革的“政策之窗”,为更好地推动教联体建设,提供有关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教联体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淑敏 《辽宁教育》 2024年第22期54-57,共4页
大连金普新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包括“区域+集团+学校”组织管理体系、“大纲+清单+方案”教师成长体系、“规范+互通+评选”家长发展体系、“通识+专题+指导”共育课程体系、“培训+阵地+平台”多维服务体系、“督导+评优... 大连金普新区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包括“区域+集团+学校”组织管理体系、“大纲+清单+方案”教师成长体系、“规范+互通+评选”家长发展体系、“通识+专题+指导”共育课程体系、“培训+阵地+平台”多维服务体系、“督导+评优+调查”综合评价体系,有效地落实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政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育指导服务 师成长 评价 协同育人 教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联体改革中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展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1-12,共2页
在当前教联体改革中,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现代性”“实用性”“科学性”三项原则,要在“宣传”“操作”“深入基层”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还要发扬主动精神、钻研精神和人梯精神。唯此才能紧跟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教... 在当前教联体改革中,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现代性”“实用性”“科学性”三项原则,要在“宣传”“操作”“深入基层”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还要发扬主动精神、钻研精神和人梯精神。唯此才能紧跟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改革 育技术 育装备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教联体的生成逻辑、现状分析与发展进路
13
作者 余乐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63-69,共7页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县域教联体是县域内义务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是一种创新型办学模式,对于重塑良好教育生态、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推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域教联体的运行...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县域教联体是县域内义务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是一种创新型办学模式,对于重塑良好教育生态、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推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域教联体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和调节保障机制三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在盘活教育资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县域教联体的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逐渐出现了教师焦虑、校际融合有限及教研深度不足等困境。为了其持续发展,各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教联体、学校等函须凝聚教育合力,从提高教联体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完善轮岗标准、聚焦学校内涵式发展及弱化校际成绩评比以提高教育的补偿性和学生的适应力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联体 义务 盘活育资源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联体教研机制探索
14
作者 王明利 许淑雅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82-86,共5页
县域教联体建设契合优质均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本质要求,是推进县域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研究发现,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发挥了促进教联体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关键作用,已经初步形成“融合... 县域教联体建设契合优质均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务教育本质要求,是推进县域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研究发现,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发挥了促进教联体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关键作用,已经初步形成“融合型教联体”“共建型教联体”“协作型教联体”三种县域义务教育教联体模式。为更好地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教育实践探索经验,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县域教育均衡、教研运行机制、实践保障支撑”四位一体的建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义务 教联体 优质均衡 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教联体建设的策略研究——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学第一教联体数字化转型为例
15
作者 潘峻岭 严翩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通过引用鄂州华容区蒲团乡小学第一教联体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详细说明信息化赋能在教联体的构建与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缩短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改善师资分布不均的现象,... 通过引用鄂州华容区蒲团乡小学第一教联体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详细说明信息化赋能在教联体的构建与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缩短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改善师资分布不均的现象,同时也能推动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此外,通过实施“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和创建在线工作坊,教联体成功地提升了教师的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个性化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联体 建设 策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联体改革背景下幼儿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16
作者 周盼玲 方丽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文章聚焦教联体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创新与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教联体改革强调全面发展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平衡,注重幼儿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幼儿课... 文章聚焦教联体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创新与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教联体改革强调全面发展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平衡,注重幼儿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幼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且不断深化,课程安排也更加个性化。在教学方法上,家园共育模式、社区资源利用和社会机构合作机制的创新,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改革 幼儿 创新实践 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县域教联体”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17
作者 毛泉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随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从“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为着力解决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健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从“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为着力解决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健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聚焦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强调义务教育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为“县域教联体”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出可行性方案,使城乡义务教育能够真正实现以“共同缔造”为理念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数字化 县域教联体 学管理模式 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教联体改革中破译城乡幼教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密码
18
作者 许萍 《前卫》 2024年第33期0144-0146,共3页
教联体改革旨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体现教育均衡发展.如何高效促进城乡幼教高质量协同发展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从师资团队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城乡幼儿园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 教联体改革旨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体现教育均衡发展.如何高效促进城乡幼教高质量协同发展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从师资团队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城乡幼儿园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教联体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改革 育资源共享 城乡幼 高质量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联体”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19
作者 余家穗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64-66,共3页
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教联体”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方式,各地要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落地生根。处在“教联体”背景下的学校、家庭、社会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这三者间的协同互动,构... 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教联体”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方式,各地要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落地生根。处在“教联体”背景下的学校、家庭、社会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这三者间的协同互动,构建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育人环境,打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联体 校家社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后教联体支撑下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研训一体化的路径研究
20
作者 田东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085-0088,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双减”后教联体支撑下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研训一体化的路径研究,旨在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将围绕研究目标展开,介绍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以便为小学数学教... 文章旨在探讨“双减”后教联体支撑下的小学数学教研组研训一体化的路径研究,旨在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将围绕研究目标展开,介绍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以便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联体支撑 小学数学研组 研训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