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散射衰减、吸收衰减及尾波衰减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勤彩 陈章立 +1 位作者 王中平 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9-431,共13页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台站的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并通过单次散射模型得到了不同台站的尾波衰减.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散射衰减、吸收衰减、总衰减和尾波衰减空...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台站的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并通过单次散射模型得到了不同台站的尾波衰减.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地区的散射衰减、吸收衰减、总衰减和尾波衰减空间分布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为界,均表现出西部低,东部高的特征.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以吸收为主,2~4 Hz、4~8 Hz、8~16 Hz三个频带各台站的吸收衰减Q_i^(-1)均大于散射衰减Q_s^(-1),1~2 Hz除个别台站的吸收衰减明显小于散射衰减,其它台站均大于或接近散射衰减.尾波衰减Q_c^(-1)在1~2 Hz稍大于吸收衰减而小于总衰减,在2~4 Hz、4~8 Hz、8~16 Hz与总衰减接近,个别台站大于总衰减Q_t^(-1).云南地区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_s^(-1)=0.0138f^(-1.61),吸收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_i^(-1)=0.0119 f^(-1.86),总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_t^(-1)=0.0247 f^(-1.1),尾波衰减与频率的关系为Q_c^(-1)=0.0129 f^(-0.71).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云南地区的散射衰减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吸收衰减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逝时间窗方法 散射衰减 吸收衰减 衰减 尾波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漫射近似测定超声波的吸收和散射衰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伟 葛洪魁 宋丽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315,共6页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主要由吸收和散射引起,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衰减对于深入理解衰减机制,评价材料特性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非均质介质的散射波能量传播可近似视为一个漫射过程,可用漫射方程近似描述。本文拟利用漫射近似评价材料的...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主要由吸收和散射引起,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衰减对于深入理解衰减机制,评价材料特性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非均质介质的散射波能量传播可近似视为一个漫射过程,可用漫射方程近似描述。本文拟利用漫射近似评价材料的吸收和散射衰减,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实验测试系统,对超声波在水泥中的衰减进行了实验测试,建立了测试分析方法;通过对散射波能量密度拟合,分别给出了不同样品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建立了吸收和散射系数随超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颗粒粒径、应力和加热对样品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系数随超声波频率线性增大,散射系数随频率非线性增大;水泥样品的衰减主要由散射引起,应力的影响较小;加热引起的脱水和裂纹对两类性质的衰减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利用散射波可区分吸收和散射衰减,定量评价裂缝等引起的散射特性变化,用于材料无损检测和损伤演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漫射 吸收衰减 散射衰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检测技术和声波散射衰减方法的混凝土内部缺陷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益军 方俊 王晓妮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如今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桥梁结构损伤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文章开展了系杆拱桥拱脚混凝土缺陷检测实验,通过与试验测定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声波散射衰减系数随频率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同时考虑材料内部复杂程... 在如今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桥梁结构损伤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文章开展了系杆拱桥拱脚混凝土缺陷检测实验,通过与试验测定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声波散射衰减系数随频率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同时考虑材料内部复杂程度及杂质尺寸,进一步探究在实际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影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不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混凝土损伤 声波散射衰减 超声波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在湍流大气中的散射衰减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展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2-89,共8页
文章推导出了改进的大气声散射截面σ(θ)表达式,确定了大气声散射系数α_s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出改进的大气声折射指数脉动结构系数表达式;实测结果表明,在潮湿大气中,湿度脉动和温湿相关脉动与温度脉动一样是影响声散射衰减的... 文章推导出了改进的大气声散射截面σ(θ)表达式,确定了大气声散射系数α_s的解析表达式,并得出改进的大气声折射指数脉动结构系数表达式;实测结果表明,在潮湿大气中,湿度脉动和温湿相关脉动与温度脉动一样是影响声散射衰减的重要因子,而在干燥大气中,湿度脉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 散射衰减 大气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造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红桂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1期31-32,共2页
Q值是表征地球介质物理化学状态、描述地震波衰减特征的重要参数。根据衰减机理的不同,可以把衰减分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论文首先强调分离地球介质的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进而研究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的相对强弱,对于揭示... Q值是表征地球介质物理化学状态、描述地震波衰减特征的重要参数。根据衰减机理的不同,可以把衰减分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论文首先强调分离地球介质的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进而研究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的相对强弱,对于揭示地球介质不同的物理化学状态和控制地震波能量衰减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论文选用S尾波记录来研究介质的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在对国内外多种尾波衰减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范围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选用了尾波能量通量模型来分离介质的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为了揭示不同构造地区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差异,论文选用云南地区腾冲、思茅、通海、楚雄、永胜、丽江、鹤庆和中甸等8个地震台记录到的震中距不大于50km的2.0≤ML≤5.0地震,汶川M8.0地震前后油榨坪和仲家沟地震台记录到的震中距不大于50km的2.0≤ML≤5.0地震,以及青岛地区的即墨和黄岛地震台记录到的震中距小于50km的青岛小震群。以1.5倍S波走时作为尾波的起始点,并分别按6s、10s、15s窗长采集尾波数据,采用中心频率分别为1.5Hz、3.0Hz、6.0Hz和12.0Hz的倍频程Butter-worth滤波器组进行分频滤波,根据尾波能量通量理论模型和论文研制的GEFM分离方法,计算得到了上述位于不同构造区的12个台站附近地区的尾波固有吸收衰减品质因子和散射衰减品质因子,进而给出了不同尾波窗长、不同频率的描述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地震反照率B0值。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研制了分离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的GEFM计算方法根据尾波能量通量理论模型,研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分离介质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的计算方法(简称GEFM)。论文详细介绍了GEFM方法的计算公式、步骤,并通过正反演的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论文还详细介绍了地震波形资料的选用、滤波方法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判定原则,并对论文所采用资料的尾波起始时间为1.5倍S波走时的合理性作了论证。(2)上地壳内具有低速岩浆囊且现今无岩浆喷发的火山地区,散射衰减可能强于固有吸收衰减历史上发生过岩浆喷发的腾冲火山区,各尾波窗长在各频段的地震反照率B0都显著大于0.50,且随勘探深度的增加,B0值相应增大。腾冲火山区的B0值特征有别于现今仍时有岩浆喷发的Hawaii活火山,而与诸如Campi Flegrei和Long Valley等潜在着再度发生岩浆喷发的火山区相似。且腾冲与Campi Flegrei、Long Valley等火山区一样,其上地壳内都存在着可能为岩浆囊的低速体。结果指出,可能意味着现今散射衰减强于固有吸收衰减且上地壳内具有低速岩浆囊的腾冲火山地区具有潜在再度发生岩浆喷发危险的可能性。(3)地壳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强度不同的地区,衰减特征明显有别青岛地区6s窗长的尾波勘探椭球体大部分位于地壳,其余10个台站地区6s窗长的尾波勘探椭球体均位于地壳内。根据6s窗长的结果,只有青岛地区两个台站的B0值约为0.20,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低B0值现象类似。这两个地区的地震反照率均显著低于云南地区和龙门山断裂带的结果。结果指出,这是由于朝鲜半岛南部、青岛地区现今地壳构造运动较弱、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地壳介质的非均匀度相对较低,介质的散射衰减明显较弱,固有吸收衰减对地震波的衰减起了控制作用。(4)固有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的相对强弱与现今地震活动历程有关云南地区和龙门山断裂带的9个非火山台站地区,由6s尾波窗长所给出的B0值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5个台站(丽江、永胜、鹤庆、中甸、思茅)和汶川M8.0地震前的油榨坪、仲家沟台,各频段都呈现0.30≤B0≤0.40。其二,通海-楚雄地区和汶川M8.0地震后的油榨坪、仲家沟地区。这4个台站在各频段的B0≥0.40,尤其是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两个台站,有些频段的B0>0.50,其平均值都接近于0.50。通海和楚雄两个台站的B0≥0.40,可能与1970年通海M7.7强震等有关。永胜和鹤庆两个台站的B0值都在0.30~0.40之间,虽然永胜-鹤庆之间1515年曾发生过7强震,但至今已有500多年。这些观测事实表明,B0值的大小可能与地震活动尤其是强震活动历程有关。一次M≥7.7强震的发生及大量余震活动使长达100km以上的区域地壳介质高度破碎,导致散射衰减显著增强。由于强震破裂后,断层面的重新胶结聚合经历漫长的历程,因此,在强震后的不同时期B0值可能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吸收衰减 散射衰减 地震反照率 尾波能量通量模型 GEFM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线散射衰减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吉豪 钟羽中 +1 位作者 郑秀娟 佃松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4-1255,共12页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算法在总体照度低且光照分布不均的环境内易造成图像过度增强和自然度保存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线散射衰减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本文提出了光线散射衰减模型,该模型合理解释了非均匀光照分布的成...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算法在总体照度低且光照分布不均的环境内易造成图像过度增强和自然度保存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线散射衰减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本文提出了光线散射衰减模型,该模型合理解释了非均匀光照分布的成像过程,其次,通过Max-RGB滤波器分别估计每个像素的照度,初始化照明图,然后,根据光照随图像分割区域入射角、入射距离平滑衰减的特性,利用深度信息和梯度信息优化光照分量,获得精确照明图;此外,利用暗通道先验中的透射率所具有的局部相似性来约束反射分量估计;最后,通过提出的光线散射衰减模型融合优化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获得最终的低照度增强图像。通过与NPE,LIME,HE,ALSM,MSRCR,MF,WV_SIRE算法比较,在不同场景的低照度图像上,无参考各向异性质量评估器(BIQAA)最大为0.019 6,模糊检测累积概率(CPBD)最大为0.680 1,无参考空间域图像质量评估器(BRISQUE)最小为21.471 5,自然图像质量评估器(NIQE)最小为2.699 5,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提高图像对比度和亮度,更好地保留图像自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光线散射衰减模型 深度信息 暗通道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无损检测中声波散射衰减的分数阶导数建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俊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1期7-11,共5页
超声波在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中传播的频率依赖散射衰减,对无损检测中分析材料的物理特性、缺陷、杂质尺寸、内部结构等有重要影响,但是标准的整数阶偏微分方程声波模型并不能准确地描述这个过程,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声波的传播机理... 超声波在混凝土等非均质材料中传播的频率依赖散射衰减,对无损检测中分析材料的物理特性、缺陷、杂质尺寸、内部结构等有重要影响,但是标准的整数阶偏微分方程声波模型并不能准确地描述这个过程,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声波的传播机理研究目前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文章基于对声波散射规律的分析,推导了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0-4阶频率依赖散射衰减的通用模型,该模型既可以描述幂律频率依赖的衰减,又可以描述满足因果关系的频散。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分数阶微积分算子阶数s的物理意义,给出了衰减公式的幂指数表达式,并将修正后的散射模型与现有的Blair散射模型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无损检测 散射衰减 频率依赖 非均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衰减:2—D和3—D有限差分模拟VC.理论
8
作者 曾荣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2000年第6期4-4,共1页
关键词 地震波 散射衰减 二维有限差分 三维有限差分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CFRP层板二维细观形貌多孔隙超声散射衰减 被引量:6
9
作者 丁珊珊 罗忠兵 +2 位作者 陈军 刘欢 林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2-698,共7页
针对超声波在含有多孔隙的复合材料中传播时,邻近孔隙超声散射波之间相互作用和散射衰减机制尚未澄清的问题,对孔隙率为7.47%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对比研究了C... 针对超声波在含有多孔隙的复合材料中传播时,邻近孔隙超声散射波之间相互作用和散射衰减机制尚未澄清的问题,对孔隙率为7.47%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对比研究了CFRP层板中不同尺寸范围二维真实形貌孔隙及圆形孔隙对应的超声散射衰减系数。结果表明,对于横向尺寸m≤λ/8、λ/8<m≤λ/3的小孔隙及中孔隙,其散射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削弱整体超声散射衰减,而尺寸为λ/3<m<2λ/3大孔隙的存在则会使超声波散射衰减增强。相同孔隙率情况下,圆形孔隙对应的超声散射衰减系数αs普遍小于真实形貌孔隙的αs。对于孔隙横向尺寸满足m<2λ/3的情况,大尺寸孔隙以及长条形孔隙的存在,整体上会使超声波散射衰减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孔隙 真实形貌 数值模拟 超声散射衰减
原文传递
二维随机介质中地震波的散射衰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杰 朱良保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17-1823,共7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二维随机介质中的散射衰减规律,并确定最小散射角的取值范围.首先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构建相应的随机介质模型,然后利用间断有限元方法求解二维弹性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波在随机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最后使用振幅衰减法,来估...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二维随机介质中的散射衰减规律,并确定最小散射角的取值范围.首先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构建相应的随机介质模型,然后利用间断有限元方法求解二维弹性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波在随机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最后使用振幅衰减法,来估计随机介质的逆品质因子.本文模拟了不同频率地震波在不同参数的随机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统计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的逆品质因子与扰动标准差的平方成正比;当散射体尺寸与波长相当或小于波长时,随着散射体尺寸的增加,地震波振幅的散射衰减增强,高频地震波散射衰减作用更强;二维高斯型随机介质中,P波的最小散射角在60°~9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间断有限元 散射衰减 最小散射
原文传递
光散射法与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在线测量方法对比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永敏 高健 +3 位作者 徐仲均 宋英石 王淑兰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ρ(PM_(2.5))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MP-CPM与BAM测量ρ(PM_(10))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平均相对偏差为0.04%;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69,MP-CPM测量ρ(PM_(2.5))整体较高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5.8%.(2)光散射法传感器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85,平均相对偏差为11.24%,但ρ(PM_(10))远低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4.64%.在特殊污染情景下,光散射法将因受到较大影响而严重错估颗粒物浓度.烟花燃放期间,MP-CPM和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颗粒物浓度,与BAM测量颗粒物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50%;沙尘污染过程中,MP-CPM严重高估ρ(PM_(2.5)),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79.27%,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ρ(PM_(10)),与BAM测量ρ(PM_(10))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59.35%.研究显示,不同原理的仪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应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衰减 散射 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验中谱比法衰减的散射与本征吸收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浩 符力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3-1094,共12页
实际地球介质的弹性波衰减,无论是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反演、含油气储层描述,还是对于地震岩石物理本身的基础研究而言,都十分重要.通过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岩石的弹性波衰减是相关研究的基本手段,而谱比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利用谱比法... 实际地球介质的弹性波衰减,无论是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反演、含油气储层描述,还是对于地震岩石物理本身的基础研究而言,都十分重要.通过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岩石的弹性波衰减是相关研究的基本手段,而谱比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利用谱比法测量的弹性波衰减,简称谱比法衰减,由介质的本征吸收特性和非均质散射特性共同决定.然而,在谱比法理论中,没有将这两种衰减特性的作用区分对待.因此,实验室测量的谱比法衰减中是否含有散射特性,其散射特性是否可以忽略,常不明确.本文基于对岩石物理实验中样品波形特征的基本认识,通过能流理论描述了弹性波的本征吸收和非均质散射过程,以及对应的尾波形成机理.文章还应用能流理论测量岩石的弹性波衰减,即能流法衰减.无论是通过理论推导,还是通过实验验证,谱比法衰减与能流法衰减都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这两种直达波衰减的一致性暗示了谱比法衰减中存在着两种衰减特性.文中还对比分析了谱比法衰减与喷射流本征衰减的实验结果,该结果同样展示了谱比法衰减中可能存在着散射特性.因此,通过能流理论,可以利用样品波形的尾波特征定性判断谱比法衰减中可能存在的散射特性.即异常明显的尾波振幅可能意味着强烈的直达波非均质散射,谱比法衰减中的散射特性因而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比法 散射衰减 本征衰减 尾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衰减系数谱辨识金属材料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康 贺西平 +4 位作者 卢炬 张宏普 安笑笑 贺升平 尼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2,共7页
研究影响超声衰减系数谱辨识金属材料的因素,如探头压力、脉冲电压、脉冲重复率以及所用探头的频率、耦合条件、辨识对象的厚度等。研究表明:探头压力大于等于200g时,会取得稳定的辨识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探头频率的增大,瑞利散射... 研究影响超声衰减系数谱辨识金属材料的因素,如探头压力、脉冲电压、脉冲重复率以及所用探头的频率、耦合条件、辨识对象的厚度等。研究表明:探头压力大于等于200g时,会取得稳定的辨识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探头频率的增大,瑞利散射系数增大,散射信号加强。探头频率和材料厚度的选择,应以能提取到明显的散射信号为准,不应随意改变脉冲电压和增益的大小以及耦合的情况。利用示波器进行采样的平均次数在2 000次左右时,散射信号趋于稳定;脉冲重复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不会影响辨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系数谱 金属材料 散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尾波衰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君 刘杰 陈凌 《地震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9,共12页
利用22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近震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地震尾波在1~20HZ内6个频段的衰减特征.首先使用单次散射模型计算各台站的尾波衰减系数QC^(-1);然后利用随机各向同性散射介质均匀分布的多次散射模型,使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 利用22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近震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地震尾波在1~20HZ内6个频段的衰减特征.首先使用单次散射模型计算各台站的尾波衰减系数QC^(-1);然后利用随机各向同性散射介质均匀分布的多次散射模型,使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计算各台站的平均自由程LE和地震反照率B0,得到总衰减系数QT^(-1),并从中分离散射衰减系数QS^(-1)、吸收衰减系数QI^(-1).云南地区基本衰减特征是LE主要集中在10~30KM内,在2~6HZ之间有最大值;B0在1~2HZ大致为0.5左右,在其它频段则小于0.5.也即在1~2HZ,QI^(-1)与QS^(-1)数值相当,其它频段QI-1逐渐大于QS^(-1),成为尾波总衰减的主要原因.除1~2HZ外,其它频段QC^(-1)值接近QI^(-1).云南地区的Q^(-1)尤其是QS^(-1),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差异,滇东略微高于滇西北,滇西北高于滇西南地区.与全球其它区域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云南地区QS^(-1)略低于平均水平,QI^(-1)略高于平均水平,而QT^(-1)则处于其它区域结果的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衰减 吸收衰减散射衰减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延伸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全弹性散射理论Ⅱ——弹性波多次散射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小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3-755,共13页
推出大延伸非均匀连续介质的弹性波能量传输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并发展了相应的弹性动力学能量传递理论.构造了一个基于非均匀薄层或非均匀相屏单次散射迭代法的多次散射模型.该模型既适用于弱散射,也适用于强散驰 既适用于普通散射... 推出大延伸非均匀连续介质的弹性波能量传输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并发展了相应的弹性动力学能量传递理论.构造了一个基于非均匀薄层或非均匀相屏单次散射迭代法的多次散射模型.该模型既适用于弱散射,也适用于强散驰 既适用于普通散射,也适用于转换散射;尽管高频情况下只考虑普通散射及前向散射.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弹性多次散射的能通量,处理了散射衰减问题。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短周期地震图上的尾波主要来源于S波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延伸非均匀介质 地震波 弹性波 多次散射理论 弹性动力学 地震尾波 散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尾矿浆传播中的衰减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建新 高鑫 张艳萍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现有尾矿矿浆浓度超声检测法存在精度不高、研究参数较为宽泛、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超声波在尾矿浆中传播的衰减特性问题,在对超声波衰减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超声波在固定参数的尾矿浆中传播时的衰减特... 针对现有尾矿矿浆浓度超声检测法存在精度不高、研究参数较为宽泛、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超声波在尾矿浆中传播的衰减特性问题,在对超声波衰减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超声波在固定参数的尾矿浆中传播时的衰减特性,得到了超声波衰减系数与超声波频率、尾矿浆粒径、尾矿浆密度之间的关系:在超声波频率一定时,随着尾矿浆的粒径增加,散射衰减也增大;当超声波频率与尾矿浆粒径均为固定值时,黏滞衰减系数随着尾矿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超声波频率与尾矿浆密度均为固定值时,尾矿浆的粒径越大,黏滞衰减系数越小;散射衰减与黏滞衰减都随着超声波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散射衰减系数与超声波频率的四次方近似成正比,黏滞衰减系数与超声波频率近似成正比。这一分析结果为设计高精度的超声波浓度传感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矿浆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频率 散射衰减 黏滞衰减 尾矿浆粒径 尾矿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浆浓度与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建新 程俊豪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49,共5页
针对目前基于超声波法的尾矿浆浓度测量方法没有直接表达浓度与散射衰减系数、黏滞衰减系数的相关关系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在尾矿浆中的衰减特性,得到了声波衰减系数与浓度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了数值... 针对目前基于超声波法的尾矿浆浓度测量方法没有直接表达浓度与散射衰减系数、黏滞衰减系数的相关关系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在尾矿浆中的衰减特性,得到了声波衰减系数与浓度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浓度在10%以内时,浓度越大,声速越小;浓度在5%以内时,超声波的衰减系数与浓度近似成正比关系;当超声波频率、粒径一定,浓度在10%以内时,浓度越大,超声波的衰减系数越大。研究结果为超声波在尾矿浆浓度在线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浆浓度 超声波检测 衰减系数 黏滞衰减系数 散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超细颗粒系后向散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大勇 蔡小舒 +1 位作者 苏明旭 万振刚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高浓度状态下颗粒系后向散射规律 ,基于Beer-Lambert定律、Mie散射理论及复散射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消光 -散射衰减模型 ,并针对具体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给出计算结果。
关键词 后向散射 颗粒测量 散射 高浓度超细颗粒 消光-散射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散射能见度仪标定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韬 吴展 王光里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了前散射能见度仪标定原理及方法,分析了标定误差生产原因,说明了标定测试时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散射衰减 消光系数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在煤烟中的传播与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类成新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217-220,共4页
利用米理论研究了煤烟聚集粒子的总消光截面、散射截面随组成煤烟聚集粒子的基本粒子的尺寸参数的变化,计算了具有一定分布和组成结构的煤烟聚集粒子的回旋半径以及对应的平均不对称因子和平均单次反照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 利用米理论研究了煤烟聚集粒子的总消光截面、散射截面随组成煤烟聚集粒子的基本粒子的尺寸参数的变化,计算了具有一定分布和组成结构的煤烟聚集粒子的回旋半径以及对应的平均不对称因子和平均单次反照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光波在随机分布煤烟层的传播与散射特性.讨论了总反射率、总衰减率的变化情况,并且重点探讨了后向散射率随散射角、入射角、光学厚度以及入射波波长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烟粒子 蒙特卡罗模拟 总反射率 衰减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