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
1
作者 熊小春 周成洪 +3 位作者 刘玖行 虞杰 刘邦能 龙亨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12周龄SD大鼠以散瘀止痛方灌胃,提取含药血清。另从SD大鼠分离提取髓核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将髓核细胞随...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12周龄SD大鼠以散瘀止痛方灌胃,提取含药血清。另从SD大鼠分离提取髓核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将髓核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使用正常完全培养基;模型组使用200μmol/L过氧化氢培养24 h;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5%、10%、20%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预孵育24 h,随后2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Gasdermin D蛋白N末端裂解物(GSDMD-NT)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降低[(53.79±3.20)%比(100.89±2.06)%,P<0.01],焦亡水平显著上升,IL-1β[(353.20±23.83)pg/mL比(56.70±4.83)pg/mL,P<0.01]和LDH[(3.62±0.31)比(1.02±0.14),P<0.01]表达显著上升;炎性小体活化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升;ROS[(58.25±5.34)RFU/5×10^(5)cells比(18.48±1.59)RFU/5×10^(5)cells,P<0.01]和MDA[(52.94±4.55)nmol/g比(20.72±2.60)nmol/g,P<0.01]水平显著上升,GSH-Px[(6.52±0.56)μmol/g比(14.89±1.32)μmol/g,P<0.01]和SOD[(14.52±2.28)U/mg比(38.48±2.74)U/mg,P<0.01]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升,CollagenⅡ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蛋白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上升[(72.41±3.48)%、(85.70±4.80)%比(53.79±3.20)%,P<0.01],焦亡水平显著下降,IL-1β[(247.52±20.01)pg/mL、(150.33±10.80)pg/mL比(353.20±23.83)pg/mL,P<0.05或P<0.01]和LDH[(2.33±0.34)、(1.55±0.27)比(3.62±0.31),P<0.01]表达显著下降;炎性小体活化相关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ROS[(36.05±2.99)RFU/5×10^(5)cells、(27.50±2.82)RFU/5×10^(5)cells比(58.25±5.34)RFU/5×10^(5)cells,P<0.01]和MDA[(39.20±3.47)nmol/g、(32.17±2.38)nmol/g比(52.94±4.55)nmol/g,P<0.05或P<0.01]水平显著下降,GSH-Px[(10.77±1.08)μmol/g、(13.03±0.99)μmol/g比(6.52±0.56)μmol/g,P<0.01]和SOD[(26.14±2.20)U/mg、(29.93±3.45)U/mg比(14.52±2.28)U/mg,P<0.01]水平显著上升;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显著抑制,CollagenⅡ和Aggrecan蛋白显著上升,且呈剂量依赖。结论散瘀止痛方含药血清在体外条件下能显著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炎性小体活化、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散瘀止痛 含药血清 髓核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中药生物凝胶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卢亚飞 范槐芳 +1 位作者 许敏霞 章莉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已成为肾脏终末期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1]。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常被认为是MHD患者的生命线,因其使用时并发症少、可反复穿刺、血流稳定、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MHD患者的首选...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已成为肾脏终末期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1]。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常被认为是MHD患者的生命线,因其使用时并发症少、可反复穿刺、血流稳定、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M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2-3];但是MHD患者每周必须接受2~3次透析治疗,每年平均230~330余次穿刺[4-5],每次透析须使用16 G穿刺针穿刺,因反复穿刺、拔针不当等原因易出现皮下血肿,血肿机化会导致动静脉内瘘狭窄使内瘘血流量不足导致内瘘功能不良,透析血流不充分,致使透析难以进行,最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功能不良 皮下血肿 终末期患者 血肿机化 血管通路 透析治疗 散瘀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信号通路探究散瘀止痛续骨方对肱骨骨折大鼠骨微结构的保护机制
3
作者 张永占 张宁 +2 位作者 尚红涛 刘子豪 田永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2-406,共5页
目的基于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通路探究散瘀止痛续骨方对肱骨骨折大鼠骨微结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大鼠40只,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散瘀止痛续骨方组、杜仲提取物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别大鼠均建立肱骨骨折大鼠模型,对照... 目的基于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通路探究散瘀止痛续骨方对肱骨骨折大鼠骨微结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健康大鼠40只,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散瘀止痛续骨方组、杜仲提取物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别大鼠均建立肱骨骨折大鼠模型,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灌胃,散瘀止痛续骨方组采用散瘀止痛续骨方制剂3 g/kg灌胃,杜仲提取物组采用生药5 g/kg进行灌胃,连续给药30 d后,通过骨微结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病理组织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神经肽(NP)Y表达,Western印迹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BMP7、NPY、骨小梁数量(Th.N)、骨小梁厚度(Tb.Th)、BV/TV、骨密度(BMD)、连接密度(Conn.D)表达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b.Sp)表达、JAK2、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散瘀止痛续骨方组BMP7、NPY、Th.N、Tb.Th、BV/TV、BMD、Conn.D表达明显升高,Tb.Sp表达、JAK2、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散瘀止痛续骨方组比较,杜仲提取物组BMP7、NPY、Th.N、Tb.Th、BV/TV、BMD、Conn.D表达明显降低,Tb.Sp表达、JAK2、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正常组肱骨骨结构基本正常,骨皮质未见变薄,骨髓腔大小正常,无受损状况产生,细胞间排列整齐且均匀分布,未见破骨细胞产生;模型组肱骨骨皮质变薄且细胞间、排列稀疏,骨髓腔扩大、断裂明显,骨髓脂肪组织增生明显,可见大量破骨细胞;散瘀止痛续骨方组骨结构趋于稳定,骨基质中少量骨细胞沉积,组织密度增大,组织细胞排列趋于有序,有新生组织生成;杜仲提取物组骨组织中仍有受损现象,伴随破骨细胞分布,骨髓脂肪组织间仍有破骨少量细胞。结论散瘀止痛续骨方可降低血清BMP7、NPY表达,和抑制JAK2、STAT3蛋白水平,改善骨折中的骨微结构及病理变化,从而发挥促进骨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通路 散瘀止痛续骨方 肱骨骨折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4
作者 梁田子 龙亨国 +1 位作者 熊小春 刘玖行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895-896,共2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组(观察组)两...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组(观察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椎活动度、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血清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腰腿酸痛、椎体旁压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左、右侧屈、前屈、后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分级(PR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白介素(IL)-1β、IL-6水平、血沉、红细胞聚集率、全血比低切黏度、全血比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散瘀止痛散联合靶点超声药物透入的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散瘀止痛 靶点超声药物透入 腰椎活动度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志彪 曹仁辉 +1 位作者 王华 范歆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分析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安慰组,各30例。... 目的:探究分析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安慰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自制散瘀止痛贴膏治疗,安慰组使用安慰剂,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安慰组的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安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的6.67%低于对照组的16.67%和安慰组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疗效良好,具体表现为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还有助于改善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自制散瘀止痛贴膏 治疗效果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散瘀止痛方熏洗对大鼠炎症足趾PGE_2含量及COX-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伟冬 陆金根 +1 位作者 曹永清 梁宏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观察散瘀止痛方熏洗对于角叉菜致炎后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影响及对致炎足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用角叉菜造模后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散瘀止痛方Ⅰ组、散瘀止痛方Ⅱ... 目的:观察散瘀止痛方熏洗对于角叉菜致炎后大鼠足趾肿胀度的影响及对致炎足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用角叉菜造模后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散瘀止痛方Ⅰ组、散瘀止痛方Ⅱ组、塞来昔布组。将造模后4组大鼠,同时予灌胃及浸泡。观察致炎后30m in,1h,2h,3h的足趾肿胀度。致炎3h后,处死大鼠,采集标本。用ELISA法测定足趾局部组织的PGE2含量,用RT-PCR法测定足趾局部组织的COX-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相比,散瘀止痛方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趾肿胀度,能降低前列腺素E2(PGE2)含量(P<0.01)及抑制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P<0.01)。结论:散瘀止痛方熏洗抗炎止痛机理可能与降低前列腺素E2含量及抑制COX-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 熏洗 水肿 疼痛 前列腺素E2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黄玉青 姜靖雯 +2 位作者 潘莉 林爱敏 何书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化疗性浅静脉类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散瘀止痛酊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均每天2次,7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化疗性浅静脉类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散瘀止痛酊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均每天2次,7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7.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两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散瘀止痛酊治疗化疗性浅静脉炎效果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浅静脉炎 散瘀止痛 中药湿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巴布膏对大鼠试验性炎症和疼痛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驰荣 张尊祥 +1 位作者 蔡晓红 朱羞阳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巴布膏对大鼠试验模型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的作用观察抗炎作用;通过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影响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结果散瘀止痛巴布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巴布膏对大鼠试验模型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的作用观察抗炎作用;通过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影响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结果散瘀止痛巴布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结论散瘀止痛巴布膏具有显著的消肿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巴布膏 药效学 软组织损伤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痔术后运用散瘀止痛方熏洗60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宏涛 陆金根 +2 位作者 蒋伟冬 姚一博 王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散瘀止痛方是陆金根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拟定的治疗肛肠疾病的熏洗方,方由丹参、徐长卿、莪术、芒硝等组成,具有散瘀止痛消肿的功效。本观察选取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应用散瘀止痛方熏洗治疗,现将其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关键词 散瘀止痛 熏洗 混合痔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膏对大鼠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艳 司玉梅 +1 位作者 周毅 杨祖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8期1957-1958,1961,共3页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散瘀止痛膏对损伤症候指数和损伤肌肉组织中IL-1β、PGE2含量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观察其抗炎...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散瘀止痛膏对损伤症候指数和损伤肌肉组织中IL-1β、PGE2含量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散瘀止痛膏具有明显的消肿作用,使损伤肌肉组织中IL-1β、PGE2含量明显下降,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抗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散瘀止痛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 急性软组织损伤 抗炎 镇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接骨丸药效学及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新春 朱喜玲 +2 位作者 周新明 郭庆功 李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 :研究散瘀止痛接骨丸药效学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致炎法、棉球法、家兔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等试验方法。结果 :散瘀止痛接骨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及延长热刺激致痛的潜伏期 ,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 目的 :研究散瘀止痛接骨丸药效学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致炎法、棉球法、家兔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等试验方法。结果 :散瘀止痛接骨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及延长热刺激致痛的潜伏期 ,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减轻大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 ,促进实验性骨折的愈合 ,降低全血粘度 ,改善血液流变性 ,小鼠最大给药量为 10 g·kg-1,7d内动物全部存活。结论 :散瘀止痛接骨丸具有镇痛、抗炎、促进骨折愈合、活血化瘀作用 ,制剂毒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接骨丸 药效学 急性毒性实验 复方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广求 田祥学 +1 位作者 谭璐 郁哲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建立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5种试验菌株,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控制菌检查... 目的:建立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5种试验菌株,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小于70%;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200 m L)可检出。结论:散瘀止痛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离心-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软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离心-培养基稀释法 培养基稀释法 方法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涂膜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力 刘开彬 《辽宁化工》 CAS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散瘀止痛涂膜剂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加以研究,并为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关键词 涂膜剂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散瘀止痛 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帅 肖学峰 邢增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散瘀止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19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为对象,随机数表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散瘀止痛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散瘀止痛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19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为对象,随机数表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散瘀止痛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在疼痛评分、晨僵评分以及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a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在Lysholm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1、2、3周,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使用散瘀止痛汤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对应症状迅速得到改善,并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恢复期间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帮助患者恢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 膝骨性关节炎 疼痛 晨僵 炎性因子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接骨丸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西峰 刘振华 +1 位作者 刘志刚 王胜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4-686,共3页
关键词 散瘀止痛接骨丸 骨折愈合 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炜 卢雪梅 史亚军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的确定散瘀止痛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熔融状况,成形情况、沉降状况、圆整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考察指标对基质种类、主药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滴速、滴距和冷却剂种类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工艺为以聚乙二醇6000:4000(1:1.2)... 目的确定散瘀止痛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熔融状况,成形情况、沉降状况、圆整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考察指标对基质种类、主药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滴速、滴距和冷却剂种类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工艺为以聚乙二醇6000:4000(1:1.2)为基质,基质与药粉混合(聚乙二醇:药粉=1.5:1)于70℃熔融,搅拌均匀,滴距为6cm,滴速每分钟40丸,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结论筛选的工艺稳定可靠,适合于散瘀止痛滴丸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滴丸 成型工艺 基质 冷却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60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晶 陆金根 +3 位作者 熊国华 张少军 应光耀 高红娣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 目的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口疼痛、创缘水肿、伤口出血的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2d和治疗7d,治疗组疼痛、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伤口疼痛及创缘水肿方面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散瘀止痛 熏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酊湿敷治疗静脉炎护理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晓兰 袁夕凤 朱国秀 《山西中医》 2008年第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炎 散瘀止痛 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散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晋 《广东药学》 CAS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 建立散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选用ODS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 此方法在0.72μg/mL~9.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 目的 建立散瘀止痛膏中大黄酚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选用ODS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 此方法在0.72μg/mL~9.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59%(n=5)。结论 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散瘀止痛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止痛 大黄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瘀止痛散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谈建新 张艳艳 +1 位作者 王世慧 秦鸿良 《四川中医》 2016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以3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估生活质量,行直抬腿实验记录抬高角度,检测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及血液粘稠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散瘀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散瘀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