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写本《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文学内涵探析
1
作者 屈玉丽 齐嘉锐 《河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刘萨诃和尚因缘记》作为归义军时期的一篇文学作品,讲述了刘萨诃一生的行迹与神异故事,文本对多个刘萨诃传说进行整理与融合,使得刘萨诃的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是敦煌民间文学作品,吸收了大量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 《刘萨诃和尚因缘记》作为归义军时期的一篇文学作品,讲述了刘萨诃一生的行迹与神异故事,文本对多个刘萨诃传说进行整理与融合,使得刘萨诃的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是敦煌民间文学作品,吸收了大量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同时它又诞生于佛教文化的氛围中,在讲述佛教主题故事的同时,又融合了佛教文学与中原传统文学的写法,发展了“因缘记”这一新兴的文学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萨诃 敦煌写本 文学内涵 文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时期敦煌本《四分戒本疏》缀合研究
2
作者 张磊 宋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四分戒本疏》是对《四分律》的疏释,题“沙门慧述”。敦煌文献中存在较多《四分戒本疏》写卷,通过全面普查,现已发现94号,其中首尾完整者仅11号,其余83号皆为残卷或残片。除了从内容前后相承、残字相互契合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吐蕃时期(... 《四分戒本疏》是对《四分律》的疏释,题“沙门慧述”。敦煌文献中存在较多《四分戒本疏》写卷,通过全面普查,现已发现94号,其中首尾完整者仅11号,其余83号皆为残卷或残片。除了从内容前后相承、残字相互契合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吐蕃时期(786-848)写经的行款、书风、字迹等,可将《四分戒本疏》写卷中的11号残片缀合为5组,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写卷题记进一步探讨《四分戒本疏》的流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 敦煌写本 《四分戒本疏》 缀合 流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献与西夏文献在杂字蒙书发展史上的价值
3
作者 郑阿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 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比较,阐述其具“歌括式蒙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综合识字与庶民用字双轨并行”“分部立目小类书式杂字的萌生”“收录词语的多寡因时地而增删”等特色,总结其在中国杂字发展史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藉以凸显敦煌学发展在力求走出敦煌,结合传世文献的同时,延伸至吐鲁番文献、黑水城文献当可发挥互补互证,相辅相成之功;加大敦煌学的纵深与广度,拓展敦煌研究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西夏文献 杂字 蒙书 日用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敦煌经部文献校勘的知识储备问题
4
作者 许建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敦煌经部文献的校勘整理,除了应具有进行传世文献校勘所必须具备的目录学、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典章文化方面的基本功以外,还需关注敦煌写卷的书写体例、唐五代西北方音、敦煌文献的避讳、写本旁注字、文字演变史以... 敦煌经部文献的校勘整理,除了应具有进行传世文献校勘所必须具备的目录学、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典章文化方面的基本功以外,还需关注敦煌写卷的书写体例、唐五代西北方音、敦煌文献的避讳、写本旁注字、文字演变史以及清人的研究成果,如果在这几方面认识不足,就会出现校录及结论考订方面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经部 校录 知识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相关问题研究
5
作者 马振颖 郑炳林 王文婷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0,共12页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是一篇比较重要的碑铭类抄本,文中主要记述功德主尚起律心儿修建圣光寺的缘由始末、其家族世系及父祖履历、尚起律心儿的重要功绩等,为我们研究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历史、唐蕃关系史提供... 敦煌写本《大蕃敕尚书令尚起律心儿圣光寺功德颂》是一篇比较重要的碑铭类抄本,文中主要记述功德主尚起律心儿修建圣光寺的缘由始末、其家族世系及父祖履历、尚起律心儿的重要功绩等,为我们研究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历史、唐蕃关系史提供可靠的文献支撑。关于这篇文献,前人已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研究空间。我们运用汉藏文文献、出土碑志等材料,从文书录文、没卢氏家族、尚赞磨事迹、圣光寺等几个方面再作探讨,以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吐蕃 没卢氏 功德颂 尚赞摩 圣光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诗看敦煌写本《茶酒论》的茶文化书写
6
作者 杨梦玫 魏宏远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与敦煌写本《茶酒论》对茶文化的集中书写不同,唐代咏茶诗通过160位诗人创作的585首诗歌,从多个角度对茶文化进行了反映.从唐代咏茶诗可以看出,茶文化在唐代得到极大的发展,中晚唐开始广泛进入士人的日常生活,与酒多并列出现的同时,开... 与敦煌写本《茶酒论》对茶文化的集中书写不同,唐代咏茶诗通过160位诗人创作的585首诗歌,从多个角度对茶文化进行了反映.从唐代咏茶诗可以看出,茶文化在唐代得到极大的发展,中晚唐开始广泛进入士人的日常生活,与酒多并列出现的同时,开始出现茶酒争胜的情形,这是敦煌写本《茶酒论》产生的社会基础.《茶酒论》对茶的尊贵地位、饮用人群、主要产地、名茶种类、茶叶贸易、与佛教密切关系、功用、煮茶之水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描写,通过与唐代咏茶诗进行互证,可以更好地理解《茶酒论》茶文化书写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现存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集中展示茶酒争胜的文献,《茶酒论》形式活泼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助推茶文化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茶酒论》 唐诗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俄罗斯的中亚考察与奥登堡的敦煌探险
7
作者 伊琳娜·波波娃 王平先(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19—20世纪之交,中亚是英俄两国角逐的舞台。为了获得新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的控制权,沙俄开始对中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险考察。在此背景下,谢尔盖·奥登堡(S.F.Oldenburg,1863—1934)先后主导了前往中国新疆和敦煌的两次探险。1914—... 19—20世纪之交,中亚是英俄两国角逐的舞台。为了获得新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的控制权,沙俄开始对中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险考察。在此背景下,谢尔盖·奥登堡(S.F.Oldenburg,1863—1934)先后主导了前往中国新疆和敦煌的两次探险。1914—1915年,奥登堡率领探险队前往敦煌对莫高窟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大量古代文献与文物。奥登堡敦煌探险收集品后来分藏于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圣彼得堡分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自那以来关于该收集品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中亚考察 奥登堡 敦煌探险 敦煌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敦煌写本《心海集》残卷的思想内容与形式特征
8
作者 张琴 曹亚彬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敦煌写本S.3016与S.2295所见《心海集》是抄写者为了方便个人记诵而进行的较为随意的传抄,其抄写时间应在中晚唐时期。从内容上看,其中的各个篇目是对南宗禅的佛性观、修行观、解脱观的系统阐发。从形式上看,《心海集》明显受到了汉译... 敦煌写本S.3016与S.2295所见《心海集》是抄写者为了方便个人记诵而进行的较为随意的传抄,其抄写时间应在中晚唐时期。从内容上看,其中的各个篇目是对南宗禅的佛性观、修行观、解脱观的系统阐发。从形式上看,《心海集》明显受到了汉译佛经偈颂程式化体式的影响,但较为讲求韵律,对程式的运用相对灵活,出现了大量的同义类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心海集》 南宗禅 程式化 同义类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蕴“籯金”:论敦煌写本类书《籯金》与唐代科举
9
作者 曹丹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1,共11页
敦煌写本《籯金》是一部弘扬儒学、服务科举的类书。此书从编撰之初便参考了诸多科举试题,将君臣关系作为核心内容,与科举所考察主题一致。书成之后,士子科场作答时不仅多使用《籯金》中的事典和丽辞,还会借鉴《籯金》中的对句与思路解... 敦煌写本《籯金》是一部弘扬儒学、服务科举的类书。此书从编撰之初便参考了诸多科举试题,将君臣关系作为核心内容,与科举所考察主题一致。书成之后,士子科场作答时不仅多使用《籯金》中的事典和丽辞,还会借鉴《籯金》中的对句与思路解经。《籯金》另一编排特色是聚焦边患问题,书中关于西戎、北蕃、战阵的内容既契合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试策题目,也适用于其后科举考试中对边疆战事问题的多次考察。不仅不同时期的士子答卷时都应用了《籯金》中的相关词条,作答同一试题时的不同考生亦大量使用《籯金》中不同的词条,可见《籯金》的内容在唐代科举考试中具有广泛和长时段的可借鉴性。此书传至敦煌后一直作为学校教材被广泛使用,结合各《籯金》系类书写卷中大量学仕郎的摹写、杂写痕迹,可勾连出《籯金》从字到词到意象群再到行文结构四个层次上与科举试题相当程度上的同构性,也可据此看出初盛唐士人知识结构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籯金》 科举 类书 李若立 敦煌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富学等著《敦煌写本禅籍辑校》出版
10
作者 张丽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1,共1页
由杨富学、张田芳、王书庆所撰《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于2024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刊行。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涉及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内容,是研究早期中国禅史的重... 由杨富学、张田芳、王书庆所撰《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于2024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刊行。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涉及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内容,是研究早期中国禅史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文物出版社 杨富学 偈颂 禅僧 禅宗语录 敦煌文献 禅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本的地层学——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册子本为例
11
作者 冯婧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4,共9页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写本学与书籍史的发展,西方研究者提出了写本的“地层学”(stratigraphy of the manuscript)理论。这一理论将写本比作考古遗址,将写本内部的历史层累视作考古遗址中的地层(strata)。不少敦煌写本同样具有复杂的、层...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写本学与书籍史的发展,西方研究者提出了写本的“地层学”(stratigraphy of the manuscript)理论。这一理论将写本比作考古遗址,将写本内部的历史层累视作考古遗址中的地层(strata)。不少敦煌写本同样具有复杂的、层累的内部结构,具有一段时间内演变发展形成的“地层”。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册子本为例,使用西方写本学的方法剖析若干写本的内部地层,为相关文献整理、写本编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册子本 写本学 地层学 书籍史 编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P.3715《类书草稿》残卷缀合与研究——兼论P.3715与BD15402、BD09343-2的关系
12
作者 高天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5,共8页
P.3715《类书草稿》残卷、BD15402《不知名类书》残片及BD09343-2《不知名类书钞》关系密切。P.3715起首部分可以与BD15402直接缀合,缀合后正反两面的内容均可连属。P.3715《类书草稿》与BD09343-2《不知名类书钞》是同一人所编抄的两... P.3715《类书草稿》残卷、BD15402《不知名类书》残片及BD09343-2《不知名类书钞》关系密切。P.3715起首部分可以与BD15402直接缀合,缀合后正反两面的内容均可连属。P.3715《类书草稿》与BD09343-2《不知名类书钞》是同一人所编抄的两个类书草稿写本,其行款体例相同,材料来源相似,内容大部分重合。通过考索P.3715背《致大夫状》的撰作时间、BD09343-2的抄写时间以及它们与P.3715《类书草稿》之间的关系,推测P.3715《类书草稿》的编抄时间约在咸通四年(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P.3715 BD15402 BD09343-2 缀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变文写本音声的再发现及其阐释
13
作者 周春兰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6期74-81,共8页
敦煌变文讲唱传统中特定的结构和已成为惯例的讲唱手段没有随着讲唱的消逝而全部逝去,其中某些结构单元和讲唱手段会在讲唱转换成书面文本的过程中保有下来,在口头与书写之间保持一种连续性。它们是敦煌变文写本的文本内部建构的讲唱语... 敦煌变文讲唱传统中特定的结构和已成为惯例的讲唱手段没有随着讲唱的消逝而全部逝去,其中某些结构单元和讲唱手段会在讲唱转换成书面文本的过程中保有下来,在口头与书写之间保持一种连续性。它们是敦煌变文写本的文本内部建构的讲唱语境的符码,指涉当时外在于文本的讲唱语境,为一定程度上还原敦煌变文写本昔日的讲唱和声音提供某些可能。现存的敦煌变文写本是口头讲唱与书面记录相互结合的产物,书面记录使口头传承的敦煌变文稳固定型,从口头讲唱转换为书面阅读的文本,并在纸页上获得不朽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写本 语境 程式 文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中所见的一条诗路--以S.6234+P.5007、P.2672为中心
14
作者 李君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6,共10页
S.6234+P.5007、P.2672写本是晚唐敦煌文士张球的诗歌手稿,抄写了张球31首诗歌,记述了他自凉州一路向西的行迹。诗人在较长的旅途中,将所见所闻吟诵成诗,记述于纸上,随后整理成诗集,存于敦煌写卷。值得一提的是,写卷所存诗歌与诗人行迹... S.6234+P.5007、P.2672写本是晚唐敦煌文士张球的诗歌手稿,抄写了张球31首诗歌,记述了他自凉州一路向西的行迹。诗人在较长的旅途中,将所见所闻吟诵成诗,记述于纸上,随后整理成诗集,存于敦煌写卷。值得一提的是,写卷所存诗歌与诗人行迹正是陇右唐诗之路的一部分。本文将以路为载体,以诗歌为内涵,探讨这一诗路沿线的风物名胜与诗人创作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诗路 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类书所见唐代诗文创作的审美追求
15
作者 高天霞 郑瑞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唐代是诗文与类书并盛的时代,唐人诗赋取士的制度推动了诗文学习的普及,从而带动了堪称诗文创作知识库的类书的繁荣。从一些敦煌类书的编纂体式及所存序文看,唐代的类书编纂是直接服务于诗文创作重偶俪、重辞采、重用典的审美追求的。... 唐代是诗文与类书并盛的时代,唐人诗赋取士的制度推动了诗文学习的普及,从而带动了堪称诗文创作知识库的类书的繁荣。从一些敦煌类书的编纂体式及所存序文看,唐代的类书编纂是直接服务于诗文创作重偶俪、重辞采、重用典的审美追求的。此种追求源自六朝以来的绚丽文风,对此类文风的虚浮之弊唐人曾在理论上加以明确反对,但在创作实践上却因循沿袭、无法摆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类书 诗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數術文獻字詞輯考
16
作者 張小豔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356-366,共11页
敦煌文獻中保存有一批數術類寫本,“數術作爲一種把握現實生活和預測未來吉凶的知識與技術,其目的也在於建立一種日常生活的秩序”。(1)因此,占卜的内容往往真切地反映了時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現實需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備受... 敦煌文獻中保存有一批數術類寫本,“數術作爲一種把握現實生活和預測未來吉凶的知識與技術,其目的也在於建立一種日常生活的秩序”。(1)因此,占卜的内容往往真切地反映了時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現實需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備受學界重視。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鄭炳林與羊萍《敦煌本夢書》、鄧文寛《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黄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王愛和《敦煌占卜文書研究》、鄭炳林與王晶波《敦煌寫本相書校録研究》、王祥偉《敦煌五兆卜法文獻校録研究》、陳于柱《域社會史視野下的敦煌禄命書研究》,關長龍《敦煌本數術文獻輯校》(下文簡稱《輯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書 黄正建 敦煌寫本 敦煌 敦煌文獻 唐五代 研究成果 占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对传统写本抄写时代判定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窦怀永 许建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6,共5页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有明确时间题记的写本为依据 ,初步总结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避讳史上的阶段性特点 ,并以日本所藏《世说新书》残卷为例 ,利用敦煌写本避讳的一般性特点 。
关键词 敦煌写本 传统写本 避讳 抄写时代 《世说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_4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并成 侯文昌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敦煌写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4)为探究吐蕃文契约的样貌及其雇佣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本件吐蕃文雇工契与同期汉文雇工契相比较,在文书格式上保持独立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承袭了汉文契的模式;在雇佣关系方面契约双方地... 敦煌写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4)为探究吐蕃文契约的样貌及其雇佣关系的性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本件吐蕃文雇工契与同期汉文雇工契相比较,在文书格式上保持独立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承袭了汉文契的模式;在雇佣关系方面契约双方地位较为平等,基本上是以役力换取粮食,属于帮工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吐蕃文雇工契 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优婆塞戒经》版本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世田 汪桂海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41,共9页
我们在参加全国古籍保护情况调查时,于山西博物院发现3件未见于著录的敦煌写本。其中一件隶意较浓,当属六朝写本。我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隔着玻璃拍摄了照片,经过认真比对,发现内容为《优婆塞戒经·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我们在参加全国古籍保护情况调查时,于山西博物院发现3件未见于著录的敦煌写本。其中一件隶意较浓,当属六朝写本。我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隔着玻璃拍摄了照片,经过认真比对,发现内容为《优婆塞戒经·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以此为起因,我们将现存敦煌写本中的《优婆塞戒经》汇集一处,排比考索,薄有所得,不揣谫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版本研究 古籍保护 博物院 著录
原文传递
羽田亨与敦煌写本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田时雄 牛源(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历史学家羽田亨于1919年旅居欧洲时收集了大量的敦煌写本照片,自1935年起通过药商武田长兵卫购买了432件李盛铎旧藏写本后,又用了八年时间四处收购,使其敦煌写本收藏数量达735件,为日本国内敦煌写本收藏之最。同时,他还积极收集了日本... 历史学家羽田亨于1919年旅居欧洲时收集了大量的敦煌写本照片,自1935年起通过药商武田长兵卫购买了432件李盛铎旧藏写本后,又用了八年时间四处收购,使其敦煌写本收藏数量达735件,为日本国内敦煌写本收藏之最。同时,他还积极收集了日本各地古籍书店、博物馆以及中村不折等收藏家所藏敦煌写本的图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田亨 敦煌写本 收集 敦煌秘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