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数字储能系统建模与运行控制——基站储能应用案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慈松
周杨林
+1 位作者
王红军
石清良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5期427-435,共9页
储能系统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实时动态平衡特性,已成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撑。电池储能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研究领域涉及电化学、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及大规模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等。储能系统管理需要基于...
储能系统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实时动态平衡特性,已成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撑。电池储能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研究领域涉及电化学、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及大规模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等。储能系统管理需要基于对电池的电化学和材料特性的感知,实现基于模型的高效均衡和控制。然而,传统储能系统采用的固定串并联连接方式,无法实现电池单体层面的精准检测和管控,单点故障将极大影响到系统性能,储能系统能量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数字储能技术通过高频高效的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池单体产生的连续能量流进行离散化和数字化处理,电池在物理域的映射关系转化为数字域映射,从而消除电池单体物理和化学属性所造成的差异性,克服电池系统的“短板效应”,并可通过电池网络拓扑结构的灵活调整能力实现与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储能系统
大规模电池
储能
电池梯次利用
通信基站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动力电池无损梯次利用储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香龙
刘秀兰
+5 位作者
郭晨
周杨林
陈熙
金渊
张倩
慈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848-5857,共10页
退役动力电池在有效容量、健康状况、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单体级拆分、固定重组的梯次利用技术方案难以提高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能量效率。该文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提出数字无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数...
退役动力电池在有效容量、健康状况、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单体级拆分、固定重组的梯次利用技术方案难以提高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能量效率。该文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提出数字无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数字能量交换系统。首先,分析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系统的可行性,提出电池包或模组级重构的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方案。接着,阐述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技术基础并提出其原理框架,建立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容量变化模型,总结出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优化问题。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智能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管控策略,实现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能量信息化、数字化管控。然后,根据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特征,推导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卡尔曼滤波与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映射相结合的在线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算法。最后,基于梯次利用储能项目示范工程,使用信息熵与物理系统熵的概念解释数字储能系统对电池进行一致性的管控,验证了系统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可重构电池网络
数字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储能系统本质安全机制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从佳
施敏达
+2 位作者
徐晨
黄震宇
慈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42-2451,共10页
随着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本质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电池单体固有的差异性与传统固定串并联成组方式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电池系统“短板效应”是造成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的本质原因。近年来,基于动态可重...
随着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本质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电池单体固有的差异性与传统固定串并联成组方式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电池系统“短板效应”是造成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的本质原因。近年来,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的数字储能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DRBN通过低功耗功率半导体器件与电池进行深度耦合,将电池从电化学反应装置转变为一种新型数字装置,并通过毫秒级电池物理连接拓扑重构从原理上杜绝了由于过充过放所带来的热堆积和热失控问题,实现了电池系统级本质安全。此外,DRBN能够快速诊断并切除故障电池,同时保持电化学储能的正常运行,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最后,本工作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数据阐述数字储能系统在突发故障时的在线诊断和快速自动隔离疑似故障方面的本质安全机制,为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
数字储能系统
本质安全
在线故障检测
自动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数字储能系统建模与运行控制——基站储能应用案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慈松
周杨林
王红军
石清良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出处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5期427-435,共9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面向5G的信息能源融合技术与装备研制”(5206002000DB)。
文摘
储能系统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实时动态平衡特性,已成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支撑。电池储能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研究领域涉及电化学、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及大规模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等。储能系统管理需要基于对电池的电化学和材料特性的感知,实现基于模型的高效均衡和控制。然而,传统储能系统采用的固定串并联连接方式,无法实现电池单体层面的精准检测和管控,单点故障将极大影响到系统性能,储能系统能量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数字储能技术通过高频高效的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池单体产生的连续能量流进行离散化和数字化处理,电池在物理域的映射关系转化为数字域映射,从而消除电池单体物理和化学属性所造成的差异性,克服电池系统的“短板效应”,并可通过电池网络拓扑结构的灵活调整能力实现与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的匹配。
关键词
数字储能系统
大规模电池
储能
电池梯次利用
通信基站供电
Keywords
digit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second battery utilization
base station powering
分类号
TM9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动力电池无损梯次利用储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香龙
刘秀兰
郭晨
周杨林
陈熙
金渊
张倩
慈松
机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上海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848-585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B200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18)。
文摘
退役动力电池在有效容量、健康状况、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单体级拆分、固定重组的梯次利用技术方案难以提高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能量效率。该文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提出数字无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数字能量交换系统。首先,分析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系统的可行性,提出电池包或模组级重构的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方案。接着,阐述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技术基础并提出其原理框架,建立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容量变化模型,总结出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优化问题。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智能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管控策略,实现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能量信息化、数字化管控。然后,根据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特征,推导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卡尔曼滤波与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映射相结合的在线电池荷电状态估算算法。最后,基于梯次利用储能项目示范工程,使用信息熵与物理系统熵的概念解释数字储能系统对电池进行一致性的管控,验证了系统的效能。
关键词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可重构电池网络
数字储能系统
Keywords
battery cascade utilization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
digit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储能系统本质安全机制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从佳
施敏达
徐晨
黄震宇
慈松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
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42-2451,共10页
基金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21-KJLH-HC-008)。
文摘
随着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本质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电池单体固有的差异性与传统固定串并联成组方式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电池系统“短板效应”是造成目前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的本质原因。近年来,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的数字储能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DRBN通过低功耗功率半导体器件与电池进行深度耦合,将电池从电化学反应装置转变为一种新型数字装置,并通过毫秒级电池物理连接拓扑重构从原理上杜绝了由于过充过放所带来的热堆积和热失控问题,实现了电池系统级本质安全。此外,DRBN能够快速诊断并切除故障电池,同时保持电化学储能的正常运行,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最后,本工作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数据阐述数字储能系统在突发故障时的在线诊断和快速自动隔离疑似故障方面的本质安全机制,为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
数字储能系统
本质安全
在线故障检测
自动故障隔离
Keywords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
digit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rinsically safe
online fault detection
automatic fault isolat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数字储能系统建模与运行控制——基站储能应用案例研究
慈松
周杨林
王红军
石清良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的动力电池无损梯次利用储能技术研究
李香龙
刘秀兰
郭晨
周杨林
陈熙
金渊
张倩
慈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储能系统本质安全机制及实例分析
张从佳
施敏达
徐晨
黄震宇
慈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