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影像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栋 张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影像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2021年5月--2023年4月,对象: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10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均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查,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病原... 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影像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应用价值。方法 时间:2021年5月--2023年4月,对象: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10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均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查,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阳性者90例、阴性者10例,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阳性者88例、阴性者11例;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低于病原学检查,P>0.05;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确诊的8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出现斑点和斑片阴影者占比40.91%、肺部出现实变阴影者占比34.09%、肺部斑片影伴空洞占比25.00%。结论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经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检出率高,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数字化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及下肢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与拼接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对比研究
2
作者 赵俊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5-208,共4页
探讨脊柱及下肢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与传统拼接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脊柱及下肢X线检查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拼接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 探讨脊柱及下肢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与传统拼接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脊柱及下肢X线检查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拼接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完整性、对位准确性、清晰度进行独立评分。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图像完整性评分(96.82±4.45)分、对位准确性评分(97.16±3.92)分、图像清晰度评分(95.68±5.1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10.24)分、(85.23±11.68)分、(87.05±9.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拼接处理方法相比,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可获得质量更高的脊柱及下肢完整图像,在图像完整性、对位准确性、清晰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骨科临床中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结论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下肢 立位数字化x线摄影 图像拼接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王士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8-081,共4页
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致密型乳腺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采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X线摄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诊断... 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致密型乳腺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采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X线摄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结果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检出率为97.3%(36/37),明显高于常规X线摄影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7.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致密型乳腺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技术在肺炎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0-083,共4页
通过对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技术在肺炎诊断中的效果进行研究,进行其优化措施的探索。方法 选择166例经金标准确诊的肺炎患者,分别行CT检测和X线检测,并比较其检测准确度。结果 经相关对比和统计分析发现,DR的检测准确度(83.73%... 通过对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技术在肺炎诊断中的效果进行研究,进行其优化措施的探索。方法 选择166例经金标准确诊的肺炎患者,分别行CT检测和X线检测,并比较其检测准确度。结果 经相关对比和统计分析发现,DR的检测准确度(83.73%)略低于CT检测(98.80%),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然而,DR在疾病发病位置检出率和影像特征检出方面,相比CT检测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DR在检测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和右肺下叶的发病位置和结节影、斑片影、支气管征、胸腔积液等影像特征时,检出率较低。结论 虽然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技术在肺炎诊断中的准确度较高,但在疾病发病部位和影像特征检出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 肺炎诊断 CT检测 发病位置检出率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周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评价全数字乳腺钼靶 X射线照相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200例病人,采用数字乳腺 X线照相及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及各病灶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1显示 X线平片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 评价全数字乳腺钼靶 X射线照相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200例病人,采用数字乳腺 X线照相及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及各病灶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1显示 X线平片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分别为90%和70%,有统计学意义(X2=12.506,P=0.006)。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左侧,右侧,中央区,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在识别不同部位乳腺癌的能力上要优于彩超,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 早期乳腺癌诊断 彩超检查 癌症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分析
6
作者 周建华 孙启明 +2 位作者 陆晴 茅博伟 贝楚天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100例疑似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MSCT、DR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MSCT、D...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100例疑似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MSCT、DR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MSCT、DR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例疑似患者通过临床综合诊断,其中88例证实为多发肋骨骨折,以此结果作为对照,DR检查真阳、真阴、假阳、假阴例数分别为78、7、5、10例;MSCT检查分别为86、11、1、2例。MSCT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7.73%、97.00%,均高于DR的88.64%、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分别为58.33%、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MSCT技术,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得到清晰的影像学图像,且无创安全,方便快捷,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数字化x线摄影 多发肋骨骨折 诊断效果 准确率
原文传递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0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尘肺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DR和高千伏X线摄影技术(HKV)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尘肺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DR和高千伏X线摄影技术(HKV)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胸片质量比较,优片、良片DR检查分别为74例、8例,HKV检查分别为61例、14例,DR检查等级分布优于HKV检查(P<0.05);84例疑似尘肺病患者中,DR检查阳性共计67例,阳性率为79.76%(67/84),HKV检查阳性共计52例,阳性率为61.90%,DR检查高于HKV检查(P<0.05).胸片小阴影总体密度分布等级DR检查高于HKV检查(P<0.05).结论在尘肺病的诊断中,采用DR摄影技术有着确切价值,能够获取良好的胸片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依据,并且在小阴影密集度检出方面的优势明显,可有效防止漏诊和误诊发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 尘肺病 高千伏x线摄影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8
作者 金彦桐 刘兴远 +2 位作者 王秀兰 程晓英 高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1297,共7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构建预测ALNM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27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9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构建预测ALNM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27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90例)和非转移组(13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常规乳腺FFDM检查。比较两组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病理类型)和肿瘤FFDM征象(腺体类型,肿瘤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及有无邻近皮肤增厚或凹陷)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TNB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TNBC患者绝经状态,肿瘤的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有无皮肤增厚或凹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OR=12.362,P<0.001)、肿块伴可疑钙化(OR=4.249,P=0.001)、FFDM显示ALNM(OR=34.428,P<0.001)是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联合诊断模型为Logit(P)=-5.349+2.515X肿块边缘呈星芒状+1.447X肿块伴可疑钙化+3.539X FFDM显示ALNM。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符合率81.5%,敏感度86.7%,特异度73.7%。结论:FFDM影像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肿块伴可疑恶性钙化、FFDM显示ALNM是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TNBC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乳房x线摄影术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肿瘤转移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口腔医学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肖玲 杜金梁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根尖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术 口腔医学 口腔疾病 龋病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新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2期175-177,共3页
胸腹部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的一种损伤,此症在危急类疾病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若不慎发生胸腹部创伤,无法在有效的时间接受对应的诊治,将会给予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病情恶化者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 胸腹部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的一种损伤,此症在危急类疾病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若不慎发生胸腹部创伤,无法在有效的时间接受对应的诊治,将会给予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病情恶化者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鉴于此,在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其实施高效的早期诊治是至关重要的[2]。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术 胸腹部创伤 临床诊断价值 螺旋CT 急诊 临床治疗 早期诊治 创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发展及其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丹 《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术 CCD感受器 计算机化放射照相术 影像板 象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曝光指数与曝光参数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俊 胡志 +2 位作者 温锐 龙健胜 蔡裕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曝光指数(EI)与曝光参数之间的关系、曝光参数值的改变对EI值的影响,以便利用EI来指导DR摄影时曝光参数值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28 cm×28 cm大小和9.0、10.8 cm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西门子公...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曝光指数(EI)与曝光参数之间的关系、曝光参数值的改变对EI值的影响,以便利用EI来指导DR摄影时曝光参数值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28 cm×28 cm大小和9.0、10.8 cm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西门子公司AXIOM Luminos dRF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机,配备2880×2880像素的碘化铯-非晶硅固体平板探测器。总滤过2.5 mmAL,滤线栅栅比15∶1。kV值选用81、102、125 kV和不同的mAs值组合,分别对9.0、10.8 cm厚PMMA板进行曝光,记录每次曝光图像的EI值;mAs值选用1.25、2.00、3.20 mAs和不同的kV值组合,分别对9.0、10.8 cm厚PMMA板进行曝光,记录每次曝光图像的EI值。结果当kV值及其他摄影条件不变时,EI值与mAs值间成正比关系;mAs点数值每增加一个点,EI值大小增加约25%。当mAs值及其他摄影条件不变时,EI值与kV值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但指数值n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kV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当kV值小于100 kV时,kV点数值每增加一个点,EI值增加约25%;当kV值大于100 kV时,随着kV点数值的增加,EI值增加的比值有明显的下降。结论EI值与kV值和mAs值间的量化关系符合感光公式E=K(V^(n)·mAs)/r^(2),EI值可以作为反映感光量的量化指标。点数值表在DR摄影时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当使用高kV摄影时,kV点数值对应的kV值需要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光指数 曝光参数 点数值 数字化x线摄影术(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龙 吴陆新 黄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行传统X线平扫,研究组行数字化X线摄影术,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行传统X线平扫,研究组行数字化X线摄影术,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5%,且误诊率(0.00%)和漏诊率(1.25%)均低于对照组(7.50%)与(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X线摄影术有操作安全、确诊率高的优势,可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等问题,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术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扫描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强 李松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线扫描 数字化 低剂量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的X线摄影和CT检查临床分析
15
作者 于晋辉 张士伟 +1 位作者 马天宇 王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0-171,175,共3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的X线摄影和CT检查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证实确诊的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40例,均行X线摄影和CT检查,分析其特征表现。结果X线摄影、CT检查显示骨膜反应分别为15例、12例;骨皮质增厚分别为14例...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的X线摄影和CT检查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证实确诊的断指再植术后并发骨髓炎40例,均行X线摄影和CT检查,分析其特征表现。结果X线摄影、CT检查显示骨膜反应分别为15例、12例;骨皮质增厚分别为14例、11例;脓肿样囊腔分别为2例、2例;窦道分别为1例、2例。同时在死骨方面,X线摄影、CT检查分别显示4例、10例;软组织肿胀CT显示28例(Ⅰ度12例、Ⅱ度10例、Ⅲ度6例)。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在术后发生骨髓炎方面,X线检查只能作为基本检查,而CT检查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 骨髓炎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多发肋骨骨折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海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对多发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01—2023-11西平县第一医疗集团收治的拟诊为多发肋骨骨折的38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SCT和DR检查。以术前临床综合诊断及术中所见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对多发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01—2023-11西平县第一医疗集团收治的拟诊为多发肋骨骨折的38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SCT和DR检查。以术前临床综合诊断及术中所见为“金标准”,评价MSCT和DR检查对多发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术前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36例患者均经术中所见证实。其中,术前DR确诊31例,敏感度为86.11%,特异性为50%,准确率为84.21%。术前MSCT确诊35例,敏感度为97.22%,特异性为100.00%,准确率为9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诊为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MSCT检查,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优于DR技术,更有助于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数字化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解决迈瑞DigiEye 760A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运动系统故障
17
作者 刘东 范婷婷 丁建辉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7期105-107,共3页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因具有灵活移动、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成像快捷、图像高清、存储与传输便捷及疾病诊断准确度高等特点,被医疗机构广泛应用[1-2]。迈瑞DigiEye 760A DR采用先进的轨道悬吊设计,能够满足患者...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因具有灵活移动、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成像快捷、图像高清、存储与传输便捷及疾病诊断准确度高等特点,被医疗机构广泛应用[1-2]。迈瑞DigiEye 760A DR采用先进的轨道悬吊设计,能够满足患者不同体位的诊疗需求,深受操作人员偏好[3]。该系统属于先进的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相关研究将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归纳为两大法则,即生存法则和发展法则[4]。而生存法则指出一个技术系统“生存”必须具备相应的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满足生存法则的要求。因此,可利用生存法则进行系统故障分析,提高故障解决效率。技术系统的生存法则主要包括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技术系统能量传递法则和技术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性法则。其中,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指出,技术系统要实现某种功能,必须具备完整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工作原理 减速器 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技术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ACR-C类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18
作者 胡高峰 邢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与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技术(DBT)在ACR-C类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乳腺病变患者,同时给予FFDM及DBT技术摄影,依据乳房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分,对照病理结果评估F...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与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技术(DBT)在ACR-C类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乳腺病变患者,同时给予FFDM及DBT技术摄影,依据乳房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分,对照病理结果评估FFDM、DBT的诊断效能。结果FFDM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53.85%、90.24%、63.64%、86.05%、81.48%,DBT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4.61%、95.12%、84.61%、95.12%、92.59%。两种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5,P<0.05),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Z=-0.71,P>0.05)。DBT对乳腺肿块检出及清晰、遮蔽征象显示明显优于FFDM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38、25.34、10.46,P均<0.05)。结论DBT对ACR-C类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FFDM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技术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及其征象分析
19
作者 黄费湘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0例尘肺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以卫生部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方...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尘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0例尘肺患者,入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以卫生部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方法筛查三期尘肺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种方法在尘肺诊断征象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差异有意义(P<0.05);三期尘肺诊断征象检出率相比,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出率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尘肺中的诊断价值高,能够提高三期尘肺影像征象的检出率,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 数字化x线摄影 尘肺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外伤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诊断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军 张雷 +3 位作者 高源统 王晓阳 施德恩 黄来冲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9期86-89,169,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患者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脊柱外伤患者117例,均行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征与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患者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脊柱外伤患者117例,均行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征与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椎体骨折数(1.12±0.27)处、骨碎片数(1.68±0.43)块少于磁共振成像CT(1.30±0.19)处、(2.70±0.59)块。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脊柱损伤检出率(57.3%)、韧带损伤检出率(90.6%)高于磁共振成像CT(23.9%、11.1%)。与病理结果相比,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准确例数为98例,诊断准确率为83.8%。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准确例数为115例,诊断准确率为98.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均可用于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其中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伤 磁共振成像CT 数字化x线摄影术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